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但是社會實踐告訴我們,道德人格也是力量。江澤民曾經說過:“要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庇纱丝梢?,德育工作對一個人,對一個國家是多么的重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社會生活日趨豐富,各種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的侵襲使學校的德育教育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筆者通過走訪調查談一談農村部分學校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及思考。
一、農村部分學校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
長期以來,農村學校的德育教育流于說教,效果不佳,存在著許多弊端,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紙上談兵
品德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與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而我們現(xiàn)在一部分學校考查學生的德育情況就是那一張張試卷。試問,這種考查方式究竟可以看出來什么?
2.形式熱鬧
目前,大多數(shù)農村學校的德育活動還停留在形式上。每一項活動基本上是迫于各種壓力,活動開展得都挺熱鬧,今天學雷鋒,明天要植樹,后天要感恩。這種形式化的做法,效果有多大,值得我們深思。
3.按部就班與生活脫鉤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農村學校的德育教育基本上都是按照書本內容,針對全體學生進行的系統(tǒng)教育,很少有防患于未然的教育,基本上都是有了什么情況,然后再具體的進行什么教育。另外,學校的德育教育內容很多與農村孩子的生活離得太遠,目標又特別高、特別空。比如說,我們教育學生要好好學習,將來做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這對學生來說是多么的空洞,多么的蒼白無力。
4.方法單一
一直以來,評價學生的品德主要是看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考試都以書面形式為主,每學期期末對學生的品德進行等級評價,好的是A,不好的是B,對學生來說沒有多少觸動。這種評價方法的最大弊端是不考慮學生在家、在社會的綜合表現(xiàn)。
5.重智輕德
我們都知道德育是五育之首,應該大力抓好學生的德育,可是當?shù)掠c智育發(fā)生沖突時,大多數(shù)學校往往是以減少德育課程,以擠占德育時間為代價的。在德育教學中,要求各學科都要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實際工作中往往最終還是以智育為重,德育方面的內容只是一帶而過。
二、解決策略
當今的社會正在進行著前所未有的多方位、多層面的變革,僅立足于課堂,滿足于課堂傳授的德育教育方法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以前那種“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的做法應被我們拋棄,“5+2=0”的教育現(xiàn)象值得我們深思。筆者所在的學校從以下方面進行了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目標貼近學生生活
我們培養(yǎng)的是未來社會的合格公民,是具有社會所要求的道德情操的人。人是社會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為這樣,德育應該為學生步入社會奠定基礎。德育目標制定應當來源于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覺得德育目標通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
2.從實際出發(fā),確定德育內容
在德育內容的選擇上,要針對學生年齡的身心特點、認知水平、地域差異的實際,制定符合學校、學生的德育目標,從而使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方法論,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學校德育工作尤其要重視對學生的合作意識、誠信意識、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我們既要了解一般學生的一般狀況,還要了解特殊學生的特殊思想,要追根溯源,尋求根本,不僅要治標,更要治本。同時,也要考慮學生在校的時間是有限的,他們更多的是在家庭和社會中生活、活動、學習等。社會是個大熔爐,積極的、消極的、先進的、落后的,什么信息都存在,我們要堅持正面教育,用社會中的典型事物和先進事跡、先進人物來感染學生、影響學生。
3.用好宣傳主陣地
(1)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上好每一節(jié)《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充分發(fā)揮品德課的重要作用。同時還要開發(fā)地域資源及各學科的德育資源,注重學科滲透,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把握好知識點與德育的結合點,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
(2)安排好每次的班隊會及升旗儀式。爭取使升旗儀式上的每一句話都能夠打動學生的心靈。班隊會也是極好的德育時間,學校應制定出長期的德育目標,并明確具體時間段的任務,使班主任有章可循,切實提高德育的實效。
(3)借助活動,樹德育人。陳鶴琴先生說過:各種高尚的道德幾乎都可以從活動中學,通過活動使得美德的形成最切實。我們可從幾個方面嘗試:圍繞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選取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人和事進行德育教育,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以自己的角度去體驗、去感悟;以大型節(jié)日為契機,開展有益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團結互助的情感;努力創(chuàng)設一些富有個性的體驗活動,讓學生體驗他人的生活。比如說,體驗做一天家長、做一天值日生,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
4.合理評價,以德立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評價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明白道理,獲得提高,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德育工作中的正確評價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主體的參與意識,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樹立信心。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既要看到眼前的,又要看到長遠的,既要看到外在的,又要看到內在的,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客觀、公正、公平。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