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南通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江蘇南通226000)
同聲傳譯中,譯員幾乎同步地,或者更準確地說,以略微滯后于發(fā)言人的時間差把原語信息完整準確地傳達給目標語聽眾。相對于同聲傳譯的基本同步性,交替?zhèn)髯g中的發(fā)言和傳譯則是交替進行的,如此不斷循環(huán)往復。
可以看出,同傳和交傳各自遵循的是兩套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傳譯方式,彼此相互獨立。但無論從理論分析還是實際觀察的角度,我們發(fā)現(xiàn)同聲傳譯訓練中學習者因為能力所限或者局部處理不當,確實存在“小交傳”(mini-consecutive)的可能性,即譯員未能合理地分配注意力且把握好同聲傳譯的節(jié)奏,從而使同傳連續(xù)不間斷的特征受到破壞,形成跳躍式的翻譯,傳譯的完整度得不到應有的保證,甚至出現(xiàn)原語信息大量遺漏的情況。
在進一步解釋同聲傳譯中的 “小交傳”形成原因之前,我們需要先簡單介紹一下EVS這個概念。所謂EVS,即Ear Voice Span或Ear-to-Voice Span,意為“聽說時間差”,也就是同聲傳譯中原語輸入和譯語輸出的時間差,也可以理解為譯語輸出相對于原語輸入的延時或等待,也就是同聲傳譯中介于信息輸入和信息輸出之間的信息處理所需要的時間。
對于這個等待時間,有的學者認為滯后時間在2到4秒,有人認為是5到10秒,還有人認為平均在3秒;也有學者認為聽說差異應該用翻譯單位來衡量,即譯員開始口譯時應該已經(jīng)聽到了一個完整的翻譯單位(仲偉合,詹成 2009:42)。也就是說,同聲傳譯應該以意群為最佳聽說距。
筆者以為,一方面,同聲傳譯中,EVS并非是一個恒定不變的量,而是一直在有節(jié)奏的變化,但是其變化不能超出譯員所能掌控的范圍,否則就會容易出現(xiàn)漏譯。另一方面,在以意群作為聽說距的大背景之下,EVS還受到一系列主客觀因素的共同影響,比如譯員的性格特征、譯員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譯員的傳譯速度、傳譯材料的難度、演講者的語速以及傳譯方向(是C-E,還是E-C)等。歐盟著名會議譯員羅德里克·瓊斯(Roderick Jones)也認為,EVS“很難用一個統(tǒng)一的時間一概而論之,這取決于演講人使用的語法和句法結(jié)構(gòu)、演講語速、源語言、目標語言,因此需要根據(jù)具體發(fā)言靈活調(diào)整?!保↗ones 2008:73)蔡小紅教授進一步指出,EVS長短取決于“譯員個人的知識與能力,其中包括雙語處理能力、工作記憶的運作能力、長期記憶知識的積累、組織、調(diào)動與激活等”(蔡小紅 2003:77)。
因此,對于EVS,一定程度上說,應該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很難作量化處理。一般情況下,理想的做法是既不和原文保持太近,也不距離太遠。EVS過小雖然有助于減輕短期記憶的負擔,但容易出現(xiàn)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情況。特別是對于復雜的句子,譯文容易“打折扣”,顯得不那么流暢自然,這主要是因為頻繁斷句造成的。而EVS過大則容易出現(xiàn)本文所探討的“小交傳”現(xiàn)象。通俗點講,就是譯一段,漏一段??傊?,譯員或?qū)W習者應根據(jù)個人的注意力分配能力、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隨時合理地調(diào)整聽說時間距 (江曉梅 2010:1)。
國際著名的口譯理論家和實踐者吉爾 (Daniel Gile)教授在 《口筆譯訓練的基本概念與模式》(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一書中針對口譯的工作方式提出了 “同聲傳譯模式”, 即 SI=L+M+P+C (馮建中 2007:275-276)。 也就是,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Listening and Analysis+Short-term Memory Effort+Speech Production+Coordination。從這一模式可以看出,同聲傳譯的過程需要譯員具備優(yōu)秀的聽力理解能力、較強的短期記憶能力、瞬間的反應能力和言語產(chǎn)出能力,以及一心多用的分心能力或者注意力分配能力(split of attention)等。
