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普遍忽視語文讀本閱讀的客觀現(xiàn)實,明確主張語文讀本要“真”讀。因為,語文讀本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有豐厚的作文養(yǎng)料,有豐實的寫作范例,有豐沛的高考資源。文章將蘇教版高中語文讀本的相關專題或課文與江蘇8年來的高考作文試題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深刻闡述了真正讀好語文讀本的必要性。
【關鍵詞】語文讀本 人文內涵 作文養(yǎng)料 范例 高考資源
新課改實施以來,蘇教版語文教材編寫者不僅編寫了必修課、選修課教材,還精心選編了《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配套用書——語文讀本》。這套讀本,它們既相對獨立,自成格局,又與必修課教科書參照呼應。在這樣的閱讀空間里,如果能用心而細致地閱讀,一定會有許多心領神會的發(fā)現(xiàn);如果能認真而細致地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開拓學生的思考空間,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感,訓練學生的思維,磨礪學生的意志,升華學生的人生境界,讓學生在油墨飄香的書籍中慢慢成長起來。
一、語文讀本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高中語文讀本是學生增長人文知識的一座寶庫,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其中,既有對青春的歌頌,也有對成長的禮贊;既有對精神家園的探尋,也有對物質生活的追求;既有濃郁詩情的抒發(fā),也有對美好愛情的謳歌;既有對科學的崇仰,也有對愚昧的揭露;既有對異地的向往,也有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以“必修一”讀本“永遠的記憶”這個專題為例,《故鄉(xiāng)的山梨》《故鄉(xiāng)的食物》《故鄉(xiāng)的榕樹》三篇文章,蘊含了作者思念故鄉(xiāng)的人文情懷。人在異地,常常懷有對故鄉(xiāng)的縷縷不絕的濃濃思念,這種思念往往會借助回憶家鄉(xiāng)常見的一種食物、村邊的一棵樹、一條河,也可能是一次廟會、一場秋雨來寄寓。家鄉(xiāng)的山川草木、風土人情不會隨著時間而流逝,相反的,離開家鄉(xiāng)越是久遠,記憶反而越深刻,那些人事景物仿佛早已刻在人們的腦海里。身在他鄉(xiāng),偶然間的一瞥,心中都會升騰起濃濃的鄉(xiāng)情。李輝英的《故鄉(xiāng)的山梨》和汪曾祺的《故鄉(xiāng)的食物》都是因為食物而思念故鄉(xiāng)的。前者以說明為主,但是卻注意筆筆落在特定時期對家鄉(xiāng)充滿憂傷的懷念之上;而后者則是挖掘關于故鄉(xiāng)各種食物的記憶,寫得瑣細而具體,全文沒有一處明寫思鄉(xiāng)的題意,但是一個人對故鄉(xiāng)的食物有這么多這么深的記憶并且描述得如此精細,那行文背后的思鄉(xiāng)之情自然也就躍然紙上了。黃河浪的《故鄉(xiāng)的榕樹》圍繞與樹有關的人與事來寫,抒情的語調中融入了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戀之情。這種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實際上就是一種人文內涵。
除此之外,“必修一”讀本“尋找精神家園”專題對精神世界的探覓;“必修二”讀本“熱愛生命”專題對生命的熱愛與敬畏;《禁忌》《記得那年清早》所表達的人民對和平的期待;“必修三”讀本“深情的歌唱”專題對祖國、原野、長城、靈魂的禮贊;“必修四”讀本“扭曲的心”專題對人物心靈世界的解讀;林覺民《與妻書》中對往昔恩愛情意的追思,對自己勇于就死的原因的解說,對為民眾利益不惜犧牲生命的陳述……如此等等,無不包蘊著豐富的人文內涵。若能認真閱讀,悉心體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人文修養(yǎng)當能在不知不覺之間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
二、語文讀本有豐厚的作文養(yǎng)料
作文難,難寫作,沒話寫,不會寫,是很多高中生語文學習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很多學生甚至很多老師,為了寫出自己覺得比較出色的文章,往往要到課外挖空心思地搜覓寫作素材,尋找寫作資料。其實,如果真的能夠好好閱讀語文讀本,善于吸收,善于融會貫通,善于化用巧用語文讀本,就能從中吸收豐厚的寫作養(yǎng)料。
