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遂營 李潔芳
(1玉溪師范學院文學院,云南玉溪653100;2玉溪市民族中學,云南玉溪653100)
“休閑學”(The Study of Leisure)誕生于西方,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產(chǎn)生了諸如托斯丹·凡勃倫、約翰·赫伊津哈、約瑟夫·皮珀、約翰·凱利、托馬斯·古德爾、杰弗瑞·戈比、克里斯托弗·愛丁頓、羅伯特·斯特賓斯等一大批享譽世界的學者,還誕生了“世界休閑組織”等國際性機構(gòu)。在西方的影響下,我國的休閑學業(yè)已起步,休閑研究日益成為新興的學術(shù)熱點。截止2014年3月19日,標題里出現(xiàn)“休閑”一詞的論文竟多達183 025 篇(中國知網(wǎng)檢索結(jié)果),這是一個驚人的數(shù)字。
應該說,“休閑學”是最典型的交叉學科。章輝曾指出:“休閑學應當是政治之學、社會之學、經(jīng)濟之學、游戲之學、哲思之學、倫理之學、幸福之學和審美之學?!保?]目前,國內(nèi)休閑學的分支學科如休閑哲學、休閑美學、休閑倫理學、休閑產(chǎn)業(yè)學、休閑經(jīng)濟學、休閑社會學、休閑文化學等等也日漸成熟。當代美學界認為,休閑與美學的關系尤為緊密。例如,張玉勤指出:“休閑并不單純是一個時間概念和簡單的社會現(xiàn)象,更是一個意蘊深厚的文化范疇和美學命題”[2],審美“無疑應成為觀照和闡發(fā)休閑的重要理論視界”[3]。潘立勇先生更斷言:“可以說,審美是休閑的最高層次和最主要方式?!保?]
同時,休閑與倫理學的關系也開始受到國內(nèi)關注。羅偉認為,“閑暇倫理”這一新領域“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矛盾比較尖銳的公共領域,也是價值沖突比較集中的領域,需要從理論上澄清認識,正本清源,為實踐提供價值支持和道德引領”[5]1。他指出:“社會性的休閑實踐中也的確存在不少問題。要保證休閑生活的健康發(fā)展,需要我們對這一現(xiàn)象保持良好的批判、反省和思考能力。”[5]2在以上視角和思路的啟發(fā)下,章輝在其博士學位論文中首次提出了“休閑人格美”概念,將休閑視為一種正能量的人格,并將休閑人格視為一種充滿審美意味的范疇。他指出:“對于人格美,歷來的美學研究多集中在助人為樂、舍己為人等方面,而忽視了休閑現(xiàn)象中亦存在著豐富而深刻的人格美內(nèi)涵?!瓘膫鹘y(tǒng)休閑文化的實際情況來看,休閑人格不但是人格的一種,而且具有高度的美學意義?!保?]19的確,休閑活動中的審美呈現(xiàn),不僅與形式美、藝術(shù)性有關,也與道德、倫理、人格密不可分?!靶蓍e人格美”的提出,在當前有其必要性、合理性和現(xiàn)實意義。
中國傳統(tǒng)的美不是西方完全作為一種哲學意義存在且注重在抽象形式中實現(xiàn)超功利的美,而是作為一種人格境界的美,注重在道德和自然中實現(xiàn)對現(xiàn)實功利超越的美。事實上,從我國傳統(tǒng)休閑文化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古代文化人形形色色的休閑生活,往往展示出其高尚人格與優(yōu)雅氣質(zhì),反映出我們民族獨特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
章輝尤其重視傳統(tǒng)語境下文士在休閑文化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人格美,他認為:“在文士的休閑中,休閑者往往能拋棄(或至少是減少)功利之心,不像世俗之人那樣蠅營狗茍,而是表現(xiàn)出閑雅的風度和超脫的人品。”[6]266
