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鴨綠江斷橋上,可以觸摸到朝鮮戰(zhàn)場的烽煙,而在虎山長城下,一不小心就能跨到國外。
東港的海底沉睡著眾多戰(zhàn)艦,被稱為是中國最大的“海底戰(zhàn)艦博物館”。
寬甸是世界六大無污染地區(qū)之一,鳳凰山、天華山、天橋溝、青山溝,更是被譽為“神仙居住過的地方”。
遼寧邊境游,是一場人文遺跡和絕美風光并存的探索之旅。我們用時6天,以丹東為核心,探訪出一條從鴨綠江沿岸延伸至東港、寬甸的旅行線路,囊括了遼寧地區(qū)最美的邊境風光。
795公里長的鴨綠江,在流經(jīng)丹東時流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里有東北最好的紅葉,是世界六大無污染地區(qū)之一,被國內(nèi)外媒體譽為“神仙居住過的地方”……這里充滿太多的真實傳奇:1894年秋天,丁汝昌率領龍旗飄揚的艦隊,和日軍展開血戰(zhàn),捍衛(wèi)滿清欲墜的江山;1950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從這里渡過鴨綠江,開始了那場讓美國人想起來就后悔的戰(zhàn)爭。
鴨綠江斷橋→虎山長城→“一步跨”
鴨綠江斷橋上,可以觸碰到當年的烽火歲月;生活在虎山長城腳下的人們,經(jīng)常一不小心就跨到了國外……
在北京靜謐的清晨里,我們踏上京沈高速開始了探訪之旅。8個小時之后,抵達目的地丹東市區(qū)。
探訪的車隊中,有幾位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隊員,有的年輕時曾在丹東當過兵,對于戰(zhàn)爭年代這里發(fā)生過的傳奇往事感觸頗多。吃過晚飯后,我們商定第二天的行程:先去鴨綠江斷橋,再去虎山長城。
當?shù)厝苏f,鴨綠江斷橋是每個到丹東的人必去的地方。斷橋的誕生是一段屈辱史:1909年,剛剛在朝鮮戰(zhàn)勝了清朝軍隊的日本,強行在江面上修建了侵略中國東北的跳板“第一橋”。1943年4月,當時已經(jīng)全面占領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日本關東軍,又在第一橋旁邊修建了第二座鐵路大橋,以加強交通運輸。
1945年,蘇聯(lián)紅軍摧枯拉朽地橫掃關東軍之后,這兩座大橋終于回歸中國。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幾年之后,第一橋的使命就走到了終點: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兩座大橋成為志愿軍作戰(zhàn)的交通動脈。1950年11月,在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下,第一橋被毀……
交納30塊錢的門票后,我們登上斷橋。現(xiàn)今斷橋上的成千上萬處彈痕仍然留存,日本人當年建造的碉堡還在,橋邊上還架著退役的高射炮。對于我們這些外來者,斷橋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老人,專為我們講述那逝去的人與事。
從斷橋出來,前往抗美援朝紀念館,兩個地方離得不遠,開車也就十分鐘。紀念館不收門票,但內(nèi)容不多,逗留一個小時后我們開始前往下一個目標:虎山長城。
