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吳勤娟 費蘇琴
(江蘇省蘇州市中醫(yī)醫(yī)院骨傷科,江蘇 蘇州 215009)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中醫(y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致的腰腿痛癥狀一般是外感風寒濕熱之邪或跌仆損傷所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或素體腎精虧虛,筋脈失于濡養(yǎng),不榮則痛所致,屬中醫(yī)學腰痛病、痹證、痙證、痿證等范疇。2012-08—2012-11,我們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用中醫(yī)藥辨證施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60例,并單純常規(guī)護理治療60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120例均為江蘇省蘇州市中醫(yī)醫(yī)院骨傷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齡18~69歲,平均(55.34±12.55)歲;病程3 d~10年,平均(13.72±18.11)個月。對照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齡16~61歲,平均(52.42±15.21)歲;病程3 d~11年,平均(17.12±22.03)個月。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2.1 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1]。①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濕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壓增加(如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③脊柱側彎,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動受限;④下肢受累神經(jīng)支配區(qū)有感覺過敏或遲鈍,甚者肌肉萎縮;⑤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拇趾背伸肌力減弱;⑥X線片示脊柱側彎,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變椎間隙變窄,相鄰椎體邊緣有骨質(zhì)增生;⑦CT或MRI檢查見椎間盤突出。符合①~⑤項中的任意3項及⑥、⑦中的1項,即可明確診斷。
1.2.2 排除標準 合并有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危及生命的原發(fā)性疾病者;合并腰椎骨折、腰椎滑脫、嚴重腰椎管狹窄、馬尾綜合征、椎管內(nèi)腫瘤、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患者;腰背部皮膚有破損潰瘍者;妊娠、哺乳期婦女及精神障礙疾病患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入院后常規(guī)藥物治療,如甾體或非甾體抗炎藥、脫水劑、神經(jīng)營養(yǎng)劑等,并指導患者臥硬板床休息,掌握軸位翻身的方法,注意保暖,指導患者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練。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中醫(yī)藥辨證施護治療。
1.3.2.1 辨證分型 根據(jù)患者主要臨床證候表現(xiàn),進行痹、痙、痿辨證分型[2]。①痹證:腰部疼痛麻木牽及腿足,伴僵硬,活動不利,甚則臥床不能翻身,站立不能行走;偏寒濕者腰腿冷痛,陰天加重,舌質(zhì)紫黯,苔白微膩,脈弦緊;偏濕熱者腰腿痛伴熱感,遇熱痛甚,口渴,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②痙證:腰腿拘攣作痛,肌肉緊張,甚則疼痛拘急,由腰部引至腿足,不能活動,可伴有胸悶不適,腰痛連脅,目赤腫痛,頭昏,舌質(zhì)紅,苔黃膩或白膩,脈弦。③痿證:腰肌無力,有空虛感,下肢麻木,行走無力,甚則半身不遂,半身無汗,可伴畏寒怕冷,納食減少,耳鳴盜汗,腰膝痠軟,舌質(zhì)淡,苔白,脈沉細或細弱。
1.3.2.2 中藥內(nèi)服 ①痹證:獨活寄生湯加減。偏寒濕者:獨活10 g,桑寄生15 g,秦艽10 g,防風10 g,川芎10 g,當歸10 g,生地黃10 g,桂枝6 g,細辛3 g,杜仲10 g,川牛膝10 g,黨參10 g,炙甘草10 g。偏濕熱者上方去桂枝、細辛,加薏苡仁30 g、黃柏10 g;疼痛較甚者加用制川烏頭、草烏頭各6 g。②痙證:牽正散加減。藥物組成:僵蠶10 g,全蝎6 g,白附子6 g,木瓜10 g,威靈仙15 g,水蛭6 g,地龍10 g,生地黃10 g,石斛10 g,白芍藥15 g,炙甘草10 g。③痿證:補陽還五湯加減。藥物組成:生黃芪30 g,赤芍藥10 g,地龍10 g,當歸10 g,桃仁10 g,川紅花6 g,黨參10 g,茯苓10 g,白術10 g,白扁豆10 g,陳皮6 g,桔梗6 g,川牛膝10 g,狗脊10 g。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2.3 藥熨外治 保留患者內(nèi)服中藥湯劑后所剩藥渣,將藥渣裝入合適的布袋內(nèi)(大小為20 cm×15 cm),以藥袋不滴藥液為宜。將藥袋口扎緊高溫加熱3~5 min,待藥袋溫度達到50~60 ℃后在患者疼痛的腰部及肢體部位辨證取穴施護藥熨治療[2]。①痹證取穴:雙側秩邊、委中、承山、昆侖及阿是穴;②痙證取穴:雙側腰陽關、環(huán)跳、風市及陽陵泉;③痿證取穴:雙側腎俞、腰陽關、足三里及三陰交。先在患處涂少量凡士林,將藥袋置于患處或相應穴位處,用力均勻來回推熨或回旋運轉(zhuǎn),開始時用力輕,而速度稍快,隨著藥袋溫度的降低,用力增強,同時速度減慢,藥袋溫度降低后可更換藥袋。每次持續(xù)30~40 min,每日1~2次。
