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博式隨筆,就是取微博的形式,每次只寫幾十個字或者百余字,隨手筆錄。運用微博式隨筆,以實驗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策略,可以動態(tài)生成合宜的作文訓練序列,穩(wěn)健、扎實地推進作文教學。
【關鍵詞】微博式隨筆 寫作實驗 作文訓練序列 寫生 臨摹
很多教師都重視平時的作文練筆,通行的做法是讓學生寫日記或?qū)懼苡?。筆者認為,一般意義上的寫日記或?qū)懼苡浂即嬖诓蛔?。日記的缺點在于可行性低。中學階段,學生所學科目增多,當他們做完各科作業(yè)后,如果再寫一篇數(shù)百字的日記,會感到負擔過重,怎能長期堅持?周記的缺點則在于間隔時間長。學生每周只用一兩個小時思考這幾百字怎么寫,別的時候都無所用心,是典型的“一曝十寒”;而且周記雖然在體量上略同于大作文,但學生在描寫、修辭、煉句等方面難免欠打磨。
因此,筆者在所教班級推行微博式隨筆,就是取微博的形式,每次只寫幾十個字或者百余字,隨手筆錄。
微博式隨筆在實踐層面有三個優(yōu)點。一是負擔輕。從學生這方面來說,他們完全可以在課余飯后,感觸來了、興致到了的時候,幾分鐘就寫完,基本不增加課業(yè)負擔;從教師這方面來說,即便批改兩個班的隨筆,也只需要不到一個小時,完全可以接受。二是反饋迅速。學生早讀課將隨筆交上去,第二節(jié)課就能發(fā)下來。三是見效快。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昨天沒能糾正的,今天繼續(xù)糾正;訓練的節(jié)點,昨天沒到位的,今天繼續(xù)鞏固……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能扎實、快速地推進。
筆者帶現(xiàn)在的這一級學生,已逾一年,著力實驗的微博式隨筆寫作課題依次有:“糾正不誠實的寫作態(tài)度”“改善不細膩的寫作思維”“拓展不廣闊的寫作疆域”“提升不精致的語言表達”“優(yōu)化不浪漫的寫作體裁”“豐富無根基的寫作內(nèi)涵”。
下面就以“改善不細膩的寫作思維”和“豐富無根基的寫作內(nèi)涵”兩個課題為例,闡述筆者的實驗心得。
一、改善不細膩的寫作思維——寫生實驗
這是七年級上學期筆者著力實驗的一個課題。筆者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敘述一件事或描寫一個人,總習慣于粗線條勾勒,而不愿意細致描寫。以“走路”為喻,就是急匆匆趕路,不駐足賞景。但是,記敘文如果沒有細膩的描寫,就必然不夠具體,不夠生動,也必然空虛乏味。
為此,筆者借鑒繪畫的方法,教學生“寫生”,引導他們貼著事物和生活,一筆筆地去勾描、渲染。先“靜物”再“人物”再“動態(tài)”,循序漸進。
“靜物寫生”時,筆者準備了一片枯黃的樹葉、一個萎縮的水果、一本卷邊的書等實物,要求學生從形、色、味、態(tài)、聲等角度去刻畫,鼓勵他們抻長了寫。結果寫“一片樹葉”,劉康琦同學寫到了“驚人”的三百多字。他平時比較粗心,但這篇隨筆卻像刺繡一般,一針一線地活現(xiàn)了一片枯葉的色、形、態(tài)。成文之后,他自己也有些驚訝,暗暗佩服自己。
“人物寫生”時,筆者布置了四五個人物描寫小系列,如“家人一一秀”“科任老師剪影”“可愛同學掃描”“小鎮(zhèn)人物記”等。學生最感興趣的是“科任老師剪影”,寫的時候都暗暗使勁,爭取比別人寫得更有神采。且看陸趙欣和蔡張儀的同題隨筆。
她總是將一頭干草似的頭發(fā)綰在腦后,時不時就要重新扎一下。可當她講到激動之處時,才管不了那么多呢——她手里那比刀劍還厲害的粉筆在黑板上翩飛,嘴皮子不停地開合,于是一道道難題就這樣被我們跨過。不知為什么,我總覺得李老師上課有一股豪氣、俠氣。(陸趙欣)
數(shù)學老師將膀臂輕輕伏在講臺上,泛黃的頭發(fā)一直垂到肩下。她的頭微微向下低,眼睛透過眼鏡緊緊地盯著作業(yè)本,飛快地讀著題目。她幾乎不停頓,一口氣讀完,都有點氣喘吁吁了,讓人有些擔心。然后,她稍作幾句點評,便轉(zhuǎn)過身去,發(fā)梢在空中旋出一個優(yōu)美的弧度?!爸ㄖㄖā?,粉筆在黑板上摩擦幾下,一個清晰的幾何圖形就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耙驗檫@個等于這個,這個等于這個,所以這個等于這個……”她眉飛色舞地講著,激動地拿著三角尺指指點點。一口氣說完后,她擺了個POSE,換上蒙娜麗莎似的神秘微笑,退到一旁,等著“哦”“呀”之類的感嘆聲向她襲來。(蔡張儀)
陸趙欣和蔡張儀都寫出了數(shù)學老師的神采。但從細膩程度看,似乎蔡張儀要略勝一籌。
