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豪,周琳
(湖南警察學院,湖南長沙 410138)
論民警培訓需求分析的運行機制建設
陳俊豪,周琳
(湖南警察學院,湖南長沙 410138)
民警培訓需求分析是生成民警培訓計劃的前提和基礎,它對實現(xiàn)培訓價值和教育訓練民主,提高民警培訓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民警培訓包括干部培訓和警察職業(yè)教育活動,開展培訓需求分析應兼顧公安隊伍建設、公安機關履職能力提升和民警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從需求分析目標、組織機構、分析方法、反饋機制等方面探索需求分析的運行機制,實現(xiàn)需求分析的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
民警培訓;培訓需求;公安教育
按需施教是干部教育培訓的基本規(guī)律,是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人性化要求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保證干部教育培訓質量的關鍵[1]。公安民警在職培訓作為我國干部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兼有職業(yè)教育培訓的性質和特點,建立民警培訓需求分析機制對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民警培訓需求分析是指在規(guī)劃與設計民警培訓活動之前,由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及教學培訓組織機構采用各種技術、方法,對各級公安機關及其民警的工作目標、崗位需要、業(yè)務要求、警務技能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評價、定位,以確定是否需要培訓以及培訓對象和培訓內容的一項活動[2]。民警培訓需求分析就是要解決為什么組織民警培訓、如何開展培訓、培訓什么內容等問題,它對民警培訓的價值和意義做出了具體的回應。
(一)培訓需求分析是創(chuàng)造培訓價值的原動力
馬克思主義認為,“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chǎn)生的”。教育培訓的價值在于為公安組織和公安民警個人的發(fā)展需要提供一定的滿足、適合、促進和完善等功能。因此,沒有需求,就沒有創(chuàng)造價值的活動。在創(chuàng)造價值的實踐活動中,主體的需求,即主體對價值目標的追求起主導作用,是教育價值產(chǎn)生的核心[3]。公安教育培訓作為提高民警素質和推動公安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契合了公安機關、公安隊伍和公安民警對自身建設和發(fā)展的需要,成為推動公安事業(yè)發(fā)展的智力源泉。
(二)培訓需求分析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民主理念
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的實踐活動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教育主體在自我選擇的實際行動中實現(xiàn)一種真實且富有意義和價值的生活,成就一種豐滿的、完整人格,在活動中通過認識和利用表現(xiàn)出一種自覺、自為、自助的生存狀態(tài)[4]。在職民警培訓作為一種教育活動,其存在和功用理應對作為教育價值主體之一的民警的生存、發(fā)展需要提供滿足。說到底,教育培訓的目的是要促進人的發(fā)展,實現(xiàn)人的自由。民主的教育必須突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尊重和滿足學習者對學習培訓的需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和進步以及作為人本身生理與心理的發(fā)展,民警在工作和生活的實踐中產(chǎn)生了對教育培訓的需求與渴望,參加培訓也是民警的一項基本社會權利。權利正是主體地位的一種邏輯延伸和價值確認,是人作為社會存在物所獲得的社會承認和界定[5]。民警培訓除了促進民警專業(yè)技能提升外,還應擔當起成人教育、繼續(xù)教育的重任,為民警的個人成長與發(fā)展提供條件,促進民警個體與社會需要的協(xié)調發(fā)展。
(三)培訓需求分析是實現(xiàn)有效培訓的前提和依據(jù)
需求分析環(huán)節(jié)在培訓組織結構中處于起始環(huán)節(jié),它與培訓設計、教學實施和培訓質量評估構成了一個緊密銜接的培訓圈,環(huán)環(huán)相扣,確保培訓的科學有效實施[6]。培訓課程的設計一般從了解學習主體的需要開始,培訓需求分析結果直接影響到課程設計、培訓教學和效果評估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在培訓的組織實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警察培訓作為一種職業(yè)訓練,具有鮮明的職業(yè)特點。民警的職責和任務由法律規(guī)定,保證其履職需要的政治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教育是一種“供應導向性”的培訓,應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的原則進行需求分析,主要在于滿足國家對干部隊伍素質的要求,國家既是教育培訓的需求者,又是教育培訓的供應者,旨在通過政策、文件的學習培訓傳達國家的意志和要求,實現(xiàn)國家的行政管理職能。同時,警察培訓作為一種繼續(xù)教育活動,則是一種“需求導向型”的培訓,應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開展需求分析,重點要考慮參訓者的學習、成長和發(fā)展需要,通過培訓促進民警職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教育培訓管理者只有積極探究培訓主體及主體之間的關系,明確培訓調訓部門、參訓人員以及培訓機構的角色、職責和需求,才能為培訓課程設計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jù),增強培訓的有效性。
