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榮
(紹興文理學(xué)院 元培學(xué)院,浙江 紹興312000)
春秋諸侯國之宋國的國姓乃為“子”姓,這在《左傳》開篇就已經(jīng)點明的事實?!蹲髠鳌る[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于我?!边@段話里的孟子、聲子、仲子都是宋女,大概都是宋國國君的女兒?!懊献印焙汀爸僮印敝械摹懊稀焙汀爸佟笔潜硎九判?,“聲子”之“聲”是其死后之謚,她們?nèi)齻€人稱謂中的后一“子”字,正是她們娘家——宋國的姓,故后世注釋家們以此推斷宋國之國姓為“子”姓。現(xiàn)在我們要求解的問題是:宋國的國姓為什么會是“子”?“子”姓的始祖又會是誰呢?
《史記·殷本世》:“周武王崩,武庚與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續(xù)殷后焉?!薄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罚骸拔渫醣?,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當(dāng)國。管、蔡疑之,乃與武庚作亂,欲襲成王、周公。周公既承成王命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開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國于宋。微子故能仁賢,乃代武庚,故殷之馀民甚戴愛之?!币馈妒酚洝?,宋乃是殷商后裔所立之國,是周公旦立微子開以繼殷祚,所以,人們在論及宋之姓時,自然而然地要追溯到殷商之國姓。
《史記·殷本世》:“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xùn),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庥谏?,賜姓子氏。契興于唐、虞、大禹之際,功業(yè)著于百姓,百姓以平?!?/p>
這段話解釋了殷商為什么姓子。其實,這段話為商為什么姓“子”提供了兩種答案:一是賜姓子,一是吞玄鳥卵。所以后世關(guān)于殷商為什么是“子姓”就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是契因為佐禹治水有功而被舜賜姓“子”,一個說法是契母簡狄因為吞了玄鳥蛋而生下契,鳥蛋即是鳥子,故而姓子??此贫际钟械览?,其實卻都是根本說不通的。
首先,我們看關(guān)于商姓源自契母簡狄吞玄鳥蛋而孕契的說法。這種說法,只要略有一點點人類知識就知道,這純粹就是上古的神話傳說,因為,無論什么人,都不可能因為吃什么蛋而得孕。那么,古人為什么要編造出這么個神話傳說呢,我們認(rèn)為,其用意有三:一是為契找一個父親,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歷史對于已經(jīng)完全進(jìn)入父權(quán)家長制的春秋戰(zhàn)國時人來說,是根本不能接受的,而且,從理論上說他無論如何也必須要有一個父親,因為光有女人是生不出兒子的。二是為契的降生添加神性。契雖然沒有做天子,但他卻是殷商的祖先,也就是殷商歷代天子的祖先,天子之所為天子,乃是上天之子之義,天子能坐到這個位置是天命,同時也是代天行事。這些都注定天子必須具有神性,否則怎么能稱之為天子呢?契作為商代諸天子的共同祖先,毫無疑問會具有更大的神性。連后世之劉邦的出生都要憑空添加出神性,傳說時代的契出生時自然更是會具有神性了。三是解釋殷商得姓之源。如果我們知道了這僅僅只是一個傳說——加了神話,那么,殷商如此之得姓之說就不攻自破了。
