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劍君
語文是什么?語文教學的特點、功能、手段、目的等到底是什么?幾十年來,人們似乎從來沒有給過它一個恰切的、有說服力的定位。語文教學在爭論中,在不斷的否定中,在猶豫不決中,搖搖晃晃地向前走著?;厥孜覀冏哌^的道路,很難為它的“光輝歷程”唱贊歌,倒是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思考。
幾十年來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過于強調語文的工具性,忽視語文學科豐富生動的人文特點,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歷史課、科學課,形成了太多的教條,失去了語文學科原本生動的靈性震撼和心靈熏陶。盡管素質教育已經推行了近二十年,但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侵染,有不少語文教學工作者仍然擺脫不了過去傳統(tǒng)模式的影響,仍然自覺不自覺地走著老路、熟路,運用著老師的老師傳下來的“套版反應”,而不敢或不會越雷池半步。我們應該真正地解放思想,從過去解釋字詞、介紹作者、交代背景、劃分層次、歸納段意、概括中心、辨析語法修辭、總結藝術特點的刻板的“八股”教學思路中徹底解放出來,回歸到語文教學的根本上來,即在重視知識能力的前提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大量閱讀品味中,在豐富而有靈性的人文精神熏陶中,形成健全的、完美的人格,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閱讀、寫作的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綜合的語言感受能力,真正達到提高語文素質的目的。
語文教學從某種意義說,是一門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的美學教程。
語文教學首先是引導人們從古今中外大量優(yōu)秀文章中,發(fā)現(xiàn)美、品味美、感染美、聯(lián)想美、應用美的過程中,以豐富生動、充滿情趣的人文內容和美的熏陶,代替枯燥、單調、乏味的唯理性的傳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美的陶冶中,學得知識、習得語感,從而提高文化素養(yǎng),形成完美的人格。應當明確,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人文美感,是語文教學擔負的重要任務,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領悟美、欣賞美、運用美的過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文是一門讓我們人生走得更遠、飛得更高、感受更多美的學科。
其次,語感教學是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感受能力,對于學生形成聽、說、讀、寫、思等各種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培養(yǎng)語感能力的前提是閱讀品味,積淀語感,即在大量閱讀品味經典美文的基礎上,感受語言的內在美,領悟語言的形象美,長期積淀,形成較強的讀寫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在多讀中領悟、體會、揣摩,在大量的語感積淀中,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就會從欣賞評論,到模仿創(chuàng)造,從而提高自己的鑒賞和寫作水平。文學史上,從屈原、李白、杜甫,到魯迅、茅盾、郭沫若,并沒有學過什么語法、修辭,沒有學過什么結構分析、藝術鑒賞,照樣成為一代文學大師。這里無意否定語法、修辭的重要作用,而是說明,大量閱讀而形成的語感能力,對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積極作用。
我常想,我們通常批判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并非古人讀書的目的,而是語感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讀書達到的一種境界,是文學欣賞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美妙境界。有了這樣的魅力,有了這樣的境界,閱讀、寫作沒有進步,語文素養(yǎng)沒有提高,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再者,語文教學應引導學生廣泛關注社會、關注人生。我們知道,最直接、最生動、最深刻而全面反映生活、表現(xiàn)生活的學科,就是語文學科。過去那種把語文與生活、人生、社會割裂開來的作法,把語文教學帶到了一個死胡同。現(xiàn)代生活越來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對社會發(fā)展中的新觀念、新事物、新現(xiàn)象、新話題等廣泛地予以關注,通過指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通過與社會、人生的廣泛接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教學中,要求我們從封閉的課堂中走出來,樹立大語文觀,把小課堂大社會結合起來;積極主動拓寬學生的生活面、知識面,吸取與語文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地理、歷史等知識,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認識能力和審美品位,從而深化知識體系,促進能力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即在關注社會、關注人生的前提下,注重基礎,著眼能力,從健全學生的立體知識體系入手,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最后,語文教學應積極引導學生開拓思維,鼓勵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物質外殼。一個學生的語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他的思維能力和聽說讀寫能力統(tǒng)一的程度。這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教學中少一點“標準答案”之類的結論,多一點逆向的、多角度的思考。近年來中高考語文的讀寫,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對考生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考查,如果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思維陳舊,是很難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的。所以,語文教學應高度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訓練學生思維的準確性、條理性、感悟性、靈活性、深刻性、獨特性、批判性,鼓勵學生拓寬思維,在共性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
當然,目前語文教學值得我們深思和重視的方面還有很多,例如語文應該重視少教多讀、少教多練,少教多學,重視誦讀和古詩文的教學,加強對學生作文自評互評能力的指導,加強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指導,改變課堂教學中教師統(tǒng)得死、講得多、讀的少、練得少的毛病,真正回歸到語文素質教育的康莊大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