價值的實現(xiàn)直接表現(xiàn)為主體對客體的需要,以及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需求分析作為培訓組織流程中的一個核心環(huán)節(jié),理應回到培訓的主體需要這個問題上來。在民警培訓的組織實施過程中,參與主體眾多,涉及公安機關政工部門、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公安機關警種部門、培訓機構、公安實戰(zhàn)部門、參訓民警等單位和個人,它們對民警培訓的組織活動都存在各自的價值訴求,民警培訓應符合誰的需要,給教育培訓管理者、組織者以無限的想象與空間,也帶來了迷惘。民警培訓作為一項教育政策或教育活動,其目的在于推動公安事業(yè)發(fā)展、促進公安隊伍建設和民警能力素質提升,作為客體的民警教育培訓活動理應滿足國家、社會、公安組織和民警個人等不同主體的需要,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培訓的價值。
(一)民警培訓應滿足國家對公安隊伍建設的需要
民警培訓作為警察繼續(xù)教育的一種主要形式,必須符合警察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和公安隊伍建設的需要。國家在民警培訓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其目的是要提升警察的素質,以更加有效地執(zhí)行警察任務。公安機關作為武裝性質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擔負著維護社會治安、打擊違法犯罪、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職責。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歷史階段公安機關面臨的形勢任務有所不同,特別是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社會的民主與進步,國家對公安隊伍的素質要求更高,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期盼也發(fā)生了變化,公安機關只有不斷地進行自我建設和自我完善,才能適應社會治安形勢發(fā)展需要。教育培訓必須為公安隊伍建設的總體目標服務,并從國家治理的高度實現(xiàn)公安組織的歷史使命和戰(zhàn)略發(fā)展。這就要求在開展需求分析前,必須明確黨和國家對公安隊伍能力建設的總要求,并根據(jù)公安機關各階段的戰(zhàn)略任務和發(fā)展目標,對公安隊伍建設提出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對于在隊伍建設過程中每階段目標、任務實現(xiàn)程度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差距怎樣,制約公安隊伍素質整體提高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公安教育培訓部門應通過調查研究,提出具體的應對措施和解決方案。
(二)民警培訓應滿足提升公安機關履職能力的需要
公安機關作為治安管理和打擊犯罪的職能部門,承擔著法律規(guī)定的治安管理和刑事偵查職責,開展民警培訓主要是為了提高公安機關及其民警履行職務的能力,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吨腥A人民共和國警察法》第6條規(guī)定了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的14項具體職責。為完成法律規(guī)定的任務,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職責,公安機關設置中設立了治安、刑偵、消防、國保、交通、出入境等十余個職能部門,分別承擔警察法規(guī)定的具體任務。但我國尚未建立警察各崗位的職業(yè)能力標準,各警種、職能部門履行崗位職責應當具備哪些能力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那么,開展民警培訓需求分析就應當根據(jù)不同警種的職業(yè)能力要求和培訓需要進行,了解參訓民警的工作職責及實踐工作對公安業(yè)務知識、警務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以對工作任務和職責的準確判斷和科學分析為依據(jù),確定不同職務、不同層次、不同素質的民警的培訓學習需要,使課程設計和內容獲得各級公安機關和民警的廣泛認可、支持,真正滿足公安機關提高工作績效和適應特殊工作能力的需要,從而使民警培訓計劃和培訓大綱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另外,開展公安任務需求分析,必須加強對當前公安機關面臨的治安形勢和工作任務的分析,加強對影響公安工作、社會穩(wěn)定和治安秩序的熱點、難點問題調研,尋找公安工作履職中隊伍的素質差距和能力缺陷,掌握民警對業(yè)務學習、警務技能和公安崗位履職能力提升的迫切需要,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三)民警培訓應滿足公安民警個人職業(yè)發(fā)展需要
