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冬
(紅河學院,云南蒙自 661199)
論甲寅村哈尼族婦女的文化參與及角色嬗變
李凱冬
(紅河學院,云南蒙自 661199)
以梯田農耕為主的生產方式和父系社會結構,使哈尼婦女在傳統(tǒng)文化中處于被動、從屬的地位。在現代化背景下,哈尼地區(qū)的生產生活方式急劇變化,隨之而來的是文化的強烈碰撞與沖突,甲寅村哈尼婦女在宗教祭祀、生產勞動、民間藝術和文化教育等活動中的參與度不斷提高,參與范圍不斷擴大,并在文化活動中實現了角色的嬗變,為哈尼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和傳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種現象應引起廣大學者和民族工作者的重視,從而為保持中華文化的多元性提供參考,同時在民族文化建設中關注婦女的作用。
哈尼族;婦女;文化參與;傳承;創(chuàng)新;傳播
(一)甲寅村概況
哈尼族是我國西南邊疆歷史最為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絕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云南南部紅河(禮社江)下游與瀾滄江之間的山岳地帶,即哀勞山和蒙樂山的中間地區(qū)。其中,哀勞山的元江、墨江、紅河、元陽、綠春、金平、江城等縣,是哈尼族最為集中的地區(qū)。[1]勤勞勇敢的哈尼人民在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了以梯田農耕為核心的燦爛文化。紅河縣甲寅村是哈尼族最大的村寨,是紅河哈尼族五大土司之一——瓦渣土司署所在地,加上周圍分布了大量的民族村寨,傳統(tǒng)上已形成一個哈尼族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封閉式的、自給自足的哈尼村寨特征在甲寅村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繁華的商品經濟,周邊的村寨形成相對專業(yè)的生產部門以滿足甲寅村的商業(yè)需要,如清東村的打鐵業(yè)、二丙丁村的豆腐制作、龍普村的編篾業(yè)等。在現代化背景下,甲寅村自發(fā)順應了城鎮(zhèn)化的需要,逐漸吸收周邊的哈尼人民擴大村寨規(guī)模,自發(fā)向城鎮(zhèn)化方向發(fā)展,同時輻射周邊的村寨,形成城鄉(xiāng)一體化格局。同時,作為哈尼族長街宴的發(fā)源地,加上周邊豐富的旅游資源——作夫村的蘑菇房、他撒村的十二龍泉、綠樹格的梯田等,使甲寅村成為哈尼文化旅游的中心村寨。由于甲寅村城鎮(zhèn)化特征顯著,接觸漢文化時間早,因此一度被部分學者認為甲寅村哈尼文化已殘缺不全,但恰恰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在許多傳統(tǒng)哈尼村寨民族文化急劇變遷甚至瀕臨消失的現代化背景下,甲寅村的哈尼文化在傳統(tǒng)與現代的融合過程中得到了完美的重塑,并系統(tǒng)的保留了下來。
(二)主要考察的哈尼族婦女群體
根據民族文化的沉淀程度,可將甲寅村的哈尼婦女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傳統(tǒng)型。主要指60歲以上的哈尼婦女,這種類型的哈尼婦女生長在傳統(tǒng)民族文化環(huán)境中,較少與外界接觸,對于民族文化耳熟能詳,民族情感根深蒂固,并固守著本民族的傳統(tǒng),既不能接受現代文化,也不愿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理性反思,缺乏文化自覺意識。這部份婦女當前主要在家庭中扮演老母親和婆婆的角色,基本上處于安享晚年的狀態(tài);二是過度型。主要指40-60歲的婦女,一方面,這種類型的婦女早年在父輩那里接受了完整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經歷過家庭禮教和儀式的熏染,對民族文化具有較深的理解和自然的情感,另一方面,這部分婦女接受了少量的現代學校教育,并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成長,經歷了文化的激烈碰撞與沖突,迫使這部分婦女對民族文化進行深刻的反思,對本民族文化經歷了一個固守、否定到再認識的情感過程,具有強烈的文化自覺意識,能夠清晰的辨別“民族的”和“外來的”關系,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現代文化。