從表面上看,契被舜賜姓之說頗為合理,但細(xì)研同樣是疑點重重。(一)司馬遷說“契興于唐、虞、大禹之際”,一個契居然跨度如此之大,只能說明司馬遷也不敢肯定契是何時之人。(二)契和舜是什么關(guān)系?照司馬遷的說法,都是黃帝的后裔,何以同是黃帝后代卻既不同族也不同姓,故此大概也只是一種傳說。(三)舜憑什么賜契姓?稍有一點歷史知識的話,所謂的虞舜時代,漢民族還處于氏族社會時期,就算舜部落和契部落是一個部落聯(lián)盟里的兩個部落,舜做了部落聯(lián)盟的酋長,部落聯(lián)盟是民主制,舜憑什么賜契姓氏?(四)舜自己姓姚,據(jù)說是因為他出生于姚墟而得姚姓,那么,他何以賜契姓子。前面說封契于商,何以姓卻是子?依古代姓氏起源的觀點,最常見的,也是最自然的得姓方式莫過于以所受封之地的地名為姓氏,為什么契受封于商卻不姓商而要姓子呢?這些個疑問目前顯然是不會有答案的,而這些疑問似乎可以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關(guān)于契被舜賜姓子的傳說是不合理的。這個傳說我們認(rèn)為應(yīng)該是戰(zhàn)國時人所編造的,其目的就在于解說殷商為什么會是“子姓”,而戰(zhàn)國時期姓氏最通行的說法就是賜姓說,縱觀殷商諸王,都沒有按受賜姓之說,那么,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殷商之得姓放在族祖身上,那是一個傳說的時代,什么傳說都好編排。
雖然宋國之立國似乎要追溯到殷商,但宋國的始封君實實在在的卻是微子啟,微子啟為避漢景帝劉啟之名諱又稱為微子開。據(jù)《史記·宋微子世家》記載,“微子開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紂之庶兄也。紂既立,不明,淫亂於政,微子數(shù)諫,紂不聽……微子度紂終不可諫,欲死之,及去,未能自決,乃問於太師、少師……遂亡?!薄爸芪渫醴ゼq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釋微子,復(fù)其位如故。武王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xù)殷祀,使管叔、蔡叔傅相之。”
依《史記》,微子啟是殷商王朝倒數(shù)第二個國王帝乙的首子,首子就是長子,司馬遷在這里沒有用長子而用首子,可能是為了區(qū)別于嫡長子,因為長子往往就是嫡長子。司馬遷大概從微子啟賢且長卻不得繼位,于是推斷微子啟不是嫡子。那么,微子啟與紂不是同一個母親所生大概是可以確定的。從微子啟持祭器造于周之軍門來看,微子啟對周的態(tài)度顯然沒有類似于紂那樣勢不兩立。與微子相似的殷商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箕子。據(jù)說箕子名胥余,封于箕?!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罚骸盎诱撸q親戚也?!迸狍S集解引馬融曰:“箕,國名也。子,爵也?!被诮裆轿髌芽h東北。紂始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桮;為桮,則必思遠(yuǎn)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奔q為淫泆,箕子諫,不聽。人或曰:“可以去矣?!被釉唬骸盀槿顺贾G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說於民,吾不忍為也?!蹦吮惑娫斂穸鵀榕?。遂隱而鼓琴以自悲,故傳之曰箕子操?!蔽渫鯗缫笊桃院?,還親自去訪問了箕子。武王曰:“於乎!維天陰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倫所序?!被訉υ唬骸霸谖趱呹旞櫵桕惼湮逍?,帝乃震怒,不從鴻范九等,常倫所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鴻范九等,常倫所序。”
“箕子”之“箕”說明他是“箕”地之長,那么“微子”之“微”應(yīng)該透露的是啟乃“微”地之長,“微”也是地名。《書·微子·序》孔傳云:“微,圻內(nèi)國名,子爵,為紂卿士?!薄妒酚洝ひ蟊炯o(jì)》司馬貞索引:“微,國號,爵為子,啟,名也?!蔽⒃诮裆綎|微山附近。說明微子和箕子原本各自有其地盤。這里我們沒有說是他們的封地,因為目前的文獻(xiàn)還不能證明殷商有過分封制度。也正是如此,所以“武王乃釋微子,復(fù)其位如故”。何“故”呢?難道不是原有的“微”地嗎!
