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安金氏宗族變遷實錄
——《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的編修及其價值

2014-03-29 09:29:15張道仙
池州學院學報 2014年5期
關鍵詞:休寧金氏氏族

張道仙

(安徽師范大學 歷史與社會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新安金氏宗族變遷實錄
——《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的編修及其價值

張道仙

(安徽師范大學 歷史與社會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清朝乾隆年間由金門詔等編修的《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是徽州現(xiàn)存家譜中極有特色的一部家譜,其作者和家譜編修內容和體例都值得研究,家譜通過金氏兩千多年的歷史,反應出宗族在人口流動、商業(yè)、仕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變化情況,使得該家譜富有較高學術價值,是研究明清時期徽州社會不可或缺的譜牒資料。

金門詔;《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編修價值

《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是徽州現(xiàn)存2000余部館藏家譜中極具特色的一部清代乾隆年間編修的家譜。其編修者及序作者均為當時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其針對的家族更是在徽州具有廣泛影響的金氏。該家譜不僅結構嚴謹,內容宏富,而且特色鮮明,全景式地反映了金氏宗族在徽州的變遷過程,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1 金門詔及其家譜編修

金門詔,字易東,號東山,清代著名的藏書家和史志目錄學家,江蘇揚州人,為徽州休寧金氏江都遷派后人,乾隆丙辰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充內閣,著有《金東山文集》、《蓮西集》,奉詔參與編寫《明史》、《古今圖書集成》、《三禮》。其所撰寫的《補三史藝文志序》是一部簡明的正史藝文志流變史,而其對遼、金、元三史藝文志的關注,較集中地體現(xiàn)了他對史志的重視,也反映了他的史學才能。

對其史學才能鄂爾泰、張廷玉在為《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所作序中都有提及?!睹魇贰沸抻啞傲晡闯芍畷?,而金門詔負責編纂后“上大喜即交禮部送明史館,未三年書果成 ”此外,從二人的序中還可看出,金門詔先后被張清恪、張廷玉、鄂爾泰舉薦修訂《古今圖書集成》、《三禮》,均有所成。這種經歷與學識為其撰修家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在史學上諸多成就的金門詔,對撰寫本氏家譜也是同樣的重視。1683年金門詔開始了《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的編修,歷時五年完成。修譜前,金門詔進行了長期的準備。其在跋中稱“遂有志重修,即而備員三館,凡于內府所見,歷代氏族志,族姓考,及統(tǒng)譜、宗譜世系支派于各省郡邑諸志,凡于金氏有關者,無不留心紀錄,筆之于編,藏諸篋衍,以俟將來嗣目,奔走四方北周燕趙,南歷吳楚,東經齊魯,西極滇黔,足跡幾遍天下?!笨梢娊痖T詔在編修家譜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走訪了廣大的地區(qū),積淀了豐富的閱歷,才完成了26卷本的《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

通譜完成后,鄂爾泰、張廷玉分別作了譜序。鄂爾泰在序文中評價該家譜 “按之源流珠貫,支派犀分,由漢遁今近二千年,閱七十世井然洞然,了如指掌”[1]。張廷玉稱贊“予所見世家之譜亦多矣,如金氏之譜信可以亙古今甲中外為氏族冠”[2]。此外還有兩江總督尹繼善填諱,這在乾隆時官僚圈里是極高的榮耀了!

正因材料準備充分,編寫水平高,加上受到當朝重臣好評,金門詔也對家譜評價較高,他說“而金氏族譜殆可竊附于孔孟世家之后”。孔孟的世家族譜是在封建時代僅次于皇家玉牒的家譜,而就平民百姓言的家譜,孔孟世家的家譜無論從規(guī)模還是內容可以算的上上乘之作[3]。金門詔自比家譜僅次于孔孟世家,表明其對所修家譜評價及期望都十分高。

2 家譜的內容及其特色

從該譜的結構上來看,《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分為鄂爾泰、張廷玉、金門詔的三篇序文。八則凡例,奠定了族譜寫作的基本原則與章法。選舉志記載歷代科舉獲得功名的金氏族人。世系譜是族譜的主體,記載了金氏家族子孫繁衍的具體情況。家傳記載了65名金氏族人的人物傳記。事略記載了自宋代以后金氏有名望的族人的“一行一誼”[4]。列女傳記載了為金氏家族做出突出貢獻的44位女性。舊序則收錄了歷代名人為金氏所做的序文。遷派圖記載金氏族人自京兆后歷代的遷徙繁衍情況。后跋則是金門詔對宗譜寫作的總結和概括。此外還有金氏譜序源流,王侯宰輔百官表、陵墓碑記、墓圖記墓田記、宗祠碑記、休寧金氏領譜訓詞、寶和鐘等部分組成。因為歷代為官做學問的有很多人,文集等材料“盈箱積案”[4],就沒有都收錄到家譜之中,以確??傋V記述整個家族全面廣泛又不顯的冗長堆積,使得家譜“一派相承,毫發(fā)不紊”[4]。

