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艷
(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人文社科學院,廣東 廣州 511483)
關(guān)于學院,最早是指16世紀末始于意大利,17、18世紀流行英、法、俄等國的藝術(shù)流派及思潮。學院派重視規(guī)范,包括題材的規(guī)范、技巧的規(guī)范和藝術(shù)語言的規(guī)范。本文的學院指各高校及研究機構(gòu)。學院作家,顧名思義,是指在高?;蜓芯繖C構(gòu)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同時又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群體。世界各地自有高等教育起就開始出現(xiàn)學院作家,經(jīng)常被稱作 “學院派作家”。這些作家長期或短期在高?;蜓芯繖C構(gòu)任職,或在創(chuàng)作上的描寫對象、藝術(shù)風格傾向于文學評論者所謂的“學院風格”。與學院作家的內(nèi)涵與外延相似的概念,大體有學者作家、知識分子作家,大學作家群等。
學者作家主要是指具有學者風度、氣質(zhì)的作家,比如有書卷氣、博學、嚴謹、理性。學院作家、學者作家相同之處在于 “學”,即具有學識修養(yǎng)的作家。學者作家的外延比學院作家大。學院作家是教育科研工作者,都可稱作學者作家;而學者作家不一定是從事高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學院作家,如薩特、波伏娃、林語堂、郭沫若等,他們是一流的學者,也是較有影響力的作家,但因職業(yè)經(jīng)歷不能算作學院作家。
具有鮮明知識分子特征的作家常被稱為知識分子作家,如班達、薩義德認為的 “才智出眾”“道德高超”“人類的良心”[1]以及 “從事批評和維持批判的立場是知識分子生命的重大方面”[2]。從內(nèi)涵來看,知識分子作家的界定側(cè)重精神維度和價值維度,如具有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獨立而深刻地思考,批判的意識,思想的深度和廣度等;學院作家的界定側(cè)重職業(yè)經(jīng)歷,即學者、作家兼教育科研于一體的職業(yè)特點。從規(guī)模上看,知識分子作家比學院作家歷史更為悠久,數(shù)量更多。廣義的知識分子作家可追溯到15世紀前后西方資本主義的萌芽階段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人文主義精神的作家,如薄伽丘、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等;大量學院作家隨著近代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涌現(xiàn),比知識分子作家出現(xiàn)的時間晚。從外延看,具有知識分子特征的學院作家都可稱為知識分子作家,知識分子作家不一定是學院作家,如薩義德、薩特、列夫·托爾斯泰、泰戈爾、林語堂等,都可算做知識分子作家,但因其職業(yè)經(jīng)歷,不能算做學院作家。
學院作家與學院派作家基本相似,差異主要在于使用領(lǐng)域和使用時間。學院派作家常被海外文學研究者使用,或評論者在評論具有學院風格的某一文體、某一作家時使用。如 《在學院派作家的周邊》(馬凌,《長江學術(shù)》,2006年第2期)主要以20世紀歐美學院派作家為研究對象,《學院派劇作家袁昌英的詩化戲劇》(劉馨,碩士論文,貴州師范大學,2008)則為學院派作家或文體的個案研究。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領(lǐng)域,使用學院作家一詞多過學院派作家,如 《學院作家現(xiàn)象與二十世紀臺灣文學》(古遠清,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7年第6期)、《異軍突起的 “新學院作家”》(藏策,文藝報,2009年第6期)等。
“大學作家群”“教授作家群”等,總體上是指接受過大學教育或在 (曾在)大學任職的作家。這些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或大或小,與學院作家有較大差異。
本文的學院作家主要從作者的職業(yè)屬性而言,即長期或短期在高等學府或研究機構(gòu)從事教學研究并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群體。世界各國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活躍著一大批學院作家。
