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種各樣的教學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師從以往被動接受課程和教學任務的執(zhí)行者轉變成主動選擇和積極營造教學情境的決策者。教師在認識到教學決策制定權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決策能力,以實現(xiàn)教師對教學決策認識的轉變。因此,審視教師教學決策過程,探尋教師教學決策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師教學決策能力,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決策的合理化,并最終實現(xiàn)教師教學決策能力及決策內容的不斷提升。
一、教學決策的特點及運行過程
1.教師教學決策的內涵與特點
教學決策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自主選擇教學行為的過程,該過程包括對教學決策相關理論的認識以及教學決策具體任務的實際操作兩部分。作為一種專業(yè)領域的一項具體實踐活動,教師教學決策存在如下特點:
首先,教師教學決策存在選擇性。教學決策是教師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不斷地修正課程標準、制定計劃,并在反復的教學實踐中判斷和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的主觀認知活動。課堂教學決策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對象的需要,通過科學分析,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案并完善自身教學任務的過程??梢娊虒W決策本質即選擇性。其次,教師教學決策存在特殊性,具體表現(xiàn)為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的身份是教學決策制定者與執(zhí)行者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性一方面可以保證決策的順暢實施,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xiàn)教師在教學實踐工作中根據變幻莫測的教學情況及時調整決策的內容,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與此同時,作為教學決策的實施對象,學生是教師制定教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學習生活各方面的動向,根據學習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決策。
2.教師教學決策的運行過程
教學決策的過程主要包括運行前的計劃實施階段、運行中的課堂教學與學生互動階段以及運行后的教學調整和總結階段。教學前計劃階段,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要具體分析教學情境,預測學生學習狀態(tài),并對教學內容及其教學方案進行初步的策劃與選擇。教學實踐階段,教師根據教學前計劃階段設計的教學方案組織實施教學,這一階段之前制定的教學計劃對教師接下來教學實踐的實施具有深遠的影響,它是教師在教學慣例和教學經驗的指導下,著重解決“教什么”、“如何教”等具體問題。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及教學結束后,教師會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對相關教學決策進行及時調整,以適應不同情況下具體教學情境的需要。
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時刻刻都進行著決策,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判斷學生的知識結構與理解能力,通過課堂提問和各種測試考評學生學習成績與教學效果等。因此,教師教學決策在指導教學工作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整個教學過程無不體現(xiàn)著教師教學決策意識和決策執(zhí)行能力的運用與提高。
二、教師教學決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教學決策意識淡薄
長期以來,由于教育體制和教育傳統(tǒng)的影響,教師的決策權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多數(shù)教育行政領導、教學研究人員甚至包括教師自身都認為教師僅僅是教育決策的執(zhí)行者,而不是決策者,這些原因直接導致部分教師教學觀念僵化,課程設置無序,教師對教學內容、教材選擇沒有自主決策權,教學方法單一陳舊,教學組織重表象、輕實效,教學評價重結果、輕能力,課堂決策體現(xiàn)經驗主義,缺乏預見性。學生在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下,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墨守陳規(guī)、不思進取,直接導致教學同質化、單一化。
2.教學本質反思不到位
教師課堂教學包含教師認知、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三個層面。教師大多只關心教學內容選擇、活動組織、教學設計等教學中的本質問題。教師認知和決策研究要求我們從教師的思維角度來審視這些過程以及影響這些過程。然而當前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課堂設計模板化、教學模式單一化、教學方法程式化、教學內容一元化、教學問題簡單化等問題,這些都與教師對于教學本質的認識不到位有關。
3.教師經驗主義決策明顯
經驗主義教學決策是教師憑借已有的教學經驗,針對教學問題進行判斷、選擇和決策的過程,教師在進行判斷與決策時主要依據教師教學經驗和直覺教學決策兩方面因素。教學經驗對教學決策的影響包括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陳舊和單一的教學經驗會成為局限,直接導致教師教學決策走向封閉與保守,這是制約教師教學決策合理性提升的主要障礙。經驗教學決策也有它的合理性,資深教師能夠憑借多年教學經驗迅速有效地判斷時刻變化的學生反應和復雜動態(tài)的課堂情境,兼顧課堂不同學生發(fā)出的信息并及時給予反饋,只有這樣的教學經驗才能保證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
4.教師業(yè)務能力提高情況不佳
