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眉,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散文發(fā)表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文學》等報刊,出版文化散文十余部。
從紅線中找到紅線
我常常會靈魂出竅地對著歷史自言自語,像對著一個雪人說些溫暖的話,期望它能夠融化。
歷史的情味于我是濃烈的,前人以自己的頭顱撞響時代的鐘,于是,整個時代為之悲,為之烈,為之美。
但歷史和現(xiàn)實間橫著鴻溝,雙方各自據(jù)守著彼此的立場,該如何跨越?一個歷史學家是往事的繼承者,在表述往事之前,他就已經(jīng)受到了往事的影響。從這個角度講,過去的歷史不但活著,而且,進一步影響著今天的存在。需要我們具有雙重眼光,能過雙重生活,內(nèi)外兼顧地和歷史與現(xiàn)實在一起,以戀人般的熱情去敘說。
只是,要想敘說歷史的沉默,須有贛南茶農(nóng)“喊山”般的嘹亮嗓子,能夠喊得萬物都睜開了眼睛。
當生活在和平時期的人們,在工作中、生活中失意時,那些偉大的駕馭者,正在歷史的大道上,轟隆隆地前行。
他們的激情是創(chuàng)造。那個年代有一種充電的氛圍,它的磁場本身就產(chǎn)生出能照耀遠近的光輝。而今天人的激情則是消費,以不斷的消費,填補孤獨,填補焦慮與空虛。
每個時代都有屬于它自己的公式,如果,我們今天的思想無法套入那個公式,不妨轉(zhuǎn)換成他們的頻道,在同樣的頻率和溫度上,與他們共赴慷慨。
現(xiàn)代人如果不甘平庸,想不斷地向崇高的功業(yè)上升,就必須從每天的習以為常中超拔出來,去追隨歷史的響聲,把自己一段針頭線腦的生活綰結(jié)到歷史的鏈條上,使自身的短暫得到延長。這是對歷史富有情味的享受。
像需要一段距離來觀看一座宏大的建筑一樣,看一部完整的30年代歷史,也需要拉開距離。唯有長時間地消化,長焦距地遙望以了解到歷史的本質(zhì)、知道了整個事物之所以如此發(fā)生的理由時,寫下的才是歷史,而不是新聞。
以前會在寫作中遇到帶角的問題,需要抓住它,與公牛一樣的問題不斷較勁;這次,它卻變成像是在做一件女紅,需要在眾多紅線中找到要找的那根。因為,在瑞金聽到的所有紅軍的故事、紅井的故事、紅色的故事,千條萬條,層出不窮,像一條條紅線,直落在歷歷紅土之上,隱匿了,使我在血色中的尋找異常艱難。
史學總是以薈萃的形式,集合了人類的諸多智慧與偉大功業(yè),并在時間的演進中,留下它的軌跡,而尋找這軌跡,就是“歷史視野”?
尼采說,生活是一面鏡子,我們夢寐以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中辨認出自己;胡塞爾說,試圖去“理解”人類的精神生活肯定是一樁偉大而高尚的工作。在所有人身上觀察自己,是人類心靈的天然屬性。正是在這種理解中,人才得以展開自己與歷史的聯(lián)系。
我期望在更多的史料中,在更多的歷史人物身上,對照、觀察、發(fā)現(xiàn)自己,做到沙中見沙,水中見水,紅線中見紅線……找到那段歷史之所以發(fā)生在這里的天然、自然、必然,并沿著這樣的紅線邏輯,走出迷宮。
在瑞金的黃昏里,不斷憑欄。窗外,一部需要講述的歷史,就在那里,等待著翻頁。該采取什么樣的基調(diào),什么樣的文體,什么樣與之相稱的語言,去澄清如此紛繁的事件、復(fù)雜的情感、糾葛的矛盾?
我得在煙雨綿綿中,盡快找到那個線頭,慢慢抽出,期待著一瞬間,那段歷史會突然綱舉目張。
等一眼看到了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址,忽然覺得:可不可以說,從那個會場上莊嚴的宣告,到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宣告,是一個從嬰兒到巨人的完整的成長序列?把這個完整的過程放在一個大時空里,讓人看得到首尾,是不是我要找的那根紅線呢?
