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維維 李愛琴
(東北林業(yè)大學,哈爾濱,150040)
黑龍江省林業(yè)主要由龍江森工集團、大興安嶺林業(yè)集團和省林業(yè)廳管理。其中,黑龍江省林業(yè)廳管理13 個市(地)、68 個縣(市)及10 個有林行業(yè),系地方國有林部分,林業(yè)經營總面積1 090 萬hm2,占全省林業(yè)經營總面積的49.3%;林業(yè)用地面積913 萬hm2,占全省林業(yè)用地面積的38.2%。
黑龍江省地方國有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的流轉對象為全社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林業(yè)職工享有優(yōu)先原則并適當給予優(yōu)惠,試點總面積為40 萬hm2。試點的范圍為國有商品天然次生林中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低產林[1]:①郁閉度0.3 以下;②經多次破壞性采伐、林相殘破、無培育前途的殘次林;③多代萌生無培育前途的萌生林;④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樹種株樹不足林分適宜保留株樹40%的中齡林;⑤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且沒有復壯希望的中幼齡林。首批確定為試點單位的是賓縣、湯原縣、寧安市、愛輝區(qū)(黑河)、勃利縣、鶴崗市區(qū)6 個市縣。具體為:賓縣太平山林場,湯原縣正陽林場,寧安市江東林場、三林林場、三靈林場、石巖林場,愛輝區(qū)濱南林場、樺皮窯林場,勃利縣羅泉林場、長興林場,鶴崗市紅旗林場,共有11 個國有林場。
自2007年黑龍江省地方國有林權改革試點以來,成效顯著。從生態(tài)效果角度,國有林權改革促進了森林資源增長,使森林資源管護問題得到解決;從經濟效果角度,國有林權改革促進了全社會的資金向林業(yè)聚集,也促進了承包戶對森林資源遠期效益的預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林業(yè)局和國有林場的壓力[2];從社會效果角度,國有林權改革解決了部分勞動力就業(yè)問題,維護了國有林場的穩(wěn)定、提高了社會和諧程度[3]。但如何推廣、如何全面實施,使國有林權改革走出瓶頸,成為現實難題。本研究運用結構模型解析法,對國有林權改革制約因素的內部結構、層次及因果關系進行診斷,據此為全面實施國有林改革提供參考。
根據黑龍江省地方國有林權制度改革的實際情況對調查問卷進行設計,完成初步設計后,進行了多次的預調查,并對問卷進行了修改和完善,保證問卷具有高度的信度和效度。在調查方法上,采取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統(tǒng)計方法。調查對象為黑龍江省林業(yè)廳林改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參與林權改革試點的6 個市(縣)11 個國有林場的林業(yè)職工以及林權改革方面的專家學者。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10份,其中:林業(yè)廳林改辦公室的工作人員10 份,參與林權改革試點的林場職工及林業(yè)局職工70 份,林改方面的專家學者30 份。收回有效問卷106 份,問卷回收率為96.4%。
黑龍江國有林權改革制約因素之間有什么關系,他們的影響強度和重要性如何?需要進行科學的評價。本研究采用的是結構模型解析法(ISM),它是一種根據研究目的,對問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分析診斷系統(tǒng)內部結構、層次及其因果關系,通過建立遞階結構模型,以數學理論和心理學理論為工具,把定性判斷和定量計算結合起來的研究方法。ISM 分為兩種:一是僅考慮因果關系的診斷模型;二是考慮具有不同影響強度的診斷模型[4]。
黑龍江省國有林權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采用考慮具有不同影響強度的ISM 診斷模型,對林權改革制約因素的內部結構、層次及其因果關系進行診斷,據此為全面實施國有林改革提供依據。
通過廣泛的調研、座談及討論,綜合問卷調查結果,最終確定了黑龍江省國有林權改革的八大制約因素:①現行的林木采伐限額管理制度不合理;②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體系不健全;③林地林木流轉體系不完善;④林業(yè)投融資實行難;⑤流轉后經營者資金短缺;⑥森林保險制度缺失;⑦流轉經營林地內的營林道路和防火等基礎設施薄弱;⑧林業(yè)社會化服務體系發(fā)育緩慢[5-7]。
先給出問題方陣,然后請若干名了解情況的專家進行評分。評分標準如下:
在分析制約影響因素時,通過到黑龍江省國有林權改革試點地區(qū)調研和組織基層工作人員及相關專家多方評估,綜合各方面的評估意見,繪出各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的因果關系圖(圖1),對照因果關系圖,得到式(1)鄰接關系矩陣。
