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政治思維
政治思維是關于政治法律制度、指導思想、活動方式、任務和內容等問題的思維活動。如果說科學思維偏重于“真”,道德思維偏重于“善”,藝術思維偏重于“美”,那么政治思維便偏重于“權”。
政治思維在人類思維發(fā)展史中是較晚出現(xiàn)的。政治思維是政治活動的產物。在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中,政治思維尤其豐富發(fā)達。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出現(xiàn)了研究政治的學者?!墩撜Z》基本上是一部政治著作,其中“政事”部分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系統(tǒng)闡述政治思維的專著。由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學派的政治倫理思維,主要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學說。由韓非集大成的法家政治法律思維,對于我國歷史上各朝代實際政治活動的影響更大。西方社會的政治思維主要是承襲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傳統(tǒng)。在古代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中,政治思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柏拉圖的著作《理想國》和《法律篇》、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學》和《雅典政制》都是世界著名的政治思想論著,對政治現(xiàn)象作了不同程度的論述,直接影響著后來歐美政治思維的演變和發(fā)展。孟子的“仁政”學說和“王道”主張中,有許多獨到創(chuàng)新的思想,對我國后世政治思維的發(fā)展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例如孟子的“重民”思想,在現(xiàn)實社會中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是在西方提出“國家三要素”之前2 000多年就指出:“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并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又比如,在孟子的“王道”主張中,也有許多至今仍不失其價值的精彩思想。他認為:“國君好仁天下無敵”“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边€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也主張王霸兼施、德法相輔,認為:“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贝送?,《禮記·大同》提出的大同思想,也比英國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一書早將近兩千年。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更是一部“歷史國家管理學”。
人的政治思維的內容總是與人的社會經濟利益關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政治集中地表現(xiàn)經濟,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么樣的政治觀點和政治制度。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又積極地反作用于經濟。任何政治思維和政治活動都具有歷史性,都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進行的。有人把歷史叫做過去的政治,而把今天的政治作為未來的歷史,不是沒有道理的。因此,任何政治思維,都是具體的歷史的,世界不可能有一般抽象的永恒不變的政治思維。人們的政治思維,總是隨著社會生活、社會存在的變化發(fā)展而相應變化發(fā)展的。
六、 經濟思維
經濟思維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及其規(guī)律的思維活動。由于經濟活動是與人類和人類社會同時產生,因此經濟思想是人類最早、最基本的一種思維活動。人類組織思維一開始就是群體思維。經濟思維隨著社會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一是原始天然經濟思維。二是自然經濟思維。這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比起單純依賴大自然賜物的天然經濟形式來講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但對自然的依賴仍然十分嚴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極大,人們基本上還是“靠天吃飯”。自然經濟的普遍特點是經濟狀態(tài)的孤立性、單一性和封閉性。三是商品經濟思維。市場經濟是高度發(fā)展、高度社會化和市場化的現(xiàn)代商品經濟。它要求經濟活動以市場為中心并受市場機制的調節(jié),所有的資源配置,都由統(tǒng)一市場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在今天,任何一個國家,要發(fā)展經濟,都必須使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互相接軌,積極參與世界市場體系和競爭,加強國際間的經濟合作與交流。
現(xiàn)代商品經濟思維也就是社會化的經濟思維,其特征:一是要求有商品觀念;二是要求有市場競爭觀念;三是要求有走向世界的觀念;四是要求有系統(tǒng)控制觀念。
經濟思維作為反映人類經濟活動的思維過程,具有不同于其他思維活動的特殊本質和特殊作用。首先,經濟思維具有求利性的特點。它著眼于“利”,是一種以經濟利益、經濟效益為目標和對象的思維活動,它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贏”與“虧”、“賺”與“賠”的矛盾。其次,經濟思維具有務實性的特點。它要求人們必須嚴格地從實際出發(fā),從社會和客觀需求出發(fā)。最后,經濟思維還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人們對未來經濟的發(fā)展,不可能作出完全準確的預測。任何周密的經濟發(fā)展計劃也很難完全避免盲目性,因為經濟運動無法完全擺脫隨機性和偶然性的影響。經濟系統(tǒng)的發(fā)展變化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社會經濟思維對社會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茖W的經濟理論,通過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經濟政策和經營管理的科學理論、戰(zhàn)略、策略可以轉化為社會生產力,推動思維和科學思維都可以轉化為社會生產力,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兩個并列的“滑輪發(fā)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