上文提到,同聲傳譯中,譯員往往需要滯后于發(fā)言人數(shù)秒再開始翻譯,這一滯后的時差就稱作EVS。而正是因為EVS的存在才使得分心(分腦)能力成為同聲傳譯的必備前提之一。同傳過程中,譯員往往會人為地把原語切分成幾個部分(原則上一般認為以意群作為切分單位)。理論上講,譯員在翻譯第一節(jié)時,同時需要聽第二節(jié);而當譯員在翻譯第二節(jié)的時候,又需要同時注意聽第三節(jié)的信息,以此類推,直到完成整篇發(fā)言。因此,不難發(fā)現(xiàn),同傳過程中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即吉爾模式中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包括需要同時理解并傳譯上一節(jié)信息,聽辨下一節(jié)信息,保持(retain)下一節(jié)信息以及監(jiān)聽(monitor)上一節(jié)信息譯文,這就對譯員的智力機制提出了相當要求。著眼于譯員的智力機制和同聲傳譯的分腦能力,不難發(fā)現(xiàn)“小交傳”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首先,同傳訓練過程中,部分學習者尚不具備較好的“協(xié)調(diào)”(coordination)能力,或者因為疲勞、焦慮等外界因素,導致同傳中難以做到聽說同步而互不干擾,因此就容易出現(xiàn)譯了上一節(jié)信息卻遺漏了下一節(jié)信息的情況,依次循環(huán),從而在同傳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小交傳”的現(xiàn)象。
其次,EVS過長是另一主要原因。而EVS過長主要是學習者由于缺乏經(jīng)驗而不能確定應該合理切分句的地方,包含切分理解和切分傳譯。而譯員不能合理切分句主要表現(xiàn)為譯員的過度等待。我們知道等待是同聲傳譯中的一大技能,其表現(xiàn)在于有意識的等一下,等到意思更加完整了再開口,而其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使譯文更為準確順暢,翻譯也更加達意,減少譯文中過于松散的情況以及不必要的重復等。等待過度表面上表現(xiàn)為等待時間過長,實質(zhì)上表現(xiàn)出學習者聽辨能力的不足或者尚未熟練掌握同聲傳譯順句驅(qū)動策略、斷句策略、轉(zhuǎn)換策略和預測策略的綜合運用。
此外,如果學習者用在翻譯上一節(jié)信息的時間太長,也會造成后續(xù)EVS被迫拉長的情況。這主要歸根于學習者自身的主觀因素和原文復雜程度等客觀因素。前者指學習者尚不能熟練地運用同聲傳譯的詞句處理策略,翻譯不夠簡潔,過分拘泥于原文,也就是不能(完全)脫離原語語言外殼,做到“得意忘言”。后者指原文晦澀難懂,結(jié)構(gòu)復雜,語速發(fā)布過快,以致原文的難度或發(fā)布速度遠遠超出了人的智力機制所能承載的范圍,以及原文中有文化空缺或詞義空缺(meaning vacancy)的地方而不得不耗費譯員大量時間進行解釋。
因此,當學習者遇到上述EVS過長的情況時,而后續(xù)信息流又接踵而至,勢必容易造成短期記憶負擔過重。而人的短時記憶的容量和維持時間都是有限的。影響一個人短時記憶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記憶內(nèi)容的意義性。從短時記憶的容量上來講,通常,一個人的短時記憶最多只能容下一組由六個意義毫不相干的單詞組成的詞群,或一組無意義的七位數(shù)的數(shù)字。 當感知的信息有意義時,人的短時記憶可容納由20多個單詞組成的句子,或者一組十位數(shù)的數(shù)字(梅德明 2004:442)。從短時記憶保持的時間來看,大約為5-20秒,最長不超過一分鐘(徐翰 2007:124)。
