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茜
(海軍工程大學理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湖北武漢 430033)
我國政治文獻特指全國共產(chǎn)黨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重要文獻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文選(程鎮(zhèn)球2002:194)。這些文獻中涉及黨的政策、政府立場、戰(zhàn)略方針和哲學理念等,總書記在十七大和十八大上的報告,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毛澤東選集》都是我國政治文獻的代表。
近三十年來,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吸引了西方社會越來越多的朋友認識了解我們的黨和政府,政治文獻作為書面材料,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查閱了解權威事實和政策的絕佳機會。對外宣傳的需求也催生了我國政治文獻的英譯,也就是將我國的政策立場、方針理念等用標準的英語表達,達到讓國外讀者完全理解的目的。但是,政治文獻不同于其他文獻的地方就在于它具有極高的政治敏感性,甚至措辭中一個小錯誤就可能破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且,每個國家國情不同,使用標準地道的英語表述我國的政治文獻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文獻英譯只能貼近原文翻譯,以忠實于原文政治意義為原則,盡量符合英語語言習慣,消除英語讀者的理解障礙。這樣一來,我國政治文獻的英譯文本無疑是雜糅的,是符合英語語法規(guī)范但具有政治特色的中國英語。
本文將以國內(nèi)外兩位翻譯專家的理論作為基礎,結(jié)合我國經(jīng)典政治文獻英譯中的例子探討這種雜糅性。
一般來說,一切翻譯實踐都有某個或某些翻譯理論支持,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會將此理論作為遵循原則。
彼得·紐馬克是英國當代翻譯理論家,長期從事德英翻譯理論與實踐教學,對普通翻譯理論界的貢獻頗大。當尤金·奈達的對等翻譯理論被廣泛接受時,紐馬克(2001)指出了它的局限,并提出了一個與盛行的“交際翻譯”相對的新概念——“語義翻譯”。
交際翻譯強調(diào)譯文讀者的反應要盡量貼近原文讀者的反應,而語義翻譯強調(diào)的是在譯文語義和句法結(jié)構允許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再現(xiàn)原文準確的語境意義(Newmark 2001:39)。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交際翻譯強調(diào)的是譯文,或者說是目的語(TL);而語義翻譯更看重原文,也就是源語(SL)。通常,強調(diào)源語的翻譯往往采用逐字翻譯(word-for-word)、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等方法,紐馬克將語義翻譯也歸為此類,但明確指出了與它們的不同之處,語義翻譯尊重語境,直譯則不然,而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逐字翻譯不能稱之為翻譯方法(Newmark 2001:63)??傊?,語義翻譯忠實于原文,尊重語境,靈活但不教條。紐馬克之所以提出語義翻譯的新概念,是因為他認為交際翻譯雖然被廣泛接受但并不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文本。
紐馬克(2001)將所有文本根據(jù)功能不同分成了三種類型:表情文本,信息文本和呼喚文本。對于表情文本來講,它的核心就是說話人、作者或話語發(fā)起人的思想,所以在翻譯此類型文本時,原文就享有神圣的地位,使用語義翻譯的方法就再合適不過了。紐馬克列舉了幾個典型的表情文本的例子,其中包括權威聲明(authoritative statements),而典型的權威聲明又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發(fā)表的政治演講、文獻等。
誠然,語義翻譯的適用范圍遠不如交際翻譯廣泛,但翻譯政治文獻時,語義翻譯確是最合適不過的。然而,一切翻譯都在一定程度上同時包含了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只是側(cè)重點不同而已(Newmark 2001:62)。在政治文獻的翻譯中,語義翻譯是采取的主要翻譯方法與策略。
程鎮(zhèn)球是我國資深翻譯家,長期從事政治論著和文件的英譯工作。在長期的翻譯實踐中,他總結(jié)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問題,用于指導漢英翻譯工作。他的翻譯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兩個觀點。
一方面,翻譯是在直譯和意譯之間無止境的拔河比賽,但至少在政治翻譯中,忠實勝過美觀,意義大于形式(程鎮(zhèn)球2002:197)。程老在這一點上與紐馬克的觀點一致,政治文獻必須貼近原文翻譯。
另一方面是翻譯過程中政治考慮的重要性。政治文獻總是涉及敏感重要的議題,而且他們通常不會僅僅通過字面或外延意義表達。這樣一來,對原文語言的忠實可能還是會犯錯誤。好的翻譯必須準確傳達原文的政治內(nèi)涵,正如程老所言,在政治翻譯中,對原文政治內(nèi)涵的忠實性大于一切其他層面上的忠實性(程鎮(zhèn)球2002:114)。這一觀點也與語義翻譯不同于直譯的的靈活性不謀而合。