這部分婦女正值中年,較少在外供職,也較少外出經商打工,而是留在家鄉(xiāng)扮演家庭主婦的角色,負責養(yǎng)育兒女,贍養(yǎng)父母,維持民俗生活;三是現代型。主要指20-40歲的哈尼婦女,這種類型的哈尼婦女在現代化進程中出生、成長,接受了完整的學校教育,受到媒體的強烈沖擊,只是在偶爾參與民俗活動的時候受到民族文化的零星影響,對于民族文化沒有深刻的認識,感受不到文化的沖突,因此,這一代哈尼婦女對于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大眾文化處于一種混淆的狀態(tài),分不清什么是“民族的”、什么是“外來的”,少了一份對民族文化的情感,多了一份對大眾文化的追求。這部分婦女大部份沒有從事過農業(yè)生產,離開學校以后希望走出哈尼山寨外出經商或者打工,只有年節(jié)時候偶爾回家回味淡淡的鄉(xiāng)愁,這份鄉(xiāng)愁不是來源于民族文化傳統(tǒng),而是因為親友健在。本文主要探討以40-60歲為主的,包括其它年齡段具有過度型特征的哈尼族婦女。[2]
活動是文化的載體,哈尼婦女參與的各種民俗活動體現出其在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通過田野調查可以看出不同時期哈尼婦女參與的文化活動具有較大的差別。
(一)哈尼婦女參與的宗教活動
哈尼族信奉“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觀念,并以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神靈崇拜、鬼神祭祀、祖先崇拜等為表現形式,形成了一套復雜的祭祀規(guī)范,總體上可以分為村社性祭祀和家庭性祭祀兩大類型。
村社性祭祀活動有“伙羅索”(祭水井)、“昂瑪明”(祭寨神)、“哈拉羅”(祭虎)、“趕脫脫”(在出村口拉線阻擋各種邪惡)、“米米”(震懾惡火神)等,傳統(tǒng)上,村社性祭祀活動由以“昂師”(村寨宗教領袖)為首的祭司團主持,一般每戶派一個男性成員參與,婦女負責在家里準備所需祭品,但不得到祭祀點參與祭祀。以哈尼族最盛大的宗教活動“昂瑪明”為例,哈尼族的村寨,無論大小,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寨神林,有一棵保護村寨風調雨順、人丁興旺、五谷豐登、禽畜滿圈的寨神樹,每年按村寨的傳統(tǒng)進行一次祭祀,由哈尼族村寨的宗教領袖“昂師”主持。祭寨神當天,每家每戶都必須準備一碗黃糯米飯和一個紅雞蛋,由家里的一名男子帶到寨神樹前進行祭祀。當年生兒子的家庭另外再帶上一只公雞、一瓶酒,帶兒子去祭祀叩頭;如果家里生的是女孩,則另帶一瓶酒去即可,無需帶公雞,也無需帶女兒去叩頭。祭完后從寨神林帶一塊豬肉回家,一部份當天下午煮熟祭祖后由家人享用,一部份留到春耕時節(jié)祭祀秧田和棉田。晚飯時,各家準備兩碗或四碗飯菜,派一名男子到寨神林與“昂師”共進晚餐。寨神林是哈尼村寨最神圣的地方,平常不允許婦女靠近,男性也只有“昂瑪明”當天才能進入,但現在已有明顯變化,先是接受外地的女游客、攝影師、學者等參觀,然后逐漸接受女嬰帶公雞到寨神林進行祭祀,直至接受并公開認可哈尼婦女代表家庭帶著祭品到寨神林祭祀,目前還沒有婦女參與當天的晚餐,但女性在村社性祭祀活動中的參與情況實現了“零”的突破。
高鐵的建設工程浩大,耗費時間長,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項目東道國,一般難以籌集到修建高鐵的全部資金,通常要求承建商“帶資承建”或者提供對修建的融資?!皫зY”承建高鐵在目前來說是常見的也是有必要的,這是中國高鐵貿易的一種優(yōu)勢。但是高鐵項目盈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中國高鐵“走出去”都使用這種辦法,資金不足的巨大經濟壓力足以壓垮中國高鐵。即使采用目前比較成熟的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來承建國外高鐵工程,但項目收入取決于高鐵建成后的運營收益,這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因此實現短期盈利是比較困難的。此外,高鐵運營和維護成本高等問題也會限制其盈利空間,因此投資風險顯而易見。
家庭性祭祀活動有年節(jié)中的祭祖活動,農耕祭祀,“莫咪”(天神)等神靈祭祀等。傳統(tǒng)上,婦女主持家里的祭祖活動,男子主持神靈祭祀,農耕祭祀也有男女分工,男性主持梯田農耕祭祀,女性主持棉田農耕祭祀。由于家庭性祭祀活動不具公眾性,相對比較寬松,在祭祀活動中的男女分工逐漸縮小,尤其是哈尼男子外出情況逐漸增多,家里沒有能夠主持家庭祭祀的男子而由婦女代替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即使男子外出回家,也因常年在外,疏于民俗事務,而不得不讓婦女代勞。哈尼婦女逐漸取代男子成為家庭性祭祀活動的主持者。