那么,傳統(tǒng)休閑人格美有哪些范疇呢?章輝、朱紅華以南宋休閑文化為個案進行研究,指出:“文獻中出現(xiàn)較多的有燕閑、閑曠、閑放、閑淡、幽閑等‘閑’范疇。”[6]接下來的問題是:這些人格美范疇的具體內(nèi)涵是什么?章輝的文章(以下簡稱章文)曾有部分界定:“燕閑”是“一種無營進、功利之心,處事游刃有余、從容不迫的人格?!e曠’范疇,是南宋文士珍視自由生活價值,看淡功名利祿虛假的心態(tài)流露,具有道德操守的倫理品格。……(閑放)尤強調(diào)人在超脫方面的無拘無束”[7]。
對于“閑淡”、“幽閑”的人格內(nèi)涵,章文僅有一些相關的文化性描述,但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筆者認為,“閑淡”乃是一種清心寡欲的人格,較少物質(zhì)財富、功名利祿等方面的追求。在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下,“閑淡”以其高尚的人格內(nèi)涵而受人稱道。例如,晉郭頒稱贊司馬渾“以閑淡寡欲,知名京邑。”(《魏晉世語》)《北史》稱贊王晞“性閑淡寡欲,雖王事鞅掌,而雅操不移。”(《北史·王晞傳》)至于“幽閑”,是一種清幽閑適,柔順閑靜的品質(zhì),多用以形容女子,然而不限于女性,亦可描繪具有心脫俗塵之道德美的文士、隱士等。
當然,傳統(tǒng)休閑人格美范疇絕不止上述5種,隨著對傳統(tǒng)休閑文化的挖掘,我們將能得出更多的、具有不同歷史時期特點的休閑人格美范疇。
休閑學與教育學的關系亦極為密切。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拷問:在閑暇的時刻,我們將何所作為?在許多民眾的眼中,休閑等同于吃喝玩樂。據(jù)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調(diào)查顯示,把休閑的最重要價值理解為“鍛煉身體,增進健康”的國民占63.7%,而視“欣賞藝術(shù)、陶冶情操”為休閑首要功能者僅占2.3%[8]。許多人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閑暇反而為閑暇所累,許多人在休閑中存在低俗活動甚至犯罪行為。對此,我們深深感到休閑活動必須有反思,休閑審美需要激發(fā),休閑實踐需要學習,休閑倫理需要引導。
因此,旨在培養(yǎng)人們對休閑行為的選擇和價值判斷能力的“休閑教育”顯得愈來愈迫切。所謂“休閑教育”是指通過為人們樹立科學的休閑觀念,為人們傳授利用休閑時間的技能、技巧,從而使其個性得以充分自由地發(fā)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精力充沛、生活愉快的社會公民。我們認為:休閑教育的內(nèi)容很廣泛,包括對智力、美的欣賞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還可以教育人們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休閑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追求與理念,鼓勵人們把自我發(fā)展和承擔社會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青少年應如何有意義地度過每年將近一百天的節(jié)假?老年人應如何積極面對退休后的漫長歲月?如何利用一些休閑活動培養(yǎng)勇敢、沉著、鎮(zhèn)定等倫理品質(zhì)和人格修養(yǎng)?
