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娟,王 璐,李新娟,李東亮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河南新鄉(xiāng)453003)
“雙主”教學模式在研究生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李曉娟,王 璐,李新娟,李東亮*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河南新鄉(xiāng)453003)
目的:探討“雙主”教學模式在研究生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在校2010級碩士研究生36名,隨機分為2組,其中對照組18名學生采用傳統(tǒng)“教師中心”教學模式,實驗組18名學生采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模式,通過理論考試和問卷調(diào)查比較兩種教學模式對研究生生理學教學的影響。結果:實驗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學生課堂表達能力、查閱文獻能力、參與課堂互動、對科研的興趣以及導師對學生的科研素質(zhì)評價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雙主”教學模式能增進師生交流,有效提高研究生生理學學習的積極性和科研素質(zhì)。
雙主模式;研究生;生理學;教學
研究生教育是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主要方式,而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就是激發(fā)學生的主動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能力。改革研究生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加強研究生的科研思維訓練,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質(zhì),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科技人才[1]。本校生理學與神經(jīng)生物學教研室多年來承擔了研究生高級生理學課程的教學任務,起初以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教學模式為主,同時由于內(nèi)容上和本科教學有所重復,學生的聽課效果不佳,對研究生的科研思維能力提高不大。近年來我們嘗試對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以英文版《Medical Physiology》部分章節(jié)為基礎,分別采用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模式進行課本內(nèi)容授課和“雙主”教學模式[2]進行課本授課與研討相結合,比較了兩種模式的教學效果。實踐表明:采用“雙主”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科研素質(zhì)。
(一)研究對象。
以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個組,每組各18人:一個組采用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對照組):即教師將教材所選章節(jié)內(nèi)容制作成幻燈片講授課程;另一個組采用“雙主”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實驗組)。詳細方案如下。
(二)實驗方法。
本門課程共有30學時,每周1次,每次3學時,共10次課。教學實施過程主要包括:
布置任務、資料整理、學生講解、課堂討論、課后交流5部分。
1.布置任務。第1-3學時:由本專業(yè)資歷較深的教師講授,首先對本學科做簡要介紹,然后按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2-3人,每個小組分配與研究方向相接近的學習章節(jié),同時每人分配一篇相關研究方向的文獻;最后教師講解如何進行自主性學習:包括幻燈制作,文獻查詢,文獻管理,專題報告的要求與演講技巧。
2.資料整理。課下,學生圍繞分配文獻進行閱讀,相關資料查詢,制作PPT,為下次課的文獻匯報做好充分準備。
3.學生講解。第4-30學時:由本專業(yè)學歷高,英語水平好的教師講授,每次課教師花1學時對相應章節(jié)的重點內(nèi)容進行大致介紹,后2個學時由研究生上臺進行文獻匯報,介紹生理學某個科學問題的研究過程。
4.課堂討論。研究生匯報完畢,在教師的組織下,其他學生對文獻中各種問題進行提問,做匯報的學生進行解答,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從而對該文獻及相關內(nèi)容進行反復交流。
5.課后交流。課后,通過建立QQ群,飛信等聯(lián)系方式進行問題交流,教師通過網(wǎng)絡上傳教學資料,解答學生的問題,構建網(wǎng)絡互動教學。
(三)教學評價。
1.成績考核。對于對照組學生,課程考試包括:傳統(tǒng)的閉卷考試(占60%),相關方向綜述(占30%)和回答問題情況(占10%)。
對于實驗組學生,課程考試包括:傳統(tǒng)的閉卷考試(占60%),幻燈片制作質(zhì)量(占10%),報告水平(占20%)和回答問題情況(占10%)。
2.問卷調(diào)查。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自制問卷調(diào)查,問卷包含7個問題。
(四)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包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和調(diào)查問卷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
(一)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對比。
由附表可見,兩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學生平均分高于對照組。
(二)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問卷調(diào)查結果。
調(diào)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平均每次課回答問題人次(30人次)明顯高于對照組(3人次,P<0.05),表明實驗組學生的參與程度增加。實驗組表達能力(17人)和查閱文獻能力(18人)明顯高于對照組(2人和6人,P<0.05),對科研感興趣人數(shù)(11人)及課下與老師交流人次(50人次)也明顯高于對照組(4人和2人次,P<0.05),表明“雙主”教學模式能顯著增加師生之間的課內(nèi)外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結果還顯示:實驗組對課堂教學形式的滿意率(94%)明顯高于對照組(27%)(P<0.05);對研究生導師隨訪結果表明:實驗組研究生科研素質(zhì)評價為優(yōu)秀的比率(67%)顯著高于對照組(33%)(P<0.05),表明“雙主”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zhì)。
碩士研究生的課程教學階段是從本科的基礎知識學習階段向研究生后期課題研究階段的過渡,是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一個基礎環(huán)節(jié)。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內(nèi)容更多地需要經(jīng)過研究性、探索性的教學,師生共同對所涉及的問題進行探討。因此研究生課程教學不應僅僅是本科時期的知識傳授的延續(xù),而應是知識傳授與科研能力培養(yǎng)并重[3]。
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教學模式下,以教材為核心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陳舊和重復,已不能滿足研究生對于知識前沿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要求,也不能滿足研究生對于培養(yǎng)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要求,因此學生在聽課中興趣不大,積極性不高。而單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學習與教學重點無關的知識,教師功能極其弱化,學習效率也很低,教師未能起到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4]。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模式,也就是怎樣使在教師主導下的課堂中讓學生參與進來共同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積極引導研究生參與到課程教學中,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其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探索研究,從而逐漸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建立科學的認知結構[5]。在近幾年教學過程中,我們教研室摒棄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盡量減少教學內(nèi)容與本科階段重復,采用“雙主”教學模式,將研究生課堂學習與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相融合,考試成績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成績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閱讀文獻的能力、課堂表達能力都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等也明顯提高。
“雙主”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在問題討論過程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對問題的反復交流大大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增近了教學過程中師生的情感,使師生在愉快的合作中達到教學目的。在學生的眼中老師變得不再陌生,不再難以接近,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敢于也樂意通過課下建立的QQ群,飛信等交流平臺找到老師,對感興趣的科研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相互協(xié)調(diào)的師生情感合作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又可以調(diào)動教師的教學熱情,使“教”與“學”之間形成良性循環(huán),達到師生共同進步,培養(yǎng)良好的學術氛圍[6]。
[1]李紅枝,毛建文,陳宏遠,等.基礎醫(yī)學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72-273.
[2]陸 利,楊桂姣,張衛(wèi)國,等.雙主體互動教學模式在解剖實驗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2(3):79-81.
[3]賀智明,張 揚.我國碩士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3):40-41.
[4]王 敏.關于研究生教學質(zhì)量保證體系的思考與實踐[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3(6):276-277.
[5]王 華,毛 萌,熊 英,等.雙主體模式在兒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8(6):92-93.
[6]何 巍,于 歡,趙 勇,等.教學方法的整體設計在生理學教學中應用效果的評價[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3,31(4):120-121.
G643
A
1002-1701(2014)07-0117-02
*通訊作者
2013-09
李曉娟,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腦損傷與修復機制。
河南省教育教學改革計劃課題(2012SJGLX198)。
10.3969/j.issn.1002-1701.2014.0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