除此,哈尼婦女參與的宗教活動還可以從另外一個現象進行考察,即哈尼婦女祭拜佛教寺廟的情況。由于甲寅村是瓦渣土司署所在地,而瓦渣土司比較崇尚漢文化,因此甲寅村有寺廟文化傳統(tǒng),土司時期建有文星閣、龍王廟,附近還有永興村寺廟和邑宜都村寺屆,過去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就有祭拜寺廟的傳統(tǒng)。文化大革命時間文星閣被禁用,龍王廟被搗毀,甲寅哈尼人有相當長的時間沒有開展宗教活動。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哈尼人到遙遠的寺廟進行祭拜,本世紀初在甲寅村寨神林旁邊建了一間寺廟。當前,每到初一,十五,哈尼婦女自發(fā)到寺廟燒香拜佛,為家人祈福,舉行廟會的時候,哈尼婦女準備蒸糕、糖果到寺廟祭拜,期間載歌載舞,體現出明顯的哈尼文化特點。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還會集隊到楊寺廟等有名的寺廟許愿還愿。哈尼婦女對于寺廟文化表現出強烈的興趣。
(二)哈尼婦女參與的生產勞動
傳統(tǒng)上,我們習慣用“男耕女織”來形容中國古代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tài),因此研究哈尼族的學者也習慣將這一術語套用到哈尼族的男女生產關系中來,但深入考察哈尼社會,這一模式并不能很好的描述哈尼社會的男女勞動分工,“男女并作”更能反映哈尼人的勞動狀況[3]。哈尼族民間有這樣的俗語:“女人不耕田,男人不織布”,意思是女子不能犁田和耙田,男子不能織布,并有相應的哈尼族傳說故事和禁忌,但這并不意味著女子不能參與田間勞作,男子不能參與土布生產,女子除了不耕田,其它如插秧、除草等大量的工作由女子完成,在棉田,翻地等重體力活一般由男子完成。在家務勞動方面,也是相互配合??傮w來講,除了嚴格禁止不能做的事情以外,一般都由男女共同合作完成。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大量甲寅村的哈尼男子外出經商、打工,只有婦女、老人和小孩留守村寨,生產勞動和家務勞動的重擔大部份落在婦女的身上,哈尼婦女不再堅守“女人不耕田”等禁忌,在男子不能回家務農的情況下,由婦女完成包括耕田犁田、農耕祭祀在內的所有耕作活動。另外,由于甲寅村城鎮(zhèn)化的程度比較高,非農收入成為哈尼人的主要經濟來源,在本地經商和打工的哈尼婦女也越來越多,其中有一大部分哈尼婦女從事的工作與民族傳統(tǒng)有關,如在家制作民族傳統(tǒng)服飾和手工藝品,開土特產店,從事旅游服務等。
(三)哈尼婦女參與的民間藝術活動
服飾與歌舞是哈尼族民間藝術的主要形式。傳統(tǒng)上,哈尼族喜歡用自織自染的土布制作民族服裝,以黑色和藍色為主,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偶爾用藍色絲綢面料制作服裝,款式為無領右襟上衣,長褲,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胸前和褲腳皆鑲有花邊,最外層的花邊必須是手掌寬的黑布(年青女子的袖口可以是彩色的),然后依次是一條或三條手指寬的黑布條,和一條兩手指左右寬的彩色圖紋花邊(據說圖紋花邊傳統(tǒng)上由婦女編繡而成,現在基本上用現成的工業(yè)產品),胸前掛成串銀飾,用黑布包頭,自前往后系腰帶,下垂兩塊長方形的、兩只手掌大小的精美刺繡腰擺。當前,哈尼婦女基本上用各色現代工業(yè)面料制作服裝,但款式不變,花邊不變,并依然以土布服飾和絲綢服飾作為節(jié)日慶典中的正統(tǒng)服飾。黑布包頭因其笨重、發(fā)型繁雜等特點,佩戴的人逐漸減少,而胸前的成串銀飾則佩戴得越來越多。聽當地婦女講,過去經濟條件差,買不起銀飾,現在條件好了,都想把它買齊,有的還買了幾套準備留給女兒和兒媳。在民間歌舞方面,甲寅村哈尼人一般在夜間進行集體戀愛時表演,或者在勞作的時候唱山歌,只有在“苦扎扎”節(jié)的最后一天,男女老少一起在秋場上公開表演。哈尼舞蹈和樂曲比較單一,只有山歌歌詞可以自由創(chuàng)作,自由發(fā)揮。當前,哈尼婦女成立舞蹈隊,參加各種表演,其歌舞在傳統(tǒng)基礎上加入了各種元素,逐漸豐富多彩,并將歌舞搬到街頭,成為日常娛樂的形式,有的舞蹈隊還自己出錢請人制作錄像帶,時常拿出來進行自我欣賞。哈尼婦女從事的民間藝術活動越來越豐富,人際空間越來越大,在身心獲得極大愉悅的同時,民族自尊心得到極大滿足,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為民族文化的良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四)哈尼婦女參與的教育活動