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在 《極端的年代》指出,20世紀50年代以來,高等教育的驚人發(fā)展為原本不具有商業(yè)價值的學者提供了就業(yè)機會,使世界各國的學院作家驟增[3]。事實上,歐洲學院作家的歷史更為久遠,自19世紀末出現(xiàn),成就卓著,其中有多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如法國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瑪格麗特·尤瑟納爾,新小說派重要作家米歇爾·布托爾,英國的C.S劉易斯、戴維·洛奇、威廉·戈爾丁,意大利的安貝托·艾柯,阿根廷的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捷克的米蘭·昆德拉,等等。
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大量的 “學院派作家”出現(xiàn)。被譽為20世紀60、70十年代對美國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4位作家中的約翰·巴斯、羅伯特·庫弗都是學院作家。美國黑色幽默流派的重要作家約瑟夫·海勒、唐納德·巴塞爾姆均為學院作家。較有影響的還有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索爾·貝婁、伯納德·馬拉默德、肯尼迪·科克、菲利普·羅斯、約翰·克婁·蘭色姆,等等。
日本的學院作家出現(xiàn)時間較早,如夏目漱石、島崎藤村、山本有三、永井荷風、伊藤整等。非洲各國的學院作家也在現(xiàn)當代受到更多關(guān)注,如巴基斯坦烏爾都語詩人伊克巴爾、緬甸德欽哥都邁,尼日利亞沃萊·索因卡,伊朗薩迪克·赫達亞特,埃及塔哈·侯塞因等。
1.德國古典學者特奧多爾·蒙森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817年生,曾任教于萊比錫大學、蘇黎世大學、布雷斯勞大學、柏林大學,著有 《羅馬史》。
2.意大利詩人焦蘇?!た柖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835年生,曾任教于博洛尼亞大學,著有Rime Nuove、Odi Barbare等。
3.德國哲學家魯多夫·奧伊肯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846年生,曾任教于柏林大學、巴塞爾大學、耶拿大學,著有Die Lebensanschauungen der groβen Denker(偉大思想家的人生觀)、Grundlinien einer neuen Lebensans chauung,等。
4.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858年生,曾任教于倫茨克羅納斯女子中學,著有 《戈斯泰·貝林的故事》《有形的鎖環(huán)》等。
5.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859年生,曾任職于法蘭西學院、法蘭西語言科學院,著有 《笑》《著作集》《雜著集》等。
6.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866年生,曾任教于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巴黎大學,著有 《群狼》《丹東》《七月十四日》《約翰·克利斯朵夫》《哥拉·布勒尼翁》等。
7.意大利小說家、戲劇家路伊吉·皮蘭德婁(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867年生,曾任教于羅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著有 《已故的巴斯加爾》《老人與青年》《一個人,既不是任何人,又是千萬人》《赤裸的面具》等。
8.英國著名文學家C.S劉易斯,1898年生,曾任教于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著有 《太空三部曲》《納尼亞傳奇》《裸顏》等。
9.阿根廷作家、詩人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1899年生,曾任教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著有 《迷宮》《布羅迪埃的報告》《沙之書》《老虎的金黃》等。
10.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尤瑟納爾,1903年生,任教莎拉勞倫斯學院,著有 《哈德良回憶錄》《苦煉》《世界迷宮:虔誠的回憶》《北方檔案》等。
11.英國小說家威廉·戈爾丁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911年生,曾任教于英國南部薩利斯布里教會學校,著有 《蠅王》《繼承者》《塔尖》《紙人》《巧語》等。
