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果能使用新的理念操作語文教學,將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提升文化素養(yǎng),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就會為未來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新理念;成才;語文教學
沸沸揚揚的新課改將傳統(tǒng)教法中“填鴨式”的繁瑣訓練、“滿堂灌”的單調講析、“以本為本”的煩瑣思考引導“少慢差費”的普遍現(xiàn)象列為弊端。現(xiàn)在,新的教材與大綱已擺在我們面前。幾乎與學生同步拿到教材的施教者如何按新大綱的要求操作語文教學,“舊瓶裝新酒”是不行的?!敖虒W有法”,既然傳統(tǒng)教學有弊端已經(jīng)暴露,那么我們就對癥下藥,相對于以往教學來提倡用新的理念來操作初中語文教學,具體內涵如下。
一、樹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觀念,即變以往的純知識灌輸為學法指導的觀念,正確處理“喂”與“覓”的關系
21世紀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所以新形勢下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蔽覀儜撆囵B(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變被動學習為自覺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會學、樂學、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精講多練的觀念,徹底改革教師講析為主的授課方式,返璞歸真
學生負擔過重誰之過,語文嗎?當然不是。有關資料顯示,學生大部分的課外時間被數(shù)理化的題海所困,有時,正常的語文課的部分時間也被學生無奈自私挪作他用。更不用說那些讀書、看報、視聽等“大語文”的學習途徑了。所以,課堂45分鐘成了語文學習的生命線,但傳統(tǒng)語文又深深打上了前蘇聯(lián)的烙印,上課必講析。從時代背景到作者介紹,從段落分析到段意歸納主題概括,一堂課下來教師殷殷切切,無所不至,實質上是教師在唱獨角戲,學生能收獲到的只是些理性的條條框框,長此以往,學生思想僵化,談何創(chuàng)新。所以,精講多練,順時而生,它具體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 精講,也就是讓學生聽什么問題
一篇學生沒有感知的課文,教師排山倒海的理性講解只能使學生墜入云霧,倒不如抓住教材的實質設置幾個具體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先去感知課文,然后進行啟發(fā),使其領悟、探究。進而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實現(xiàn)擴展和創(chuàng)新。在此過程中如《學記》所言,教學語言要“約而達,微爾藏。罕譬而喻”,提問要“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回答要“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對學生要“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特別是該講時“有如時雨而化之”,切莫學生一看即會,教師因知之甚多而喋喋不休,學生不會的噤若寒蟬。
2. 多練,包括技巧性訓練和讀寫及說的訓練
雖然我們反對煩瑣機械的訓練,新的教學大綱也淡化訓練,但語文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該練的還得練。這是語文表達的內在要求。
讀和背是統(tǒng)一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明讀的重要性。初中生要博覽群書,不要局限于教材這些“例子”。只有廣泛涉獵,才能領略人類文明成果,從而積累詞匯,提升文化素養(yǎng)。在讀的基礎上加強背誦。初中生思想單純,記憶深刻,正是學生原始知識積累的“灌漿期”。對博大精深的名篇佳作 ,無論理解與否,只管一路背來,當積累達到一定量時,語文水平得不到質的提高那才叫“咄咄怪事”。
寫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寫作既是語文水平的體現(xiàn),又是語文水平提高的途徑?!扒趯懝P下生花”,當讀背達到一定的程度,思想的火花就會閃現(xiàn),靈感就會降臨,這時要抓住時機,筆觸心聲,一氣呵成。需強調的是寫作過程不可拘泥于文體、內容和篇幅,但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抒發(fā)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注意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品位,培養(yǎng)健康個性。
講、練、讀、寫返璞歸真,四位一體。教師要擺正學生主體地位,靈活發(fā)揮主導作用,做到講時“一言既出,洗耳恭聽”;練時“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讀時“雙眼一掃,統(tǒng)覽全貌”;寫時“手臂一揮,鴉雀無聲”。
三、增強電教觀念,優(yōu)化課堂結構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現(xiàn)代科技手段已經(jīng)進入教育領域,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條件,用聲光電信號改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狀況。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能恰當?shù)厥褂秒娊淌侄危坏梢约哟笳n堂教學的容量,而且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進一步強化記憶,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增強雙向教學觀念,提高服務意識
傳統(tǒng)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僅是單向的傳遞信息,但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學生接受知識的渠道多元化,師生間的信息交流往往具有雙向性,出現(xiàn)了教學相長的局面。所以,新形勢下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把學生放在作為“人”的主體地位上,用尊重、賞識、關愛等服務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美的情操,提高審美情趣。
綜上所述,新的語文教學理念是初中生“思想單純,注意力集中,記憶深刻,想象豐富,思維活躍,學習時間相對寬?!钡奶攸c決定的,是“讓學生在更多的語文實踐中增長見識,開啟悟性,并適當進行語言學基本知識教育”教學任務重點決定的,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用新的理念開創(chuàng)語文教學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周文濤.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J].語文教學與研究,
2000(6).
[2]張煥芝.語文教師素質芻議[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1(3).
[3]張博.淺談中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定西教育學院學
報,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