按不同的內容,可將哈尼族教育分為兩大類別: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漢文化教育。在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方面,由于哈尼族沒有文字,更沒有本民族的傳統(tǒng)學校,因此哈尼族的民族文化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家族教育和社會教育為主。家庭教育的內容主要是生產生活常識,家族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以父子連名制為核心的“啟波然”(一個祖先的后代)觀念,社會教育的內容主要是民俗宗教文化和村社觀念。傳統(tǒng)上,哈尼婦女參與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活動限于家庭中,其內容以生產生活知識為主,文化教育參與面較窄。當前,哈尼婦女的文化自覺意識不斷加強,活動空間不斷擴大,不再滿足于了解與女性有關的片面?zhèn)鹘y(tǒng)文化知識,而對民族的整體文化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望,通過參與民俗事務、閱讀民族文化文獻、接受媒體傳播等方式不斷學習、探究,逐漸形成對民族文化的整體認識。
在漢文化教育方面。甲寅村是瓦渣土司署所在地,而瓦渣土司比較崇尚漢文化,因此在土司時代即重視漢文化教育,并影響了一大批富裕家庭的哈尼子弟。民國時期,國民黨為了傳播自己的政治思想,在甲寅村舉辦了學校教育,因此,解放前,甲寅村就有了漢文化教育的傳統(tǒng)。由于男尊女卑思想觀念根深蒂固,這一時期,女子幾乎沒有接受漢文化教育的機會。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廣設學校,鼓勵哈尼人民將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但因經濟困難,勞力不足,婦女接受教育的機會還是較男子少。自上世紀90年代普及6年義務教育以來,哈尼族婦女受教育的機會大大增加,雖然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人數較男子少,但婦女受教育的整體水平獲得了很大的提高。
綜上,哈尼婦女文化活動參與度不斷提高,參與范圍不斷擴大,哈尼婦女對文化活動的態(tài)度從被動、盲目向主動、自覺轉變,哈尼婦女在文化中的地位從從屬向主體發(fā)展,在民族文化重塑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民族文化的主要傳承者
傳統(tǒng)文化傳承困境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哈尼族地區(qū)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迅速變遷,瀕臨消失,城鎮(zhèn)化背景下許多哈尼族傳統(tǒng)村寨人口越來越少,民俗活動逐漸式微,失去了昔日欣欣向榮的景象,有的地方甚至看不到一個穿著民族服裝的哈尼人,而城鎮(zhèn)地區(qū)的哈尼人脫離傳統(tǒng)村寨融入現代生活,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不復存在。甲寅村是一個城鎮(zhèn)化程度較高的村寨,卻能感受到濃郁的民族氣息,其原因是當地哈尼婦女大部衣著民族服裝,說著民族語言,到了黃昏時分,還可以看到以哈尼舞蹈為主題的廣場舞。這還只是表面的現象,如果深入哈尼人民的生活,則可以看到哈尼婦女在家縫制民族服飾,烹制民族特色佳肴,虔誠參與宗教祭祀,……,可以看出哈尼婦女是在用心的完成每一件民俗活動,她們不但參與,而且關注“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而男性正好相反,當前男性很少穿著民族服裝,民俗活動參與度低,身理在場而心理不在場的現象比較明顯。哈尼婦女成為民族文化的主要傳承人,客觀原因是哈尼婦女與家庭的天然聯系,使哈尼婦女在現代化背景下選擇留在家里照顧家務老小,許多民俗事務自然由婦女承擔;主觀原因是傳統(tǒng)哈尼婦女在文化中處于被壓抑的狀態(tài),對自己不能參與的民俗事項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現代社會得到了釋放與滿足。除此,特定的歷史時期,學術界和政府的文化干預促進婦女民族文化自覺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當前婦女在哈尼社會迅速變遷,哈尼男子脫離傳統(tǒng)生活面臨文化消失困境的時候,婦女卻主動承擔起了保存?zhèn)鹘y(tǒng)文化的重任,為哈尼人在社會轉型過程中重塑本民族文化提供了豐富的營養(yǎng)。