微子啟是商紂王之庶兄,這“庶”是何種之庶呢?是異母之庶,還是同族同宗之庶呢?微子和箕子都臣服于周武王,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還支持周武王,以此,我們是否可以推測,微子啟和箕子與商王紂的關(guān)系并不是那么親近的呢?也就是說,這個庶不只是異母之庶,而是同族同宗之庶,因此,當(dāng)周武王伐紂滅商之時,其二人并沒有表現(xiàn)出同歸于盡之意。宋之始祖實際上是微子啟,而微子啟與商紂王不是同一個母親所生,我們認(rèn)為,這也許是解開宋之得姓之疑惑的一個關(guān)鍵所在。
我們再倒過來看微子啟和箕子胥余這兩個人的稱謂,這兩個稱謂很有一些意思。我們來看看《史記·殷本世》的一段記載。“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fù)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于冢宰,以觀國風(fēng)。武丁夜夢得圣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于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筑于傅險。見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圣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帝武丁祭成湯,明日,有飛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懼。祖己曰:‘王勿憂,先修政事?!婕耗擞?xùn)王曰:‘唯天監(jiān)下典厥義,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絕其命。民有不若德,不聽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嗚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繼,常祀毋禮于棄道?!涠⌒拚械拢煜孪腆O,殷道復(fù)興。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為德,立其廟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訓(xùn)。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為帝甲。帝甲淫亂,殷復(fù)衰。帝甲崩,子帝廩辛立。帝廩辛崩,弟庚丁立,是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fù)去亳,徙河北。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昂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獵于河渭之閑,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笨v觀司馬遷《史記·殷本世》,其中出現(xiàn)的人物和人名很多,既有殷商先公先祖諸如契、盤庚,也有時王武丁、祖庚等,也有非殷商族人諸如傅說、尹伊等,同是與微子啟和箕子身份差不多還有比干,但“微子啟”和“箕子胥余”這兩個稱謂還是有些特殊。特殊之一,唯他們兩個人的稱謂帶有地名,微子啟之“微”和箕子胥余之“箕”,各是地名,很可能就是他們各自的封邑。只是,我們不知道是商王所封,還是周王所封。特殊之二,唯有他們二人的名字中有“子”字。這個“子”該做何解?前人多說是爵稱,啟和胥余屬于子爵?商代是否有等爵這本身就還是一個問題,何況縱觀殷商一朝,何以就這兩個人出現(xiàn)爵稱。如果說這是周武王封其為子爵,也不合理,宋國是公爵,這是《左傳》可以證明的。說是尊稱,同樣不好解釋,為什么他們用尊稱,而比干他們就不尊稱了。那么,是否可以這樣認(rèn)為呢?這個“子”字其實是他們的族名。
在吳鎮(zhèn)烽的《金文人名大全》一書里,“子某”這種類型的稱謂有近110個,其中屬于殷商時期的人名約60個,超過西周、春秋和戰(zhàn)國之和。朱鳳翔先生在《商周家族形態(tài)研究》中也提到,光自、賓組王卜辭中“子某”名稱就有一百一十余個,常見的達(dá)三十余個。
“子某”稱謂中的“子”做何解,朱鳳翔先生的《商周家族形態(tài)研究》對商周時期的一些家族進(jìn)行了深入研究,“殷墟甲骨刻辭中多次出現(xiàn)有關(guān)‘族’的記載”?!霸诓忿o中最常見者,是將‘子’冠于某一名號前,稱‘子某’,據(jù)筆者統(tǒng)計,主要存在于武丁時期的自、賓組王卜辭中出現(xiàn)的‘子某’,即將近一百一十名,其中較習(xí)見者約三十余名。從卜辭看,‘子某’有時亦可稱作‘某’?!送猓笮鎷D好墓中出土的‘子束泉’器,有的銘作‘束泉’,也是‘子某’可徑稱‘某’之例。由此可見‘子某’之‘某’是其名號,是其稱謂的基本成分,表示身份的‘子’有時可以不用?!睋?jù)朱先生的研究,“子某”之“子”是指“王子”,類似于周代王之子稱“王子某”?!熬C上所述,可以對‘子族’得出這樣兩點認(rèn)識:1.子族是王族以外的與王有近親關(guān)系的同姓家族;2.‘子族’之‘子’是指一種特定的身份,‘子族’之稱在語法上類同于‘王族’,是指‘子’之族?!?/p>