“動態(tài)寫生”時,筆者讓學生描寫雨水如何慢慢從窗戶玻璃上流過,茶葉如何在茶杯中沉浮,一個人如何痛苦地喝中藥等。
他看著滿滿一碗湯藥,不禁皺了皺眉頭。他雙手穩(wěn)穩(wěn)地捧著,生怕湯藥潑了,濺到身上,遺“臭”萬年。他猶豫著,慢慢地將藥碗端到嘴邊,“凄涼”地望著湯中自己的面容?!鞍Γ≡缰F(xiàn)在,何必當初呢?”他嘆息道。他又把湯藥湊到鼻子前,突然,他的下巴抖了起來,好像連心都在抖。一個念頭從他的腦子里閃過。他轉(zhuǎn)身跑進客廳,找來了一顆他認為最甜的糖,拆好后放在一邊。他又端起碗來,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但似乎又心寒了,把氣呼了出來?!鞍?,對不住了,我苦命的舌頭和味蕾!”這是他的“遺言”。他終于把碗靠在了嘴邊,如同喝壯行酒的義士。“咕咚咕咚”,碗里的湯藥越來越少,他身上的肌肉越繃越緊,臉上的筋也突了出來,喉結一上一下地滑動?!昂簟彪S著一聲仰天長呼,他終于“灌”完了藥。他立即含了一口水,漱了漱,腮幫子一鼓一癟,又“嘩”一聲吐了出來,接著快速地往嘴里塞進那塊糖。這下,他緊鎖的眉頭才松了下來。(朱亞諾)
這段描寫中,朱亞諾連用幾個進退來刻畫主人公喝中藥時的痛苦情態(tài),情節(jié)生動,細致入微,可謂竭盡描繪之能事。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筆者所帶的兩個班級中,有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作文描寫的細膩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不過,這也導致了一個后遺癥,就是有些學生分寸沒有把握好,一味地進行細膩描寫,結果該細描的地方描,不該細描的地方也描,弄得詳略不分。這種后遺癥,只能通過后續(xù)的實驗來解決。
二、豐富無根基的寫作內(nèi)涵——臨摹實驗
初一開始,筆者就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主要是男生,寫作內(nèi)容相對無聊,一般就是“昨天我跟某某玩,玩得不亦樂乎”“今天媽媽不讓我玩電腦游戲,我悶悶不樂”等,全是大白話,看不出書面語對他們的影響,文藝語體詞更是一個也找不到。這類學生,要么就是不愛讀書,要么就是只讀一些情節(jié)性強的故事書,看過樂過,轉(zhuǎn)頭即忘。他們的閱讀和寫作是一對平行線,閱讀無法給寫作輸送營養(yǎng)。
對此,筆者借鑒書法的技巧,教學生“臨摹”,引導他們在閱讀和寫作之間架橋,以閱讀滋養(yǎng)寫作。先“描紅”,再“對臨”“背臨”,逐級提升。
“描紅”,適用于作文水平從山腳往山腰攀爬的階段,或是開辟較有難度的寫作疆域階段。描紅時,要求可以低些,允許學生依葫蘆畫瓢,亦步亦趨。
例如筆者鼓勵學生寫新詩,但課本中的新詩只有寥寥幾首,學生的課外涉獵也嚴重不足,這時,就可以用描紅的方法。如原詩有兩段,可以讓學生仿照原詩的結構、意趣綴寫一段。這樣仿,坡度小,易操作,學生很容易做詩人,從而感悟到詩歌的韻味,品嘗到創(chuàng)作的快樂。徐亮同學仿寫的這首詩歌,就比較有趣:
時間
打開書本,讀走了時間;
拿起籃球,拋走了時間;
大叫一聲,嚇跑了時間;
關上房門,困住了時間;
合上眼皮,蓋住了時間。
時間,時間,
屬于每個人的,就那么一點點。
“描紅”到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后,就要推進到“對臨”和“背臨”階段。這時,學生不能只滿足于簡單、機械地摹寫,而要從題材、結構、立意等方面多加考慮,從微觀的詞句躍進到宏觀的意趣,拉開仿作與原作間的距離,追求“不像之像”的效果。樊琪同學這學期讀了阿城的《棋王》,頗有心得。前一陣,學校組織學生去揚州市江都區(qū)曹王校外實踐基地活動,回來后,她照著《棋王》的風格,寫了一則《曹王一夜》,文字間似有阿城的影子。
開展微博式隨筆實驗一年以來,筆者所帶兩個班級的120名學生每人都有了一本厚厚的隨筆本,記錄著他們進入初中后的酸甜苦辣,描繪著他們大大的理想和小小的心愿,串成了他們這一年來的成長痕跡。
【參考文獻】
[1]潘新和.語文:表現(xiàn)與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鄧彤.作文教學:從混沌走向有序[J].中學語文教學,2010(2)
[3]生國俊,周國安.跟著名家學作文(初中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洋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