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蕾
(天津外國語大學 英語學院,天津 300204)
受建構主義影響,國家身份研究出現(xiàn)了明顯的話語轉向。研究者開始關注各類話語對國家身份的構建功能。[1-4]現(xiàn)有研究多從批評話語分析角度,突顯不同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或是對不公正的社會問題進行批判,關注單一的語言符號模式,鮮有動態(tài)研究。對中國國家身份構建的研究多集中在西方媒體對中國的負面表征上。[5]主動構建中國形象的研究多來自國際傳媒學領域,強調圖像符號體系的設計和傳播,缺少對多模態(tài)符號互動模式的探討。目前,對多模態(tài)話語的研究主要分為以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為基礎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和以認知語言學理論為基礎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前者從功能的層面進行分析,注重話語分析的社會性:后者從認知層面進行分析,注重隱喻、轉喻兩種認知現(xiàn)象的研究和闡釋。[6]本文從認知層面,解讀《中國國家宣傳片——角度篇》中的多模態(tài)隱喻如何構建中國國家身份。
以認知語言學為基礎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以Forceville等為代表。[7]Forceville指出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因此隱喻不僅可以用語言符號表達,還可以用其他符號模式來表達。他首次提出多模態(tài)隱喻的概念,將其定義為源域和目標域全部或主要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模態(tài)來表征的隱喻。這些不同的模態(tài)包括:1)圖片或視覺模態(tài);2)聽覺模態(tài);3)嗅覺模態(tài);4)味覺模態(tài);5)觸覺模態(tài)。多模態(tài)隱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多模態(tài)隱喻被定義為由兩種以上模態(tài)共同參與構建的隱喻;狹義上的多模態(tài)隱喻指原域和目標域是在不同的模態(tài)中被表征的。該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廣義多模態(tài)隱喻。
在眾多模態(tài)中,F(xiàn)orceville著重研究了圖片模態(tài),強調圖像是隱喻思維的一種有效的表達形式。基于概念隱喻理論、概念整合理論和關聯(lián)理論,他提出了圖像隱喻,并按源域和目標域的呈現(xiàn)方式.把圖像隱喻劃分為三類:單域圖像呈現(xiàn)式、雙域圖像呈現(xiàn)式及文字—圖像互補式。第一類指只有一個域(通常是目標域)以圖像形式呈現(xiàn),另一個域沒有以圖像形式表示出來,但可以通過圖像語境準確無誤地推斷出來。第二類指源域和目標域同時以圖像的形式顯性呈現(xiàn),兩者或相互獨立或整合為一個視覺格式塔。第三類指一個域以圖像的形式呈現(xiàn),另一個域則以文字的形式傳達,兩者缺一不可,否則就無法解釋為隱喻。如果刪除所有的文字材料,隱喻現(xiàn)象隨之消失。從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關系看,在單域和雙域圖像呈現(xiàn)式的多模態(tài)隱喻中,圖像和文字相互印證和加強,在文字—圖像互補式中,圖像和文字相互補充。
Forceville的圖像隱喻和多模態(tài)隱喻多用來研究靜態(tài)語類中文字和圖像的互動模式。
2011年1月,專題長片《中國國家形象片——角度篇》在紐約時報廣場正式播放。宣傳片采取分段落編輯的方法,共有11個章節(jié),主要由800多個圖像構成,并配有英文旁白、中文字幕和背景音樂,涵蓋了經濟、政治、科研、教育、文化、環(huán)境、民族等多個領域,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現(xiàn)了當代中國的社會生活。除了引子、開篇、結尾部分,《角度篇》通過“開放而有自信”、“增長而能持續(xù)”、“發(fā)展而能共享”、“多元而能共榮”、“自由而有秩序”、“民主而有權威”、“貧富而能互尊”、“富裕而能節(jié)儉”8個章節(jié)系統(tǒng)、辯證地表征了當下的中國。