把“子某”之“子”理解為“王子”存在一些問題,卜辭里的“子族”不在“王族”之內(nèi)。歷代卜辭中有一條講“王族爰(援)多子族”(《南北》明224),即是指卜王族是否要在戰(zhàn)事中支援多子族,“可見‘子族’不在‘王族’內(nèi)?!比绻白印笔欠从场巴踝印保械纳踔潦菚r王之子,而王子卻不屬于王族,顯然是說不通的。
朱書提到兩個現(xiàn)象:一是“‘子某’與不稱‘子某’的同姓貴族在身份上有某種區(qū)別?!睄u邦男在《殷墟卜辭研究》中實已提到這一點。這種差異,可以理解為王室成員內(nèi)部的親疏或等級不同,但我們認(rèn)為,也可以理解為不同家族之間的親疏和等級不同。二是“子某”在祭祀對象上存在的差異。朱先生特別說明:“有關(guān)‘子某’的殷王室祭祀比起侯伯將臣來數(shù)量上要多出許多,而且為‘子某’乞求禁御患害與疾病的御祭也很多。所以他認(rèn)為卜辭中的‘子某’與商王室有一種特殊親密的關(guān)系。這是正確的。但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子某’與王室關(guān)系之近,不僅表現(xiàn)在與其有關(guān)系的王室祭祀活動的數(shù)量上,而且更主要地是表現(xiàn)在涉及‘子某’的祭祀之祭祀對象上?!边@里說的是“子某”與非“子某”在祭祀上存在差別,意在說明“子某”與商王的關(guān)系。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即“子某”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家族?!安忿o中只見到一部分‘子某’與王室祭祀活動發(fā)生關(guān)系,并不是所有的‘子某’?!边@說明同是“子某”結(jié)構(gòu)類型稱謂者,與王室的關(guān)系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既可能是親疏不同,也可能是祭祀對象不同。朱先生把這種差異歸之于稱“子某”者,不都是時王之子,而可能還包括歷代商王之子。但我們認(rèn)為,“子某”中確定有一部分是商王之子,“子”是表“王子”身份,但也可能某些“子某”并不是王子,“子”另有所指。
商代社會已經(jīng)出現(xiàn)家族應(yīng)該是肯定,何景成先生在《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研究》一書里,對商周時期的一些族氏進(jìn)行了研究,其中就有諸好戈族、史族、息族等。那么,如果我們說殷商有一個獨立的“子族”家族,是否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呢?即“子某”類型的稱謂包括兩種人,一種是諸“王子”,一種是“子族”人。把同是“子某”類型稱謂中的一部分從“王子”中分離出來,獨立為“子族”,也許上面的一些問題就很好解釋了。卜辭中不屬于“王族”的“子族”實際上就是殷商時期的獨立“子族”家族;“子族”祭祀自己的祖先,因此有相對獨立而集中的祭祀對象。
1976年在河南安陽殷墟發(fā)現(xiàn)了一座殷商王室成員大墓,大墓的主人叫“婦好”,這座墓的發(fā)現(xiàn),震驚了考古界,也使一位湮滅了三千多年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墓主人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據(jù)說是武丁的第一任王后,也是祖己的母親。死后廟號“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紀(jì)前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婦好可謂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jù)可查的女英雄。從其墓的發(fā)掘推斷,她的名字應(yīng)該是叫“好”,“婦”則是一種親屬稱謂。在現(xiàn)存的甲骨文獻(xiàn)中,婦好的名字頻頻出現(xiàn),僅在安陽殷墟出土的1萬余片甲骨中,提及的就有200多次,可見婦好不僅是真實地存在,而且是武丁時期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就是說,國家大事,除了祭祀與占卜之外,就是保衛(wèi)邊防、開拓疆土和擄掠奴隸的征戰(zhàn)了。而在這兩件大事上,婦好都有杰出的表現(xiàn)。武丁是商朝歷史上有名的一代雄主,他在位59年中,頻繁出征作戰(zhàn),先后征服了西北、東南的周邊部族,極大地擴(kuò)充了王朝的版圖,史稱他統(tǒng)治的時期為“武丁中興”。