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研芝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這項任務非常關鍵,它跟學生的寫字、識字、寫作等息息相關。《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應當要求學生有效地閱讀,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獲得整體上的認識,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語感和有所體會,以及在閱讀的過程中陶冶自身的情操,這無不體現(xiàn)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重視多樣性朗讀教學形式的應用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著非常多的朗讀形式,像是男女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比賽朗讀、領讀、齊讀、泛讀等,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教材的要求,實施異樣的朗讀形式,以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如此的閱讀就不再單調和乏味。小學生有著比較強的表現(xiàn)欲和好奇心,他們尤其熱衷于表演朗讀與分角色朗讀。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酸的和甜的》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要求學生走上講臺對狡猾的小狐貍進行模仿和表演,其中,有的學生表演得非常生動有趣,這樣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分角色朗讀的時候,學生都熱情高漲,都爭著閱讀自己想要讀的角色,而文章的知識也在熱鬧非凡的朗讀聲中潛移默化地烙印在學生的內心中。
二、跟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
閱讀屬于提高學生應用和理解語言的技能。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務必關注的一個方面是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迅速地融入閱讀的角色當中,學會閱讀的技巧,從而增強閱讀的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和影響學生,并且持續(xù)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長此以往,就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以及激發(fā)學生熱愛實際生活的強烈感情。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兩只鳥蛋》這一篇文章的時候,為了使得學生的理解變得更加容易,教師能夠組織學生來到小樹林邊,讓學生觀察小鳥以及聽鳥的叫聲,并且為學生講解一系列有關鳥的事情。教師實施如此的教學方式,不僅拓展了學生對小鳥的認知視野,還使學生明確了如何對小鳥進行保護等。
綜上所述,閱讀的過程充滿了聯(lián)想、感悟、體會、品味,也是一種充滿趣味性和互動的學習過程,通過閱讀,讓學生對課文具備了自身的理解與體會,并且使得學生的想象能力得以豐富,也讓學生更進一步地感受與認知了人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來講,應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進而奠定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
參考文獻:
潘文杰,尚雪嬌.論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藝術美[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