我認為,任何作文,任何命題,都離不開一個根本的命題對象,那就是“人”。從江蘇省8年來的高考作文命題情況看,幾乎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和“人”密切相關的——2004年“水的靈動,山的沉穩(wěn)”看似說水談山,實際上,“靈動、沉穩(wěn)”本來就是主要用于形容人的;2005年“鳳頭豬肚豹尾”當然不可能真的讓學生寫鳳凰的頭、豬的肚子、豹的尾巴,還是跟“人”有扯不脫的關系;2006年“人與路”,直接就告訴我們作文考的是人的問題;2007年“懷想天空”,誰懷想?人;2008年“好奇心”,誰的好奇心?最熟悉的那肯定是人的好奇心;2009年“品味時尚”,誰的時尚,誰來品味?這還用說嗎?2010年“綠色生活”,誰來過這樣的生活?還是人;2011年“拒絕平庸”,誰拒絕?更是人。所以說高考作文最根本最核心的要素是人。而蘇教版高中語文讀本中的很多專題分別是寫人生、人性、人情、人道、人倫、人才、人格、人品、人事、人望、人緣、人治的,如果高中學生對這些文本確實閱讀得比較熟悉,并且有比較深刻的理解,那么,這些讀本里的佳作無疑會給學生提供極其豐厚的滋養(yǎng)。比如,集藝術與科學于一身的達·芬奇,跨越百年美麗的居里夫人,帶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字方針進入北大的蔡元培,因為一個人(包括他所編輯的刊物)的生命被激活而影響了一個時代的陳獨秀,“我愿意是激流”的裴多菲,唱出“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盡英雄淚”的納蘭性德,“把南非建成彩虹般的國家”的南非前總統(tǒng)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深深體味敬畏生命必要的阿爾貝特·施韋澤……語文讀本中這一切的一切,都給我們的學生的寫作提供了足夠豐厚的營養(yǎng)。如果這些都能夠消化了,哪里還要煞費苦心、抓耳撓腮地為沒有東西寫而煩惱呢?
三、語文讀本有豐實的寫作范例
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如果能把這個例子學好了,對于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寫作能力的提高無疑有著巨大的幫助。語文讀本里面,有非常豐實的寫作范例,可供學生學習、借鑒、體悟、領會、參照、摹寫。
例如“必修四”讀本“讓思想自由地飛翔”專題中,有一篇文章題為《“小的是美好的”》,從英國經(jīng)濟學家舒馬赫轟動一時的書《小的是美好的》引入,談廁所漏水的問題,提出“衛(wèi)星上天,馬桶漏水”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觀念、素質、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可以歸為一個文化問題或文化現(xiàn)象(提出論點),接著加以分析闡述,引申解剖,論述清楚為什么說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觀念問題——根本的原因是人們只對大事感興趣,“大”被賦予一種革命化的取向與色彩,而認為“小”是可鄙的、右的、落后的,誰也不想顯出“小家子氣”,不愿做“小腳女人”;在此基礎上,文章從正面提出“大事和小事是相對而言的,大局和大勢是由無數(shù)小事造成的,今天制約我國社會發(fā)展的,很大程度上是一些看起來不很重要的“小”事,如基礎教育、國民素質、材料、工藝;然后再回到馬桶漏水的問題上,指出關鍵取決于千千萬萬普通人的習慣和素質;最后,用一連串的排比增強語勢和說服力:摩天大廈是重要的,公共廁所也是重要的;衛(wèi)星上天是重要的,圓珠筆下油也是重要的;高能加速器是重要的,屋頂不漏水也是重要的;一流大學是重要的,讓兒童不失學也是重要的……當中國消滅了文盲、每個人都養(yǎng)成刷牙的習慣、每個廁所都不漏水之時,現(xiàn)代化便真的離我們不遠了。可見,小的是美好的。這樣,文章的路子非常清晰,說理也很透徹而平實。這樣的寫作范例,很適合學生學寫、仿寫,而且比較容易上手。
又如“必修五”讀本中馮友蘭先生的《橫渠四句》,用“張載的四句話,我稱之為‘橫渠四句’”單獨成段,總領全文;接著分別用四段文字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四個要點;然后升華,“照我的了解,圣人之所以為圣,全在于他的最高精神境界”;進而推論:“所以,只有圣人才最宜于為王。這就是‘內圣外王’之道的真正意義?!蔽恼陆Y構勻稱,語言干凈利落且富于哲理,說理透辟,結論水到渠成??梢哉f,這樣的文章,實在是學生學寫議論文的模本。
除此之外,“必修二”讀本中魏得勝的《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必修三”讀本中愛因斯坦的《社會和個人》、《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習慣》、朱自清的《論雅俗共賞》,“必修四”讀本中的《文風瑣談》《鴻鵠安知燕雀之志》等文章對于學生的議論文寫作都有很好的示范意義。
四、語文讀本有豐沛的高考資源
不少教師之所以不重視讀本閱讀,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讀本跟高考無關,沒有必要讀。
那么,語文讀本真的跟高考無關嗎?