作為一部結構完整,內容豐富的統(tǒng)宗譜,《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有三個特點:

2.1 重視體例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中,常在正史或者地方志出現(xiàn)的王侯宰輔百官表、事略等形式,在清以前的徽州家譜中是不多見的。宋代以后民間族譜纂修普遍仿照歐蘇體例,家譜中常見的序、凡例、世系圖、后跋等部分組成,明代后有“志”“圖”“考”“錄”等新的內容加入[5],而該家譜“家傳仿列傳之例,次以事略仿雜傳之例”[4],所以該家譜繼承了傳統(tǒng)的史學的優(yōu)秀成果,并且成功的嫁接到譜牒學中來,同時反映了清代徽州統(tǒng)宗譜的發(fā)展新趨勢。

2.2 重視材料的考證

休寧金氏通譜記載的派系繁多,時間久,對于疑問的地方,金門詔等作者采取舊的不刪,新的不加,擱置疑問和爭議留待后人考證的辦法。例如風俗陋習,“以致殳子同祖并諱其悖謬尤甚,今有可考者,悉為跤正,其無可考者,亦唯仍舊不敢妄易也”[4]。還有因為世代久遠,派系復雜,人口遷入或遷出,導致不能追憶者;還有宗族內部聞訊修通譜,將自己的譜稿寄過來添加的“族中有寄到譜稿,不敢擅載者如培郭□村鮑坑之類甚多,因族中議論不齊,疑似難□,不敢妄增,如果確有可考,姑俟后人補入可耳”[4]。此外家譜中隨處可見金門詔的案語,有的案語是對一段材料的總結與反思,有的則是對材料的質疑,具有考證形式。

2.3 重視材料的精簡

編寫家譜的材料是有所甄選,纂修家譜中的材料一般選擇些有助于國家和宗族的,且詳細記錄?!白遄V與史同,列傳之千百世以乘承久,宜簡者宜簡,宜詳者宜詳。其有助于國家有功于宗族,為一代實有關系之人,自應詳載”[4]。家譜中時間久遠的記載較少,時間近的記錄詳細,總譜較之支譜來說要簡略些。

3 家譜所載徽州金氏宗族狀況分析

3.1 反映徽州金氏人口的遷移與流動

《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中的派遷圖部分為研究宋元明清時期的徽州社會人口遷移和流動提供寶貴的材料價值,筆者通過對派遷圖整理和分析,得出一些關于宋元明清七八百年間徽州基層人口流動遷徙的信息。

3.1.1 遷徙特征

(1)宋元明清時期的遷徙動向基本特征

筆者通過整理,將宋元以后金氏族人的遷出地歸納到一起,在相同遷出地的情況下,研究遷入地的一些信息基本特征,總結如下:梅結為遷出地,其遷入地無法識別10①,安徽19(休寧14),江蘇12,安徽江蘇地區(qū)②的1,浙江10,江西7,湖北1,湖南1,廣東1,四川1。宋元時期的金溪③為遷出地:無法識別4,江蘇15,安徽8(休寧2),湖南2,江西1,上海1,山西1,浙江1。明清時期的金溪(遷出):無法識別12,安徽53(休寧6),浙江17,上海17(松江16),江蘇8,安徽江蘇的1,湖南湖北④7,湖南4,湖北1,江西6,河南1,山東1,四川1,廣西1。下村為遷出地:無法識別1,安徽8,江蘇6,安徽江蘇1,浙江1,河南1,湖南1,廣西1。中村為遷出地:江蘇4,安徽3,安徽江蘇3,江西2,上海1。東閣為遷出地:無法識別3,安徽8,江蘇3,江西1。棠源為遷出地:安徽4,江蘇2,安徽江蘇 2,湖南湖北 2,浙江2,江西1。甌山為遷出地:安徽19,江蘇4,江西2,湖北2,廣西1,河南1,浙江1。 陳村為遷出地:安徽12(休寧2),江蘇10,浙江1。

