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陸地邊境線有多長?地圖告訴我們,總長度約有2.2萬公里。那么,這2.2萬公里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走完?其中,又有多少絕美景色呢?
策劃本期選題費時兩月,編輯部的同仁們糾結(jié)了很久,因為我們需要篩選的資料太龐大了:這條龐大的線路或縱橫或穿越了長白山、大興安嶺、蒙古高原、阿爾泰山、天山、帕米爾高原、喜瑪拉雅山等十幾座高大山脈和高原。而在這些山脈和高原之間,橫臥著巨大的草原、荒漠和森林,還有蜿蜒曲折淌流的鴨綠江、圖們江、烏蘇里江、黑龍江、伊犁河、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等大小數(shù)十條邊界和出境河流……
最終,編輯部精選出7條經(jīng)常被人們錯過的邊境線路:它們擁有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人文風(fēng)光美景,卻可以用“冷門”來形容。相比黃金周爆滿的線路,它們極像7個“國境盡頭的冷酷仙境”;值得一提的是,這幾條線路可供選擇的交通方式也有很多,可以自駕、可以騎行、也可以徒步……
西藏與云南
雄雞版圖上最波瀾壯闊的邊境線
西藏邊境游,足以被稱為雄雞版圖上最波瀾壯闊的旅行線路。
我國西藏南部與緬甸、印度、不丹和尼泊爾等國和克什米爾地區(qū)接壤,邊境線長達4000多公里,沿線有雄偉的雪山、美麗的湖泊、藏傳佛教寺廟及大小城鎮(zhèn)數(shù)十座,近年來以其迷人的藏地風(fēng)情吸引著大批游人。
2013年7月底,本刊特約作者兼攝影師“幸福150”以西藏林芝為起點,駕車一路向西,過山南,經(jīng)日喀則,最終抵達阿里,歷經(jīng)十?dāng)?shù)天,沿著連綿幾千公里的邊境線做了一次幾乎是全景式的漫游:從雄偉的雪山到寧靜的湖泊,從幽深的峽谷到高聳的埡口,從暮鼓晨鐘、青燈古卷的寺廟到原生態(tài)的藏地村落……所有的一切都留在了他的車輪上,留在了他的文字和影像記錄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西藏邊境沿線的不少地方海拔相對較低,氧氣充足,因此在飽覽大美風(fēng)光之余,還大大緩解了高原反應(yīng)——如沿線的林芝、亞東、吉隆和普蘭等地,都是這樣的“福地”。
相比西藏,云南邊境游更像體驗一場森林里的童話。
自駕在滇東南邊境線上,中、緬、老、越四國的文字,不斷變換地出現(xiàn)在指路牌上;沿途茂密的熱帶叢林,讓車子仿佛一直在童話森林中行駛,一不小心就會闖進古樸寧靜的邊境小村落……
我們推薦的是一條鮮少有人走過的云南邊境線路:以云南省思茅市的江城縣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為起點,往西南經(jīng)西雙版納的勐臘,再到勐海。一線不過幾百公里,卻同時穿越了中、緬、老、越四國的邊境線,不僅可以飽覽四國邊疆壯麗山河,亦可一并領(lǐng)略數(shù)個民族的風(fēng)土人情……
新疆與內(nèi)蒙古
如果你厭煩了額濟納旗與吐魯番,請看這里
如果你已經(jīng)在戶外論壇聽煩了額濟納旗或吐魯番的召集令,那么請看過來——這里有兩條絕對冷門的線路。
內(nèi)蒙古邊境,我們總結(jié)出的是一條沿著額爾古納河前進的小路,全程200多公里。從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額爾古納市的黑山頭鎮(zhèn)出發(fā),沿著2012年新修的邊境公路向北行進,途經(jīng)室韋、莫爾道嘎,最后到達終點臨江屯。
