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彬
(宿遷市中醫(yī)院,江蘇宿遷 223800)
溫陽法臨證治驗3則
李志彬
(宿遷市中醫(yī)院,江蘇宿遷 223800)
溫陽 治療應用 驗案
中醫(yī)的經(jīng)典著作《內(nèi)經(jīng)》,開創(chuàng)了中醫(yī)藥學理論體系,為后世中醫(yī)藥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秲?nèi)經(jīng)》在強調(diào)人體陰陽動態(tài)平衡“陰平陽秘”的基礎(chǔ)上,更加重視陽氣的作用?!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吩唬骸瓣枤庹?,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思是說人體中的陽氣,就像天空中的太陽一樣重要,如果人體陽氣虧虛不足,不能守其位而發(fā)揮其作用,就像天空中失去太陽一樣,人的壽命就會減少。受《內(nèi)經(jīng)》重陽理論的啟發(fā),筆者在臨床治療中重視顧護陽氣,偶有所得,現(xiàn)擇其三介紹如下,供同道參考。
楊某某,男,79歲,農(nóng)民。2012年9月17日初診。
腹瀉腹痛反復發(fā)作5年加重伴不思飲食3月。患者5年前因淋雨后出現(xiàn)發(fā)熱腹痛腹瀉等癥,經(jīng)輸液及用抗生素等治療后好轉(zhuǎn)。其后患者稍受涼或飲食生冷即出現(xiàn)下腹部疼痛,腹瀉,大便每日5到6次,稀溏便。3月前患者食用半斤西瓜后腹痛腹瀉又發(fā)作,經(jīng)多方診治無好轉(zhuǎn)。3月來患者每日腹瀉7~8次,稀溏便,量不多,下腹部疼痛隱隱,噯氣頻頻,不思飲食??滔拢盒问菝婧冢允止挛娓?,舌胖嫩而紫,苔腐膩稍黃,脈象沉細無力。大便常規(guī)加隱血:黃色稀便,隱血(++),余均正常;腸鏡:慢性腸炎;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98g/L,余均正常;肝腎功能及腹部超聲正常。中醫(yī)診斷:泄瀉;證屬脾腎陽虛于下,濕熱阻胃于上。治療當以溫補脾腎陽氣,運脾化濕,養(yǎng)胃清濁為法。方擬附子理中湯合半夏瀉心湯化裁,處方:
熟附子10g,肉桂10g,炮姜10g,太子參20g,炒白術(shù)20g,茯苓20g,炒白芍20g,姜半夏10g,陳皮10g,枳殼6g,黃連5g,麥芽30g,炙甘草6g。7劑。每日1劑,以水約500mL浸泡30min后,先大火煎煮,煎開后文火再煎20min,取汁約300mL,每次服1~2口,分多次溫服。并囑飲食以稀飯、蛋湯面條為宜。
9月25日二診:訴服藥后腹部有熱感,噯氣減少,飲食增加,腹痛大減,大便每日5~6次,舌淡胖、苔膩稍黃,脈沉細。效不更方,上方繼用7劑,煎服如前。
10月2日三診:訴服藥后諸癥均好轉(zhuǎn),大便每日3次,便溏,飲食基本正常,無腹痛,無噯氣,舌淡嫩、苔白膩,脈細。上方去枳殼、黃連,加山藥20g、葛根10g,7劑。在此基礎(chǔ)上又調(diào)治1月余,病愈。
按語:《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成脹……濕盛則濡瀉?!薄端貑枴づK氣法時論》曰:“脾病者……虛則腹?jié)M腸鳴,飧泄食不化?!边@些論述高度概括了泄瀉的病機特點:病位在脾,病因在濕。本例患者泄瀉日久,病位由脾及腎,由氣虛及陽虛,清陽之氣不升,濁陰之氣不降,胃氣受損,攝納無權(quán),故諸癥發(fā)作。治療上以附子理中湯溫補脾腎以升清,半夏瀉心湯益胃開胃以降濁,二方合用,共達溫陽以升清,降濁以開胃之功。同時在服法上以少量多次溫服,以圖先養(yǎng)胃氣,胃氣漸復,藥食能漸進,病方能漸好轉(zhuǎn)至痊愈。方中附桂姜溫脾腎之陽,參術(shù)苓健脾化濕,半夏、陳皮、黃連、枳殼開胃降逆,麥芽消食疏肝氣,炒白芍、炙甘草緩中。諸藥合用,陽氣得溫,脾胃得健運,清陽之氣得升,濁陰得降,病愈也。