宋元以后休寧金氏族人向外遷徙的目的地大多數(shù)以安徽江蘇等地,說明宋元以后金氏族人的遷徙范圍是徽州鄰近區(qū)域,其次是浙江、上海、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再其次遷往地如廣西、廣東、河南、山西等省份,說明金氏族人遷徙的足跡非常廣泛。

(2)遷往地的地域特征

遷出地地域具有時代特性,地域名稱印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例如遷出地梅結主要是宋元時期的,而明清時期等其他時期,幾乎沒有以梅結為遷出地的。

家譜修訂注重地緣,宋元后遷出地有梅結、金溪、陳村等地,其中除了徽州黟縣外都是徽州休寧地區(qū),所以宋元以后在族譜中記載的遷出地幾乎都是休寧地區(qū)的。說明家譜修訂過程中注重地緣,對于遷居在外的族人如果沒有金門詔那樣顯赫名望,同時沒能為宗族做出貢獻的金氏族人可能就會被宗族遺忘了。

從具體的遷徙地來看,金氏族人偏向選擇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例如從陳村遷出的金氏族人,除了兩個休寧本地、安徽鳳陽和浙江富陽,其余的如安慶、池州、銅陵縣、丹陽、鎮(zhèn)江、蘇州、太倉,沿著長江一字排開順流直下,浙江富陽也可通過新安江溯流直達,此外一些地名如“羅昌河”、“太湖”、“淮”、“淮羅湖”都表明與水相關,因此金氏族人遷徙偏向于水源多、交通方便的地方。

3.1.2 對遷入地的影響

(1)熱心公益事業(yè)

金氏在外經商,謀取利潤的同時也為當?shù)刈龀鲆恍┯幸娴呢暙I,也符合徽商“賈而好儒”的特征。家譜中記載了一段金肇基的事例,金肇基在經商所在地的嘉定發(fā)生災疫,他慷慨解囊,將自己做生意的一半資金都捐出去了,“奉父命挾貲千余金,偕所任友趕嘉定,有所置貨,時嘉定年饑疫大作,公所寓鎮(zhèn)地道死者日數(shù)十計,公出貲棺棺不繼代以葦席所收掩者千數(shù),事濟計所挾貲口過半”[4]。金玉節(jié)在揚州的善行“明庚辰歲大饑,請于縣令歐陽公設廠賑粥,隨大疫又請開局施藥”[4]。在商業(yè)經營地進行的公益活動,一方面可以說是金氏族人他本身的道德高尚,另一方面可以緩解商業(yè)經營地的人們對徽商一味謀利的偏見,“松民之財,多被徽商搬去”[6],這種商業(yè)經營地人們的負面情緒,是可以理解的,徽商以儒學為標榜,恰恰可以緩解了這種危機。

(2)投身文化建設

以遷居到揚州一支的金氏族人為例,自金德實初到揚州經營鹽業(yè)到家譜作者金門詔,六代族人在揚州,成為廣陵居室。金門詔、金殿詔等都是在揚州獲得較高的科舉功名,他們在揚州著述立說,“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籍典學行典氏族典,各部內并載揚州府志江都府志”,修建文化教育設施,如金玉節(jié)和其同學 “各捐三年廩膳貲一修尊經閣,一修文昌樓”。為繁榮揚州文化做出貢獻。

3.2 反映徽州金氏商業(yè)與教育發(fā)展

3.2.1 金氏宗族的商人自身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號稱“平原孟嘗之流”的金袍是旅居揚州的大鹽商,“身任其勞挾筴游江淮,間用管子煮海策,區(qū)畫利弊,如響應聲,當事皆倚重之稱淮綱領袖”,而其愛好則是“雅好吟詠與至,則引商刻羽,累牘連篇,時過從諸賢豪,諸賢豪高其誼,爭與唱酬交口頌之”[4],可見其文化素養(yǎng)十分高雅。他的兒子金九疇更是不過問商業(yè)專心治學,“袍公嘗設立鹺務總理,商綱赫赫一時,聲振兩淮,公悉知不問,購求書帙,整理縹緗累架盈幾”[4]。金氏宗族的商人們認為,經商只是謀生致富的手段,最后根本上還是要回歸讀書做學問上。例如金彜他的父親經商,而他這一代又重新讀書了,“公生早負氣節(jié),不屑與流俗伍案頭,常奉前明三異人傳”[4]。