(二)民族文化的積極創(chuàng)新者
“任何一個民族都在發(fā)展變化,體現民族特征的文化特點也隨之變化。文化變遷,就是指由于民族社會內部的發(fā)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間的接觸,因而引起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改變?!盵4]現代哈尼社會內外發(fā)生著劇烈的變化,哈尼婦女在文化變遷的過程中扮演著創(chuàng)新者的角色,表現在:一是選擇性傳承民族文化,適應現代生活。文化和環(huán)境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當前哈尼社會內外環(huán)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完整的保留哈尼族傳統(tǒng)文化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是不可行的,因此,哈尼婦女在接任民俗生活重任的時候作了選擇性的傳承。如哈尼族是一個梯田農耕民族,哈尼文化與梯田農耕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梯田農耕生產的式微,許多有關農耕的祭祀活動也逐漸簡化,消失;二是融合外來元素,豐富民族文化。哈尼族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民族,并在甲寅村的哈尼婦女身上得以完美的體現。以服飾和歌舞為例,甲寅哈尼婦女固守自己的傳統(tǒng)服飾,將自織自染的傳統(tǒng)土布服飾作為珍貴的禮服在節(jié)日慶典上進行完美展示,而日常生活中卻用工業(yè)面料制作傳統(tǒng)服飾,色彩豐富、方便適用,使傳統(tǒng)服飾在保持款式不變的情況下得到了全新的展示。在歌舞方面,以民族歌舞為核心吸收現代歌舞元素,自編、自導各種節(jié)目,并在舞臺、街頭、餐桌等各種場合展示,歌舞的內容、形式和功能與傳統(tǒng)形成鮮明的對比;三是擯棄陋習,爭取婦女地位。由于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哈尼族禮教和習俗中有許多對婦女不利的規(guī)范。如女子不能與男子同桌吃飯,不能在男性長輩前就座等,尤其是重要民俗宗教活動中對婦女的限制,是哈尼族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哈尼婦女在文化接觸中逐漸自覺,沖破傳統(tǒng)禮教和習俗規(guī)范,積極爭取平等,重新定位哈尼男女角色。
(三)民族文化的主動傳播者
傳播學派“認為文化的變遷過程就是傳播過程,文化主要在傳播過程中發(fā)生變遷。”文化的接觸具有雙向擴布性,即接觸雙方在文化接觸過程中相互采借對自己“有用”的成份融入到自己的文化體系中。哈尼族在與其它民族的交往過程中,一方面選擇性借用外來文化,不斷豐富本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將自己的一些優(yōu)良民族傳統(tǒng)傳播到其它民族中,如哈尼族的飲食文化,民間歌舞,尤其以梯田農耕為核心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tài)文化,受到了其它民族的高度認可,并在不斷的影響著其它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期間,哈尼婦女扮演了主動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角色。傳統(tǒng)哈尼婦女的活動空間以家庭為核心,很少對外交流。當前,哈尼婦女的活動空間不再限于家庭,而是廣泛的參與文化交流活動,首先,哈尼婦女的民族服飾起到了文化標識的作用。甲寅村的哈尼男子日?;旧喜辉俅┐髅褡宸棧滓宓闹欣夏陭D女普遍穿戴民族服飾,年青一代雖然平常較少穿戴,但節(jié)日期間也會一展風采,舞臺表演和外出旅游的時候衣著民族服裝的哈尼婦女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哈尼婦女成為外界認識哈尼人的一個窗口,為傳播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其次,哈尼婦女成為接待外來游客的主要群體。