2013年7月,當(dāng)高溫席卷整個中國南方的時候,遠在我國北部邊疆的額爾古納河河畔卻涼爽宜人。我們的采訪團隊一行五人從內(nèi)蒙古的額爾古納市出發(fā),騎行在僅6米寬的邊境公路上。來自西伯利亞的風(fēng),夾雜著獨特的邊境風(fēng)光和民族風(fēng)情撲面而來:在臨江屯,平靜的月亮泡子仿佛是跌落草原的月亮;莫爾道嘎有國內(nèi)面積最大的森林公園,這片寒溫帶原始森林是大興安嶺觀賞紅葉的最佳地點;室韋不僅是曾經(jīng)橫掃歐洲的蒙古族的發(fā)源地,也是我國唯一的俄羅斯民族自治鄉(xiāng)……
新疆邊境,我們推薦的是一段從新疆吉木乃到霍城的自駕之旅。需要說明的是,這條線路實際上并不是嚴(yán)格意義上的邊境線路,考慮到路況、沿途的景點、餐飲和住宿等各方面原因,我們沒有緊貼著國境線行駛,而是選擇了以國道為主的線路。
這條線路穿過準(zhǔn)噶爾盆地和天山山脈,最后進入伊犁河谷,沿途既有魔鬼城、賽里木湖這樣大名鼎鼎的景區(qū),也有艾比湖、奎屯河大峽谷等相對冷門的景點:烏爾禾魔鬼城形成于1億多年的白堊紀(jì),萬年大風(fēng)的雕刻,行走其間如同感受一座座中世紀(jì)的鬼怪城堡;鮮為人知的奎屯河大峽谷隱藏在天山北麓,滄桑而壯美;峽谷不遠是新疆最大的鹽水湖艾比湖,湖中盛產(chǎn)芒硝和有著“軟黃金”之稱的鹵蟲;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之稱的賽里木湖,因為湖中從來沒有水藻和魚類生長,古人將它叫做“西方凈?!?,而它的源頭至今也仍然是一個未解謎團……
遼寧、吉林、黑龍江
東三省的逐日之旅
東三省的邊境游,是三場史書般的人文旅程。
遼寧邊境的探索圍繞“中國海岸北起點”與鴨綠江沿岸展開。我們推薦的線路以丹東為核心,延伸覆蓋了鴨綠江沿岸乃至東港、寬甸一線,囊括了遼寧最好的邊境風(fēng)光。
795公里長的鴨綠江,在流經(jīng)丹東時留下了重彩的一筆:這里有東北最好的紅葉,這里是世界六大無污染地區(qū)之一,這里被國內(nèi)外媒體譽為“神仙居住過的地方”;這里也絲毫不缺乏傳奇的故事:1894年的秋天,丁汝昌率領(lǐng)他那龍旗飄揚的艦隊,在這里與日軍展開血戰(zhàn),捍衛(wèi)滿清搖搖欲墜的江山;1950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從這里“雄赳赳,氣昂昂”地渡過鴨綠江,與美軍決戰(zhàn)在“三八線”……
比起鴨綠江,同樣發(fā)源于長白山的圖們江知道的人相對較少。圖們江位于吉林省東南邊境,是中國與朝鮮的界河。在滿語中,圖們意為洶涌的源頭之水,它從長白山東麓出發(fā),一路北上,流經(jīng)和龍、龍井、圖們、琿春四市,最后于琿春防川村出境,注入日本海,全長495公里。
在吉林圖們江沿線,不僅可以觀賞到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光,還能體驗到許多別樣的民族風(fēng)情:被稱為“天下第一仙景”的仙景臺,有著“雁潮”景象的敬信濕地,“雞鳴聞三國”的防川村,被譽為“洞簫之鄉(xiāng)”的密江,留有金日成遺跡的釣魚臺,朝鮮族人的“花甲盛宴”……
黑龍江的邊境之旅,更像一場追逐太陽的游戲:采訪團隊從黑龍江省伊春市的湯旺河區(qū)出發(fā),沿著中俄交界段一路向東,歷時8天,最終到達了號稱“東極”的撫遠縣,見到了中國最早升起的太陽。沿途各具特色的風(fēng)光讓人流連忘返:“恐龍之鄉(xiāng)”嘉蔭散發(fā)出厚重的遠古氣息;“赫哲族的故鄉(xiāng)”同江充滿了屬于漁獵民族的神秘;撫遠除了擁有陽光,還有一個叫作“黑瞎子島”的神秘領(lǐng)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