休寧金氏的商人乃至整個徽州的商人,本身具較高的文化素質的原因,筆者認為跟其早年的良好的環(huán)境有關。例如金卓爾自身愛好讀書,但是迫于生計而出去經商,“讀書之暇,辛勤自礪,開拓祖業(yè),以慰母心”[4];金甫年幼時讀書,“父命舍儒而賈,于是出游四方于浙于蕪湖于廣陵于楚”[4],他也獲得了巨大的商業(yè)成就“數(shù)年之間累皆巨萬”[4]。金卓爾和金甫年幼時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種由優(yōu)良的啟蒙教育是受到祖輩父輩的影響,并且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的子孫,好讀書好儒這樣較高的文化素質作為家庭的基因世代影響并傳承?!百Z越三十余年”[4]的金人麟,晚年的理想則是“欲于東山求一靜室,課厥子孫,以續(xù)先業(yè)”。金懋昭“回累致豐裕,晚歸置田宅于故里,教子孫以詩書”[4]。

3.2.2 金氏宗族的商人在教育文化事業(yè)上的支持金氏宗族的商人在經濟上取得巨大成功后,將資金投入到教育之中,興辦書院。金之彪 “費及二千金”擴建書院“去水口象山之上舊建有書院、文會所也,里人因名山曰書院山,規(guī)制狹隘未足以廣容學者,乃擴而新之”[4]。金弁“復給資經營至百萬”致富后為宗族內創(chuàng)辦私塾,供宗族子弟免費讀書“與弟甫公創(chuàng)宗祠置義田義宅義塾義塚”[4]。金德顯也創(chuàng)辦過書院“鳳凰嶺為佳境,祈雨輒應,亭祠久圯,亦為重建,剏南山書院,聘師儒以育諸俊”。他還硬性要求宗族弟子接受教育“諸老諸孫辛無恙,余安足慮訓子孫不論質之敏鈍,必教以讀書”。除了對宗族子孫的知識教育外還注重其思想品德教育“每慮其習為紈绔子弟示以閭里艱難之狀,及居室交游御下之術,諄諄訓導,聽者惕然”[4]。

3.3 反映徽州金氏宗族自身的建設與管理

3.3.1 家譜纂修 金門詔稱:“明代自譯公增修族譜,而后如紹宗公、高童公、天弘公、德玹公以及璽公,璽公昆弟皆能留心增修代有賢哲”[4]和“自宋承讬公而下凡八修皆未梓行,乃金子弁克承先志,集群議續(xù)所未備,嚴加考訂,始嘉靖巳酉閱歲五而譜告成”[4],可以知道從宋至明嘉靖年金氏宗族修了八次家譜,加上日后清朝初期65世金士椿和其子金麟編修的家譜,約修了九次譜,平均七八十年修一譜,徽州有諺語說:“三世不修為不孝”,三十年為一世的話,大約九十年的間隔修一次譜,說明金氏宗族修譜情況還是達到基本標準的。

3.3.2 祠堂與祖墳等宗族建設 家譜家傳中記載了很多金氏族人對宗族建設,有的對祠堂修復,65世金汝珍“修宗祠亦與力焉”[4];有的對祖墳經行修葺,56世金卓爾“修著先菴列群主奉祀”[4];有的設立義田義宅,在族內進行公益事業(yè),改善族內公共設施,61世金弁“與弟甫公創(chuàng)宗祠置義田義宅義塾義塚,靡有不為,歲饑寒賑粥米 婦子就食,夏則貸轂,秋聽償不計”,“先世遺安堂,因外地闕角不能成,公乃謀眾建堂,干內巷口狹隘,不惜重貲易地以高大其門,構飛虹橋以開水口,鑿開大井,以便烹汲,買沿街水路以便灌溉,金溪規(guī)模從茲改觀,公之力也”[4]。所以金氏宗族在祠堂等宗族建設上較之前代而言是不斷發(fā)展完善的。

3.3.3 墓田管理 墓田總記中記載了祖宗墳墓的所在地和其附屬的田地的范圍,其中還記載了有些祖墳和墓田被他族蠶食的情況,如“玹公云,此榮公之墓經今歲久諸族不行摽掛坐,被土人吳氏蠶業(yè)余地”[4]。對于此類情況,金氏族人通過進行訴訟或者購買祖墓旁的墓田來解決,“嘉靖癸未,吾族協(xié)藤溪宗人購回併買隨山田若干,其價而汪溪三陳村一”[4],還有“迨嘉靖庚寅,吾族諸老率同棠源欲往聞官,始得復業(yè)併買墓前余田若干入社”[4]。購買墓田實質上可以保護祖墳不被他族蠶食,以至遺沒,甚至還有在墓附近“設屋召佃于側之蓮塘,世守俱幸無遺”。但仍然有些祖墳已經毀滅不清“孺人朱氏墓在黃村盈下無遺,六世祖承讬公墓在梅結上村併地,所在向莫知矣”[4]。

