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芳華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是人教版《生物學》初中八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二節(jié)“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是在前一節(jié)“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的基礎上,解釋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問題。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夠說出基因的的位置;了解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描述出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理解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橋梁”和傳遞規(guī)律。
能力目標:通過分析資料和圖片理解基因在親子間的傳遞規(guī)律及意義。
情感目標:學習科學家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并學會積極進取。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從圖片資料中分析說明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理解生殖細胞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
難點:解釋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規(guī)律。
四、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視頻資料和圖片資料,精選練習題,制作課件。
學生準備:復習上節(jié)內(nèi)容。
五、教學流程
復習引疑,導出課題→資料導學,完成目標→視頻小結,回顧所學→課外拓展,豐富知識→課堂練習,鞏固檢驗→情感升華, 增強自信。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復習、導入課題
教師活動:
你對你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最滿意?這個部位長得像爸爸還是媽媽?這種現(xiàn)象在生物學上叫什么?(遺傳)不像另外一個人,這種現(xiàn)象叫什么?(變異)這一部位的表現(xiàn)在生物學上叫什么?(性狀)同一部位的不同表現(xiàn)(如眼睛的大小)叫什么?(相對性狀)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誰控制生物性狀?(基因)想知道爸爸(或媽媽)怎樣把控制這一性狀(如大眼睛)的基因傳遞給我們的嗎?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問題;通過回答復習遺傳、變異、性狀、相對性狀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二)分析資料和圖片導學
1.基因在細胞核內(nèi)
教師活動:
(1)分析回顧克隆羊產(chǎn)生過程。
(2)導問:羊的“黑面”和“白面”是不是生物的性狀?是不是基因控制的?克隆羊像B羊說明了什么?
(3)展示植物、動物細胞的結構,回顧細胞核和細胞核的組成物質(zhì)——染色體。
學生活動:
(1)隨著教師的引導分析回顧。
(2)說出控制生物性狀基因在細胞核里。
(3)回顧細胞結構,認識細胞核?;仡櫦毎藘?nèi)有染色體。
2.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
教師活動:
(1)引領學生觀察圖片,了解染色體的組成,猜想基因在DNA上還是在蛋白質(zhì)上?
(2)舉例失蹤兒童被找回后,是不是看長得像誰家的就給誰家?會做個怎樣的鑒定?
(3)親子鑒定的依據(jù)。
學生活動:
(1)猜想出基因在DNA上。
(2)說出親子鑒定。
(3 )閱讀資料,了解親子鑒定證實猜想。
3.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對,基因也成對
教師活動:
(1)引領梳理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板書)
(2)引領觀察女性染色體圖片,讓學生了解人體有23對染色體;提供常見動物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資料,讓學生了解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對。
(3)提供基因與染色體關系圖,讓學生理解成對的基因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
(4)歸納總結染色體和基因的關系。
(5)提供小資料讓學生了解染色體異常會導致疾病。
學生活動:
(1)理清三者之間的關系。
(2)了解人有23對染色體,其它動物染色體也是成對的。
(3)識圖理解基因也是成對的。
(4)理解鞏固。
(5)了解先天愚型是染色體疾病
4.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橋梁”
教師活動:
引領學生回顧分析人的生殖過程,理解親子代間基因傳遞的“橋梁”是生殖細胞。(板書)
學生活動:
了解基因是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的。
5.生殖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以及基因數(shù)目的變化
教師活動:
(1)提供圖片,讓學生猜想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是否發(fā)生變化。
(2)提供導學提綱,給學生時間閱讀課本,了解導學內(nèi)容。
(3)引領學生回答導學內(nèi)容。
(4)引領學生完善圖片內(nèi)容,明確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基因也隨之減半,強調(diào)不是任意的一半。(板書)
(5)提供練習題供學生練習。
學生活動:
(1)猜想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
(2)閱讀課本,了解導學內(nèi)容
(3)口答導學內(nèi)容。
(4)完善圖片。
(5)練習鞏固。
(三)小結本課
教師活動:播放視頻資料小結。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回顧總結。
(四)課外拓展
教師活動:提供資料供學生了解無性生殖與基因傳遞無關。
學生活動:了解無性生殖。
(五)課堂練習
教師活動:提供練習題供學生練習鞏固。
學生活動:練習鞏固本課。
(六)結束語
教師活動:感謝父母給了我健全的身體、健康的頭腦,使“我”成了獨一無二的我。我們該怎樣回報父母?
學生活動:珍惜與父母的緣分,珍愛父母和自己,好好學習。
七、板書設計(略)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