教師教學決策是在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進行的,決策者不能孤立地對教學行為做出決策,為此我們要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和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去理解并做出恰當?shù)呐袛?。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經常面臨要決策什么、如何解決這一決策、解決該決策需要采取什么方法技巧、這樣的決策會產生什么樣的教學效果等問題,因此,提高教師教學決策能力需要教師結合所處的實際環(huán)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增強決策意識,提升決策能力,以適應時代發(fā)展對教學工作提出的要求。
三、影響教師決策的主要因素
1.教育制度與教學內容的選擇
傳統(tǒng)的教學體制與教育傳統(tǒng)以及現(xiàn)行的教育教學相關政策法規(guī)對教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內容的抉擇具有明顯的導向性,而教育制度也從根本上成為制約教師參與教學決策程度的重要因素。
目前教師對課程教學內容和教材的選擇沒有自主權,教師大多采用學校指定的教材,根據課本規(guī)定內容上課。這種情況往往導致兩種結果的產生:一種是不管教材是否適合,生搬硬套課本內容,這必然影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另一種情況是教師自主選擇教學內容時,一部分教師在教材選擇上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而大部分教師也只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照搬照抄過去的教學內容,這種教學內容的探究也只是徒有虛名。
2.教師教學經驗與應變能力
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應變能力也是影響教學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課堂教學往往會出現(xiàn)許多突發(fā)情況,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教師的處理方法和應變能力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課堂秩序的維持以及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加強鍛煉,有意識地增加教學經驗的積累,提高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這樣才能保證教師課堂教學游刃有余,并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3.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映
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反映是教師教學決策制定的重要依據,它直接影響到教學決策的取向。因此,教師應在教學工作中做到充分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把握學生學習動態(tài),根據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情況對教學決策做出相應變動。此外,目前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要求在課堂上給學生自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學生在課堂上做出的反應往往是不可預見的,面對多變的情況將如何做出決策并保證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也是教師面臨的巨大考驗??傊?,教學決策的科學性要求教師以一顆愛心和責任心熟悉、關心每一位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關注學生課堂教學的反應以及作業(yè)和考試等書面材料,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靈活變換教學決策。
4.教學設施的配備與探究問題的選擇
教師在授課之前會根據自己教學設計與教學內容準備相應的教學設施來輔助教學工作。在教學設施的選擇上,教師會充分考慮到本次的課堂設計內容以及學生會從哪些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等諸多問題,但學生對教學的反應以及提出的問題往往始料不及,面對類似情況,如果教師未能做到恰當處理的話,往往會對學生的心理及學習態(tài)度造成極大影響,甚至產生抵觸情緒。此外,探索性課堂上教師會針對課堂講授內容設計若干問題以配合教學活動的開展。為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結構、理解能力和學習效果等問題,并以此來確定教學設施的配備和探究問題的選取。
四、教師提高教學決策能力的策略
提高教師教學決策水平是改善教師教學效能、提高教師工作質量的直接途徑。加強教師的教學決策意識,提高教師的教學決策能力,建立教師教學決策機制,將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決策能力與水平。
1.建立自主自覺教育決策意識
自主自覺的教學決策意識是實現(xiàn)教學決策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是教師對教學情境的一種能動的反映,是教師根據教學規(guī)律、學生特點等因素,結合自身價值觀、教學觀等主觀因素的影響進行的一種認識活動。缺乏先進教學經驗的積累和自主自覺決策意識的培養(yǎng)很難產生創(chuàng)造性和科學性的教學決策。
2.提高教學決策的思維能力