《角度篇》開篇即以太空俯瞰中國為引子,并在紅色背景下打出了白色的“中國”二字,從視覺上突出了本篇的主題,接著提出了“我們是誰”、“我們在想什么”等五個問題,為整部形象片定下基調,并試圖對這些問題做出回答。
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者主要運用視覺模態(tài)(圖像與中文字幕)、聽覺模態(tài)(英文旁白和背景音樂),共同構成源域,映射宣傳片中的幾個主要主題,構建出“旅程”、“表演”、“建筑”、“戰(zhàn)爭”、“生物體”等隱喻。其中又以“旅程”和“表演”多模態(tài)隱喻最為突出。
“旅程”隱喻基于路徑圖示。路徑圖示包含動體、起點、路徑 、終點、方向,及障礙、路標、方式、旅伴等一些其它因素。終點、路徑、障礙、到達終點以及沒有到達終點等因素可以對事件目標、實現(xiàn)目標的方法、問題、成功與失敗進行隱喻性的表征,為更加復雜的“旅程”隱喻提供了基本的認知結構。[8]Lakoff曾將“旅程”隱喻表述為“有目的的活動是一次沿著一定路徑到達目的地的旅程”。[9]之后,Charteris-Black將它進一步細化為“有目的的社會活動是一次沿著一定路徑到達目的地的旅程”。[10]“旅程”語義域內容豐富,包括由不同詞匯所激活的不同概念場景(scenario)。[11]它們在語義上屬于 “旅程”概念的下義范疇,卻具有更豐富的心理表征,涉及與“旅程”概念相關的形式、事物和行為。片中,中文字幕、英文解說詞、動態(tài)圖像一起主要激活了“旅程”域中的“道路”和“前行”場景。
例句(1)和例句(2)中的名詞“path”以及“道路”,是“旅程”隱喻中常見的隱喻詞,在第一章節(jié)中分別以聽覺和視覺模態(tài)出現(xiàn),構建出“旅程”概念域中的“道路”場景。鏡頭中呈現(xiàn)出中國基礎建設的成就,包括道路的鋪設和復雜的交通網絡。創(chuàng)作者運用動態(tài)圖像、文字、聲音等多種媒介,凸顯了旅程中的“道路”場景。
動詞“接軌”本是交通術語,在路徑圖式中專指分別修筑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道路或鐵路軌道并軌連接起來,引申為不同主體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相互融合。在《角度篇》中,它表征了中國在發(fā)展過程中,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經濟、文化、藝術、體育、衛(wèi)生等所有相關內容與當今國際社會的大環(huán)境相統(tǒng)一,其標志性的事件即是申報奧運會和加入世貿的成功。鏡頭中相繼出現(xiàn)了相關歷史片段,用動態(tài)圖像呈現(xiàn)出目標域。
(1)30 years opening has been a time of bravely facing the new and stepping forward on a path of our own choosing.
(2)人們不得不承認,中國在和全世界接軌的同時,保持著自己鮮明的特色:30年開放,30年面對新事物而勇敢無畏,自信得選擇適合自己國情和民情的發(fā)展道路。
例句(1)中的動詞短語“step forward”原是路徑圖式中對前行運動的描述,在“旅程”隱喻中映射出主體向著目的地邁進的事件,構建為“旅程”中的“前行”場景,暗示著中國一直沒有停止發(fā)展的腳步。伴隨著英文旁白“step forward”,鏡頭中出現(xiàn)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巨大腳印。開幕式上的腳印原是29個,沿北京的中軸路向奧運會主會場走去,象征著29屆奧運會的歷史足跡。在《角度篇》中,巨大的腳印從屏幕的右邊向左邊移動。如果我們把右邊看作現(xiàn)在,把左邊看作將來,[12]那么移動的腳印就象征了當代中國走向未來的步伐。