“休閑教育”在我國是一種新興的教育形式,但西方早已開始實施。1918年,美國教育界就將休閑教育列為中學教育的一條“中心原則”:“每個人都應該享有時間去培養(yǎng)個人和社會的興趣。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那么,這種閑暇將會重新擴大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量,并進一步豐富其生活,從而使他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保?]如果相反,濫用閑暇時間將損害健康,擾亂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壞其公民意識。
當前我國民眾中,不少人熱衷于鉆營,汲汲于功利,終日惶惶奔走,不得休閑;有些人雖然有大量時間休閑,卻不知做什么好,顯得無所適從;而另一些人則沉溺于低俗休閑,導致電視選秀、麻將賭博、色情洗浴等庸俗休閑活動在城市中蔓延開來,甚至在一些地區(qū),人們吃喝嫖賭、吸毒風氣盛行,嚴重地污染了社會環(huán)境,毒化了人的心靈,由此引發(fā)的犯罪也屢見不鮮。
面對目前休閑生活中的種種負面情況,我們認為,傳統(tǒng)休閑人格美與休閑教育的攜手就是必然和必須的了。
目前,云南滇中地區(qū)民眾的休閑狀況亦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種種堪憂的狀況。例如,據(jù)澄江縣地方政府有關資料表明:“(澄江縣)許多農(nóng)民價值取向模糊,道德訴求趨利明顯。在農(nóng)村,不少人處于‘什么都不相信’的無信仰狀態(tài),農(nóng)民的心中沒有敬畏的對象和價值標準,……‘一切向錢看’的思想已經(jīng)成為不少農(nóng)民的人生追求和道德信仰,……集體公益事業(yè)的建設活動缺乏主動性,重報酬,輕奉獻,出現(xiàn)無報酬或低報酬則無人響應的現(xiàn)象?!薄稗r(nóng)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狀況堪憂?!r(nóng)村賭博之風屢禁不止?!雹?/p>
為了真實而詳細地掌握滇中地區(qū)民眾休閑生活現(xiàn)狀,筆者所在的課題組于近期開展了一項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對象為玉溪師范學院的在校大學生和玉溪市第一中學的在校高中生。回收有效問卷共計731 份。問卷主要問題的回答情況及其分析如下。
第4 題:如果對民眾進行“休閑教育”,你認為誰應是最主要的對象?選項:A.少兒群體B.青年(含大學生)C.中年人D.老年群體。結(jié)果選B 的比例最高,占41.6%。由此可見,青年被認為是最應當接受休閑教育的群體。的確,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并行將走入社會,接受休閑教育對他們來說應是當務之急。
第9 題:你覺得云南滇中地區(qū)人們在休閑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是哪些?[多選]結(jié)果顯示,72.1%的人回答:“有時間休閑,但人們不知干什么”,反映了休閑方式選擇的盲目性較高。49.2%的人回答:“人們的休閑活動不高雅,比較低俗”,35.2% 的人回答:“休閑活動會伴有黃賭毒等負面現(xiàn)象”,可見休閑活動中人格美的缺失已成為相當嚴重的問題。
第11 題:你覺得一個人所從事的休閑活動會對他的人格產(chǎn)生影響嗎?結(jié)果51.8% 的人回答:“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可見多數(shù)人認為休閑活動對人格存在重要影響。
第12 題旨在調(diào)查人們所欣賞的休閑人格范疇有哪些,結(jié)果顯示:選擇“燕閑”的占6.2%,選擇“閑曠”的占13.1%,選擇“閑放”的占16.3%,選擇“閑淡”的占34.3%,選擇“幽閑”的占30.8%;說明“閑淡”、“幽閑”成為被調(diào)查者較為欣賞的人格特征。應當說,這是一個審美趣味問題。
因此,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三條結(jié)論:其一,滇中地區(qū)的民眾休閑存在相當?shù)恼`區(qū)和異化現(xiàn)象,“休閑教育”刻不容緩;其二,不少青少年已經(jīng)意識到休閑活動對人格形成方面的重要影響;其三,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在休閑人格范疇形成了自己的審美偏好。
美國Harvest Years 雜志主編彼得·迪金森(Peter A.Dickinson)認為:“你的休閑活動更多取決于你的人格,而不是年齡、性別或社會地位?!保?0]即是說,人格決定休閑方式。因此筆者認為,休閑方式誤區(qū)的消除應當從人格的提升開始。應將休閑人格美的熏陶作為休閑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在滇中民眾中加以實施。
首先要梳理、挖掘傳統(tǒng)休閑人格美范疇及其內(nèi)涵,再將其以生動的、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給民眾,使其在業(yè)余的消遣娛樂中不知不覺地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步形成對休閑人格美的認同,藉此變化氣質(zhì),提升品位,改變不良的休閑方式,不斷向高雅的、富于審美的休閑方式靠近。
