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化視域下人文景點名稱的翻譯——以大雁塔的名稱翻譯為例

2013-08-15 00:47:35
商洛學院學報 2013年1期
關(guān)鍵詞:大雁塔譯法旅游景點

劉 鋒

(1.西安外國語大學 研究生部,陜西西安 710128;2.商洛學院 外語系,陜西商洛 726000)

人文景點名稱是對旅游景點特征的形象概括,對景點內(nèi)容的介紹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景點名稱翻譯的好壞不僅直接反映譯者水平的高低,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游客是否會選擇此景點作為參觀游覽的對象,影響到文化交流與傳播。但是由于我國現(xiàn)代化的旅游產(chǎn)業(yè)起步較晚,旅游翻譯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卻始終沒有完全成形,缺乏各個方面細化的研究,對于旅游景點的翻譯也還沒有一個規(guī)范化的標準[1],有研究者對目前的旅游資料翻譯現(xiàn)狀作過調(diào)查,結(jié)論是“國內(nèi)旅游翻譯良莠不齊,問題頗多”,并歸納為“拼寫遺漏錯誤”“語法錯誤”“中式英語”“用詞不當,語言累贅”“文化誤解”等六大類錯誤[2],綜觀這六類錯誤,大都與文化有關(guān),其根源就在于譯者忽略了漢英語言文化上的差異[3],在人文景點名稱的翻譯上尤其如此,在翻譯中存在著大量的錯誤,并造成了一定的混亂局面。針對這種情況,本文擬從文化翻譯觀角度出發(fā),以陜西省著名人文景觀——大雁塔為例,對人文景點名稱翻譯進行探討,希望本文的觀點、方法能對這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翻譯文化觀

翻譯是跨語言 (cross-linguistic)、跨文化(cross-cultural)、跨社會(cross-social)的交際活動。翻譯的過程不僅是語言轉(zhuǎn)換過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會特征的文化轉(zhuǎn)換過程[4]。同一文化背景環(huán)境下人們對該種語言文化一般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認知心理圖式因而可獲得相同或相近的聯(lián)想意義[5],然而,翻譯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而每種文化是在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人文歷史、政治制度、地理環(huán)境、風俗習慣等背景環(huán)境下慢慢積淀而成的。因此,不同的文化會因其自己形成的背景環(huán)境不同而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和文化個性,這種文化差異當然會給各自的語言——文化的載體留下各自的烙印,也賦予了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所產(chǎn)生聯(lián)想意義也不盡相同。因此,旅游資料的翻譯不應(yīng)該只是語言間的轉(zhuǎn)換更應(yīng)該是文化層面的詮釋,一種文化解碼,即如紐馬克在《翻譯問題探討》一書中所說:詞語都因其內(nèi)涵(connotations)而具有某種隱喻含義。在翻譯過程中,如果源語言與目的語之間不存在一種文化互迭(cultural overlap)的話,那么譯品往往會走失掉其源語言所具有的內(nèi)涵和隱喻(metaphorical)意義[6]??v觀景點名稱翻譯,不難發(fā)現(xiàn),所謂“走失”現(xiàn)象是由于種種因素使譯品表現(xiàn)出與原景點名在隱喻意義、文化內(nèi)涵和表現(xiàn)風格等方面不一致或失真的一種現(xiàn)象,此外,由于中西文化形成的背景環(huán)境不同,各自的文學作品中都存在著某些相對對方文化中“空缺”的東西,即“文化空缺(cultural default)”。當代翻譯界越來越重視這種“走失”和“空缺”,并建議從文化視域?qū)Ψg理論進行研究,文化翻譯觀就是這樣一種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對翻譯進行研究的理論。研究者不再將翻譯看作是靜止的,純語言的機械轉(zhuǎn)化,而是將其視為特定社會歷史文化語境中文化的不斷變化,對接和交流的過程。英國翻譯理論家蘇珊·巴斯耐特指出翻譯就是文化內(nèi)部和文化之間的交流,翻譯等值就是源語與異語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以她為代表的文化學派對當代社會需求和翻譯的總體狀況進行了自覺的反思,提出了文化的翻譯觀。在她們看來翻譯絕對不是一個純粹的語言行為,它深深地植根于語言所處的文化當中,文本也不是語言中靜止不變的標本,而是譯者理解作者意圖,并將這些意圖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于另一種文化的語言表現(xiàn),因而翻譯絕對不僅僅是復制和模仿,而是文化協(xié)調(diào)和對接。具體看來,文化翻譯觀的理論包含以下方面的具體含義:翻譯應(yīng)以文化作為翻譯的單位,而不應(yīng)停留在語篇之上;翻譯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譯碼重組過程,更重要的還是一種交流行為;翻譯不應(yīng)該局限于源語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該文本在譯語文化里功能的等值;不同的歷史時期翻譯有不同的原則和規(guī)范。在文化翻譯觀的理論中,翻譯就是滿足文化的需要,是把文化作為翻譯的單位,是文化的等值和轉(zhuǎn)換,這無疑突破了傳統(tǒng)的翻譯觀念,順應(yīng)了當代世界各國之間文化交流日益加強的趨勢。因此,在旅游翻譯中不論是采用“直譯”和“意譯”,“動態(tài)對等”和“形式對等”,“異化”與“歸化”等策略,都要將翻譯看作是一種基于原文的文本處理過程,在旅游景點名稱的英譯中堅持兩條原則:以源語文化為取向的原則;以譯語為重點的原則[7]。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具有悠久歷史而光輝燦爛的文化。隨著中國的發(fā)展,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探索和追求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所以譯者的目的是通過旅游景點的翻譯把多姿多彩的中國文化宣傳和傳承下去,滿足外國人對我國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確切地來說“旅游的本質(zhì)內(nèi)容,其實就是體驗文化的差異”。以譯文為重點的原則要求譯者關(guān)注目標語的同時,適應(yīng)目的語讀者的習慣。在翻譯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目的語讀者的需要、期望和想要獲得的知識等。譯者應(yīng)該盡量多地把另一種文化信息傳達給游客,并著力把讀者的反饋和建議作為翻譯旅游景點名稱的依據(jù)。