1.3.2.4 注意事項 藥熨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局部皮膚顏色變化,同時詢問患者對溫度的反應,藥袋的溫度以患者能夠忍受為最佳,避免出現(xiàn)燙傷,特別要注意皮膚感覺較遲鈍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始終保持室內(nèi)溫度,無風,藥熨之后靜休期間注意保暖和避風。
1.3.3 療程 2組均連續(xù)治療4周后統(tǒng)計療效。
1.4 療效標準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能恢復正常工作;好轉(zhuǎn):腰腿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1]。
2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
由表1可見,2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腰椎間盤突出癥目前的治療手段仍以非手術治療為主,許多患者可經(jīng)保守療法治愈和緩解。中藥湯劑是中醫(yī)臨床治療最常用方法,我們根據(jù)患者主要臨床表現(xiàn),進行痹、痙、痿辨證論治。痹證選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方中獨活為君,取其伏風,善祛下焦與筋骨之風寒濕痹;伍以細辛發(fā)散陰經(jīng)風寒,搜剔筋骨風濕而止痹痛;防風祛風邪以勝濕;秦艽祛風濕而舒筋;桑寄生、杜仲、牛膝祛風濕,兼補肝腎;當歸、川芎、熟地黃養(yǎng)血又兼活血;黨參、薏苡仁補氣健脾;桂枝溫通血脈;黃柏燥濕清熱;川烏頭、草烏頭祛風除濕,溫經(jīng)止痛;甘草調(diào)和諸藥。痙證選用牽正散加減,方中全蝎、白附子、僵蠶共奏熄風鎮(zhèn)痙、化痰散結、通絡止痛之功;白芍藥、甘草緩急止痛,和營生新;木瓜、威靈仙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水蛭、地龍通絡散結,祛瘀生新,并增強熄風止痙之力;生地黃、石斛養(yǎng)陰生津。痿證選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方中黃芪、當歸大補氣血;桃仁、紅花活血化瘀;赤芍藥、地龍通絡止痛;牛膝、狗脊補肝腎,強筋骨;“治痿獨取陽明”,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得健,則宗筋得潤,筋脈通利,痿證的治療當以脾胃為要,故另加黨參、茯苓、白術、白扁豆、桔梗、陳皮理氣健脾,運脾開胃。
藥熨法是傳統(tǒng)的中醫(yī)外治療法,具有消散瘀積、疏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及解痙止痛之功。早在《內(nèi)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提出,《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云“病在骨,淬針藥熨”。藥熨法的熱效應使局部皮膚充血,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痙攣,松弛骨、關節(jié),促進局部代謝,有利于炎性物質(zhì)吸收、消散,同時藥物氣流借熱能滲透皮膚,發(fā)揮藥物的作用。辨證取穴施護藥熨治療,使藥效直接作用于穴位,調(diào)暢經(jīng)絡,改善體液、血液循環(huán),達到止痛的目的[3]。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中藥燙熨能使藥物通過熱力直接作用于患處,改善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性物質(zhì)吸收,消除神經(jīng)根的充血、水腫,減輕神經(jīng)根與周圍組織的粘連,使疼痛得到緩解[4]。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醫(yī)藥辨證施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藥熨療法屬于中醫(yī)特色外治方法,操作方便,在中藥內(nèi)服的同時將其剩余藥渣作藥熨外治,不但經(jīng)濟實用而且療效顯著,能較好地改善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癥狀,增強保守治療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202.
[2] 姜宏.腰椎間盤突出癥—重吸收現(xiàn)象與診療研究[M].2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社,2012:139-141.
[3] 李懷夫.藥熨療法的止痛作用探討[J].中華臨床醫(yī)學雜志,2005,6(8):103.
[4] 鄭慶元,侯曉慧,黃雪芬.中藥燙熨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觀察與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7,15(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