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十部樂》對唐代音樂文化的影響

2013-10-13 08:25吳政佐
長治學院學報 2013年5期
關鍵詞:龜茲涼州樂舞

吳政佐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音樂是唐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時期,隨著國家的統(tǒng)一、經濟的強盛、民族間交流的頻繁、文化政策的開放以及交通網的完善,使唐朝全面吸收和整合了各地區(qū)、各民族間的音樂文化,并大量吸收和融合外來音樂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十部樂》?!妒繕贰吩谔拼魳肺幕l(fā)展中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十部樂》概況

《十部樂》是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融會中西、內外樂舞精華的基礎上于貞觀十六年(642)形成的唐宮燕樂,其隨時代的變化發(fā)展而不斷得以豐富。起初,《十部樂》中的各部樂舞僅指其中的一個具體樂部。后來,《十部樂》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汲取新的音樂養(yǎng)分以豐富其樂舞,這就使各部樂舞的內涵得以擴大,即從僅指其中的一個具體樂部擴大到泛指具有某一民族或地區(qū)音樂風格的樂舞。因此,《十部樂》中的各部樂舞也有了廣狹義之分。

開皇初年(約581—585),在繼承南北不同風格樂舞的基礎上經過對傳統(tǒng)的漢族樂舞、少數民族樂舞和外來樂舞的全面消化和吸收后,漸成隋《七部樂》,即《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大業(yè)中(605—618),“煬帝乃定《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以為九部?!盵1]377隋煬帝在《七部樂》基礎上加《康國》、《疏勒》二部樂、改《國伎》為《西涼》、并列《清商伎》為諸樂之首而成隋《九部樂》。到唐初,因“軍國多務,未遑改創(chuàng)”[2]1040,故“高祖登極之后,享宴因隋舊制,用九部之樂?!盵3]1059

唐初沿隋舊制的情況一直持續(xù)到貞觀十一年(637)《禮畢》的廢除?!缎绿茣穼Υ嗽疲骸八鍢访孔嗑挪繕方K,輒奏《文康樂》,一曰《禮畢》。太宗時,命削去之,其后遂亡。”[4]470唐繼承隋《九部樂》后,又刪《文康樂》一部,此時唐只有《八部樂》。貞觀十四年(640),協(xié)律郎張文收制《燕樂》并列為諸樂之首,于是唐《九部樂》新成。太宗平高昌后,于貞觀十六年(642)又加奏《高昌伎》,自此始有唐《十部樂》[5],即《燕樂》、《清樂》、《西涼樂》、《高昌樂》、《龜茲樂》、《疏勒樂》、《康國樂》、《安國樂》、《天竺樂》、《高麗樂》。據此可知,《十部樂》是在隋七部、九部樂基礎上形成的唐宮燕樂。

從《十部樂》形成過程來看,其內容豐富多彩,不僅有本土樂舞,還有外來樂舞,主要有以下四部分:一、唐代本朝創(chuàng)作的樂舞,如《景云樂》。其是張文收據“貞觀中,景云見,河水清”[6]3721,并采古《朱雁》、《天馬》祥瑞之義而作的。二、從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傳入的樂舞,如《高昌樂》、《龜茲樂》、《疏勒樂》等?!杜f唐書?音樂志》云:“西魏與高昌通,始有高昌伎。我太宗平高昌,盡收其樂”[7]1069,又云:“周武帝聘虜女為后,西域諸國來媵,于是龜茲、疏勒、安國、康國之樂,大聚長安”[8]1069,可知《高昌樂》、《龜茲樂》、《疏勒樂》是源于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樂舞。三、從周邊國家傳進來的樂舞,如《高麗樂》。其是北魏于436年征服北燕后得馮氏政權而得高麗伎,隨后傳到中原的。此外,《康國樂》、《安國樂》、《天竺樂》等也是從國外傳進來的。四、流傳下來的古典樂舞,如《清商樂》?!锻ǖ洹吩疲骸啊肚鍢贰氛?,其始即清商三調是也,并漢氏以來舊曲”[9]3716,可知《清商樂》是漢魏以來的樂舞,后被《十部樂》所用。