圖1 各因素相互影響因果關系
根據結構模型解析法的原理和方法,求可達矩陣。這時考慮反身關系時應并上5Ⅰ,即R = (A∪5Ⅰ);此時,如滿足R =(A∪5Ⅰ)K=(A∪5Ⅰ)2K,即(A∪5Ⅰ)≠(A∪5Ⅰ)2≠(A∪5Ⅰ)4=(A∪5Ⅰ)8。運用布爾代數運算規(guī)則求可達矩陣,因為R4=R8,則得到模糊可達矩陣為(式(2))。
取適當截系數α =3,對模糊可達矩陣元素mij作(3)式轉化。
2.5.1 區(qū)域分解
根據式(3)給出R(i)、A(j)和R(i)∩A(j),見表1。區(qū)域分解從最底層單元判斷開始。最底層單元必須滿足條件:A(i)= R(i)∩A(j),且i=j=1,2,…,n。由表1可知,所有底層單元的集合,構成共同集T,即T ={①,⑧},且R(①)∩R(⑧)≠Ф,說明①和⑧屬于一個區(qū)域,因此,不必進行區(qū)域分解。
表1 黑龍江國有林權改革影響因素區(qū)域分解
2.5.2 級間分解
由表1可知,首先滿足級間分解的是﹛②,③,④,⑤,⑥﹜,故L1={②,③,④,⑤,⑥}。然后去掉﹛②,③,④,⑤,⑥﹜,得L2= {①,⑦}。再去掉{①,⑦},最后得得L3={⑧}。按分級結果重新排列問題順序,如式(4)所示。
在式(4)中去掉反身關系,令M'=M-I,則式(5)。
分析單元之間的聯系,去掉傳遞關系。
根據因果關系圖(圖1),可知,M'25、M'36、M'42、M'54、M'65、M'12、M'15、M'16、M'75存在傳遞關系;因此,令M'25=0、M'36=0、M'42=0、M'54=0、M'65=0、M'12=0、M'15=0、M'16=0。
由M'可知,通過對級間結果分析,存在傳遞關系還有M'82、M'84、M'85、M'86。將全部傳遞關系賦予“0”后,得到結構矩陣(式(6))。
結構矩陣A'把單元之間的層次關系描述的非常清楚。
根據結構矩陣繪制多級遞階結構圖(見圖2)。由圖2可知,在黑龍江國有林權改革的8 個制約因素中,共分為三級。最根本、最關鍵的問題是第三級因素⑧,其次是第二級因素:①和⑦。①、⑦兩個因素又同時影響和制約著因素②、因素③、因素④、因素⑤和因素⑥。其中因素⑧和①兩個制約因素是剛性的,必須亟待在改革過程中解決[8]。
圖2 多級遞階結構
黑龍江省國有林權改革,在全國國有林權改革位居前列,沒有成型的經驗可以借鑒,還有一些制度、政策、法律等問題尚未突破,阻礙了改革試點向縱深推進。試點的成效如何有效推廣?如何全面實施國有林權制度改革?關鍵是找出影響和制約國有林權改革的因素。本研究通過廣泛的調研、座談及討論,確定了黑龍江省國有林權改革的制約因素:現行的林木采伐限額管理制度不合理;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體系不健全;林地林木流轉體系不完善;林業(yè)投融資實行難;流轉后經營者資金短缺;森林保險制度缺失;流轉經營林地內的營林道路和防火等基礎設施薄弱;林業(yè)社會化服務體系發(fā)育緩慢。
根據這些制約因素所處的不同層次和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以及對黑龍江國有林權改革的影響強度,可制定出相應的宏觀、微觀配套政策,即:經濟扶持政策、林權管理法律政策、科技服務政策、林業(yè)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宏觀政策;森林經理經營政策、森林采伐管理政策、林權流轉政策等微觀政策。
[1]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黑龍江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轉試點管理辦法的通知[EB/OL].(2007-7-12) [2012- 10- 14] http://wenku.baidu.com/view19c66cb53ad02de80d4d8402a.html?qq- pf- to = pcqq.c2c.
[2] 孫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51.
[3] 孔凡斌.集體林業(yè)產權制度:變遷績效與改革探索[D].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8:19.
[5] 田淑英.集體林權改革后的森林資源管制政策研究[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0(1):90-95.
[6] 楊朝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調節(jié)與服務:豫南及豫西南地區(qū)林權制度改革情況的調查思考[J].林業(yè)科學,2008,44(4):156-160.
[7] 孔凡斌,杜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的林權流轉及規(guī)范問題研究[J].林業(yè)經濟問題,2008,28(5):37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