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醫(yī)藥衛(wèi)生管理學院(430030) 任 聰 鄧朝華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 移動健康服務已進入了越來越多人的生活。移動通信具有個性化、私密性的特點,而健康也是個性化、私密性的課題。因此,通過移動終端來獲得醫(yī)療、健康、保健等服務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特別是現(xiàn)階段,我國正進入人口老齡化的高發(fā)期,60歲、7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shù)量大大增加,而且中國的計劃生育人口控制政策所帶來的4-2-1家庭組織結構,給居家養(yǎng)老帶來緊迫性和特有的挑戰(zhàn)。全國亞健康人數(shù)大約占全國人口的70%,《中國慢性病報告》顯示:中國有3億人超重和肥胖,1.6億人血脂異常,2.8億人患慢性病,2億人患高血壓;體育運動者占全國人口的40%。與此相對,移動服務的發(fā)展日趨繁榮。我國移動電話的用戶數(shù)已達到8.69 億戶,3G電話用戶數(shù)達到0.52億戶,移動電話的普及率已達64.4%[1]。移動通信技術的日趨成熟和龐大的移動用戶群為我國移動健康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移動健康服務對大眾來講,改變了過去只能前往醫(yī)院“看病”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能隨時隨地聽取醫(yī)生的建議,獲得各種健康資訊,不僅節(jié)省之前大量用于掛號、排隊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的時間和成本,而且更高效地引導人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變治病為防病。對醫(yī)療衛(wèi)生組織部門來講,能提高醫(yī)療衛(wèi)生從業(yè)人員的工作效率,節(jié)約大量的人力資本。此外,發(fā)展中國家慢性病和傳染病患病率持續(xù)增長,移動健康服務的推出可以緩解這些問題[2]。
在移動醫(yī)療的環(huán)境中,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要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準確響應用戶的需求,提供即時易用的服務,通過可靠的技術和管理手段為服務過程提供安全保障。雖然當前我國移動設備的普及率較高,但如何促使消費者充分利用手中的移動設備并參與到移動健康服務成為推行移動健康服務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移動健康服務借助于新興的移動通信技術,一定程度上為用戶提供即時的醫(yī)療健康服務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然而現(xiàn)有研究還缺乏對于移動健康服務用戶行為的分析,如何使用戶更好地接受這種創(chuàng)新的醫(yī)療健康服務模式尚待探討?;诖?,本研究將從移動健康服務的技術特征、用戶健康信念等視角建立移動健康服務用戶接受模型,為即將大力開展移動健康服務的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如政府、醫(yī)院和社區(qū)等提供決策依據(jù),推出用戶樂于接受的移動健康服務,使移動健康服務能夠更好地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
移動健康服務的用戶采納,指的是用戶考慮了多種因素,愿意使用移動健康服務的態(tài)度、意向或者行為。Wu等基于技術接受模型研究了醫(yī)護人員接受移動信息系統(tǒng)的影響因素[3]。文獻[4]基于技術接受模型和計劃行為理論研究了醫(yī)護人員接受移動服務來支持其工作的影響因素。Hung和Jen基于技術接受模型研究了用戶對移動健康管理服務的接受行為,認為移動健康管理服務分為在醫(yī)院的恢復階段和在家庭的健康階段[5]。Cocosila和Archer的研究表明內在動機是用戶接受移動健康服務的主要促進因素,而多層面的感知風險則是用戶接受行為的主要阻礙因素[6]。移動商務用戶接受行為方面的研究非常豐富,而文獻[3-5]中所用到的理論也都借鑒了移動商務用戶接受常用的研究理論技術接受模型,因此,可以考慮借鑒移動商務用戶行為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移動健康服務的用戶行為機理。
移動健康服務用戶行為方面,國外的研究大多基于技術接受理論研究醫(yī)護人員的接受問題,國內的相關研究還處于宏觀層面的定性分析階段。由于技術接受理論適用于解釋用戶接受新技術的行為,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工作效率,而移動健康服務的最終用戶是廣大公眾,除了技術方面的因素,用戶更注重健康方面的信念。因此,有必要用TAM理論與健康行為相關的其他理論來探討移動健康服務的公眾用戶接受行為。
技術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運用理性行為理論研究用戶對信息系統(tǒng)接受時所提出的一個模型,是用戶接受行為研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個理論[7]。TAM模型認為,影響用戶是否接受信息技術的因素有兩個。首先,當人們相信使用某種技術有助于他們把事情做得更好,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傾向于使用這種技術,把這種因素稱作感知的有用性。此外,用戶相信這種技術有用,如果覺得其使用起來非常困難,就會影響用戶在使用技術時所獲得的效益。因此,除了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易用性也會影響信息技術的使用。具體來講,技術接受模型的兩個主要決定因素:(1)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反映一個人認為使用一個具體的系統(tǒng)對他工作業(yè)績提高的程度;(2)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PEOU),反映一個人認為容易使用一個具體的系統(tǒng)的程度。移動健康服務是以移動電話、iPad、PDA等為終端來提供健康服務和信息,是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為平臺的創(chuàng)新型健康服務模式,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種信息系統(tǒng)策略。當用戶接受移動健康服務時,他們就接受移動健康服務相關的技術與創(chuàng)新活動。