另外,伴隨著英文解說詞與中文字幕對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發(fā)生變化的描述,鏡頭里相繼出現(xiàn)了天安門前擁擠的自行車人流和指揮交通的警察、公路上高速行駛的汽車以及江河上行駛的輪船,色彩逐漸絢麗。匆匆前行的人群、向前行駛的汽車與輪船都隱喻性地表征了中國的發(fā)展。這些“前行”場景中不同方式的呈現(xiàn),映射著中國發(fā)展的多樣化。各個鏡頭之間切換的速度逐步加快,暗示著前行速度不斷加快,隱喻得表征出中國的發(fā)展越來越快。
因此,“道路”與“前行”場景在《宣傳片》語境中充實了“旅程”概念域,構建出多模態(tài)隱喻“中國的發(fā)展是一次旅程”。結合各個章節(jié)的主題,這個隱喻可以詳細表述為“中國的發(fā)展是沿著自己所選擇的道路達到目的地的一次旅程”。其中源域多以動態(tài)圖像、中英文詞匯等多種模態(tài)共同呈現(xiàn),激活了“旅程”概念域豐富的語義范疇;而目標域除了動態(tài)畫面,多數(shù)情況下并沒有被顯性呈現(xiàn),但受眾可以根據(jù)語境推斷出來。
結尾處,疾馳的車流和各種道路強化了“道路”與“前行”場景,隱喻性地表征著前進中的中國;在圖像構建的源域場景中,越來越快的音樂節(jié)奏表征著運動主體逐漸加快的步伐,在《角度篇》的語境下,隱喻性地表達了中國發(fā)展的速度在加快。在音樂的高潮處,紅色背景下出現(xiàn)了一行白色的英文,并伴有相應的英語旁白:China on the Way。介詞短語“on the way”再一次體現(xiàn)了“道路”場景,聚焦于主體向著目標努力,但還尚未實現(xiàn)目標的狀態(tài),構建出“發(fā)展中的當代中國”的意象。因此這句言簡義豐的話語總結了該片的主題:中國在發(fā)展,中國在不斷進步。
另外,宣傳片中的“旅程”隱喻引發(fā)了受眾對于傳統(tǒng)在中國發(fā)展中的地位的思考。
宣傳片開篇鏡頭中出現(xiàn)了熊貓、京劇、武術等象征中國傳統(tǒng)的一些元素,與文字和旁白(例句3和4)中呈現(xiàn)的主題“傳統(tǒng)”相互呼應,將受眾的注意力通過視覺和聽覺手段,聚焦到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詞語“背負”(burden)與“動力”(driving force)觸發(fā)了“旅程”概念中“障礙”與“推動前行的力量”這兩種語義范疇,代表了兩種相反的力量。因此,此處的辯證性隱喻表征引發(fā)了人們的深思:中國傳統(tǒng)是中國發(fā)展的障礙還是動力?
(3)傳統(tǒng)是一種背負,還是一種推動發(fā)展的動力?
(4)Is tradition a burden,or kind of driving forcefor development?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模態(tài)“旅程”隱喻主要運用視覺和聽覺模態(tài)觸發(fā)“旅程”概念域中的“道路”與“前行”場景,隱性或顯性地表征了中國的發(fā)展。在凸顯發(fā)展中的中國形象時,創(chuàng)作者用動態(tài)圖像、聽覺與視覺文字聚焦目標域“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通過聽覺與視覺文字激活的源域場景,提出傳統(tǒng)在國家發(fā)展中的作用。
“表演”隱喻是將源域“表演”語義范疇中的各種元素映射到目標域。[13]這些元素包括舞臺、演員、節(jié)目、演出的不同階段以及演出的效果等。它們映射到政治領域,構建社會機構,強調個人或團體在社會行為中發(fā)揮的積極作用和擔當?shù)呢熑?。[14]“表演”域的核心是表演主體精心安排節(jié)目的,影響觀眾情緒,如戲劇使人心情愉悅,悲劇催人淚下。相應地,政治家們被描寫為舞臺上的演員,其政治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潛在支持者,促使他們接受其觀點和立場?!缎麄髌分卸嘁詣討B(tài)圖像呈現(xiàn)“表演”范疇。例如在開篇部分出現(xiàn)的京劇演員、在第一章節(jié)中出現(xiàn)的街頭演唱者以及結尾部分出現(xiàn)的鋼琴四手連彈的表演場景,只有在第三章節(jié)通過英文旁白(5),創(chuàng)造者激活了“表演”概念域中的舞臺場景。
(5)As such the results of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all in hands of growing status on the world stage.