許多人認為,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觀點。萬里長城的真正起點,正是在虎山?;⑸皆榜R耳山”,由于山峰挺拔險峻、易守難攻,千年前就是鴨綠江畔的軍事要地,經(jīng)常成為國與國之間廝殺的戰(zhàn)場。
站在虎山長城的頂臺上,周圍的江河原野、城鄉(xiāng)居民盡收眼底,遠處朝鮮的新義州、中國的馬市沙洲清晰可見。在虎山長城的腳下,有一個叫做“一步跨”的地方,顧名思義,這里是中國和朝鮮水陸距離最近的地方之一。由于距離朝鮮太近,在“一步跨”附近經(jīng)常能看到對岸朝鮮人民在生活、勞動的場景,因此每年有不少的參觀者到此游覽。
在江上坐快艇,價格是70元。在船上可以看到岸邊分布的哨所,不時有穿著迷彩服的朝鮮人民軍士兵在巡邏;偶爾也會有朝鮮的漁夫和婦女在江邊打漁或者洗衣服。不少開快艇的船老大還會幾句朝鮮話,偶爾會和對方打招呼,對方也會回應;最引人注意的還是陸地上那一排排建造整齊的房子,據(jù)說是朝鮮的將軍別墅區(qū),只有團級以上的干部才能入住……
東港→大鹿島→小鹿島(獐島)
這里的水下,沉睡著甲午海戰(zhàn)中沉沒的致遠艦、經(jīng)遠艦、揚威艦、超勇艦;還有經(jīng)歷日俄海戰(zhàn)的平遠艦,沙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軍艦……
第三天一大早上路,我們的目標是探訪丹東的海岸城市東港,以及最著名的兩個島嶼:大鹿島和小鹿島。
上高速直取東港,到達后卻有些失望——這是一座外表很平凡的城市,沒有特別的建筑。但是,手中的資料告訴我們,歷史上的東港是一座擁有輝煌歷史的城市,千年以來,漢民族與滿、錫伯、蒙古等少數(shù)民族在此聚居,而作為中國海岸線北端的起點,東港又有著“北方海角”之稱。
在東港的海邊,我們在漁民老陳的指引下眺望鴨綠江入??凇灰娨粋€大型沖積島嶼將入??诜譃闁|西兩側,并在中國一側形成了一個小型的避風港,那里就是1894年因甲午海戰(zhàn)聞名世界的“大東溝”。美國商船“哥倫比亞號”船員詹姆斯·艾倫曾經(jīng)如此回憶當年的景象:“大東溝中艦只云集……戰(zhàn)艦排列整齊壯觀,共有12艘,均屬北洋艦隊……士兵們在沿岸臨時搭起了帳篷,夜幕降臨時,宿營地的燈火沿著荒涼的岸邊向遠處延伸,黑暗中聚集著粗大的人影,遙遠的地方到處有燈光通明的軍艦的巨大影像……”
晚上,我們直接選擇住在漁民老陳的家中。老陳為我們弄了一頓螃蟹大餐——螃蟹不管公母全25元一斤,物美價廉。最后,大家用甲午海戰(zhàn)的故事就著一桌子的海鮮,吃喝了痛快的一頓:“你們知道不,與其說那是亞洲最大兩支艦隊的決戰(zhàn),倒不如說是黑火藥和黃火藥的對決,日本人用的黃火藥先進,威力大,北洋艦隊用的還是晚唐時期的黑火藥,這是數(shù)個時代的差距……”
出發(fā)去大鹿島前,我們花了些時間查詢上島交通——去大鹿島的交通很方便,上沈丹高速公路后從大孤山出口下道,很快就到了孤山碼頭。但由大孤山碼頭乘船上島有24海里,坐船得要趕潮水,所以每天發(fā)船的時間不一樣,來之前必須查詢清楚。
大鹿島并不大,長4公里,寬1.5公里。島上住宿很方便,而且多是海景房。我們在找到一家海鮮店吃飽喝足后,決定租自行車沿海岸線騎行——這里的海水非常好,如果是戶外運動的愛好者,還可以在這里沖浪和玩摩托艇。
環(huán)島時,我們在大鹿島上見到了兩個名人的碑亭,一個是鄧世昌,一個是毛文龍。前者作為北洋艦隊名將不用多提,而后者頗具喜劇色彩的故事則讓大家笑聲一片:毛文龍本是一個混混,憑借關系進入部隊,鬼使神差在后金橫掃東北時,率領數(shù)百雜牌明軍盤踞皮島(今朝鮮東江),江湖人稱“毛島主”。毛島主抓住后金沒有海軍的弱點,每年派若干人,上陸若干天,不是放火,就是打劫,搞得后金不得安生。除此之外,他還搞“進出口貿(mào)易”,日本、朝鮮都有他的固定客商,在高薪的誘惑下,到孤島來當兵的竟然越來越多,數(shù)百人竟然發(fā)展成數(shù)萬人,為明軍后來氣死努爾哈赤奠定了基礎……