在這個過程中,婦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當(dāng)時的文獻(xiàn)里,對她參與的軍事活動都有頗為詳盡的記載。譬如甲骨文中有一條卜辭寫道:“辛巳卜,貞:登婦好三千,登旅尤,乎伐羌?!?《庫》310)意思是說,商王征發(fā)婦好所屬的3000人馬及其他士兵1萬人,命他們?nèi)フ鞣ド掏醭乃迶城紘T谀莻€時代,13000多人的隊伍已經(jīng)算是浩浩蕩蕩的大軍了,這是甲骨文中所記載的商朝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戰(zhàn)爭。另有一次,“壬申卜,爭貞:令婦好從止冒伐巴方,受有祐。”(《粹》1230)武丁親征巴方,令婦好設(shè)伏兵,巴軍中伏,為婦好所殲滅。“辛巳卜,爭貞:今載王登人,呼婦好伐土方,受有祐?五月。”(《庫》257)“貞,王令婦好從侯告伐夷?!?《乙編》2948)在婦好墓出土文物中,發(fā)現(xiàn)有兩把“婦好”銅鉞,每把重達(dá)八、九公斤,這在商朝是王權(quán)和軍權(quán)的象征。據(jù)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記載,婦好曾多次主持各種類型和名目的祭祀活動,利用神權(quán)為商王朝統(tǒng)治服務(wù)。
在婦好墓中共出土隨葬物品1928件,其中青銅器440多件,玉器590多件,骨器560多件。此外還有大量石器、象牙制品、陶器等。婦好墓出土的器物異常精美,如工藝精湛的小玉人、鑲嵌綠松石的象牙杯等。這里包括4面銅鏡、4件銅鉞、130件青銅兵器、以一對司母辛大方鼎為首的200余件青銅禮器、十五種共156件酒器、以及來自新疆等地的玉器佩飾755件、來自臺灣、海南甚至更遠(yuǎn)處的海貝7000多枚、各色寶石制品47件等等。除此之外,還有為婦好殉葬的16名殉人、6條殉狗。如此豐厚的陪葬品,或許不能僅僅從體現(xiàn)武丁對妻子的敬愛之情去理解,更多的可能是證明了婦好是一位擁有獨立經(jīng)濟(jì)能力的貴族領(lǐng)主或類似于西周的諸侯,擁有龐大的奴隸群。
史載婦好大概在其三十多歲時不幸去世,武丁非常痛心,將她下葬在自己處理軍政大事的宮室旁邊。即使如此,武丁仍然覺得自己守護(hù)的力量不夠,于是,他率領(lǐng)子孫們?yōu)閶D好舉行了一次又一次大規(guī)模的祭祀,并且為婦好舉行了三次冥婚,將她的幽魂先后許配給了三位先商王:武丁的六世祖祖乙、十一世祖大甲、十三世祖成湯。將婦好許配給成湯之后,武丁終于放下了心,大概認(rèn)為有多達(dá)三位偉大的先人共同照看,婦好在陰世里能夠得到安全和關(guān)懷了。由此可以看出,婦好在武丁心中的地位絕非一般。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jù)甲骨文的記載,作為武丁后妃的婦好并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是經(jīng)常呆在自己的封地里。這種現(xiàn)象在后來的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不過在當(dāng)時這似乎是個普遍的現(xiàn)象,武丁的妻妾兼女將有好幾個,甲骨文里記載除婦好外著名的還有一位婦邢,地位僅次于婦好,也曾多次率師遠(yuǎn)征,同時為武丁管理農(nóng)業(yè)和內(nèi)政。她被封在井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臺。
婦好擁有非同一般的出身和見識,當(dāng)她嫁給武丁成為王妻之后,武丁給了她相當(dāng)豐厚的封土和子民,她的封地以她的私名命名而叫作“好”,進(jìn)而為族名,于是殷商有了一個大氏族叫“好”族。
韓江蘇《殷墟婦好墓主身份辨》一文從多個角度證明婦好墓墓主即是商王武丁的法定配偶之一。“甲骨卜辭有婦光(《合集》2811)、婦周(《合集》2816)、婦喜(《合集》390臼)等,這些女子皆以方國諸侯為名,來嫁于商,商王通過婚姻關(guān)系籠絡(luò)某些方國,目的在于擴(kuò)大國家的統(tǒng)治基礎(chǔ)。婦好應(yīng)為子方之女?!辈芏ㄔ啤端灸缚肌罚骸啊愫谩俏涠》ǘㄅ渑煎?,經(jīng)筆者考證,乃‘子方’之女?!?另見《‘帚好’乃‘子方’之女》——《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朱楨在《巾幗最早屬殷商——說婦好、婦井》中說:“我們發(fā)現(xiàn),商王武丁的重要諸婦中,只有婦井是目前可以確定為方國的女者,其他如婦好為同族貴族之女,婦娘、婦妊等當(dāng)為異姓貴族之女?!薄斑@可能與婦好、武丁同姓(同為子姓)同族有關(guān)。‘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武丁與婦好相配屬族內(nèi)婚,后代體智弱而不健。”我們不清楚朱楨從何而得到結(jié)論商王與婦好是同族同姓,但這段話似乎間接地承認(rèn)婦好為子族,而殷商是子姓,由此推斷他們是同族同姓。但是,這個推斷不是很可靠,因為殷商是否為“子”姓還不確定。