于是,整個煙雨中的紅色之旅驀然清朗起來。
會昌城外高峰
在一個很早,早到?jīng)]有任何行人的清晨,毛澤東登上了會昌城外高峰,望著逶迤不盡的山巒,以郁悶雄沉的心境,寫下《清平樂·會昌》: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xùn)|溟。
戰(zhàn)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他寫下一段自注:“1934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這一首《清平樂》,如前面那首《菩薩蠻》一樣,表露了同一的心境。”
只須補注一點:此詩寫作兩個多月后的1934年7月,敵重兵向蘇區(qū)中心進攻,第五次反“圍剿”敗局已定,紅軍在會昌城里集結(jié),一步三回頭地放棄了蘇區(qū),踏上了長征路,就能夠理解詩人當時郁悶雄沉的心境。
當時,極左路線否定了“游擊戰(zhàn)”與“運動戰(zhàn)”取得的勝利打法,讓弱小簡陋的紅軍與優(yōu)勢裝備的敵人打正規(guī)戰(zhàn)、陣地戰(zhàn)。這種以卵擊石,讓根據(jù)地一次次縮小到像陳毅說的“一支梭鏢就穿透”了。心急如焚的毛澤東,多次提出改變打法,結(jié)果調(diào)離了紅軍領(lǐng)導(dǎo)崗位。在一個極早的、烏云欲摧的早晨,登上了會昌城外的高峰。
今天,我們也是一早登臨了會昌城外的高峰。
山上,除了毛澤東當年看到過的花果郁郁、林木蔥蔥,山頂上,還增加了毛澤東《清平樂·會昌》的詞碑。
站在他遠眺過的地方繼續(xù)遠眺。但,他看到的東西我們卻看不見。是由于他具有更優(yōu)良的感知力?為什么他能看到事物的來龍去脈,覺察出每個事物里面都蘊含著一種內(nèi)趨力,并且看見這種內(nèi)驅(qū)力向更高的形態(tài)躍進?
究竟需要站多高,我們才能真正體會詩中的預(yù)言:東方欲曉?
中國人認為,攀登的階梯越多,到達的終點越高。你不可能在平地有完美的發(fā)現(xiàn)。只有在高處,才能理解到宇宙的普遍法則。于是登高寄興的詩文如恒河沙數(shù)。蘇東坡登高時說:“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閑人”,很能說出中國詩人對空間的吐納。
或許因為中國人向來活得壓抑,連一往無前的毛澤東也不得不受排擠,中國文化格外需要一個高地,盡吐胸中積郁,“蕩胸生層云”?于是,中國有一個讓老外莫名其妙的“重陽登高節(jié)”。
毛澤東同樣喜歡登高,遠眺自然的壯麗,遠眺勝利的方向,遠眺歷史發(fā)展的最終歸宿。endprint
按說,中國文化是一種往后看的文化,而不是前瞻,但毛澤東是一個例外。他在前瞻,在預(yù)言。他的詩,多以夢想浪漫寫成,而很少回憶,體現(xiàn)了一個定義:一切優(yōu)秀的詩人總是現(xiàn)實主義的。
偉大的詩人總是以當代為海潮,從靈魂到身體,不斷地里外淘洗,既能將自己的時代向所有的時代敞開,又能從所有的時代再次回到自己的時代。時代,是他的詩歌統(tǒng)攝全局的主題。他對準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斗爭歷程,把詩變成了一種思想、一個觀點、一種心靈狀況。
他不寫“人閑桂花落”,不寫“怨去吹簫,狂來說劍”,不寫“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他給每一個詞灌注生氣,讓它奔馳成一匹良馬,馱載著思想,撒豆成兵。
在詩人的筆下,殘酷的歲月不是更殘酷了,而是更開闊了;低谷的現(xiàn)實不是更低谷了,而是更浪漫了;大政方針不是更政治化了,而是更詩意化了,敢于以理想主義的狂喜,在生死存亡的邊緣,吟詩作賦。
在他那高高低低的運勢中,似乎始終有一種精神從后面推著他,讓他走在眾人的前面、時代的面前,面向全世界,頑強突圍。
他那些“馬背上哼成”的飛揚詩詞,血脈賁張,其狀態(tài)無不是突圍,無不是向前。
他的景物描寫具有鮮明的象征,他筆下的紅,有“萬山紅遍”,有“紅裝素裹”,“萬木霜天紅爛漫”,是群眾觀點的強烈表現(xiàn);而寫政治形勢和政治勢力,則是“鐘山風雨起蒼黃”、“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那些踽踽于探索自我的作家,最后大都陷于自我而不能自拔,而那些把自己置于更大空間的詩人往往更為幸運。莎士比亞探索人類形形色色的個性,托爾斯泰探索整個俄羅斯,毛澤東則探索中國革命的出路與方向。
我繞到了詩詞碑的后面,忽然感到,像繞到了一面巨大的鏡子后面,一下子就看不見自己了,凝固在了大戰(zhàn)的前一刻,凝固在他留給我們的這個制高點上。
只有登上了山頂,你才會看見,藤椅上,安坐著一位詩人,仰視著來去不定的云朵。
他的心靈儼如高峰,時而風襲,時而云遮,但都會讓你在高處俯視大地,去看待低谷里的迷惘,以及走出迷惘的清新。
外國人說毛澤東是“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這說法真夠詩意。
在中國古往今來的詩人陣容里,毛澤東因為他契合時代又縱觀古今的詩詞,以一個詩人的席位,在會昌城外的高峰上,就座。
用我的乳名,叩你的故居
瑞金的葉坪,有一處毛澤東故居。
對毛澤東而言,總是“家國同構(gòu)”。從沙洲壩老屋、云石山古寺,到延安、西柏坡、北京。愛默生說,亞當夏娃把自己的房子叫做天地,凱撒把自己的房子叫羅馬。以一身利天下者,小房子也會變大;以天下利一身者,大房子也會變小。
1931年9月,第三次反“圍剿”勝利,中央蘇區(qū)達到了全盛時期。這年的11月,在葉坪成立了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被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在這段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里,毛澤東的生活里暫時沒有了槍林彈雨。但葉坪的生活仍艱苦——那本來就是一個艱苦的時代。
剛剛到達葉坪的那個晚上,警衛(wèi)員向群眾借了塊門板,架在籮筐上當了床鋪。后來,在葉坪村謝家祠堂西側(cè)的兩層小樓上,毛澤東住了三年。警衛(wèi)員曾建議將房東遷出,被毛澤東一聲呵斥:“哪有廟老趕走菩薩的?”
