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江(1671?-1746?),清代畫家,字文濤,晚年號岫泉,江蘇江都人。雍正時,召入宮廷為祗侯。
袁江主要活動于民間。是職業(yè)畫家,長時間在揚州和江浙一帶活動。他擅畫山水樓閣,早年師法仇英,中年對古代作品尤其是宋代的山水畫作過細心地摹繪。繪畫技藝大增。其畫傳流功力深厚,尤其繼承青綠山水傳統(tǒng),所作青綠山水,渾樸有致。中年“得無名氏所臨古人畫稿,技遂大進”。他將雄偉壯闊的山色與富麗堂皇的樓閣,很好地融為一體,既精細入微,又氣勢磅礴,有力地提高了“界畫”的表現(xiàn)能力,被推為清代“界畫”第一。
袁江存世作品較多,多在國內(nèi)收藏,也有一些流到海外。天津市文管處收有一幅《瞻園圖卷》,表現(xiàn)南京的園林建筑;上海博物館藏有一幅《東園圖卷》;北京文物局收有《驪山避暑圖軸》,表現(xiàn)想象中的仙境;南京博物院藏有《海山三山圖軸》,也描繪了想象中的仙境和古代建筑,瑰麗壯觀,富有意境。
此畫中一貓攀扶于老梅枯干之上,仰頭注目枝頭三只小雀,似欲捕捉。貓及老干皆以墨彩重寫,又以細毫勾出貓之毛發(fā),造型生動,富有張力。小鳥以淡彩寫出,著筆筒約,安詳適意,與貓之緊張動感形成鮮明對照。梅花刻畫細致,嬌嫩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