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畢延威
教師在教學中應學會等待和包容,不用學術權威意志壓制學生,讓學生長大后可以做到不亢不卑;否則,只能讓學生成為工具人。一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常常居高臨下,為了趕教學進度,在學生還不知道結(jié)果的情況下,就把結(jié)果告訴學生,學生根本沒有建構(gòu)知識的過程,始終處于被學習的狀態(tài)中。
一個合格的教師不但應具備有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還應具有正確的學生觀,學會從學生的思維角度思考問題,時刻保護好學生學習的興趣,注意到自己的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不要傷到學生,保證學生有人格尊嚴。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學生的心理,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營造出和諧、自由的教學氛圍,建立平安課堂與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
教師能取得學生的信任,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學生就能大膽的回答問題,從而進入學習狀態(tài),自主建構(gòu)新知,切不可因?qū)W生回答的問題和預想的答案不符合,就輕易否定學生。其實,每一個學生的話語,即使錯了,也應該是老師在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資源,這才有了新課改。老師是教材的研究者和開發(fā)者,學生的話語就可以當著教材來開發(fā)利用。好教師不是只教教材,放棄了身邊的教學資源。一個好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享受回答問題的快樂,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的“自信”提供充足的養(yǎng)料和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今后的人生開花、結(jié)果。
師生們的生活如果能多一些溝通和交流,相互包容和等待,少一些指令性的語言,大家也就相互尊重了,民主、和諧的文化也就自然地建設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