而一旦短期記憶負荷過重,譯員就很可能遺漏掉下一節(jié)的信息。倘若當譯員試圖去翻譯并且自動檢測譯文質(zhì)量從而做出自我糾正時,就很可能產(chǎn)生同聲傳譯中的“雪球效應”,即由生理和心理緊張和疲勞引發(fā)的一連串錯誤的累積。從心理學應激反應和和一般適應癥候群的角度出發(fā),從第一個“雪球”出現(xiàn)時的震懾反抗,到“雪球”增大時的持續(xù)抵抗,再到雪崩時的疲憊放棄(羅一春 2005:49-50),其最終的結(jié)果依然會導致“小交傳”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上述兩點原因也可以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得到解釋。認知心理學認為人的智力機制可以分為“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和“自動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 而同傳過程中同時進行的聽辨、理解、記憶、傳譯、監(jiān)聽以及這些活動之間的協(xié)調(diào)一般都呈現(xiàn)出“控制性”加工的特征,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有一定的容量限制。一般認為,當涉及到兩種以上復雜的控制性加工時,或涉及到一種特別復雜的控制性加工時,人的智力機制便很可能發(fā)生能量危機,從而導致嚴重的注意力分配問題 (鮑剛 2005:276)。也就是弗蘭茲·波契哈克(Franz Pochhacker) 博士在轉(zhuǎn)引Andres (2002)時曾提出的 “處理/加工過載” 現(xiàn)象 (processing overload)(Pochhacker 2009:184)。
同聲傳譯,作為一個多任務(multi-tasking)處理過程,需要譯員不斷協(xié)調(diào)同時進行的各項任務,從而保證譯員的智力機制所能調(diào)動的能量總和(the total processing capacity available)必須等于或者大于各項任務所需要的總體加工能力。而事實是每個人的加工能力總是有限的,當譯員出現(xiàn)以上提到的情況時,就很可能導致注意力分配失去平衡,也就是加工能力過飽和(super-saturation),難以滿足總體任務所需要的加工能力之和,從而就會導致譯了上一節(jié)信息卻丟了下一節(jié)信息的情況,也就是“小交傳”。
首先,學習者應努力掌握并循序漸進地提高自身的同聲傳譯聽辨(listening&analysis)以及多任務處理技能。需要明確的是同傳中的聽辨應該是積極聽力(active listening),是聽和分析的有機結(jié)合,同時也是聽和短期記憶的有機結(jié)合,這一點貫穿于同聲傳譯的全過程,也是有別于普通聽力最顯著的特征。因此,學習者應主要著力加強“聽”、“辨”、“記”有機結(jié)合的聽力訓練模式。通常采用的訓練方法如復述(paraphrasing)、(A-A,B-B,A-B,B-A)、歸納(outlining)、積極跟讀以及短逐步(short consecutive)等。當然,也可以組合使用各種練習手段,比如先跟讀,再復述,這樣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改善跟讀質(zhì)量。
對于多任務處理技能的訓練,常采用影子訓練(shadowing),特別是其中的延后跟讀。口譯學家塞萊斯科維奇和勒代雷認為“模仿練習不要求人把有關(guān)的知識與聽到的話聯(lián)系在一起,只是讓人鸚鵡學舌,不動腦子的模仿”(塞萊斯科維奇,勒代雷 2007:208)。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一般將延后跟讀和復述結(jié)合起來,從而使跟讀建立在對意義的理解基礎(chǔ)之上,而不是簡單地模仿發(fā)音。為了進一步強化分心能力,還可以在跟讀時加入其他注意力分配干擾練習,如正數(shù)或倒數(shù)數(shù)字等。
其次,針對第二種情況,學習者應不斷強化語言基本功,充分掌握同聲傳譯常用的詞句處理技巧,盡可能做到脫離原語語言外殼,提取出原語意義,而不是只關(guān)注字詞本身,一方面以明確切分技術(shù),合理掌控EVS,另一方面在翻譯上一節(jié)信息時不至過于拖沓,而造成EVS被迫拉長。同時,學習者應通過復述、歸納、信息視覺化(visualization)和信息組快化(chunking)等策略逐步提高短期記憶力的容量和保持時間。當然,在面對原文語速發(fā)布過快的情況時,學習者應懂得合理放棄,并合理采用歸納大意的傳譯策略,以免后續(xù)信息流給短期記憶造成過大的負擔,導致更大的漏譯。畢竟,翻譯標準中的“忠實”對于以傳意為主的同聲傳譯來說更多是放眼于全局,即應服務于語篇的整體意義,而非某一方面的細枝末節(jié)。