從大鹿島出來后,我們的目標是小鹿島。小鹿島又稱獐島,是我國海岸線的北端第一島,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由于出發(fā)時耽誤了時間,我們到小鹿島時已是下午,所幸的是趕上了一班最后的輪渡上島。坐了大概半個多小時的船,終于來到了當年北洋艦隊主力艦停泊的地方。
島上有居民159戶,人口530余人,對外來者而言,這是個不錯的休閑小島。小鹿島潮落時為一個島,漲潮時,連在一起的島會被潮水分割為6個島,島中怪石嶙峋,礁石高低錯落,盡現(xiàn)出典型的漁村風光。在與島上的漁民打成一片之后,有人還神秘地邀請我們租船出?!皩殹薄髞砦也胖?,這片海域下沉睡著眾多戰(zhàn)艦,如甲午海戰(zhàn)中沉沒的致遠艦、經(jīng)遠艦、揚威艦、超勇艦;還有經(jīng)歷日俄海戰(zhàn)的平遠艦,沙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軍艦……據(jù)說出海的漁民稍不注意,就會發(fā)現(xiàn)沉船,甚至撈起船上的遺留物……
寬甸→青山溝
這里是世界六大無污染地區(qū)之一,這里是神仙居住過的地方……
人文風光之外,我們準備應該選擇一座山來呼吸新鮮空氣。森林覆蓋率達到65.9%的丹東,絲毫不缺乏秀麗的山川風光,很快我們就選好目的地:位于寬甸北部山區(qū)的青山溝,據(jù)說是丹東山水最好的代表之一。
總面積127平方公里的青山溝,擁有青山湖、飛瀑澗、虎塘溝三部分,溝內(nèi)水域遼闊,上下長達百里,美景渾然天成,如同一幅巨大的天然山水畫。據(jù)說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開發(fā)署經(jīng)衛(wèi)星監(jiān)測后確認:這里是世界六大無污染地區(qū)之一,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更是多次報導,稱這里是“神仙居住過的地方?!?/p>
中午在山野農(nóng)家飽餐了一頓山蘑菇、板栗燒雞組成的午飯后,我們開始探訪青山溝內(nèi)中國著名的“畫家村”。畫家村的創(chuàng)建者是老畫家宋雨桂先生,宋先生披星戴月,行程12萬公里,歷經(jīng)4年艱辛操勞,終于得到海內(nèi)外藝術家們的支持,在36條瀑布環(huán)抱的青山溝山水中建立起了這個公益村。現(xiàn)今的村子不僅對攝影愛好者提供方便,還對海內(nèi)外有特殊成就的畫家、作家、藝術家實行無任何回報條件的“經(jīng)費全免制”服務……
當?shù)厝苏f,現(xiàn)在我們探訪山林的時間不對,如果是秋天來到丹東,就能看到中國東北最好的紅葉了。除了青山溝,不能不去的還有“兩山一溝”,它們組成了丹東最好的山林美景。
后來才知道,山民口中的“兩山”,指的是鳳凰山與天華山,“一溝”則是著名的天橋溝。天華山是寬甸縣最大的林場之一,因為拍攝《森林里的笛聲》開始受到國內(nèi)外媒體廣泛關注;鳳凰山系長白山支脈,山勢突兀崢嶸,如鳳凰展翅,所以以“鳳凰”命名,全山分西山、東山、廟溝、古城四大區(qū)域,是丹東最具奇險的山脈;天橋溝是一個面積6萬畝的龐大國家森林公園,以奇峰林海為依托、融自然山水為一體,被稱為“中國東北地區(qū)紅葉最絢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