移動健康服務相比于傳統(tǒng)的電子健康服務,其顯著的差異在于能夠隨時隨地為用戶提供醫(yī)療服務信息,本文認為,感知的服務隨時可用性也會對用戶的使用行為傾向有影響。因此,本文給出如下假設:
H1:用戶對移動醫(yī)療的使用態(tài)度正向影響其行為意向
H2:感知的有用性正向影響行為意向
H3:感知的有用性正向影響使用態(tài)度
H4:感知的易用性正向影響感知的有用性
H5:感知的易用性正向影響使用態(tài)度
H6:服務隨時可用性正向影響感知的有用性
H7:服務隨時可用性正向影響使用態(tài)度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運用社會心理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認為人們如果具有與疾病、健康相關的信念,他們就會有意愿采納健康行為,對采納行為并能取得成功的信心則是行為實現(xiàn)的保障[8-9]。具體來講,HBM中影響健康決策行為的因素包括:(1)感知的有效性(perceived benefit):指人們對采取某種行為后,能否有效降低患病危險性或減輕疾病后果的判斷,包括減緩病痛、減少疾病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等;(2)對采取某種行為障礙感知(perceived barrier):指人們對采取或放棄某種行為所遇困難的感知,如費用的高低、痛苦的程度、方便與否等;(3)對疾病易感性的認知(perceived disease threat ):指個體對罹患某種疾病可能性的感知;(4)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能力有正確的評價和判斷,相信自己一定能通過努力,克服障礙,完成這種行動,達到預期結果。HBM最常被用來解釋篩檢或預防性健康行為,少有研究用此理論來預測消費者的接受行為。由于移動健康服務可以為廣大公眾用戶提供積極健康的醫(yī)療服務和信息,為各類慢性病或者生活健康提供醫(yī)療指導,因此使用移動健康服務是一種健康行為。當用戶接受移動健康服務時,也就會產(chǎn)生健康信念的認知活動。由于感知的有效性與TAM模型中感知的有用性相似,因此這里可以不再單獨強調感知的有效性的影響。本文給出如下假設:
H8:感知的疾病威脅正向影響態(tài)度;
H9:感知的使用障礙負向影響態(tài)度;
H10:感知的自我效能正向影響態(tài)度。
根據(jù)以上所述,構建假設模型,如圖1 所示。
圖1 移動健康服務用戶接受實證模型
本文建立的模型中的變量不能直接測量,必須建立多維的可測變量對其進行估計。為了確保變量的信度和效度,本文的變量都是改編自已有的文獻。問卷項目的設計主要借鑒了國外相關文獻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測量項目,有些項目根據(jù)移動醫(yī)療服務本身的特點進行了一定的修正。各變量的具體測度如表1所示。
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問卷調查?;谀P徒⒌睦碚摶A,針對模型涉及到的各項指標,本文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題項以Likert七級量表來衡量。為了避免問卷內容存在語意方面的問題,導致使用者誤解題目表達的意思而誤答問卷,影響問卷的效度,本文研究采用問卷前測(pre-test)的方式對問卷內容進行檢查。前測對象是信息系統(tǒng)研究領域的10位老師,請他們針對問卷項目意義與表達的語法提供意見,然后根據(jù)回復意見修正問卷。前測對象是某大學四年級的61名學生,請他們針對問卷項目意義與表達的語法提供意見,然后根據(jù)回復意見修正問卷。此外,我們還咨詢了移動服務、醫(yī)療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專家,請他們對問卷提出修正意見。根據(jù)前測對象和專家的反饋意見,對問卷進行了最后修正。修正后,我們成立了研究小組,小組成員在某大學校園內的學生公共活動場所門口分發(fā)問卷,包括學生食堂、教室、校醫(yī)院、大學生活動中心,我們首先詢問受訪對象是否關注健康問題,對那些回答是的對象,讓其現(xiàn)場填答,并分發(fā)小禮品作為問卷填答的回饋。問卷收集時間持續(xù)了兩個星期。除去所有答案都一樣和填寫不完整的問卷,最終回收到有效問卷336份。對樣本的特征進行了統(tǒng)計之后發(fā)現(xiàn),有86%的問卷填答者年齡在30歲以下,且男性占198人,女性127人。71%的用戶是大學本科生,27%是研究生。移動健康服務是以移動網(wǎng)絡和終端為主的信息服務,而大學生是各類移動服務使用的主要客戶,從社會的發(fā)展來看,新技術、新生活方式總是在大學生人群中首先被接受、被實踐。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安全和空氣質量等引發(fā)的健康問題已成為社會熱點,大學生對健康及公共衛(wèi)生等問題也普遍關注?;谝陨戏治?,本文的樣本抽樣是合理的。
表1 變量測度及來源
模型檢驗部分首先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對測量模型進行檢驗,包括內部一致性信度檢驗和內斂效度的檢驗。信度由復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和克朗巴赫系數(shù)(Cronbach’s alpha)值來測量,效度由各潛變量的平均方差提取值 (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 以及相應可測變量的負載來測量,結果如表2所示。所有潛變量的CR值均大于0.7,Cronbach’s Alpha值均大于0.7,表明樣本數(shù)據(jù)的信度較好;所有變量的AVE值均大于0.5,表明樣本數(shù)據(jù)的內斂效度
表2 驗證性因子分析
表3給出了各因子間的相關系數(shù)和相應因子的AVE的平方根。結果表明,因子間的兩兩相關系數(shù)均小于相應的因子AVE的平方根,表明各變量的區(qū)別效度良好。
表3 潛變量相關矩陣
然后采用lisrel軟件對結構模型進行檢驗,給出的結構模型的檢驗結果如圖2 所示。路徑系數(shù)反映了潛在變量之間影響的方向和影響的程度。R2值反映了結構模型中,內生潛變量能被外生潛變量解釋的程度,也反映了模型的預測能力。