前人一般都認(rèn)為婦好是子方之女,概是由其“婦子”之“子”而推斷出來。從甲骨文資料看,婦好的氏族族徽原本是一個亞形中畫兕形的標(biāo)志,婦好也許是商王國的一個屬國之首領(lǐng)或公主、或者是商王國周邊部落的母系部族首領(lǐng)或公主,但婦好原先的氏族并非子族。在商王諸婦中,“婦某”之“某”固然有以方國名命名的,但也存在女子私名的現(xiàn)象。朱鳳翔先生的《商周家族形態(tài)研究》中說:“卜辭中確實存在著一種現(xiàn)象,即以同一個名號來稱呼族長與其族,同時也用來指稱這個族的族居地??隙诉@一點,無疑對從卜辭中確認(rèn)商代族組織的名號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如果卜辭中一個名號確實具有以上說的三種意義,則它即可以被理解為是一個族的名號,如果這種名號更能與同時代的商金文中的族氏銘文資料相聯(lián)系,而且通過祭祀卜辭等資料進(jìn)而可以了解到持有這個名號的貴族與商王的親屬關(guān)系,則我們即可以確定卜辭中這個名號屬于商人族名?!蔽覀兛梢匀绱送茰y,武丁的配偶“婦子(好)”得到封賜,另立宗族,其族名即以“婦子(好)”私名為族名,從而有了“子族”。在甲骨文里,人名、地名和族名三合一的情況比較普遍,但具體到某個人某個族,是由人名而地名而族名呢,還是由地名而人名而族名,就可能因人而異。對于婦好來說,既可能是“子(好)”原本是這個女子的私名,后來得到分封,其封地因而稱為“子(好)”,進(jìn)而衍生出子族,也可能是這個女子因功受封于“子”地,因而稱為“婦子(好)”,進(jìn)而衍生出子族。就婦好而言,我們更傾向于“子”原本是其私名,因其功大而得到封地,其封地以其私名而得名曰“子”,其族人也因其而稱“子族”。
從甲骨文和金文資料來看,婦好為武丁留下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名叫孝己,女兒名字不詳。武丁至少有過兩個女兒擔(dān)任過商王朝中的官員,并且像婦好那樣擁有自己的封地。她們是子妥和子媚,即子妥鼎、子媚鼎的主人,其中有一個或許便是婦好的女兒。不論如何,婦好有子嗣這一點應(yīng)該是沒有問題的,便也就有了發(fā)展為族的條件。韓江蘇在《殷墟H3卜辭主人“子”為太子再論證》一文中推斷,H3卜辭主人“子”即為武丁與婦好所生之子孝己,在武丁時期的一度被稱為“小王”,但在其母婦好去世之后,武丁受后妻之惑,把孝己流放到了外地,故而沒有繼位。但是,如果我們考慮到,武丁在繼位之前,曾被其父小乙放到民間,備嘗艱辛,繼位之后大有作為,我們是否也可以設(shè)想,孝己流放民間本是武丁對太子的一種考驗。只是由于現(xiàn)在不明的原因,孝己最終沒有繼位。孝己雖然沒有即位為商王,但也許他這一脈卻得到了發(fā)展,成為商王重要的一支,形成了商王朝的“子族”。商朝晚期出現(xiàn)大量“子某”人名,就可以得到解釋了,“子某”固然不泛指王子某某,但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婦好所建立子族后裔,子為其族名,子啟和子胥余就是子族的兩個后裔。
綜上所述,婦好私名叫“子”,是商武丁王的一位杰出的后妃,因其戰(zhàn)功顯赫而裂土受封,其封邑也因她而得名為“子”,其后裔衍生為氏族,即為殷商之子族,她的子孫以族名為氏而有了子氏。宋國的開國國君微子啟,實乃是商王朝子族之人,因此,宋的國姓為子姓,乃是因其開國國君啟為“子”族,而子族追根溯源是婦好之后裔,婦好才是子族之祖。由此,以往的兩個觀點需要重新探討,一個是“子”姓因殷商的始祖契而得姓,很可能子姓與契沒有什么關(guān)系;一個是歷代注釋家把殷商說成是“子”姓,現(xiàn)在看來,宋之子姓并不能代表殷商之族(國)姓。
參考文獻(xiàn):
[1]吳鎮(zhèn)烽.金文人名大全[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何景成.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研究[M].濟(jì)南:齊魯書社,2009.
[3]朱鳳翔.商周家族形態(tài)研究[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4.
[4]林景明.用婦好墓出土器物的銘文為婦好正名[J].殷都學(xué)刊,1993(2).
[5]曹定云.司母考[J].華夏考古,1993(2).
[6]張素鳳,卜師霞.也談“婦好墓”[J].中原文物,2009(2).
[7]韓江蘇.殷墟婦好墓主身份辨[J].中原文物,2010(1).
[8]朱楨.巾幗最早屬殷商——說婦好、婦井[J].殷都學(xué)刊,1990(2).
[9]韓江蘇.殷墟H3卜辭主人“子”為太子再論證[J].古代文明,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