12.英國著名的文化理論家和思想家雷蒙·威廉斯,1921年生,曾任教于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耶穌學院,著有Border Country(邊境鄉(xiāng)村)、Second Generation(第二代)、Long revolution(漫長的革命)、 The VolunteersThe Fight for Manod,London, 等。
13.法國作家米歇爾·布托爾,1926年生,曾任教于曼徹斯特大學。著有 《米蘭弄堂》《時間表》《變》《程度》 等。
14.捷克小說家米蘭·昆德拉,1929年生,曾任教于布拉格電影學院、雷恩大學,著有 《可笑的愛》《玩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等。
15.意大利哲學家安伯托·艾柯,1932年生,曾任教于都靈大學、米蘭大學、博羅尼亞大學,著有《傅科擺》《昨日之島》《波多里諾》等。
16.英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戴維·洛奇,1935年生,曾任教于伯明翰大學,著有 《你這個傻瓜》《換位》《治療》《寫作游戲》等。
17.法國作家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940年生,任教曼谷、墨西哥、波士頓等地的大學,著有Voyage à Rodrigues、toile errante (流浪的星星)、Raga:approche du continent invisible(看不見的大陸)、Le Seuil,Ballaciner(訴訟筆錄)等。
18.土耳其作家費里特·奧爾汗·帕穆克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952年生,曾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伊斯坦布爾海峽大學,著有 《黑書》《我的名字叫紅》《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純真博物館》等。
1.約翰·克羅·蘭色姆,1888年生,曾任教于美國梵德比爾大學,著有In God without Thunder、I'll Take My Stand(我堅持我的立場)、The World's Body等。
2.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年生,曾任職于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康奈爾大學,著有《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尼古拉—果戈里》、《庶出的標志》《確證》《洛麗塔》等。
3.查爾斯·奧爾森,1910年生,曾任教于克拉克大學、哈佛大學、北卡羅來納州的黑山學院,著有 《馬克西穆斯的詩》《在寒冷的地獄中,在灌木叢中》《距離》等。
4.伯納德·馬拉默德,1914年生,曾任教于俄勒岡州立大學、本寧頓學院、哈佛大學,著有 《伙計》《基輔怨》《杜賓的生活》《魔桶》等。
5.索爾·貝婁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915年生,曾任教于普林斯頓大學、紐約大學、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等,著有 《晃來晃去的人》《受害者》《赫索格》《洪堡的禮物》《拉維爾斯坦》等。
6.約瑟夫·海勒,1923年生,曾任教于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著有 《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等。
7.約翰·霍克斯,1925年生,曾任教于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布朗大學,著有 《血橙》《食人者》《疾速旅程》《血與皮膚的幽默》《無辜群》等。
8.肯尼思·科克,1925年生,曾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著有 《謝謝你及其他詩》《與女人睡覺》《愛的藝術(shù)》《復制品》等。
9.約翰·巴斯,1930年生,曾任教于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著有 《漂浮的歌劇院》《迷失在游樂場》《客邁拉》等。
10.斯坦利·埃爾金,1930年生,曾任教于華盛頓大學,著有 《博斯韋爾》《哭喊者和多嘴者》《經(jīng)銷商》《麥格芬》《特德·布里斯太太》等。
