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才能,誦讀是實現(xiàn)其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因而,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誦讀。
關(guān)鍵詞:誦讀;作用;寫作才能
一、誦讀的含義
在語文教學中,誦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重視誦讀可以讓學生對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誦讀就是要求學生在初步閱讀的基礎(chǔ)上,用朗讀的方法,反復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誦。很多老師填鴨式的教學讓誦讀逐漸淡出課堂,語文教學也變得索然無味,加強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二、誦讀的作用
1. 誦讀有助于培養(yǎng)語感
語感就是使學生在長期的語言運用和語言訓練中養(yǎng)成一種帶有經(jīng)驗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反復朗誦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語言,接受其影響。通過誦讀培養(yǎng)語感,提高語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時,不僅能快速、敏銳地抓住語言文字所表達的真實信息,感知語義,體味感情,領(lǐng)會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舉例來說,會讀古詩的人,一見到“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詩句,立即會在眼前浮現(xiàn)出一幅春天的畫面, “河豚欲上”,初春的氣息,讓讀者感受 “畫中有詩”, “詩中有畫”的境界。若單讓他自己去讀,則詩中的許多意蘊都會被浪費掉,至多剩下一個文字的外殼。
2. 誦讀,能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要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必須依靠對課文的正確誦讀。 如果能促進學生用普通話千百遍地正確朗讀課文,形成了習慣,這樣對學生正確掌握語言文字,尤其是方言區(qū)學生的語言文字的正確運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飽含感情的誦讀,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誦讀是一門藝術(shù),語文課堂中重視發(fā)揮朗讀的作用,或教師范讀,或?qū)W生朗讀,或放朗讀磁帶,或組織學生錄音。可讀全文,可讀片段,可分角色朗讀,戲劇選場則可指導學生表演。朗讀要求用普通話、聲音洪亮、節(jié)奏分明,語速適當、感情真摯。如在學習《竇娥冤》時,我首先讓大家熟讀成誦,接著分角色表演讀了全劇,學生爭搶著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當讀到竇娥含冤而死時學生們有的捶胸頓足,有的眼淚在眼睛中打轉(zhuǎn),精彩的誦讀感染了每一位學生。
4. 提高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毛澤東青少年時期讀書采取“高聲朗誦”的方法,每讀一文總是反復誦讀吟詠,用心領(lǐng)會它的意義、氣勢、節(jié)奏和神韻,這是值得借鑒的。很多學生在課堂發(fā)言時,結(jié)結(jié)巴巴,就是平時缺少鍛煉,教師應該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如開展課前2分鐘講演,介紹名言佳句、講成語小故事;組織朗誦會、演講賽;改編、表演課本劇等。
5. 誦讀有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庇纱丝梢姡b讀可以幫助我們領(lǐng)會文章的精妙之處。所以,通過“讀”來感知課文、了解內(nèi)容,是閱讀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讀”來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整體先于部分,并決定部分的性質(zhì)和意義。一篇課文在講解之前,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樣,教師交待的學習目標才會有所依托。例如,在閱讀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時,讓學生經(jīng)過反復誦讀,在欣賞月色中的荷塘美景的同時,感悟“心里頗不寧靜”的原因。
6. 有助于陶冶情操,喚起審美情趣
誦讀的過程是一個欣賞美、鑒賞美的過程。讀好的詩文可以領(lǐng)略大自然瞬息萬變的風光,可以體會作者喜怒哀樂的情懷,可以抒發(fā)自己無限纏綿的幽情……讀好的詩文可以吸引學生,讓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美的境界。
7. 有助于提高寫作才能
一提起寫作文,學生就愁眉不展。究其原因,主要不是缺乏生活素材,而是胸中無詩文。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提高寫作水平,誦讀是良策。反復誦讀,學習精美的語句,巧妙的布局,讓學生在寫作時可以自然地運用。
三、要誦讀文章,必須有正確的方法
1. 教師范讀
教師準確的范讀可以幫助學生訂正字音,教師精彩的范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主動去模仿和發(fā)揮,帶學生進入到濃厚的學習氛圍中。
2. 基礎(chǔ)性誦讀
要求學生非常流暢地誦讀全篇,在此過程中如果有疑問可以互相交流、提問。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3. 理解性誦讀
緊摳文中的關(guān)鍵詞,對理解文意大有幫助。課文中有些段落很重要,有些句子的含義很深刻,教師要指導學生找出關(guān)鍵詞,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
4. 記憶性誦讀
中國文學博大精深,優(yōu)秀的作品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對于許多優(yōu)美的文章,不僅要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更要指導他們背誦,熟記,積累語言,為自己所用?!墩撜Z》中“欲速則不達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小不忍則亂大謀”等我們耳熟能詳?shù)木渥?,都需要學生熟讀成誦。不同形式的文本,誦讀時也有各自的技巧。下面以文言文的誦讀為例談一談。
(1)速度法??焖俚卣b讀文章,找出一些生僻的字詞。
(2)指讀法。在誦讀時必須認真,一字一句去讀。因此,我們在讀書時則可采取指讀法,一般是左手按書,右手指字,逐字逐行地進行誦讀,這樣既有利于我們集中注意力,加深對文字的印象,又有利于對文句意義的感知和理解。
(3)默讀法。在朗讀一兩遍、指讀一遍之后,靜下心來,默默地研讀一兩遍,研讀的主要目的是結(jié)合注釋和課堂筆記弄清字句意義、疏通全文大意、把握結(jié)構(gòu)安排,為背誦全文奠定記憶的框架基礎(chǔ)。
總之,誦讀教學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我們要重視誦讀,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感知文章語言,體味作者的感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