故居是一個土木結(jié)構(gòu)的兩層樓房。樓梯、樓道、房間隔板,全是木質(zhì)。木樓上,常常傳來毛澤東負手踱步的吱呀聲。吱呀,吱呀,靜靜的沙洲壩。
國民黨26路軍地下中共特別支部組組織委員袁漢澄,回憶他所到過的毛澤東在葉坪的故居:“毛主席的住處極其簡單,一張木床,一張木桌,桌上除了筆硯,就是一摞摞報刊書籍。”
到了故居門前,乍然而起的一陣風,掠人心旌。期望著這一腳踏進去,能踏進那段翻天覆地的歷史。
故居里,一床、一桌、一盞馬燈、一頂斗笠、一個陳舊的文件箱。板床是原件,馬燈是原物,桌子上方墻上向東的小窗,是毛澤東當年所鑿的原物,剩下的只有時間。
時間不是原件,用毛澤東的詩詞說,“換了人間”。
床很薄,很硬。讓我想起一則安徒生的童話:真理被當作一粒豌豆,放在了第80層羽絨褥子下。
那些選擇了如此簡陋的生活方式的人,一定是被這中間的精神魅力所深深吸引。就像馬雅可夫斯基說的那樣,在這樣的生活里,死,并不困難。創(chuàng)造生活,卻極其艱難。
下意識地找了一圈,這屋子,什么地方可以放一根竹竿,在潮濕中,曬干那雙厚厚的棉襪,那件白色的對襟褂子?而他,卻以自己為星星之火,燃燒了那個陰霾的時代。
不知別人在故居看見了什么,而我看見了那些給世界加熱的火苗。天下最大的烈火,由最小的草梗引燃。
屋里的木頭柱子在雨天里流著水,冷風穿堂而過。天井里的水響得冷徹。
與他談話的那些家人,一一不在了,只有不流外人田的瑞金的雨水,滴答,滴答。
沒有火,沒有酒,沒有辣椒,用什么才能祛除這歷史性的寒顫呢?
我在這里所看到的毛澤東,不是神壇上的毛澤東,而是那個傷過、痛過,卻堅持以理想家的狂喜,提著燈籠在低谷里搜尋出路的人。他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在家庭中有個小名叫“毛毛”,大名叫“毛岸紅”的小男孩,他們是親愛的一家人。
毛澤東對跟毛毛一起玩耍的一位孩子說,你比我們家毛毛大,他是小毛毛,你就叫大毛,怎么樣?于是,“楊大毛”的名字叫了一輩子。
時間,遮蔽了偉人,遮蔽了妻兒,遮蔽了你我。
我似乎可以“哧”的一聲,去點燃那支墻角的馬燈,把往日的窗戶重新打亮,看見那些早已離去的人們,影影綽綽。
房間的門,一扇接一扇,關(guān)上了。我用自己的乳名,久叩門環(huán):開門,開門呀,我叫毛毛。
許久,門開了。房間里井井有條,遺留著幾分淡淡的煙草氣息,仿佛他剛剛從這里起身一樣,四壁皎然。我看見一堆舊信,一堆煙蒂,一冊《詩經(jīng)》,聽見他在屋內(nèi)把自己的思緒打了一個結(jié),解開了,又打了一個結(jié),再解開。一種心情一展開就被那些空缺的席位與斷層的墻壁給彈了回來。
我看見一雙草鞋,不禁拿起來試大小。
此時,歷史變得可感、可觸。
窗外,傳來一陣沙沙聲,是一雙草鞋,走了過去。
綿江流經(jīng)窗口,他披衣而起,點煙,傳來一聲帶有濃厚湘音的咳嗽。身后,故居的門,在風中開開合合。
我試探地坐在故居的一把空椅子上。歷史,在偉人的空巢中,冰涼地坐著。流走的時光使這個寧靜的小院,逐漸冷清。寂靜中,日趨消瘦的舊木家具,與一窩蟋蟀,產(chǎn)下了更多的孤獨。
踏出故居,走了三步開外,我又折回身去,替他滅掉最后一個煙頭,聽見他的湖南腔在說:“毛毛?你比我還多一個毛呢?!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