《十部樂》形成的過程,也是民族間音樂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的過程。兼具中西樂舞特色的《十部樂》是唐代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唐代音樂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豐富了唐代音樂文化內容。

二、《十部樂》對唐代樂曲的影響

《十部樂》對唐代樂曲的影響非常明顯,特別是其中的《龜茲樂》和《西涼樂》,形成“自周、隋以來,管弦雜曲將數百曲,多用《西涼樂》,鼓舞曲多用《龜茲樂》,其曲度皆時俗所知也”[10]1068的盛況。而“其曲度皆時俗所知也”,可見其大盛于閶巷,成為周隋以來音樂的主流。這既說明了唐樂吸收邊疆民樂為己所用,也說明了邊疆民樂對唐樂影響之深?!洱斊潣贰泛汀段鳑鰳贰吩跂|傳中與中原樂舞發(fā)生交融,又產生了許多新樂舞。這些樂舞在曲風上呈現(xiàn)出《龜茲樂》和《西涼樂》之特點,集中體現(xiàn)在坐、立部伎中。《新唐書·禮樂志》云:“立部伎八:一《安舞》,二《太平樂》,三《破陣樂》……《破陣樂》以下皆用大鼓,雜以龜茲樂……《慶善舞》顓用西涼樂,聲頗閑雅?!盵11]475由此知《立部伎》中有五部樂用《龜茲樂》伴奏,故其曲風上有《龜茲樂》之特點,呈現(xiàn)出“妙絕弦管,新聲奇變”[12]378的音效;《慶善舞》意在宣揚文德,因舞容閑雅、安徐而獨用《西涼樂》伴奏。書中又云:“坐部伎六:一《燕樂》,二《長壽樂》,三《天授樂》……自《長壽樂》以下,用龜茲舞,唯《龍池樂》則否?!盵13]475由此又知《坐部伎》中有四部樂用《龜茲樂》伴奏,故其曲風上亦有《龜茲樂》之特點。從以上對二部伎的分析可知有九部樂的曲風吸收了《龜茲樂》的音樂元素,足見《龜茲樂》當時影響之深。

此外,《西涼樂》和《天竺樂》對唐代大曲,如《涼州》、《霓裳羽衣曲》也頗有影響。唐時涼州既是西涼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能歌善舞的多民族雜居之地,樂舞文化積淀深厚?!段鳑鰳贰吩跊鲋莸膫鞑ミ^程中與當地樂舞發(fā)生融合,產生了新形式的“西涼樂”作品——大曲《涼州》。《開天傳信記》云:“西涼州習好音樂,制新曲曰涼州,開元中列上獻。”[14]842在“西涼樂”基礎上形成的《涼州》大曲經涼州都督郭知運進獻給朝廷后,深得玄宗喜愛,常在宮廷演奏?!堕_天傳信記》有記載,云:“上召諸王便殿同觀,曲終,諸王賀,舞蹈稱善”[15]842,足見《涼州》曲在當時影響之大?!赌奚延鹨虑肥翘拼笄械木罚缮⑿?、中序和曲破構成,是玄宗在吸收《婆羅門曲》的基礎上大膽革新而成的?!督蜿栭T詩》云:“上皇夜半月中去……宸聰聽覽未終曲,卻到人間迷是非。”其注云:“葉法善引上入月宮,時秋已深,上苦凄冷,不能久留,歸,于天半尚聞仙樂。及上歸,且記憶其半,遂于笛中寫之。會西涼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與其聲調相符,遂以月中所聞為之散序,用敬述所進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盵16]6563《樂府詩集》云:“《樂苑》曰:‘《婆羅門》,商調曲。開元中,西涼府節(jié)度楊敬述進?!短茣吩?‘天寶十三載,改《婆羅門》為《霓裳羽衣》?!盵17]1128《霓裳辭十首》云:“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聽水作霓裳?!盵18]3425由上可知該曲是在《婆羅門曲》的基礎上革新而成的。