11.唐納德·巴塞爾姆,1931年生,曾任教于紐約城市大學,著有 《白雪公主》《死去的父親》《天堂》 《The King》 等。
12.托妮·莫里森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931年生,曾任教于普林斯頓大學,著有 《爵士樂》《愛》《恩惠》《家園》等。
13.羅伯特·庫弗,1932年生,曾任教于布朗大學,著有 《布魯諾分子的由來》《環(huán)宇棒球協(xié)會》《保姆》等。
14.菲利普·羅斯,1933年生,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學、愛荷華大學,著有 《遺產(chǎn)》《夏洛克戰(zhàn)役》《薩巴斯劇院》《美國牧歌》《人性的污穢》等。
15.喬伊斯·卡羅爾·奧茨,1938年生,曾任教于溫莎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著有 《北門邊》《表姐妹》《他們》《大瀑布》等。
16.詹姆斯·威爾奇,1940年生,任教華盛頓大學、康奈爾大學,著有Winter in the Blood、The Death of Jim Loney、The Heartsong of Charging Elk、Christmas Comes to Moccasin Flat等。
17.查爾斯·伯恩斯坦,1950年生,曾任教于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藝術(shù)與科學院院士,著有 《姑娘似的男人》《現(xiàn)實國》等。
18.雷祖威,1954年生,曾任教于加尼弗里亞大學,著有PangsofLove、TheBarbariansareComing等。
1.日本夏目漱石,1867年生,曾任教于東京高等師范學校、熊本第五高等學校、東京大學,著有 《我是貓》《明暗》《過了春分時節(jié)》《行人》《道草》等。
2.日本島崎藤村,1872年生,曾任教于明治女子學校、仙臺東北學院、小諸義塾、早稻田大學、慶應(yīng)義塾大學,著有 《破戒》《一葉舟》《落梅集》《家》《新生》等。
3.日本伊藤整,1905年生,曾任教于北海道大學、東京工業(yè)大學,著有 《得能五郎的生活與意見》《鳴海仙吉》《泛濫》等。
4.日本永井荷風,1879年生,曾任教于慶應(yīng)義塾大學,著有 《隅田川》《爭風吃醋》《梅雨前后》《東趣話》《斷腸亭日記》《荷風隨筆》等。
5.巴基斯坦伊克巴爾,1877年生,曾任教于拉合爾國立學院,著有 《秘密與奧秘》《波斯雅歌》《永生集》《杰伯列爾的羽翼》等。
6.緬甸德欽哥都邁,1878年生,曾任教于巴罕國民學院,創(chuàng)辦仰光大學,著有 《孔雀注》《猴子注》《囑咐》等。
7.埃及作家塔哈·侯賽因,1889年生,曾任教于亞歷山大大學,著有 《鷓鴣的鳴聲》《山魯佐德之夢》《苦難樹》《世上受苦人》等。
8.尼日利亞沃萊·索因卡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934年生,曾任教于拉多斯大學、伊巴丹大學、伊費大學、艾默里大學,著有 《死亡和國王的馬弁》《未來學家的安魂曲》《反常的季節(jié)》等。
9.南非小說家約翰·馬克斯維爾·庫切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940年生,曾任教于開普敦大學、阿德萊德大學、芝加哥大學,著有 《敵人》《圣彼得堡的大師》《荒年日記》等。
10.智利女詩人米斯特拉爾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撸?889年生,曾任教于智利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著有 《孤寂》《柔情》《有刺的樹》等。
中國港臺與中國大陸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文學界亦是。大陸作家的三次南下: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后、改革開放前后,使他們成為了港臺作家。本文稱之為港臺的學院作家,包括成名于大陸遷居港臺仍堅持創(chuàng)作的南下學院作家,主要作品創(chuàng)作于港臺的本土學院作家,旅居港臺的外來學院作家,出生于港臺長期旅居海外的學院作家。
1.香港的學院作家。(1)徐訏,1908年生,曾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師范學院、新加坡南洋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著有 《風蕭蕭》《江湖行》《時與光》《悲慘的世紀》等。
(2)李輝英,1911年生,曾任教于長春大學、東北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著有抗戰(zhàn)三部曲:《霧都》《前方》《人間》等。
