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教育對于兒童身心全面的發(fā)展和素質的提高有獨特的作用。美好的音樂對陶冶兒童的情操、培養(yǎng)美好的品行修養(yǎng)以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審美觀等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兒童通過對民族音樂的學習,可以加強兒童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從而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好的音樂可以幫助兒童提高智力水平,激發(fā)出巨大的創(chuàng)新潛能。
關鍵詞:優(yōu)秀音樂;兒童品德;人才培養(yǎng)
音樂是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課程,它是一門表達人內心情感的藝術,應充分發(fā)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曾指出:“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進取精神,應該為兒童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環(huán)境,培養(yǎng)兒童對音樂的興趣,發(fā)展兒童的音樂才能。”由此可見兒童音樂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一、 音樂可以培養(yǎng)兒童的美好品德
美好的音樂對陶冶兒童的情操、培養(yǎng)美好的品行修養(yǎng)以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審美觀等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音樂教育。大教育家孔子教“六藝”其中就有“樂”。他通音律,善撫琴,喜歡健康向上的音樂,有時甚至激動得廢寢忘食??鬃右簧幸魳废喟?,這無疑對塑造他的先師人格很有幫助。以北方民歌《蘇武牧羊》為例,這首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歌曲多少年來一直在傳唱,它成為人民群眾表達愛國主義,驅逐敵人的心聲。 在這首樂曲廣為流傳的同時也極大地傳播了蘇武的“留胡節(jié)不辱”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樣,像《游擊隊之歌》《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等這些歌曲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也廣為流傳,同其他革命歌曲一樣,起到了激勵人民作戰(zhàn)到底和爭取民族獨立的必勝信念。通過這些歌曲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象,培養(yǎng)兒童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自然、愛科學、愛學習、愛勞動,樹立遠大理想、繼承革命傳統(tǒng)、團結互助等優(yōu)良品德。
二、通過學唱民族歌曲來繼承傳統(tǒng)文化
歌唱是使兒童進入音樂天地、表達思想情感最基本的途徑。歌聲是兒童的親密伙伴。在兒童音樂教育中,歌曲占的比重最大。因此,為小學生選擇歌唱材料要注意到符合小學生特點的同時,還要兼顧民族性這一特點。許多的音樂家及音樂工作者,他們?yōu)閮和占蛣?chuàng)作了不少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如:《春天的歌》《童趣》《故鄉(xiāng)是北京》《讓我們蕩起雙槳》《我們的朋友》等這些都是以兒童生活為題材,反映兒童思想感情,體現兒童心理特點與審美特點的歌曲。這些兒童歌曲既能充分表達童心,又能體現童趣,即用兒童的視角、審美心理和行為方式,表達出兒童的心靈語言。從美好歡樂的情緒中感受我們的民族是一個熱愛生活,勇敢、真誠的民族。同時兒童通過對民族音樂的學習,可以加強兒童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認識到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他們尊重傳統(tǒng)文化、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理念。
三、好的音樂可以幫助兒童提高智力水平
科學家在大量的實驗研究中發(fā)現,兒童的大腦右半球主要掌管著對音樂,圖形,空間的認識記憶,他們對90個年齡在6歲~15歲的兒童進行了一項實驗,只讓一半的兒童上一年的音樂課。一年后,他們對這些兒童進行記憶力測試時發(fā)現上音樂課的孩子的記憶力比沒上音樂課的孩子高出20%。在兒童欣賞音樂、演唱歌曲、律動練習、參加音樂活動的過程中,美好的音樂旋律能使兒童的聽辨能力得到迅速提高,所蘊涵的豐富而細膩的情感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這種感情的激發(fā)對兒童智力有著很大的啟迪和促進,使他們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激發(fā)出巨大的創(chuàng)新思維潛能。一些優(yōu)秀的科學家,其創(chuàng)造的靈感往往都是來源于音樂。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沒有早期的音樂教育,干什么事我都會一事無成?!闭且魳分械南胂罅Α?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使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兒童階段,用音樂這把金鑰匙來打開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之門是最為有效的途徑。
四、音樂可緩解兒童學習壓力,減輕學習負擔,促進身心健康
隨著現代人類生活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人們更加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每個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尤為迫切,在推行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體制下應試教育依然存在,考高分、比成績等現象深深誤導了家長的教子觀念和學生的成才觀念。學生、家長、教師三位一體,齊心協(xié)力為考分拼命,學業(yè)任務繁重,營養(yǎng)睡眠不足,對學習更易產生郁悶、緊張、厭煩、焦慮、恐懼的感覺,導致兒童身體素質下降,誘發(fā)精神疾病及嚴重的心理畸形,兒童身心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兒童應該通過自我調節(jié)來緩解學習負擔過重帶來的不利影響,調節(jié)緊張的生活, 凈化心靈。音樂對人的身心具有顯著的調節(jié)作用,如果你喜歡中國古典音樂,可以選擇具有舒緩、輕柔、婉轉、幽雅的樂曲, 比如《春江花月夜》《月夜》《催眠曲》《漁光曲》等輕快的音樂使人舒適、愉悅、安寧。也不乏節(jié)奏明快、旋律流暢的樂曲,比如《流水》《喜相逢》《百鳥朝鳳》等樂曲,這些雄健富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則使人精神振奮,心情舒暢。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反映表現大自然的音樂,比如《百鳥行》《空山鳥語》《蔭中鳥》等,有助于改善睡眠和休息。同時音樂作用于大腦,可以提高神經細胞的興奮性,改變情緒狀態(tài),喚起積極、健康的情緒,通過神經及神經體液的調節(jié),促進機體分泌一些對健康有益的激素、酶、乙酰膽堿等物質,能調節(jié)血流量,增加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等,從而促進整個身體的代謝功能,增強抗病能力,達到減少疾病和健康的目的。
總之,音樂是一種藝術,既是感情的語言,又是聲音的藝術。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是美好而快樂的,它把旋律、節(jié)奏、和聲、聲調等結合起來,將美好的情感用語言用聲音用心靈去表達、歌唱,使兒童懂得學習音樂,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所帶來的快樂。它使兒童能夠全面和諧地成長,如珍貴的母乳對兒童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