三、《十部樂》對唐代樂器的影響

《十部樂》不僅對唐代樂曲有影響,而且對唐代樂器也有影響。關于此,《舊唐書》、《新唐書》、《通典》等史料中對《十部樂》所用樂器均有詳細記載,因其記載基本一致,故以《舊唐書》中記載為例進行論述。下表是對《舊唐書·音樂二》中相關文字的統(tǒng)計:

樂部 樂器種類 弦樂器 管樂器 擊樂器 胡樂器 漢樂器燕樂 22 6 8 8 11 11清商樂 16 8 5 3 1 15西涼樂 19 6 7 6 12 7高昌樂 11 3 4 4 9 2龜茲樂 15 3 5 7 12 3疏勒樂 10 3 3 4 8 2康國樂 4 0 1 3 4 0安國樂 10 4 3 3 9 1天竺樂 10 2 3 5 10 0高麗樂 15 5 7 3 8 7

透過上表,可知《十部樂》對唐代樂器融合的具體影響。許多樂器如豎箜篌、銅鈸、羯鼓等都是從域外傳入中原的新樂器,在與傳統(tǒng)樂器融合后被傳統(tǒng)音樂所吸收,形成新的異于漢魏以來的唐樂。《隋書·音樂志》云:“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華夏舊器。”[19]378終唐一代,豎箜篌不僅在龜茲、安國等樂中用來演奏樂舞,而且在彈奏華夏音樂時也經常用到。“五弦琵琶,稍小,蓋北國所出”[20]1076,可在西涼、龜茲、疏勒等樂中見其頻繁使用的情形。觱篥,又稱篳篥,吹樂器,《樂府雜錄》云:“觱篥者,本龜茲國樂也,亦曰悲栗,有類于笳。”[21]34原胡樂中使用的觱篥,此時《燕樂》也有使用。銅鈸,擊樂器,“亦謂之銅盤,出西戎及南蠻”[22]1078,已被廣泛用于西北邊疆民樂中。羯鼓,擊樂器,《羯鼓錄》云:“出外夷,以戎羯之鼓,故曰羯鼓”[23]3,于八世紀初傳入中原后得到廣泛流行。它不僅在龜茲、高昌、疏勒等樂中廣泛使用,而且還受到唐玄宗的青睞,稱“羯鼓,八音之領袖,諸樂不可方也。”[24]476“笛,漢武帝工丘仲所造也。其元出于羌中”[25]1075,經數百年間的融合已被多數民樂所用。笙,吹樂器,《爾雅?釋樂》云:“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26]73,在燕樂、清商、西涼等樂中皆有應用。

綜上所述,植根于中原傳統(tǒng)樂舞,廣采博納中外樂舞精華而成的《十部樂》是唐代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唐代音樂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一方面豐富了唐代樂曲內容,形成新的曲風;另一方面促進了唐代樂器間的交融,增強了樂舞演奏效果?!妒繕贰芬曰趾氲臍舛?、寬廣的胸懷引領著唐代音樂文化的發(fā)展潮流,是唐代音樂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

[1][12][19]魏徵等.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2][3][7][8][10][20][22][25]劉昫,張昭遠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11][13][24]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郭宣軍.唐代十部樂形成考略[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3,(2):72-74.

[6][9]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14][15]鄭綮.開天傳信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6][18]彭定求等.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7]郭茂倩.樂府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1]段安節(jié).中國文學參考資料小叢書·樂府雜錄[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23]南卓.中國文學參考資料小叢書·羯鼓錄[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26]周祖謨.爾雅校箋[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4.

猜你喜歡
龜茲涼州樂舞
“非遺”傳統(tǒng)舞蹈的當代構建與審美表達——以朝鮮族農樂舞為例
龜茲樂舞
三部龜茲樂考辨
最愛涼州面皮子
先秦時期樂舞美學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龜茲古樂
心道與民國時期涼州佛教的復興
涼州瑞像示現(xiàn)之“正光說”獻疑
抒海本生及其在吐峪溝壁畫中的呈現(xiàn)
敦煌樂舞團藝術家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