使用縮略語或簡稱可以避免一味重復一些較長的詞組或句子,因此這一習慣被中西社會普遍接受,漢語和英語中都不乏使用縮略語的例子。漢語中的“海工”、“春晚”,英語中的dos and don’ts,UNESCO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我國的政治文獻同樣熱衷于使用縮略詞。然而,漢語縮略詞的縮略方法不同于英語縮略詞,而且在英語中也沒有對應的詞匯,這就給翻譯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正因為如此,除了翻譯之外,解釋必不可少;但僅僅只有解釋絕對不行,因為解釋不是翻譯,這不忠實于原文。換句話說,縮略詞在譯文中應該以翻譯加注解的形式出現(xiàn),注解既可以緊跟其后也可以出現(xiàn)在腳注中。對于簡單的概念,注解往往緊隨其后,如 “十二五規(guī)劃”—— “the twelfth five-year-plan(2011—15)”,“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one central task and two basic points:ta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central task and upholding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腳注多用于較復雜的概念,如“三個代表”—— “Three Represents(腳注: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represent the orientation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and represen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這里將動詞represent名詞化直接跟在了數(shù)詞后面,雖然不是標準的英語,但此種縮略方式借鑒了英文中的dos and don’ts,是漢英語言和形式的雜糅。隨著我國外宣的不斷深入,現(xiàn)在的文獻英譯中已經(jīng)不再需要長長的腳注,熟悉我國政治的國外讀者很清楚Three Represents代表的什么。同樣的例子還有社會主義榮辱觀“八榮八恥”的概念,英譯為“Eight Honors and Eight Shames (腳注:Honor to those who love the motherland,and shame on those who do harm to her;Honor to those who serve the people,and shame on those who are divorced from them;Honor to those who quest for science,and shame on those who prefer to be ignorant;Honor to those who are hard-working,and shame on those who detest having to work;Honor to those who unite and help people,and shame on those who gain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Honor to those who are honest and trustworthy,and shame on those who forsake good for the sake of gold;honor to those who are disciplined and law-abiding,and shame on those who violate laws and disciplines;Honor to those who uphold hard struggle,and shame on those who indulge in a dissipated life)”。
我國政治文獻中有一些特殊詞匯,它們的意義是與國情和政府立場緊密相關的,在翻譯這些詞語時一定要有政治考慮,特別是當這些詞語的字面意思和真正的精神實質(zhì)不一致的時候。翻譯不僅要傳遞出特殊詞匯中隱含的政治意義,更是承擔著聲明我國國情和政府立場的重任。
中國特殊歷史時期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在翻譯時,需要具體清晰化,幫助國外朋友了解我國國情歷史?!敖夥拧?譯成 “l(fā)iberation” 毫無意義, 必須改成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新時期” 譯為“reform and opening-up” 而非 “new period”。
臺灣問題是我國的重大關切,當文獻中涉及此問題時需要格外注意,“臺灣問題”的譯文有且只有一種形式——“Taiwan question”。看似更地道的譯法“Taiwan issue”是不可取的,因為issue一詞代表兩方或兩方以上有爭議的問題(過家鼎2002:60),而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事實是毋庸置疑的,使用issue的人則有企圖干涉我國內(nèi)政的嫌疑。在同一個問題上,“分裂分子”只能譯為“secessionist”而不能是“separatist”,因為后者歪曲了“一個中國”的事實。
對于這些特殊詞匯,其語境意義暗含的事實會被字面意義忽略甚至歪曲,譯者應該信任原文作者而非原文語言(Newmark 2001:40)。這些特殊詞匯的固定翻譯是中國政治和英語語言的雜糅。
語義翻譯要求在遵循英語句法結(jié)構的前提下盡量貼近原文翻譯,但漢語是意合語言,英語是形合語言,翻譯時必定會調(diào)整句子結(jié)構,或更換同義詞,或補充連接詞,或調(diào)整順序,或更改詞類增補主語,或改為主從句,在英語語法正確的情況下盡量重現(xiàn)原文面貌,這是語義翻譯靈活性的體現(xiàn),也是漢英句型的雜糅。
漢語中的重復表示加重語氣和強調(diào),但這一做法在英語中被視為冗余,但政治文獻的翻譯中,任何隨意的增詞刪詞都是對原文的不忠實,是不允許的。在符合英文句法的情況下可以更換同義詞。例如“當今社會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譯為“the world today is undergoing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anges,and contemporary China is going through a wide-ranging and deep-going transformation”。 更換同義詞的同時也要注意補充連接詞,有時還需要調(diào)整句序,又如,“中國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wěn)定也離不開中國”譯為 “China cannot develop in isolation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nor can the world enjoy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without China”。漢語中對并列結(jié)構的強調(diào)是遞減的,而英語中正好相反。