(3)司馬長風,1920年生,曾任教于香港樹仁學院、浸會大學,著有 《鸝歌》《海茫?!贰多l(xiāng)愁集》等。
(4)劉紹銘,1934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國立新加坡大學、夏威夷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香港嶺南大學,著有 《舊時香港》《二殘游記》《含英咀華》《文字的再生》等。
(5)孫述宇,1934年生,曾任教于美國IOWA University、香港中文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著有《金瓶梅的藝術(shù)》《水滸傳的來歷與藝術(shù)》等。
(6)金耀基,1935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著有 《劍橋語絲》《海德堡語絲》《敦煌語絲》等。
(7)小思,1939年生,任教香港大學,著有《路上談》《承教小記》《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不遷》等。
(8)陳耀南,1941年生,曾任教于英華書院、香港理工學院、香港大學,著有 《情是何物》《放筆莊諧雅俗間》《鴻爪雪泥袋鼠邦》《晨光清景》等。
(9)黃國彬,1946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加拿大約克大學、香港嶺南大學,著有 《攀月桂的孩子》《翡冷翠的冬天》《楓香》《逃逸速度》等。
(10)潘銘燊,1945年生,曾任教于香港教育學院,著有 《斷鴻篇》《魔鬼夜訪潘銘燊先生》《救救城門河》等。
(11)梁錫華,1947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嶺南學院,著有 《獨立蒼?!贰额^上一片云》《李商隱哀傳》《香港大學生》《愛恨移民曲》等。
(12)黃維梁,1947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著有 《突然,一朵蓮花》《大學小品》《我的副產(chǎn)品》《黃維梁散文選》等。
(13)也斯,1948年生,曾任教于香港大學、香港嶺南大學,著有 《神話午餐》《人間滋味》《灰鴿早晨的話》《浮藻:詩》《記憶的城市》等。
(14)黃坤堯,1950年生,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著有 《舟人旅歌》《溫庭筠》《清懷集》《書緣》等。
(15)胡燕青,1954年生,曾任教于香港浸會大學,著有 《一米四八》《地車里》《我把禱告留在窗臺上》等。
(16)陳德錦,1958年生,曾任教于香港嶺南學院,著有 《疑問》《愛島的人》《一枕酣眠》《夢想的開信刀》《盛開的桃金娘》等。
(17)游靜,1966年生,曾任教于美國視覺藝術(shù)學院、加大圣地牙哥學院及密西根大學等,著有 《不可能的家》《裙拉褲甩》《另起爐灶》等。
(18)董啟章,1967年生,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著有 《安卓珍尼》《雙身》《小冬校園》《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等。
2.臺灣的學院作家。(1)張我軍,1902年生,曾任教于北平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以及中國大學,著有《張我軍詩文集》《張我軍全集》。
(2)梁實秋,1903年生,曾任教于于國立東南大學、國立青島大學、北平師大、臺灣師范學院,著有 《罵人的藝術(shù)》《雅舍小品》《清華八年》《秋室雜文》《槐園夢憶》等。
(3)琦君,1918年生,曾任教于臺灣中國文化學院、中央大學,著有 《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等。
(4)胡品清,1921年生,曾任教于中國文化學院、政工干部學校,著有 《人造花》《夢的船》《芭琪的雕像》《畫云的女人》《薔薇田》等。
(5)聶華苓,1921年生,曾任教于臺灣法商學院、臺灣大學和東海大學,著有 《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葛藤》等。
(6)姚一葦,1922年生,曾任教于臺灣藝專、政戰(zhàn)學校、中國文化學院,著有 《來自鳳凰鎮(zhèn)的人》《碾玉觀音》《申生》《一口箱子》等。
(7)方思,1925年生,曾任教于淡江學院,著有 《時間》《夜》《豎琴與長笛》等。
(8)余光中,1928年生,曾任教于臺灣師大、臺灣政大、臺灣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臺灣中山大學,著有 《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的夜市》《鐘乳石》《萬圣節(jié)》等。