南京師大文學院吳錦教授認為,作文的問題在閱讀,閱讀面太窄。閱讀是基礎,作文是體現(xiàn)。事實上,蘇教版語文讀本凝聚著編寫者的大量心血,里面有豐沛的高考資源,跟高考是密切相關的。這種密切的相關性,我們可以通過對江蘇近年來的高考作文試題與語文讀本相關篇目的聯(lián)系得到一個具體的認識。
如果認真閱讀、細致研究了“必修二”讀本中的《為什么我們會如此平庸》《生活,從常識開始》《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必修三”讀本《巨人何以成為巨人》,“必修五”讀本《集藝術與科學于一身的巨人》《跨越百年的美麗》《煌煌上庠》《平凡的張魯》《庸人》《人生三境》等篇目,對于寫作2011年高考作文“拒絕平庸”這樣的題目來說還有多大的困難嗎?
如果細致閱讀“必修一”讀本中的《走出綠色象牙塔》《大自然》《讀滄?!贰兑粋€消逝了的村莊》《我的精神家園》,“必修二”中的《清塘荷韻》,“必修四”讀本中的《桃園》《受戒》,“必修五”讀本中的《六祖壇經(jīng)》等篇目,那么,寫作2010年高考作文“綠色生活”這樣的題目,是不是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如果留意閱讀“必修三”讀本中的《看蒙娜麗莎看》《論雅俗共賞》《說園》,“必修四”讀本中的《男女分班引發(fā)的論辯》,“必修五”讀本中的《體驗真理》等篇目,那么,對于寫作2009年高考作文題“品味時尚”是不是能得到一定的啟發(fā)?
如果用心閱讀“必修一”讀本《智力生活的自然基礎是好奇心》《中國的孩子玩不起數(shù)學》《竊讀記》《站著讀與跪著讀》等篇目,那么,對于寫作2008年高考作文題“好奇心”是不是能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幫助?
如果仔細閱讀“必修四”讀本中艾呂雅的《自由》,“必修五”讀本中康德的《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馮友蘭先生的《橫渠四句》、張煒的《精神的魅力》、林清玄的《送一輪明月》等篇目,那么,對于寫作2007年高考作文題“懷想天空”是不是也很有借鑒意義?
如果扎實閱讀“必修二”讀本中的《二十年以后》,“必修三”讀本中的《十八歲出門遠行》《蚯蚓》《燃燒的心》,“必修四”讀本中的《人》等篇目,那么,對于寫作2006年“人與路”這樣的高考作文題是不是很有啟迪呢?
如果耐心閱讀“必修三”讀本中的《伶官傳序》《譚嗣同》《貝多芬百年祭》,“必修五”讀本中的《左忠毅公逸事》《梅花嶺記》《與妻書》等篇目,那么,對于寫作2005年高考作文“鳳頭豬肚豹尾”這樣的題目是不是也能得到不錯的靈感呢?
如果靜心閱讀“必修五”讀本中的《生命——心靈》,以及“像山那樣思考”“感悟自然”“湖山沉思”等專題,那么,對于寫作2004年高考作文“水的靈動,山的沉穩(wěn)”,是不是能夠得到一些靈感的觸動呢?
由此可見,說語文讀本與高考無關,是不符合實際的,也說明這些教師本身沒有能靜下心來好好閱讀這些精美的文章,把一座好端端的富礦給生生浪費掉了,怎不讓人惋惜。所以,我認為,語文教師,要有一定的坐功,要坐得住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靜下心來讀書,不要動不動就去查教學參考書,而是要自己認真閱讀文本,用自己的心靈,去觸摸、感受、體悟、賞鑒作品的美妙之處。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