警察首先是一個社會職業(yè),職業(yè)對于個人而言,一般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從事的、作為自己主要生活來源的、在社會分工中具有專門職能的工作。對民警個人來說,警察職業(yè)也是謀生的手段,個人通過職業(yè)可以實現(xiàn)生存的需要,使人獲得對社會、對集體、對行業(yè)、對“單位”的歸屬感。擇業(yè)的成功和職業(yè)上的成就,能夠滿足人們實現(xiàn)個人社會價值的需要,為在社會中有作為的人提供成就感,滿足受到社會尊重的愿望[7]。民警培訓的目標反映了警察作為學習主體在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對自身發(fā)展總的期望和需求。提高民警的個人素質和職業(yè)能力,增強民警對公安工作的適應能力和成就感,是民警培訓的出發(fā)點與歸宿。能力是一個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概念,是一個在人格培養(yǎng)中具有最高層次的概念,這意味著能力本位的培養(yǎng)目標是課程內容定位的導航框架[8]。職業(yè)能力標準則是指在特定組織中為有效執(zhí)行一個任務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或特性[9]。開展需求分析必須從民警的個人職業(yè)能力標準入手,了解民警履行崗位職責或有效完成工作任務所要求具備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與民警自身素質或職業(yè)能力之間的差距,也就是說公安民警完成警察任務、履行崗位職責應具備怎樣的能力標準,它為培訓的有效開展或培訓的意義提供了充分的依據(jù)。個體需求分析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民警參加培訓意愿。參訓民警個人的學習動機和意愿直接影響其學習的態(tài)度和效果,當勤務變動、工作質量下降、技術革新時,民警往往表現(xiàn)出較強的學習意愿,并積極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工作實踐。二是民警個人在職業(yè)發(fā)展方面的差距。民警隊伍素質整體不高是公安隊伍建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有些民警職業(yè)能力不強、工作績效不高而導致群眾批評和不滿等問題普遍存在。只有通過發(fā)現(xiàn)和了解民警的業(yè)務素質和警務技能在公安工作中的不適應性,主動適應民警培訓的需要,才能使得培訓取得更大的社會效益。
2010年11月,全國公安教育訓練工作會議指出,要著力提升在職民警培訓的質量和效能,建立完善體現(xiàn)培訓需求的計劃生成機制,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按需培訓的理念,注重源頭設計,把需求調研作為民警培訓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準確把握民警的培訓需求,制定分級分類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大綱,使培訓工作更加符合警務工作需求、崗位職責需求和民警個人需求[10]。可見,培訓需求分析是制定民警培訓計劃的前提,也是民警培訓課程設置規(guī)范化、民主化和科學化的重要體現(xiàn)。要建立體現(xiàn)培訓需求的民警培訓計劃生成機制,提高民警培訓質量,公安教育培訓部門應積極建立民警培訓需求分析的有效運行機制,實現(xiàn)需求分析的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
(一)明確需求分析任務,建立民警培訓需求分析的目標機制
目標機制是一種全面、系統(tǒng)的管理方法,即通過科學地制定目標,并依據(jù)目標進行考核評價來實施組織管理任務的過程,它包括目標的制定、實現(xiàn)目標的手段和措施以及目標的考核三個方面。民警培訓需求分析的任務是了解國家、公安組織和民警個人對培訓內容的期望,形成較為合理、有效的培訓計劃,將其作為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和質量評估的依據(jù)。培訓計劃作為培訓組織實施的重要依據(jù),它包含了培訓目的、培訓任務、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課程、教學培訓實施、培訓考核、效果測評等多項內容??梢?,需求分析的目的不僅限于了解民警在知識、技能學習方面的學習需求,還應明確如何實現(xiàn)學員的學習需要,研究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及課程內容的學習方法,即如何通過教學的組織和教學手段的運用實現(xiàn)學習目標。培訓課程內容和方式的選擇應遵循科學性、情境性和人本性原則,既要了解參訓民警現(xiàn)有知識、技能與履行崗位職責所需知識、技能的差距,掌握他們的學習需求,又要結合公安機關組織發(fā)展目標和國家對公安隊伍建設的總體要求,將組織需求、任務需求和民警個體需求有機融合,使民警培訓的職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需求分析作為民警培訓組織實施的源頭,不是脫離教學的孤立環(huán)節(jié),必須與培訓效果評估相呼應,設計好培訓質量的評價方式,探索科學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將培訓需求的滿足、實現(xiàn)程度作為培訓效果評估的重要指標。