(9)洛夫,1928年生,曾任教于東吳大學,著有 《魔歌》《眾荷喧嘩》《因為風的緣故》《月光房子》《漂木》等。
(10)顏元叔,1933年生,曾任教于美國北密歇根大學、臺灣大學,著有 《人間煙火》《笑與嘯》《草木深》《平庸的夢》等。
(11)鄭愁予,1933年生,曾任教于美國艾奧瓦大學、耶魯大學、香港大學,著有 《錯誤》《夢土上》《寂寞的人坐著看花》《雨說》等。
(12)白先勇,1937年生,曾任教于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著有 《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驀然回首》《孽子》等。
(13)葉維廉,1937年生,曾任教于美國加州大學,著有 《歐羅巴的蘆笛》《紅葉的追尋》《幽悠細味普羅旺斯》《細聽湖山的話語》等。
(14)王文興,1939年生,曾任教于臺灣大學,著有 《家變》《背海的人》等。
(15)楊牧,1940年生,曾任職于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臺灣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央研究院、東華大學,著有 《水之湄》《燈船》《瓶中稿》《海岸七迭》《禁忌的游戲》等。
(16)許達然,1940生,曾任教于美國西北大學,著有 《含淚的微笑》《遠方》《土》《水邊》《人行道》等。
(17)張曉風,1941年生,曾任教于臺灣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臺灣陽明醫(yī)學院,著有 《白手帕》《春之懷古》《地毯的那一端》《愁鄉(xiāng)石》等。
(18)張錯,1943年生,曾任教于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著有 《浮游地獄篇》《雙玉環(huán)怨》《黃金淚》等。
(19)席慕蓉,1943年生,曾任教于東海大學,著有 《七里香》《成長的痕跡》《時光九篇》《在那遙遠的地方》等。
(20)鐘玲,1945年生,曾任教于紐約州立大學、香港大學、高雄中山大學,著有 《赤足在草地上》《山客集》《輪回》《生死冤家》《鐘鈴詩集》等。
(21)陳芳明,1947年生,曾任教于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政治大學,著有 《受傷的蘆葦》《謝雪紅評傳》《典范的追求》《危樓夜讀》等。
(22)羅青,1948年生,曾任教于輔仁大學外語學院、政治大學、臺灣師范大學,著有 《吃西瓜的六種方法》《神州豪俠傳》《錄影詩學》《少年阿田恩仇錄》《一本火柴盒》等。
(23)蕭蕭,1947年生,曾任教于中國文化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真理大學、明道大學,著有 《悲涼》《毫末天地》《緣無緣》《云邊書》等。
(24)簡政珍,1950年生,曾任教于中興大學、亞洲大學,著有 《季節(jié)過后》《紙上風云》《爆竹翻臉》《歷史的騷味》《浮生紀事》等。
(25)李昂,1952年生,曾任教于中國文化大學,著有《愛情試驗》《誤解》《別可憐我,請教育我》《殺夫》等。
(26)渡也,1954年生,曾任教于嘉義農(nóng)專、臺灣教育學院、國立彰化師范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著有《陽光的眼睛》《永遠的蝴蝶》《臺灣的傷口》《我是一件行李》等。
(27)張大春,1957年生,曾任教于輔仁大學、文化大學,著有 《雞翎圖》《公寓導游》《四喜憂國》《大說謊家》《張大春的文學意見》等。
(28)黃錦樹,1967年生,曾任教于埔里暨南國際大學,著有 《夢與豬與黎明》《烏暗暝》《刻背》《土與火》等。
(29)鐘怡雯,1969年生,曾任教于元智大學,著有《河宴》《垂釣睡眠》《聽說》《我和我豢養(yǎng)的宇宙》《陽光如此明媚》等。
(30)唐捐,1968年生,曾任教于東吳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著有 《意氣草》《金臂勾》《大規(guī)模的沉默》等。
(31)陳大為,1969年生,曾任教于臺北大學,著有 《治洪前書》《再鴻門》《盡是魅影的城國》《流動的身世》《句號后面》等。
3.海外華人 (包括非華人漢語)作家。(1)熊式一,1902年生,1923年后先后在大陸京滬贛各高校任教,50年代初先后任教英國、新加坡、美國、香港等地的大學。著有 《王寶釧》《大學教授》《天橋》等。
(2)於梨華,1932年生,1965年起任教紐約州立大學,著有 《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夢回青河》等。
(3)許世旭,1934年生于韓國,1968年起任教韓國外語大學、高麗大學,著有 《移動的故鄉(xiāng)》等。
(4)湯婷婷,1940年生于美國,1967年后任教夏威夷大學等,著有 《女斗士》《中國佬》《孫行者》等。