家傳《六十五世侯選經歷士轂公傳》中記載了一則事例,文中記載因為金士轂先世有族中不肖者將金溪始祖金松青的墓地前的大片土地賣掉,造成現(xiàn)有墓地狹隘,而金士轂在宗中遭到了族人的非難,經過協(xié)調,最終決定將被賣土地贖回。金門詔也參與調解了這次糾紛 “中式北闈備員武英殿纂修,告假歸新安省墓,乃率族眾共為清理,得復其舊地,今墓外展拜之地皆可容數(shù)千百人”[4]。

由不肖子孫出賣墓田,由旅居在揚州的族人調解收回,還有墓田不斷的遭到他族的蠶食、祖墓遺沒,可以看出休寧當?shù)氐淖谧鍎萘κ锹晕⑺ト醯?,而金門詔的有效調解還有些其他金氏族人購買墓田的事例,說明總體上休寧金氏宗族與大部分徽州宗族一樣,是不斷發(fā)展完善鞏固的。

4 小結

《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側面上反應了金門詔及其家譜的編修過程,家譜內容豐富,體例上既繼承又創(chuàng)新,在選用材料上嚴謹考究、精簡。該家譜更是休寧金氏在宋元明清時期的變化發(fā)展的實錄,家譜在人口遷徙和宗族變化及宗族內的商業(yè)、仕宦及文化三個方面的關系都有呈現(xiàn)。該家譜是徽州現(xiàn)存家譜中的極具價值的一部譜牒,值得學界深入研究。

注釋:

①人數(shù)單位,位,以下省略。

②因為“淮”屬于安徽省江蘇省共有地區(qū)無法準確區(qū)分,所以統(tǒng)計在安徽江蘇內。

③由于金溪支派時間跨幅較大,分為宋元和明清兩個時代分析,大致以54世為界。

④“湖廣”無法區(qū)分具體位置,所以統(tǒng)計在湖南湖北。

[1][清]鄂爾泰.休寧金氏譜序.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O].清乾隆十三年刻本.

[2][清]張廷玉.休寧金氏譜序.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O].清乾隆十三年刻本.

[3]徐建華.中國的家譜[M].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

[4][清]金門詔.新安休寧金氏合族通譜[O].清乾隆十三年刻本.

[5]陳瑞.明代徽州家譜的編修及其內容與體例的發(fā)展[J].安徽史學,2000(4):23-27.

[6][明]李紹文.云間雜識[M].上海:瑞華印務局,1935.

[責任編輯:章建文]

K928

A

1674-1104(2014)05-0086-04

10.13420/j.cnki.jczu.2014.05.020

2013-12-15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1&ZD094);國家社科基金(11BZS035)。

張道仙(1990-),女,安徽滁州人,安徽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史。

猜你喜歡
休寧金氏氏族
海內外新安程氏族人清明公祭太極魂“忠壯公”程靈洗
少林與太極(2023年5期)2023-07-14 03:02:24
休寧縣油菜品種對比試驗
偵探日記
企業(yè)舉辦職業(yè)教育的模式探究
淺談圖騰崇拜
大觀(2017年6期)2017-07-17 09:44:25
貴州彝文文獻《土魯竇吉》中“哎哺”淺析
《中國叢書綜錄》等所收氏族類叢書補輯三種
圖書館界(2016年5期)2016-11-18 10:32:21
休寧中學非搬不可嗎
南方周末(2014-09-25)2014-09-25 01:50:59
兩碗壽面
生命與災害(2013年8期)2013-10-15 05:21:10
揭秘超級主力的運行軌跡
南开区| 赤峰市| 瓦房店市| 西林县| 玉屏| 平武县| 嘉定区| 米林县| 肥西县| 金阳县| 西城区| 石城县| 邛崃市| 双江| 卢龙县| 泊头市| 邳州市| 通许县| 沙坪坝区| 达孜县| 广宁县| 桓台县| 濮阳县| 绍兴市| 彰化县| 清涧县| 许昌市| 巴楚县| 蒙阴县| 汽车| 金寨县| 岳池县| 长治市| 上犹县| 德昌县| 漾濞| 宿州市| 黎川县| 启东市| 碌曲县|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