與鄉(xiāng)土的天然聯系使哈尼婦女成為當前接待外來游客的主要群體,她們給游客準備的美味佳肴、給游客表演的優(yōu)美歌舞、給游客講述的民俗故事等,將遠方的客人吸引到獨特的哈尼文化中來,對哈尼文化的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甲寅村哈尼婦女是在一個特殊的民族村寨中發(fā)揮作用的,首先,甲寅村的村鎮(zhèn)在擴大,但村寨的基本結構沒有改變,即以寨神林為核心的村寨結構沒有改變,從其它地方搬遷來的各族人民主動參與甲寅村的寨神祭祀,而甲寅村也采取一種包容的態(tài)度,積極吸收外來人口加入村寨組織,因此甲寅村在城鎮(zhèn)化水平和現代化水平相對較高的情況下能夠很好的傳承民族文化,并適應新的時代背景重塑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哈尼婦女得以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民族村寨中發(fā)揮作用;其次,甲寅村對于婦女采取一種包容的態(tài)度,允許婦女沖破傳統(tǒng)禮教和習俗規(guī)范,如當個別哈尼婦女不顧傳統(tǒng)習俗規(guī)范到寨神林祭獻貢品的時候,甲寅村沒有強行制止,而是進行理性反思,并作出決定公開承認婦女的參與權力。因此,甲寅村哈尼婦女的文化作用不一定能夠在其它地方完全實踐,但這種現象應引起廣大學者和民族工作者的重視,從而為保持中華文化的多元性提供參考,同時在民族文化建設中關注婦女的作用。
[1]《哈尼族簡史》編寫組.哈尼族簡史[M].昆明:民族出版社, 2008(1).
[2]林宗成.非自愿移民中的婦女文化資源——閩江水口水庫移民的一個社會文化視角[J].江蘇社會科學,2003,(5):78.
[3]李伯重.從“夫婦并作”到“男耕女織”——民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問題探討之一[J].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3):99.
[4]黃淑娉,龔佩華.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11.
[責任編輯龍倮貴]
Cultural Participation and Role Change of Hani Women of Jiayin Village
LI Kai-dong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99,China)
The terraced fields farming-dominated mode of production and patrilineal social structure resulted in a passive and subordinate role of Hani women in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zatio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of Hani People has experienced dramatic changes, followed by intense cultural clashes and shocks. Hani women of Jiayin Village have increasingly participated in religionary sacrifice, productive labor, folk art and cultural education and realized changes of their roles in cultural activities, making great contribution to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Hani culture. Scholars and national affairs manag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such a phenomen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preserva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women’s role in national culture.
Hani People; women; cultural participation; inheritance; innovation; dissemination
C912.5
:A
:1008-9128(2014)03-0011-04
2013-12-17
李凱冬(1977—),女,云南紅河人,講師,研究方向:哈尼文化、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