(5)王潤華,1941年生于馬來西亞,1973年起任教新加坡南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著有《患病的太陽》《高潮》《內(nèi)外集》《把黑夜帶回家》《夜夜在墓影下》等。
(6)李黎,1948年生,20世紀70年代赴美,曾任教職,著有 《最后夜車》《袋鼠男人》《浮世書簡》《晴天筆記》等。
(7)張戎,1952年生,1978年赴英,曾任教于倫敦大學,著有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等。
(8)裘小龍,1953年生,20世紀80年代赴美,曾任教于華盛頓大學,著有 《紅英之死》《外灘花園》《忠字舞者》等。
(9)哈金,1956年生,1985年移居美國,曾任教于波士頓大學,著有 《等待》《戰(zhàn)爭垃圾》《沉默的間歇》等。
(10)李翊云,1972年生,1996年赴美,任教于加州大學,著有 《漂泊者》《千年敬祈》《金童玉女》等。
學院作家的界定與作家的職業(yè)有關(guān),而職業(yè)變動不居,情況比較復雜,如賽珍珠、薩繆爾·貝克特專職創(chuàng)作之前任教高校,T·S·艾略特等許多作家短期任教高校,或成名后任教高校但少有創(chuàng)作,薩特曾任教中學,等等。代表作創(chuàng)作于非學院時期的本文暫不將其列為學院作家。學院作家遍及世界各國各地,自高等教育伊始的19世紀末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之長,數(shù)量之多,情況之復雜,本文列舉文學成就較大、較有影響的學院作家,雖盡力搜集,仍難免遺漏。
學院作家身兼教師、學者、作家的三重身份,與學者作家、知識分子作家在精神維度、價值取向、創(chuàng)作立場方面,既有相似性又呈現(xiàn)出獨特的復合性特征。
世界范圍內(nèi)的學院作家,無論來自哪個時代哪個國家,大多受過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較長時期從事文化教育、研究工作,在專業(yè)領(lǐng)域作出了卓越的成績。雷蒙·威廉斯,既是任教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教授,又是詩人,是20世紀中葉英語世界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約翰·克羅·蘭賽姆除了教授、作家的身份,還是20世紀著名文藝批評家、文學理論 “新批評”派領(lǐng)軍人物,他強調(diào)文學作品的本體存在,提出影響深遠的 “構(gòu)架—肌質(zhì)”二元論;索爾·貝婁幾乎一生都任職高校,197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詞認為他 “融合了對人的理解和對當代文化的精妙分析”,并開創(chuàng)了通俗、精致的 “貝婁風格”(語言);柏格森提出的 “生命直覺意識”,與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渾然一體。
學院作家以教師、學者、作家的多重身份,憑借師生傳播、學術(shù)傳播以及大眾傳播等多種途徑,對本時代的社會、文化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力。羅曼·羅蘭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立場,反對戰(zhàn)爭、向往和平的價值傾向,“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4],對后時代的文學、社會產(chǎn)生了較大的積極的影響;米蘭·昆德拉明顯的政治傾向、獨立的批判立場,以及魯迅、朱自清、聞一多等不同歷史時期的學院作家,不管個人社會活動還是文學作品,都積極介入社會現(xiàn)實、推動時代進程,履行著知識分子應(yīng)有的社會擔當。
這與一般的通俗作家與專業(yè)作家有較大的差異。學院作家大多具有來自 “學院”的理想主義色彩,或熱情關(guān)注社會問題,或愿意進行形而上的沉思,大多向往高雅的藝術(shù)品位,對藝術(shù)創(chuàng)新有較高的熱情。作為人文學科的學者,系統(tǒng)的專業(yè)背景,深入的專業(yè)研究,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學院作家思考和創(chuàng)作的深度和廣度,使他們大多更加宏觀、理性、深刻地看待世界、社會、人性,并或深或淺地顯現(xiàn)于作品中。戴維·洛奇的大部分作品以大學為背景,以學術(shù)界映射廣闊的社會面貌;沃萊·索因卡198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的獲獎詞為 “他以廣博的文化視野創(chuàng)作了富有詩意的關(guān)于人生的戲劇”;威廉·戈爾丁一生都在探討人類天生的野蠻與文明的理性的斗爭,等等。