同樣,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吉爾教授提出,要提高加工精力的有效分配,可以通過如下三種方式:(1)提高單項任務的處理能力;(2)提高各項任務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能力;(3)提高部分任務處理的自動化能力 (仲偉合2010:130)。
在同聲傳譯的訓練中,第一點要求我們扎實掌握同傳中廣義上的聽(聽辨,記憶,監(jiān)聽)和廣義上的說(理解,傳譯,表達)等各項技能以及位于這些技能之下的各項微技能。第三點要求我們通過訓練提高部分任務處理的自動化水平,也就是以上提到的“自動加工”能力。心理學認為,同聲傳譯中的理解,傳譯、表達等方面的智力加工永遠都呈現(xiàn)出“控制性加工”的特點(鮑剛2005),那么聽辨和記憶理所當然就承擔起了由“控制性加工”自動化為“非控制性加工”的任務。由此可見,學習者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聽辨理解能力和短期記憶能力,努力提高兩者的自動化(automation)程度,以便在同傳實踐中把更多的能量集中在其他方面。
對于第二點,是建立在第一點和第三點的基礎(chǔ)之上的。這要求學習者通過有的放矢的訓練應能不斷提高同時處理多項活動的能力。事實上,經(jīng)過第一點和第三點的堅持練習,這一點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為,雖然人的智力機制很難適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控制性加工”的情況,但可以適應一種“控制性加工”和另一種“自動加工”的情況?!罢f”雖然呈現(xiàn)出非自動化的特征,但經(jīng)過訓練,“聽”和“記”卻可以實現(xiàn)自動化,因此我們認為做到聽說同步而互不干擾是現(xiàn)實的。
總之,學習者應不斷強化同聲傳譯所要求的各項素質(zhì),提高聽辨和記憶處理的自動化,并且在此基礎(chǔ)上,堅持分心協(xié)調(diào)練習,從而使各項任務的協(xié)調(diào)運行慣?;⒅鸩叫纬杉寄?,那么就完全可以在同聲傳譯訓練和實踐中控制住同傳節(jié)奏,盡量減少“小交傳”現(xiàn)象的發(fā)生。
Jones,R.(2008).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Pochhacker,F.(2009).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鮑剛(2005).口譯理論概述 [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蔡小紅(2003).論口譯質(zhì)量評估的信息單位 [J].外國語(5)。
D.塞萊斯科維奇,M.勒代雷(2007)著,閆素偉,邵煒譯.譯訓練指南 [M].北京: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馮建中(2007).口譯實例與技巧 [M].太原:山西出版集團,書海出版社。
江曉梅(2010).漢英同聲傳譯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羅一春(2005).同聲傳譯過程中的雪球效應 [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
梅德明(2004).高級口譯教程(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徐翰(2007).口譯記憶認知與記憶策略探索 [J].南昌大學學報(5)。
仲偉合,詹成(2009).同聲傳譯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仲偉合(2010).同聲傳譯基礎(chǔ)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