劉路
摘 要:有效教學的理念興起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但是,至今,對于有效教學的定義,各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是在前人對于有效教學的概念的探討基礎上,重新反思有效教學的概念。
關鍵詞:有效教學;概念;發(fā)展性
有效教學的理念興起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但是,至今,對于有效教學的定義,各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在我國國內,學界對有效教學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幾種:(1)主要是使用效果、效益、效率的概念來解釋有效教學。這種觀點認為,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2)主要從“有效”和“教學”兩個概念來定義有效教學。這種觀點認為,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它的核心是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fā)展,關注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 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所謂“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3)主要是以學生發(fā)展為取向來界定有效教學。這種觀點認為,凡是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有效教學”。
而關于國外有效教學的定義,我國學者劉立明在這個領域研究較深。他認為,國外對有效教學的界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重視教學結果的定義,它把有效教學描述為能夠產生有效學習的教學,另一種是重視系統(tǒng)過程的界定,它把有效教學看成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在這個復雜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變量,這種界定方式使用流程圖的方式分析教學有效性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背景變量、過程變量、產出變量的角度來考慮教學的有效性。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學者們對有效教學都有各自學理上的爭論與看法。筆者認為,他們對有效教學的定義,都各在其理,但是教學作為多邊活動,理應包括學生的學。
首先,有效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具體應包括教師的有效教,學生的有效學。它應該是一種互動式的教學,而不能僅僅只考慮教師有效教的行為。教師的有效教是為了學生的有效學。教師有效教的行為應包括主要的教學行為,如在課堂中,對學生的指導行為,與學生的對話行為,向學生的呈現行為,以及課前的準備,課后與考后的評價行為;也包括教學輔助行為,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有效的課堂提問,教給學生一系列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課堂組織與管理,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課堂強化技術的運用,以及教師期望效應的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的行為包括課前不折不扣的預習,課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高質量的回答問題,課后對知識的運用、遷移、理解、復習、鞏固程度,以及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運用。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能只強調教師的有效教,而且應該強調學生的有效學,增強有效教與有效學的互動性,在互動中對話。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有效教學是一種對話式的教學。具體包括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師知對話,以及生知對話,其中比較重要的應該是師生對話。只有在對話中,才能實現教師與學生的親密感,營造和諧的課堂文化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最大程度地了解學生原有知識經驗,并針對學生的學習風格差異,促進學生的舊知識與新知識的有意義建構。同時,也應該積極地促進自己的知識經驗與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之間展開平等的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建構和諧的生生、師生人際關系,啟迪學生的心智,促進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其次,有效教學是一種發(fā)展性的教學。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處在變化發(fā)展之中,其中,有效教學也不例外,它的評價標準或終極目標應該指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具體應包括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以及社會適應性發(fā)展。但從學生的發(fā)展來看,應該包括兩個比較重要的方面:(1)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體表現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解決真實的問題,塑造健康的人格和體魄,以頑強的意志克服生活中的困難。(2)學生的社會適應性發(fā)展。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和諧發(fā)展會間接地影響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社會就像一個發(fā)展著的大篩子,當學生的發(fā)展符合社會的需要時,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就增強;反之,就會變弱。
綜上,筆者認為,有效教學是教師為了多快好省地達到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目標,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導學促學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晶.有效教學概念之批判[J].教學與管理,2010(10).
[2]姜瑋.對國內有效教學的含義及評價標準的反思[J].教育探索,2011(06).
[3]吳剛平.價值層面的有效教學觀念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7(0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