從學院作家的文化特質(zhì)我們可以看出,學院作家融合多重身份,憑借作品廣泛的影響力,在各個歷史時期發(fā)揮著重要的積極的文化啟蒙和文化傳播作用,代表著時代的精英文化。那么,時值當下文學愈加邊緣、大眾文化繁榮、多元文化共存的大背景,學院作家應(yīng)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法蘭克福學派的學者們將大眾文化的生產(chǎn)稱為文化工業(yè),雖然并非沒有偏頗之處,但確實說出了問題的一個方面。從文化生產(chǎn)來看,工業(yè)化時代的物質(zhì)產(chǎn)品生產(chǎn),以利益為驅(qū)動,產(chǎn)程高效快速,產(chǎn)出數(shù)量眾多卻質(zhì)量雷同,喪失了創(chuàng)作應(yīng)有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從文化消費來看,便捷但質(zhì)量堪憂的快餐閱讀、喧囂的選秀活動、超媒體的文化消費逐漸取代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閱讀方式;煽情性、娛樂性、媚俗性,給大眾帶來即時享樂的、簡單重復的、被動的文化消費。從文化意義來看,大眾文化迎合大眾感官、休閑娛樂的作用雖不能否認,但簡單瑣碎、感官的休閑娛樂,摒棄 “嚴肅”“神圣”“深刻”,消解重大價值和意義,大眾從中得到的精神滋養(yǎng)有限,易走向精神貧瘠。
大眾終究是數(shù)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社會群體,大眾文化的日益繁榮將是必然的時代趨勢。當尼爾·波茲曼警示我們 “其 (大眾文化)結(jié)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5]的時候,尤其需要一批在精神領(lǐng)域有著終極理想追求的精英文化生產(chǎn)者。他們數(shù)量不必太多,卻是重要的精神存在,警醒不斷膨脹的大眾文化。從文化生產(chǎn)層面看,學院作家同時從事教學科研和創(chuàng)作,往往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方面,富有先鋒性,表現(xiàn)為文學理論的探索與實踐,即將自己的文學理念應(yīng)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中力求突破創(chuàng)新,實踐新文學形式或表現(xiàn)方法。這對于警示大眾文化中的模式化創(chuàng)作,維護文學本體和文學的地位,作用不可小覷。從文化意義層面看,學院作家中的精英知識分子,追求超越的終極價值,關(guān)注人精神領(lǐng)域的探索,注重人格的完善,“關(guān)懷心靈”,“關(guān)心人們的精神升華與人格濡養(yǎng)”,追求 “深刻、崇高和博大的高雅文藝”[6],對于糾偏大眾文化時代不斷消解的意義,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存在。
學者邵燕君曾論及 “越是在資本橫行、大眾狂歡的時代,越需要建立精英標準,而這正是學院派的義務(wù),或者可以說,這是網(wǎng)絡(luò)時代對當代文學研究的從業(yè)者提出的新要求”[7]。學院作家的精英品質(zhì)引導大眾文化,應(yīng)是未來文學、文化領(lǐng)域的必然趨勢。毋庸置疑,梳理并研究總體上表現(xiàn)為精英文化群體的學院作家,對于引導大眾文化良性發(fā)展,極具意義。
[1][2][美]愛德華·薩義德.知識分子論[M].單德興,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12、4.
[3][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極端的年代(下)[M].鄭明萱,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4]鄭克魯.外國文學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1.
[5][美]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章艷,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
[6]金岱.千年之門[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4:235.
[7]邵燕君.面對網(wǎng)絡(luò)文學:學院派的態(tài)度和方法[J].南方文壇:2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