相對于源域直觀的呈現(xiàn),目標域即中國及其經歷的變化,多數(shù)情況下要靠受眾根據(jù)宣傳片的主題和上下語境進行推斷,形成以下主要映射(如下圖),將“表演”概念域中的核心人物、事件與場景投射到宣傳片所構建的核心事件——中國的發(fā)展變化以及它所發(fā)生的世界背景。
圖1 宣傳片中“表演”隱喻所隱含的語義映射
源域中核心元素所蘊含的語義、場景和情感也被同時映射到目標域。表演的舞臺會讓受眾聯(lián)想到絢麗的聚光燈下備受關注的演員,映射出備受世界矚目的快速發(fā)展的中國國家形象;而當代中國社會發(fā)生的變化就像舞臺上呈現(xiàn)的節(jié)目那樣引人注目。
結尾部分,創(chuàng)作者運用了鋼琴四手聯(lián)彈與各種飛速車流的穿插剪輯,同時背景中出現(xiàn)了轉喻性地象征著整個國家的中國各地的歷史名勝與標志性建筑,使源域與目標域事物都通過圖像得到顯性呈現(xiàn)。但是創(chuàng)作者并沒有局限于視覺模態(tài)構建的圖像隱喻,而是同時運用了聽覺模態(tài)。伴隨著一個個剪輯出的城市畫面和鋼琴演奏場面,鋼琴聲變得越來越激昂,令人激情澎湃。在圖像構建的表演場景中,越來越快的音樂節(jié)奏構建出目標域事物——中國發(fā)展的速度,隱喻性地表達了中國發(fā)展的速度在漸漸加快。
以上分析表明,“表演”隱喻通過以圖像為主的視覺模態(tài)以及聽覺模態(tài)形象地構建出中國快速發(fā)展的國家形象。
通過對宣傳片中多模態(tài)“旅程”隱喻與“表演”隱喻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創(chuàng)作者主要運用視覺和聽覺模態(tài),將“旅程”與“表演”概念域中的語義元素映射到宣傳片所體現(xiàn)的主題,即當代中國的國家身份。畫面、聲音、文字等多種模態(tài)相互作用,激活了“旅程”概念域中的“道路”和“前行”場景以及“表演”概念域中的“舞臺”等概念場景,形象地構建中快速發(fā)展中的中國國家形象。我們可以看出,在構建多模態(tài)隱喻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者并沒有局限于圖像隱喻。除了圖像與文字,背景音樂作為隱喻思維表達的一種方式,在多處表征了中國發(fā)展的速度,體現(xiàn)了國家宣傳片這種話語模式在構建國家身份過程的優(yōu)勢。
[1]Wodak,R.Fragmented identities:redefining and recontextualizing national identity[C]//In Paul Chilton&Christina Schaffner(eds.).Politics as Text and Talk.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2002:143-169.
[2]Blackledge,A.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multilingual Britain[J].Journal of Language,Identity,and Education,2002,1(1):67-87.
[3]Shenhav,S.2004.Once upon atime there was anation:narrative conceptualization analysis.The concept of‘nation’in discourse of Israeli Likud Party leaders[J].Discourse&Society,2004,15(1):81-104.
[4]Ricento,T.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Americanism[J].Discourse&Society,2003,14(5):611-637.
[5]李正國.當前國內學術界對國家形象的研究現(xiàn)狀[J].寧夏黨校學報,2006(1):75-79.
[6]潘艷艷.政治漫畫中的多模態(tài)隱喻及身份構建[J].外語研究,2011(1):11-15.
[7]Forceville,C.Pictori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8]Semino,E.Metaphor in Discour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92.
[9]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In A.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
[10]Charteris-Black,J.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New York:Palgrave,2004:74.
[11]Musolff,A.Metaphor and Political Discourse:Analogical Reasoning in Debates about Europe[M].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4:17-18.
[12]Forceville,C.and Marloes,J.The flesh and blood of embodied understanding:Thesource-path-goal schema in animation film[J].Pragmatics&Cognition,2011,19(1):37-59.
[13]張蕾.英漢語篇表征的批評隱喻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1.
[14]Bryant,J.Or Enactment:The theatrical metaphor as an analytic framework[J].The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3,44(6):55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