(二)完善需求分析機構,建立民警培訓需求分析的組織機制
民警培訓一般經(jīng)歷調訓、送訓、施訓三個環(huán)節(jié)。公安機關的政工部門是教育培訓的主管機構,負責民警培訓的調訓;參訓民警所在公安機關為送訓單位,負責安排民警培訓學習,為民警學習訓練創(chuàng)造條件;公安院校或者培訓基地為施訓單位,負責培訓的教學組織和實施。在民警培訓組織實施中,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公安實戰(zhàn)單位和各級警察培訓機構肩負著公安隊伍建設和民警教育培訓的共同的使命,組成了民警培訓的責任“共同體”,三者之間不能各行其是,應相互合作。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組織、聯(lián)系、協(xié)調需求調研的開展。公安機關的各警種、部門可設專職培訓管理人員,負責調研警種部門的崗位能力標準,收集民警培訓需求信息,為民警培訓決策提供依據(jù)。公安實戰(zhàn)部門負責分析公安民警工作能力與工作需要的差距,為民警培訓找出理由并提供支持。公安院校和民警培訓機構的職責就是根據(jù)收集的培訓需求信息設計好課程內容,并按照教育培訓的規(guī)律,研究需求滿足的方式。為保證需求分析工作日常開展,實現(xiàn)需求分析的權威性,科學性、規(guī)范性,可以參照香港警察訓練的成功經(jīng)驗,成立由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警察院?;蚺嘤柣?、送訓(實戰(zhàn))單位、警種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專門的需求分析職能部門(機構),負責培訓的決策和計劃的制定,實現(xiàn)需求分析工作的常態(tài)化。
(三)改進需求分析方法,建立基于民警培訓需求的計劃生成機制
需求分析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涵蓋組織目標、任務、崗位職業(yè)能力標準、民警個人能力、績效差距、學習態(tài)度,還涉及送訓單位對民警培訓的支持程度等諸多方面??茖W的分析方法是確保民警培訓計劃準確、可靠的重要保證?,F(xiàn)有職業(yè)教育課程基本上不是按常規(guī)經(jīng)驗定向的,也不純粹是學科知識的復制[11]。民警培訓需求分析作為警察職業(yè)培訓課程內容選擇的重要依據(jù),具有較為清晰的層次性,不同類別、不同層級的民警培訓需求分析側重點各不相同,領導干部的晉升培訓重點應進行組織分析,警種的業(yè)務培訓應側重警察任務分析,新警培訓或崗位技能培訓需求分析的重點則在民警個人的素質、工作效率和職業(yè)成長的需要上。培訓需求分析要做到客觀、準確、全面、真實反映民警的培訓需求和愿望,必須建立科學的分析方法和工作機制。需求分析作為培訓計劃制定的依據(jù),必須建立在民警個人的職業(yè)能力標準之上。職業(yè)能力標準的開發(fā)大多數(shù)定義中都包含了對績效的支持或改善,因此需求分析的核心內容在于尋找、分析民警職業(yè)能力和工作績效差距,分析影響警務工作效率的關鍵因素,掌握民警個人在知識、能力和實戰(zhàn)技能與履職能力要求上的差距,確定培訓的目標和主要內容。民警培訓計劃的生成不是簡單地設計一個課程“菜單”讓學員選擇,或者通過組織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征求學員意見。訓練計劃的生成必須依據(jù)需求分析的結構、層次,充分考慮培訓需求主體的多元性、差別性,開展綜合分析,根據(jù)國家治理、社會穩(wěn)定和個人職業(yè)成長需要尋找出培訓需求的“矢量”來確定培訓課程、生成培訓計劃,最終實現(xiàn)培訓的價值和目標。
(四)開展培訓效果評估,建立民警培訓需求分析的反饋機制
民警培訓計劃實施的效果如何,民警對培訓的內容是否滿意,學習內容是否對民警能力提升有所幫助,參訓民警對這些問題最有話語權。通過對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材料以及教學人員的評價能夠獲得教學相關信息,以改進教與學的進程,也能夠使民警培訓管理者意識或感覺到,教育培訓的結果是符合還是偏離了開展訓練需求分析所期望的結果,從而檢驗需求分析的價值和有效性。這就需要教育訓練部門及時對民警培訓計劃的實施和效果進行評價,建立靈敏的培訓需求分析的反饋機制。為學習者提供闡釋和反饋有助于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并改進其學習績效[12]。民警培訓包括需求
分析、計劃生成、教學組織、效果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它們組成了一個封閉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各個環(huán)節(jié)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培訓效果評價作為培訓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其結果反過來會影響需求分析開展和培訓計劃的調整。因此,民警培訓組織實施部門,應及時進行培訓教學測評和質量評價,拓寬培訓質量信息反饋的渠道,從參訓學員、送訓單位、授課教官等多方面獲取培訓質量和效果信息,依據(jù)培訓計劃和培訓目標組織專家開展培訓效果的評估。對于學員對培訓是否滿意,培訓是否有利于改進工作績效和提升隊伍能力、素質,培訓管理者應通過訪談、問卷、調研等多種方式,從不同渠道獲取反饋信息,找出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根據(jù)學員、教官、教學管理者、送訓單位的意見、建議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計劃,改革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學員的培訓需求和學習意愿,持續(xù)改進民警培訓的質量和效能。
