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紅 曾仕英
老年性癡呆現(xiàn)已成為老年人中僅次于心血管病、癌癥和腦卒中的第四大導致死亡的疾病,患病率每5年約增長1倍,在70~75歲患病率約為5.3%,75~80歲為11%,80歲以上高達22%[1]。AD目前尚無有效的醫(yī)治方法,主要憑借護理來提高其生存質量和延緩病程的進展[2]。AD發(fā)展到晚期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兩便失禁,智能趨于喪失,無自主運動,成為植物人狀態(tài),常因吸入性肺炎、壓瘡和感染等并發(fā)癥而死亡[1],但患者不可能終身住院治療,多數(shù)時間由家庭負責對患者的看護和照顧[3],而現(xiàn)在家庭中的照顧者大都缺乏對該病的相關知識和護理技能,照顧中存在許多問題,極易導致各種并發(fā)癥的反復發(fā)生,危及患者生命。據(jù)調查,98.3%的患者家屬希望醫(yī)務人員能給AD照顧者相應的護理指導[4]。我科于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對住院治療的30例晚期AD照顧者進行了護理技能指導,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材料 選擇我科住院晚期AD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齡73~97歲,平均年齡83.56歲。選取這30例晚期AD的照顧者,均與患者同住,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28~60歲。與患者關系:親屬4例,子女5例,其他21例。文化程度:大專以上2例,高中8例,初中14例,小學及以下6例。
1.2 方法 對照顧者進行疾病認知、安全防護、鼻飼護理、皮膚護理、排便護理及預防感染知識的指導,并將指導前后照顧者掌握程度進行比較。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百分率及χ2檢驗。
2.1 疾病認知 向照顧者講解AD基本知識,包括概念、病因、主要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常見護理問題和防護措施等,使照顧者對AD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能用理解、寬容、誠懇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幫助患者最大限度的改善生活質量。
2.2 安全防護
2.2.1 防墜床:患者床鋪不宜過高,以免操作不便;人應睡在床中央,翻身時不使患者過于靠近床邊或用力太猛,防止跌落,有條件應使用床欄。
2.2.2 防燙傷:患者感覺遲鈍,對冷、熱、疼痛不敏感,嚴禁使用熱水袋、電暖袋、鹽水瓶等物取暖,泡腳時水溫適宜;進行烤燈和熱敷治療時掌握好溫度和時間;管飼營養(yǎng)使用加溫棒時勿接觸皮膚,防止燙傷。
2.2.3 防脫管:各種管道要固定妥當、位置良好、護理方法正確,在翻身、擦浴、更換衣褲被服等操作時提高警惕,防止扯脫;需要的患者可進行保護性約束。
2.3 鼻飼護理
2.3.1 鼻飼液配制:以天然食物如牛奶、豆?jié){、雞蛋、水果、蔬菜、瘦肉類、魚類等為原料,經(jīng)粉碎勻漿制成營養(yǎng)液,成本低、營養(yǎng)好、經(jīng)濟實惠,適用于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良好的患者。
2.3.2 鼻飼管固定:鼻飼管應用膠布妥善固定于鼻梁和臉頰上,開口端塞子塞嚴,以免胃內容物反流;經(jīng)常更換固定用的膠布,防止膠布黏性不夠胃管滑脫;為患者翻身時,小心勿將胃管扯脫;躁動患者可使用保護性約束。
2.3.3 鼻飼方法和次數(shù):每次鼻飼前檢查并證實胃管在胃內才可注食,先注入少量溫開水,然后再緩慢注入鼻飼液,200ml/次,注食完畢,再注入溫開水20~30ml沖凈管腔,防止堵塞,開口端塞子塞嚴;鼻飼4~5次/日,間隔時間>2小時。
2.3.4 鼻飼注意事項:每次鼻飼前檢查胃內殘留量,若殘留量大于前次灌入食量的50%,應后延喂食時間;鼻飼時和鼻飼后半小時內抬高床頭30°~45°(或協(xié)助患者取坐位),防止鼻飼液反流發(fā)生誤吸;鼻飼后盡量避免吸痰、翻身和叩背,防止胃內容物反流入呼吸道;藥片應研碎、溶解后再注入,防堵塞胃管;鼻飼管要定期更換,妥善固定。
2.4 皮膚護理
2.4.1 保持皮膚清潔、舒適,無損傷:給患者穿寬松、柔軟、棉質吸汗的衣物,防止皮膚勒痕及過敏;修剪患者指甲防止抓傷皮膚,也可戴巴掌式手套預防;正確使用尿壺、便盆,避免皮膚刮傷、擦傷等;保持床鋪平整、清潔、干燥,污染及時更換;床上擦浴1~2次/日,觀察全身皮膚情況,勤更換衣褲,皮膚干燥可使用適宜護膚品。
2.4.2 預防壓瘡:患者睡海綿墊或氣墊床全身解壓;按需更換體位,避免拖、拉、推動作,防止擦破皮膚,翻身后將患者的肢體置于功能位置,在背部、雙膝間及踝部放置大小、軟硬適宜的墊(靠)枕,使患者舒適,易于體位維持;嚴禁對受壓發(fā)紅部位皮膚進行按摩,可選用合適的壓瘡防護用品。