“某些企業(yè)要關、停、并、轉(zhuǎn),或者減少生產(chǎn)”譯為 “some enterprises should either cut production,switch to other products,be amalgamated with others,suspend operations,or simply close down”(程鎮(zhèn)球2002:200)。漢語中時間作主語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而且通常在重復時會采用省略主語的無主句,但英語中主語是句子的靈魂,時間只可充當狀語作為修飾,翻譯時須要更改詞類增補主語。“十七大以來的五年,是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勇前進的五年,是我們經(jīng)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五年”拆分為兩個句子,譯為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since the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ss,we have marched boldly on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During these five years,we have overcome numerous difficulties and risks and achieved new successes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漢語句子多為并列句,不存在主從句,但英語中卻是主從句居多,翻譯時也要轉(zhuǎn)換?!爸袊莾砂锻墓餐覉@,兩岸同胞應攜手維護好、建設好我們的共同家園”譯為一個主從句 “China is the common homeland for the compatriot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s,who have every reason to join hands to safeguard and develop this homeland”.
政治文獻雖然是權威文本語體正式,但其中亦不乏修辭手法,尤其是領導人選集,如《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等,這些文獻帶有鮮明的個人文體風格。一般來說,我國政治文獻中最常見的幾種修辭為典故、引用、比喻和擬人。對于原文中的這幾種修辭,譯者都盡可能保留原本的意象,因為這些意象反映的是原文的風格。語義翻譯主張保留源語文化,并且?guī)椭康恼Z讀者理解文化現(xiàn)象背后的內(nèi)涵意義(Newmark 2001:39)。
由于世界和人類的大同,我國政治文獻中大多數(shù)修辭的文化意象都能被國外讀者所接受?!熬觿涌诓粍邮帧弊g為 “a gentleman uses his tongue,not his fists”。雖然意象有些奇怪,但在理解上卻沒有困難,畢竟新事物在最初階段總是奇怪的。毛主席有句名言“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這個“紙老虎”起初被譯為scarecrow,這是怕國外讀者不理解paper tiger的內(nèi)涵意義而歸化的結(jié)果,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使用,因為西方關注中國的朋友們已經(jīng)對paper tiger相當熟悉了(程鎮(zhèn)球2002:18)。當漢英兩種語言同時存在意義相似但意象不同的諺語時,一定要慎用歸化的翻譯方法,因為意象的選擇是文本風格的一部分,而且難以想象一篇漢語文本中到處充斥著西方意象。翻譯時保留源語文化的意象再略加解釋即可解決這個問題。例如 “班門弄斧”譯為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Pan the master carpenter”(程鎮(zhèn)球 2002:18),不可歸化為“teach your granny how to suck eggs”。我國政治文獻中修辭的翻譯可謂是用英語的瓶裝漢語的酒,是最典型的一種雜糅。
政治文獻的英譯是一項龐大繁雜的工程,翻譯出稿完成后外國專家會在考慮譯文的可懂性的基礎上做出修改潤色,潤色過程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譯文的中國特色,使其更符合標準英語,但無論如何修改潤色,最終定稿后的譯本語言依然是符合英語語言規(guī)范但具有政治特色的中國英語。
Newmark,P.(2001).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ewmark,P.(2001).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程鎮(zhèn)球 (2002).翻譯論文集[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過家鼎 (2002).注意外交用詞的政治含義[J].中國翻譯(6)。
網(wǎng)絡資源:
Hu Jintao.Hold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ve for New Victories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Report to 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15 Oct.2007.
Hu Jintao.Firmly March on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ve to Complete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Report to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8 Nov.2012.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P].15 Oct.2007.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P].8 Nov.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