教師制定合理決策有賴于培養(yǎng)良好的教學決策思維能力。為此,我們應首先養(yǎng)成質疑的習慣,在教學實踐工作中多提出幾個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全面分析并選擇合理的解決辦法,通過課堂教學檢測自己處理問題的方法是否得當,并隨時根據多變的情況預測是否還會出現(xiàn)更多問題等。在工作中經常做到預測與質疑可以有效地防止教學過程中的草率決策,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解決問題。其次,教師教學工作要制定明確的教學決策的目標,決策目標的確立有利于教師在教學計劃、教學方案、教學實施等過程中有所側重,集中精力解決重點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決策的效率。再次,教師要善于從大局出發(fā),全面考慮問題。教師在決策過程中要善于采用邏輯思維及類比思維等方法,加強學習,深入研究,綜合相關學科知識,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決策。最后,善于嘗試,用于創(chuàng)新。教師教學決策的本質在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尋求創(chuàng)新。為此,教師應提高自身創(chuàng)新意識,投入時間和精力,加強理論學習及業(yè)務學習,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教學決策中要敢于冒險,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總結,提升自身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3.擴充教師教學決策知識能力
教學決策能力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確定培養(yǎng)方案,選擇教學材料,制定教學計劃,備課上課,以及評課等過程中做出最佳選擇的能力。教師只有深入教學,才能及時洞察教學中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只有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權衡利弊,選擇科學的教學手段。因此,提高教師教學決策能力直接決定著教學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決策水平的高低。
豐富的知識是教師制定決策成功的堅實后盾,是決策制定與實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師必須時刻加強相關理論與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深入研究并探索教學理論及決策理論。教師擴充教學知識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要做到充分研讀教育教學相關典籍,廣泛吸收教育教學的思想和方法;其次要熟悉當前教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情況,努力使教學決策與當前教育改革步伐相結合;三要做到廣泛學習教學決策理論相關知識,了解先進的決策技術手段;四要加強專業(yè)知識及相關的業(yè)務知識的學習;五要積極主動向相關科研單位、專家學者學習,彌補教師教學決策的個人局限性,實現(xiàn)自身教學決策的智力延伸。
4.構建合作教學決策意識
教學決策主要以教師個體決策為主,但教師群體合作決策對個體決策的影響越發(fā)突出。目前我國教師行業(yè)發(fā)展中實施同伴互助合作方式,使教師合作體成為教師教學決策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途徑。
教師群體教學決策是教師個體教學決策與學校組織決策的中間層次,它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教師或教師團體對備選方案或決策方案做出抉擇的過程。目前教師群體教學決策有集體備課和集體聽評課這兩種主要方式。通過集體備課我們可以針對具體教學問題共同進行討論和研究,就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展開辯論和思考,對共同存在的疑難問題商討尋求解決辦法,形成群體智慧,并最終達成最佳教學方案。通過聽課、評課教師可以對課堂的運行情況進行記錄、分析、討論和研究,通過教師集體的觀摩,形成不同的評議視角,為授課教師改進教學提出合理化意見,以實現(xiàn)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不斷提升。
5.實現(xiàn)合理教學決策慣例
教師教學決策經驗的形成是不斷積累的結果,教師教學實踐的積累最終會逐漸形成教學決策的慣例化,教師教學決策也是在這些制度慣例的支配下制定并形成的,它也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個體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個性化慣例是教師教學決策風格和個人專業(yè)成長歷程演變的結果,是教師在反復的教學實踐經驗中獲得的一種自發(fā)性的生成系統(tǒng),體現(xiàn)了教師教學實踐與智慧相結合的成果。
教師在學與教的過程中不斷地實踐并形成合理化教學決策慣例,它確保了教師教學過程的規(guī)范化、合理化,促進了教師與動態(tài)的教學情境之間取得的平衡,使教師對教學工作應付自如,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決策效率和教學流暢性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教學決策慣例要求教師在教學經驗中不斷提煉,它形成于教學決策實踐中,并隨著教學實踐得以不斷充實和更新,但對于那些無視教學情境變化,囿于教學決策慣例的做法必然會成為一種束縛,限制教師教學決策的不斷合理化。
教師教學決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指導教師教學工作,服務學生全面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合理的教學決策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并積極參與到教學決策的制定與實施中來,對教師制定并修改即時性教學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同樣作為教學決策制定的主體之一,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學生決策主體與教師決策主體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自覺決策意識,提高教學決策能力,擴充自身知識結構,主動構建合作教學團體,并最終實現(xiàn)教學決策合理化,服務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王眾托.元決策·支持決策科學化與民主化的手段.管理學報,2007(3).
[2] 張朝珍.對教師教學計劃的再審視:一個決策的視角.泰山學院學報,2008(4).
[3] 宋德云,李森.教師的教學決策:內涵、構成及意義.課程·教材·教法,2008(12).(責任編輯 王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