2.5 排便護理
2.5.1 床鋪布置:床鋪上加用防水橡膠中單和一次性尿不濕,大小便排出時便于及時處理更換,防止床鋪深層污染。
2.5.2 大便護理:觀察患者排便規(guī)律,按時放便器接便,每次便后將肛周及臀部用溫水洗凈拭干,禁止用力擦拭而損傷皮膚和黏膜,肛周涂抹紫草油/紫草膏保護;患者發(fā)生便秘時,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增加粗纖維食品含量,攝入足夠水分,同時輔以腹部按摩,必要時使用通便藥物。
2.5.3 小便護理:女患者使用女式接尿器、一次性成人紙尿褲、尿不濕等接尿,污染、潮濕及時更換,每次更換時清潔會陰部,保持局部干燥;男患者可用男式接尿器、尿壺、一次性保鮮袋等接取小便。保鮮袋使用方法是:檢查保鮮袋無破損后,用開口套住整個陰莖,開口多余處整齊折疊后用輕便小夾子夾緊即可,袋內有尿液時,取下夾子換新保鮮袋即可。該方法簡單、安全、實用、取材容易,注意袋口夾子松緊度適宜,過松易脫落,過緊會損傷陰莖。
2.6 預防感染
2.6.1 預防呼吸道感染:房間每日開門窗換氣,保證空氣新鮮流通;室內勤打掃衛(wèi)生,無灰塵污垢殘留;隨季節(jié)氣候變化增減被子和衣物,忌忽冷忽熱;翻身時為患者拍背促進排痰,及時清除口腔內痰液;為患者擦浴、翻身、更換被服衣褲時注意保暖,防止受涼;不與感染或患感冒的人接觸;做好鼻飼護理,防止吸入性肺炎。
2.6.2 預防消化道感染: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舒適、無異味,有潰瘍可涂碘甘油等藥物;配制飲食時注意衛(wèi)生,生熟分開,餐具嚴格清潔消毒,操作者雙手潔凈;不喂食可疑、變質食物,進食定時、定量。
2.6.3 預防泌尿道感染:每日進行會陰沖洗/擦洗,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每日攝入足夠水分,以達到排尿沖洗尿道的目的;做好尿失禁護理,盡量不留置尿管;觀察尿液性狀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
對30例晚期AD照顧者護理技能指導前后的掌握程度進行比較,見表1。
表1 晚期AD照顧者護理技能指導前后掌握程度的比較[人(%)]
老年性癡呆是一組慢性進行性疾病,家庭是患者療養(yǎng)和康復的主要場所,家庭照顧者的護理行為對AD患者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晚期AD患者,護理得當可以延緩病情、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反之會加重病情,使疾病惡化,同時對照顧者自身健康也產(chǎn)生不良影響,因此要使AD患者得到科學有效的護理,提高照顧者護理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結果顯示,對晚期AD照顧者進行護理技能指導后,照顧者在疾病認知、安全防護、鼻飼護理、皮膚護理、排便護理、預防感染方面的知識技能明顯提高(P<0.05),減輕了照顧者心理負擔,提高了護理質量。
晚期AD照顧者護理技能的提高,使患者出院后的家庭護理更趨于專業(yè)性和科學性,能有效減少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另外對照顧者要進行個性化護理指導,可采用專家講解、護理操作示范、一對一指導、解答疑惑、相互交流等多種形式,文化程度較高者,還可發(fā)放相關書籍、健教手冊供閱讀學習;文化程度較低者,要反復強化指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直到掌握。住院期間護士要注意觀察照顧者是否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患者身上,適時給予指導?;颊叱鲈汉笳疹櫿呖赏ㄟ^電話隨訪、來院咨詢等得到繼續(xù)指導??傊瑢ν砥贏D照顧者進行護理技能指導要有針對性,才能滿足其所需,也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1 化前珍主編.老年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11-112.
2 狄紅梅,陸虹.對老年癡呆患者的主要照顧者照顧性行為的現(xiàn)狀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08,8(1):7 -9.
3 侯淑肖.癡呆患者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6):1443-1444.
4 徐永能,盧少萍,符霞,等.老年性癡呆患者家居安全的護理干預[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185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