路徑系數(shù)的T值及其顯著性如表4所示。本文提出的10個假設,6個得到支持。
Lisrel還給出了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標值,如表5所示。對比推薦值和本研究中模型的值,可以發(fā)現(xiàn)本研究中模型的擬合狀況良好。
圖2 結構方程模型檢驗結果
表4 路經(jīng)系數(shù)的顯著性
表5 擬合指標值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假設模型中提出的10個假設中,6個得到了支持。
(1) 在使用態(tài)度的影響變量中,感知的有用性、服務隨時可用性、使用障礙三個變量的影響作用比較顯著,其中感知的有用性的影響最大(路徑系數(shù)為0.24),其次是使用障礙(路徑系數(shù)為-0.19),服務隨時可用性排在第三,路徑系數(shù)是0.13。感知的有用性對行為意向的影響也非常顯著,路徑系數(shù)為0.33。使用態(tài)度顯著影響行為意向,行為意向被解釋的方差達到69.4%。
(2) 感知的易用性和感知的服務隨時可用性顯著影響感知的有用性,表明若用戶感知到移動健康服務難以使用,或使用起來不方便,就會懷疑其有用性,從而選擇其他的健康管理方式。
(3) 感知的疾病威脅和自我效能對使用態(tài)度的影響都不顯著,這可能是由于目前移動健康服務的個性化使用還不多,用戶還未將其健康狀況與之緊密相連,因此即使感知到有疾病威脅,也未必將之與移動健康的使用聯(lián)系起來。自我效能則是用戶在操作移動健康服務時的自我感知,由于用戶操作移動健康服務需要的知識很簡單,而我們調查的對象都是手機用戶,他們都能熟練操作相關功能,因此自我效能對使用態(tài)度的影響不顯著。
本文研究了用戶接受移動健康服務的影響因素,考察了TAM模型的兩個信念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易用性,感知的服務隨時可用性和HBM模型中的感知的疾病威脅、感知的行動障礙、自我效能等因素對用戶態(tài)度的影響,感知的有用性、態(tài)度對用戶行為意向的影響。本研究的理論意義在于證實了TAM和HBM整合模型中各變量之間的影響關系,為移動健康的有效實施提供測量參考。本研究的實踐意義在于,在推出移動健康服務時,服務提供方不僅要考慮服務的有用性、易用性、隨時可用性,還要注重用戶的健康信念方面,如用戶感知的使用障礙。此外,感知的疾病威脅和自我效能等因素也不容忽視。
不足之處在于本論文對移動健康服務使用對象的調查還不夠廣泛,后期應對更多類型的用戶進行大范
圍跟蹤調查,如慢性病用戶、老年用戶、亞健康用戶等,針對不同的服務類型和用戶類型進行更加系統(tǒng)的實證研究。
參 考 文 獻
1.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132/n12858447/13667386.html.
2.Kahn James G,Yang Joshua S,Kahn James S.Mobile Health Needs and Opportun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ealth Affairs,2010,29(2):254-261.
3.Wu JH,Wang SC,Lin LM.Mobile computing acceptance factors in the healthcare industry: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07,76:66-77.
4.Wu IL,Li JY,Fu CY.The adoption of mobile healthcare by hospital’s professionals: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1,51(3):587-596.
5.Hung M,Jen W.The Adoption of Mobile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An Empirical Study.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 Internet.2010 Sep 29;Online first.Available from: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v128xr0t68617526/.
6.Mihail Cocosila,Norm Archer.Adoption of mobile ICT for health promotion: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Electronic Markets,2010,20(3):241-250.
7.Davis F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1989,13(3):319 - 340.
8.Rosenstock I.Why people use health services .Th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1966,44(3):Suppl:94-124.
9.Rosenstock IM.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1974,2(4):328-335.
10.Huang JC.Remote health monitoring adoption model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0,37,307-314.
11.Wang YS,Wang HY.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n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mobile computing self-efficacy .Cyberpsychol Behav,2008,11(4):405 - 413.
12.Taylor S,Todd P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5,6(2):144-176.
13.Fornell C, Larcker DF.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1):39-50.
14.Nunally JC.Psychometric Theory.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