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翔
一、什么是地理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在1870年最先應用于法律教育中,后來被推廣到各類教育教學中。地理案例教學法,是從分析某一典型的地理事實材料入手,探究地理事物的時空演化規(guī)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促使其原理與現(xiàn)實世界相結合。其基本思想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形成獨立的判斷與認識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能力;目的是通過有限的精選過的地理案例,培養(yǎng)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地理案例教學法的實質就是貫徹“地理教學不只是傳授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自己學會學習地理,同時向學生傳授地理學習方法”的教育理念。
新課改實施以來,地理案例教學已成為高中地理課程比較重要的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和重視。地理案例教學是一種啟發(fā)式教學方式,它主要通過為學生展示社會中實際的地理問題作為案例,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根據(jù)案例的信息進行討論和交流,其中蘊含不斷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它能夠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地理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意義
1.開展案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地理課程稱得上是文科課程中的理科課程,它需要更多的理解。因此,地理課程務必要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并且應用地理知識。教師根據(jù)教材選擇地理案例開展案例教學,通過對案例的思考引發(fā)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發(fā)散性思維,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節(jié)《城市化》的教學為例,城市化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它不僅包含地理因素,還有人文因素。人文知識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讓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時候進行一定的人文知識發(fā)散,能夠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教師首先進行導入學習,播放影片《民工潮》片段,以及展示長三角地區(qū)城市的土地用地規(guī)模。提問引出懸念:為什么民工都往城市流,選擇進城呢?長三角城市土地日益擴大又是一種怎樣的現(xiàn)象呢?(答:農(nóng)村比較貧困、資源貧乏,城市資源多,機會也多,民工能夠獲得更好的收益。)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為什么在城市里能夠獲得更好的收益呢?從人文的角度切入,通過直接感知引起學生興趣,引出問題,激發(fā)學習欲望,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投入課程學習中。之后再結合課本圖及案例,分析完成課本的活動題,回答并總結出城市化不同階段的特點:城市化分為初期、中期、后期三個階段,發(fā)展速度逐漸變得緩慢,地域擴展趨勢日益緩慢。根據(jù)資料分析抽象出自己所需的內(nèi)容,并能進行對比總結,提高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并能更好地記憶、區(qū)分知識。
2.開展案例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高中學習緊張,學生大多數(shù)都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地理學習相對于文科其他科目難度偏大,難免會造成學生的害怕心理。案例教學非常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興趣,許多案例都貼近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或者是根據(jù)社會關注熱點而選擇的。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課堂活動或者采用故事以及幽默語言來展開案例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減緩他們對地理學習的恐懼心理。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節(jié)《城市化》的教學為例,教師投影出示上海市的衛(wèi)星城鎮(zhèn)建設圖、交通改善圖以及住房圖等,探討上海為解決城市化的問題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總結城市化帶來的問題,除了上海市的做法,還有什么想法。借上海的例子,一方面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讓學生自己解決城市化問題及掌握措施,活躍思維;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意識,分析當?shù)氐某鞘谢^程中存在哪些問題,除了共性外,還有沒有自己的個性問題。對于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結合身邊的地理,落實鄉(xiāng)土地理的教育,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從身邊的環(huán)境小事做起,落實環(huán)境教育。展開問題研究活動“從市中心到郊區(qū),你選擇住哪里”, 分成四組,對當?shù)厝齻€住房地段進行調查,分析該地段的房價要求、居民的要求,探討居民為何要在該地段購買住房,以及基礎設施設置等其他與居民購房有關的因素。利用課前小組探究形式對所學問題進行淺要了解,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了解知識來源于社會,還能培養(yǎng)學生深入交際表達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課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實際活動,帶領學生開展實際調查,自己編寫調查問卷,統(tǒng)計調查結果,與之前討論的結果進行對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開展案例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處于主導地位。開展案例教學,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評和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保留學生個性的同時,促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教學過程為例,高一年級的學生身心日漸成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觀察推理能力,同時好奇心也比較強,對天文宇宙知識的興趣較濃,但思維大多以形象思維為主,缺乏理性的認識。首先問學生認識的天體有哪些,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有關宇宙的視頻,讓他們觀察并回答錄像中有哪些天體,并給學生補充其他類型的天體介紹,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選擇幾種主要的天體類型說明其主要的特征,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探索宇宙的興趣。由此引出天體的內(nèi)涵,展現(xiàn)宇宙的物質性并簡要說明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思考回答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怎樣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課后,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星座”展開自主探究活動。將學生按照不同的星座進行分組,每一個小組內(nèi)的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資料對本星座內(nèi)的星體進行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調查,并且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講述星座的故事,讓地理課堂更加個性化,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當前中學地理案例教學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中學地理案例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1)從教師方面看,多數(shù)人認為案例教學單純是一種教學方式,自己編寫案例難度很大,造成案例來源渠道單一化。案例教學法對地理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高。因此,案例教學法沒有引起廣大地理教師足夠的重視。(2)從學生方面看,案例教學法難以適應“勤于思考”的課堂教學,討論時可能會出現(xiàn)“冷場”,案例教學的目的不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3)案例教學法本身主觀性很強,教師對案例的選擇不當可能給學生造成模糊認識,不能真正發(fā)揮案例教學法的長處。
2.針對中學地理案例教學法存在的問題所采取的對策
(1)教師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2)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取案例。案例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案例材料的選取,它是實施地理案例教學的前提和基礎。(3)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教師還應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分析問題,開拓他們的視野。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指導者和推動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領導案例教學的全過程。(4)科學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在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意自己的指導方式和評價方法是否有效恰當,需要從學生的視角去開展案例教學,不應該為了教學而教學。在進行分析、討論案例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為學生的搜索式學習提供有效的學習途徑,不能夠寬泛地布置任務,而不告訴學生執(zhí)行任務的方法。對于案例教學中學生表達出來的意思,不能夠單一從是否合乎教材意思的方面去評價,需要從多個方面去考慮學生的個性。可以從不同方面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受到適當?shù)墓膭?,以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陳劍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