李某某,女,50歲,干部。2013年4月2日初診。
頭痛反復發(fā)作1月伴咽痛聲啞浮腫乏力?;颊?個多月前出現(xiàn)頭頂部疼痛,呈陣發(fā)性跳痛,服用芬必得等藥可緩解,稍冒風則發(fā)作,伴咽痛聲音嘶啞,四肢乏力,雙下肢浮腫,測血壓170/90mmHg,查肝腎功能、血脂、血糖、電解質(zhì)、心電圖等均在正常范圍。前醫(yī)者予依那普利10mg,2次/d;倍他樂克12.5mg,2次/d;天麻鉤藤飲化裁口服。治療半月,血壓為150/90mmHg,余癥未減??滔拢褐T癥如前,夜寐夢多,形寒怕冷怕風,納谷可,大便每日2次,便溏,小便如常,舌淡胖邊有齒印、苔薄黃,脈細數(shù)。此為脾腎陽虛于下,肝木失養(yǎng),虛陽上亢之證。治療以溫陽降逆為法。方選四逆湯合柴胡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處方:
附子10g,桂枝20g,干姜10g,炒白芍20g,茯神20g,炒白術(shù)20g,柴胡10g,黃芩10g,黃連5g,龍骨30g(先煎),牡蠣30g(先煎),牛膝10g,川芎10g,炙甘草6g。7劑。
4月10日二診:訴服藥后無頭痛,無乏力,咽痛減輕,音啞好轉(zhuǎn),下肢浮腫消退一半,胃脘嘈雜不舒,大便每日1~2次,便溏,小便自調(diào),苔脈同前。上方去川芎,加姜半夏10g、陳皮10g,7劑。
4月18日三診:訴服藥后下肢稍有浮腫,余無其他不適,飲食可,二便正常,舌質(zhì)淡紅有齒印、苔薄白,脈細數(shù),予4月10日方加澤瀉10g,7劑。
4月27日四診:訴上藥服完后無不適,今日冒風后頭頂部又有疼痛,飲食及二便均可,舌淡、苔薄白,脈細。予4月10日方去黃連,加吳茱萸10g,14劑。
5月3日五診:訴上方服用3劑后頭痛即除,后患者1劑藥分2天服用,無任何不適,要求再開藥鞏固療效,察舌淡胖、苔薄白,脈細,予4月27日方10劑。
按語:“頭者諸陽之會也”,頭頂屬足厥陰肝經(jīng)所絡(luò)養(yǎng),脾腎陽虛于下,不能溫養(yǎng)肝木,故見風吹受冷則頭頂疼痛之癥。脾腎陽虛,不能蒸騰運化水液,水濕內(nèi)停,故見下肢浮腫、便溏;脾虛不運水谷精微,四肢失養(yǎng),故見四肢乏力;陽虛不能衛(wèi)外,故見形寒怕冷怕風;脾腎陽虛,肝木失養(yǎng),故見頭頂疼痛,遇風則發(fā)作;舌淡胖有齒印、脈細均為脾腎陽虛之癥;虛陽上亢,故見咽痛音啞、多夢、苔薄黃、脈數(shù)。本患者有咽痛音啞、多夢、苔薄黃、脈數(shù)等假熱之象,但又有形寒怕冷怕風、便溏乏力、舌淡胖邊有齒印、脈細等脾腎陽虛之癥,不能忽視虛證為其本。方用四逆湯合柴胡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附桂姜溫脾腎之陽;茯神、炒白術(shù)健脾化濕;柴胡、黃芩、炒白芍疏肝柔肝,養(yǎng)肝氣;黃連配桂枝交通心腎,與龍骨、牡蠣、牛膝一起,潛陽下行而歸腎;川芎活血止痛;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以達溫腎潛陽降逆之功。
姚某,男,31歲,工人。2012年9月13日初診。
睡眠后陰莖持續(xù)勃起3年?;颊哂?年前出現(xiàn)睡眠后陰莖持續(xù)勃起,即使當晚有過性生活,睡眠后陰莖仍然會持續(xù)勃起,清醒后10min左右勃起消退,伴陰莖脹痛不適。3年來求診多家醫(yī)院,服用過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龍膽瀉肝丸等類方,無明顯好轉(zhuǎn)。刻下:白天頭昏,注意力不集中,夜間多夢,飲食正常,大便每日1次,小便調(diào),舌質(zhì)淡有紫氣、苔薄白,脈細。中醫(yī)診斷:陽強證,此為腎陽虛浮于外,陽不入陰,陽不與陰交之證。治療補陽調(diào)陰,潛陽入腎為法。方選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封髓丹加減:
肉桂10g,炒白芍10g,干姜20g,黃柏10g,砂仁6g,龍骨30g(先煎),牡蠣30g(先煎),大棗20g,炙甘草10g。7劑。每日1劑,煎煮2次,各取汁200mL,于下午4時和晚上8時左右溫服。
9月21日二診:訴服藥后頭不昏,精神好,夜夢少,睡眠中陰莖仍有勃起,但睡醒后無脹痛不適感,口干,飲水不多,飲食及大小便如常,苔脈同前。上方有效,加炙龜版10g,養(yǎng)陰以防陰傷。7劑,煎服同前。
9月29日三診:訴服藥后仍有口干,大便也偏干,睡眠中陰莖仍有勃起,但非持續(xù)勃起,主要在后半夜,無其他不適,舌質(zhì)淡紅、苔薄根膩,脈細。上方加生白術(shù)20g以健脾化濕。7劑,煎服同前。
10月6日四診:訴服藥后諸癥皆無,早晨睡醒后陰莖偶爾處于勃起狀態(tài),醒后漸萎,余無不適。要求繼續(xù)服藥,察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細。予上方10劑善后。
按語:《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指出了正常情況下陰莖能適時而起,完成男女構(gòu)精,主要是腎的作用。人的睡眠則是“陽入于陰則寐,陽出于陰則悟”。該患者于睡眠中陽強不萎,伴頭昏多夢,舌淡有紫氣、苔薄白,脈細,屬腎陽虛浮于外,陽不能與陰交之證。該患者無腰膝酸軟、潮熱盜汗、口干舌紅脈數(shù)等癥,非陰虛火旺也;無形寒怕冷、腹冷痛而下利,陽虛不甚也。治療上予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補陽和陰,調(diào)和陰陽,潛陽入腎,封髓丹納陽氣歸腎,兩方合用,共奏補陽調(diào)陰、潛陽入腎之功。二診中加炙龜版既滋陰防桂姜砂仁之溫燥傷陰,又能引陽入陰。三診中口干、大便偏干,無舌紅苔黃等熱證,乃陽虛濕停、津液不布所致,故加生白術(shù)健脾化濕,以布津液。陽強一證,臨床以陰虛火旺,或肝膽濕熱多見,此患者除睡眠中陽強之外,其他癥僅見舌淡紫、苔薄白、脈細,故從陽虛于下,虛陽外浮不入于陰著手,收效明顯。
陽氣是人體物質(zhì)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是人體生殖、生長、發(fā)育、衰老和死亡的決定因素,其來源于先天父母之精而藏于腎,并為后天飲食水谷之精氣所充養(yǎng)。藏于腎中的陽氣為腎陽,亦稱為元陽,為人體一身陽氣之根本。腎陽通過氣化功能對人體各臟腑組織起推動、溫煦作用。因此,人體之陽氣,貫穿于人體生、長、壯、老、已的整個生命過程。陽氣充盛,則人體強?。魂枤馓撍?,則人體的生機亦隨之而衰。在臨床診療中重視顧護陽氣,也符合治病求本之旨。在具體的臨床治療中筆者體會到,對于陽氣虛損者,虛則補之,如案1中老年腹瀉患者,腹瀉日久,致脾腎陽虛,治療上溫補脾腎陽氣;對于陽氣虛于下,虛陽浮于上者,如案2中之女性患者,形寒怕冷,身腫頭痛,咽痛聲啞之真寒假熱者,在溫補脾腎陽氣同時,還要潛陽降逆,使浮越之陽歸于腎;對于陽氣不虛,或陽氣虛不顯而陽氣浮于外,不能及時入內(nèi)與陰相交者,如案三之陽強患者,只需調(diào)和陰陽,引陽入陰。
編輯:吳寧
R243
A
1672-397X(2014)08-0053-03
李志彬(1964-),男,本科學歷,主任中醫(yī)師,從事中醫(yī)內(nèi)科臨床工作。2277083218@qq.com
201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