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詩詞、散文、小說,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而其中,就有大量反映休閑人格美的內(nèi)容。如果將其選取出來呈現(xiàn)給民眾,對改變民眾的功利性思維方式和負面休閑誤區(qū)將起到很好作用。以詩詞、散文而言,僅南宋一朝,朱敦儒、陸游、辛棄疾、范成大、張鎡等大批詩人、詞人的大量名作中,就足以體現(xiàn)古代文士高尚的休閑人格美。以小說而言,《紅樓夢》、《儒林外史》等名著中的不少人物皆具有休閑人格美?!度辶滞馐贰分?,王冕、杜少卿、季遐年、蓋寬、荊元等人都具有休閑人格美。至于《紅樓夢》,章輝曾對其中人物的休閑人格做出過評點,指出賈政“只熱衷于功名利祿和為官之道,是個無閑也無趣的人”[11]77;而賈寶玉“凡事沒有功利心,整天說些‘沒要緊的話’”[11]77,具有休閑人格美。此外,章輝本人曾多次以此論題在一些高校和滇中社區(qū)民眾間進行過宣講,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12-13]。因此,以此類文學名著來引導民眾進行休閑人格美方面的評論、欣賞,形成其對休閑人格美的認同和向往,將是一個可行的思路。
此外,古代音樂、繪畫中亦包含有大量休閑人格美的內(nèi)涵。例如,古曲《高山流水》、《瀟湘水云》、《泛滄浪》、《大浪淘沙》、《漁樵問答》、《漁舟唱晚》、《欸乃》等等,以及古代名畫如《竹林七賢》磚畫、李公麟《西園雅集圖》、馬遠《松下高士圖》、趙孟頫《蘇東坡像》、吳鎮(zhèn)《漁父圖》、王仲玉《陶淵明像》等等,亦不勝枚舉。以此推薦為民眾休閑的內(nèi)容,將能夠起到“寓休閑人格美教育于休閑之中”的良好效果。
如果說,西方世界的“休閑教育”常常為基督教倫理提供平臺,那么在社會主義的中國,我們應理所當然地將“休閑教育”作為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陣地。面對當前滇中地區(qū)的民眾休閑中存在的思想誤區(qū)和人格異化現(xiàn)象,我們急切地提出“休閑人格美”的概念,并力圖改變過去枯燥無味的德育方式,通過民眾喜聞樂見的“休閑文化”來進行休閑倫理教育,使人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人格美的陶冶,實現(xiàn)“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效果。此外,引導民眾在休閑人格美的范疇中總結(jié)、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審美偏好(如調(diào)查中所示),可以使休閑教育更加富于趣味,更容易為大眾喜愛和接受,這是實施休閑人格教育中的一個小小技巧。
注 釋
①參見政協(xié)澄江縣委員會2012年所編著的《澄江文史資料》第22 輯,第228-229 頁。
[1]章輝.論休閑學的學科界定及使命[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50.
[2]張玉勤.審美文化視野中的休閑[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10):96.
[3]張玉勤.審美文化:休閑研究新的理論視界[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7(5):694.
[4]潘立勇.休閑與審美:自在生命的自由體驗[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6):5.
[5]羅偉.閑雅與人生——休閑的倫理學考察,[M].北京: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2008:自序.
[6]章輝.南宋休閑文化及其美學意義[D]:[博士論文].杭州:浙江大學,2013.
[7]章輝,朱紅華.傳統(tǒng)休閑人格美初論——以南宋“閑”范疇為例[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6):20.
[8]吳文新,張雅靜.“休閑關節(jié)點”:休閑城市的居民收入探討標準——基于青島、煙臺、威海市民休閑狀況調(diào)查研究的啟示[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96.
[9]蘇芳.什么是“休閑教育”[N].中國中學生報,2004-11-16.
[10]Max Kaplan.Leisure:Lifestyle and lifespan[M].Philadelphia:Press of W.B.Saunders,1979:223.
[11]章輝.紅樓夢的休閑美學[J].邯鄲學院學報,2011(3).
[12]“明德講壇”新學期繼續(xù)開講[EB/OL].(2012-10-09)[2014-08-20].http://www.hbpu.edu.cn/news/read.asp?PPNewsID=9499.
[13]大觀園里覓“閑情”:《紅樓夢》的休閑文化趣談[EB/OL].(2014-02-12)[2014-08-20].http://www.gaogulou.com/read-h(huán)tm-tid-363274-fpag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