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寫考場作文,學生在更新觀念的基礎(chǔ)上,賦予作文語言時代的嶄新生命,在沖破固有束縛的基礎(chǔ)上,大膽突破,創(chuàng)造出更鮮活生動的語言元素。
關(guān)鍵詞: 考場作文 語言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手段
“人靠衣裳馬靠鞍”,一篇文章要想得到讀者的青睞,沒有獨到的語言功夫不行。壞語言像用麻繩拴了一串驢糞蛋。好的語言如飲醇酒,如品香茗,如沐春風,總使人內(nèi)心愉悅,通體舒暢。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并總結(jié)出一套作文語言創(chuàng)新之法。
一、仿擬課文語言,推陳出新
如有位考生在文中寫道:“前不見青山,后不見綠水,念天地之污染,獨愴然而涕下?!保ǚ隆兜怯闹菖_歌》)“清明時節(jié)沙紛紛,路上行人滿面塵。借問青山何處有,學童遙指盆景中。”(仿《清明》)仿陳子昂和杜牧的詩句,對環(huán)境污染進行辛辣的諷刺,機智幽默,發(fā)人深省。
又如“問生何所思,問生何所憶。生亦無所思,生亦無所憶。昨夜晚自習,老師大練兵,卷子十二張,張張明日交。阿爺無大兒,學生無長兄,無人替我做,只好開夜車。”(仿北朝民歌《木蘭辭》)
再如“常與作業(yè)散步,沉醉不知歸路。換本習題集,誤入難題深處。還做,還做,做得滿頭迷霧。”(仿李清照《如夢令》)
除了以上對精短詩文的全方位仿擬外,還可以對課文進行局部仿擬。如一篇題為《今夜無眠》的作文就仿擬了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開頭: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操場邊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楊樹林,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有另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校園里同學們的歡笑,已經(jīng)聽不見了。我悄悄地向楊樹林走去?!?/p>
二、活用廣告詞、流行歌曲、術(shù)語等,使語言呈現(xiàn)新意
有位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道:“終于考完了,我暗自估計了一下分數(shù),還不錯,可以向父母交代了。頓時,我覺得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走路也有勁了。”他用新鈣中鈣高鈣片廣告語形容考試成功的喜悅心情,會于心,溢于形,新穎貼切。
有位考生在《感悟考試》一文的開頭這樣寫道:“室外,天不下雨天不刮風天上有太陽;室內(nèi),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边@里明顯化用了歌曲《天不下雨天不刮風天上有太陽》和《三國演義》主題曲。這樣的化用讓人眼前一亮。
另外,在文章中還可通過巧用人們熟知的術(shù)語,使語言詼諧幽默:同桌“海拔”不高,3的開方稍有余,身材卻率先進入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行列。大概“富態(tài)”的人多“惰性”,同桌一般不與人發(fā)生“反應(yīng)”,除非有強烈的“催化劑”或“高溫催化”。
三、大詞小用,增強語言幽默感
把一些分量重、程度深的詞語減輕分量或降低程度,或者把一些詞語的使用范圍縮小,從而使語言表達更具視覺沖擊力的語言技巧,就叫大詞小用。
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殺瓜”“快點回來吃飯,別滿世界亂跑”,其中的“殺”字原指使人或動物失去生命的意思,“世界”更是一個大詞,但是把這種“重量級”的詞用于日常小事,卻別有情趣。
再如“被老婆拿了搟杖追著打,可是他還說,俺那口子就是這樣的脾氣,組織紀律性特強,想吃面我不同意,還追到門外請示?!痹摼湔峭ㄟ^“大詞小用”,造成一種適度的夸張,一種藝術(shù)的不和諧,一種言過其實的效果,讀來別有意趣。
四、用些無標點的長單句,達到強調(diào)效果
考場作文的語言有它的特殊性,表達要簡潔、明白、曉暢,要多用短句,盡量少用或不用長句。但有時,若能恰到好處地選擇一些符合文體特點的、適合局部語境的長單句,則能達到強調(diào)效果。
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一文的開頭:“……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zhí)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
又如“老師解著一道又怪又僻又新穎的極難極難的需要繞好幾個‘彎’才能解出的習題?!?/p>
五、巧用語氣詞和標點符號,增強語言內(nèi)蘊
在寫作中,如果能更新觀念、突破常規(guī),巧妙運用語氣詞和標點符號,就會使語言平添許多內(nèi)涵,真正起到“點鐵成金”的作用。如,2005年山西一考生在《生活——啊?噢!》中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如果把生活比作標點符號的話,那么它肯定是“?”和“!”。
如果把生活比作語氣詞的話,那么它一定是“啊”和“噢”。
生活,就像一顆定時炸彈。當它爆炸時,你會覺得出人意料,發(fā)出一聲“啊?”;但當你靜下心來,仔細回想,又會覺得在情理之中,如夢初醒般地嘆一聲“噢!”。
本文作者正是通過語氣詞“啊”、“噢”和相應(yīng)的標點符號“?”、“!”揭示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是由‘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構(gòu)成的!”這一主旨,從而創(chuàng)新語言,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三分資質(zhì),七分打扮”。寫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經(jīng)過“事事四五通”的打扮,何愁它不“精妙世無雙”?裝扮的手段很多,不再一一列舉。綜歸一處,語言創(chuàng)新的關(guān)鍵在于我們頭腦的機智感,而頭腦的機智感源于“變”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