[1]王雄.“四步法”干部訓練需求調研實踐與探索[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11).
[2]謝軍,陳俊豪.對做好民警培訓調研工作的幾點思考[J].公安教育,2008,(1).
[3]劉孝書.成人教育價值論[J].成人教育,2006,(8).
[4]吳向東.重構現(xiàn)代性:當代社會主義價值觀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87.
[5]孫智昌.公民教育的邏輯起點[J].教育研究,2011,(11).
[6]尹繼衛(wèi).公共行政管理訓練需求分析、設計、實施與評估[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1997,(3).
[7]楊云峰.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價值論[J].中國高教研究,2007,(3).
[8]吳全全.學習領域:職教課程內容重組的新嘗試——德國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職教論壇,2004,(8).
[9]Lucia,A.D.&Lepsinger,R.(1999).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mpetency models:pinpoint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organizations.San Francisco:Jossey-Bass/Pfeiffer.
[10]蔡安季.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全面推進大教育大培訓工作體系建設努力為公安事業(yè)科學發(fā)展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R].2011-11-25.
[11]姜大源.學科體系的解構與行動體系的重構——職業(yè)教育課程內容序化的教育學解讀[J].教育研究,2005,(8).
[12]James D.klein,J.Michael Spector,等.教師能力標準——面對面、在線及混合環(huán)境[M].顧小清,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36.
責任編輯:儀宏斌
On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Police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Chen Junhao&Zhou Lin
(Hunan Police College,Changsha 410138,China)
The police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making the training plan for the police.It means a lot to realizing the value of training and the democrac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as well a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lice training.As one form of the training for cadres and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police,police training should have training needs analysis,consid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e troop,the improvement of police organs’executive abilities,the development of police’s personal profession.We should explor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needs analysis from analysis aim,institutional framework,methods of analysis,and feedback mechanism,etc.,to realize the norm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needs analysis.
the police training;training needs analysis;operating mechanism
D631
A
1009-3192(2014)05-0112-05
2014-06-20
陳俊豪,男,湖南武岡人,湖南警察學院治安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安管理;周琳,女,湖南株洲人,湖南警察學院培訓部警訓研究室副主任,講師。
本文為2013年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研究項目“公安院校在職民警培訓質量評價標準研究”(項目批準號:XJK013CZY006)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