二、人文景點翻譯的特殊性及文化性翻譯失誤

人文景點是指古今一切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長效性、傳承性、觀賞性價值的人類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物,它們是人類歷史文化的結(jié)晶,是古今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綜合體現(xiàn)。人文景點作為人類有意識的建造物,包含著濃郁的人性因素,作為人類歷史文化的結(jié)晶,積淀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就人文景點翻譯而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土壤,翻譯則是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的橋梁?!胺g中的文化特征是不容忽視的,因為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guān)。譯者在翻譯的時候,不僅要熟悉源語和譯語兩種語言,還要熟悉兩種文化?!盵8]而“文化語境通常不限于文字形式,它是間接影響語義的非語言因素,非語言因素包括了某種語言的文學、歷史、地理、政治經(jīng)濟、宗教信仰、社會風俗、人文景觀等各種文化要素”[9]。人文景點的翻譯是向外國游客宣傳和介紹本國、本地的人文、自然風光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譯者客觀地從文字上把漢語譯成英語,讓外國游客準確、全面地了解該地風貌?!巴瑫r,從某種意義上講,旅游景點的翻譯又是一種廣告宣傳語,這就要求譯者不單單是從語言上反映出該地風貌,而且要使景點翻譯語吸引外國游客”[10]。因此,旅游景點的翻譯不僅在文字上要讓外國游客能夠理解,而且從文化的層面要讓游客能夠接受認同。然而,在人文景點的翻譯中卻存在諸多的翻譯失誤?!澳康恼摗睂ⅰ胺g失誤”(translation error)定義為:“如果翻譯的目的是實現(xiàn)某種譯文預(yù)期讀者的特殊功能,那么任何妨礙實現(xiàn)該翻譯目的所造成的失誤就是一種翻譯失誤”,也就是說,判定翻譯失誤的標準不能只看譯文的某一詞句在語言上是否正確,或看它是否忠實于原文的意義,重要的是看它是否符合翻譯的目的。諾德采用了一種自上而下的等級劃分法(top down hierarchy),將翻譯中的失誤概括為四種不同的功能類型:“語用性翻譯失誤”(pragmatic translation errors),“文化性翻譯失誤”(cultural translation errors),“語言性翻譯失誤”(linguistic translation errors)和語篇性翻譯失誤(text specific translation errors)。文化性翻譯失誤(cultural translation errors)是一種具體層次上的語用性翻譯失誤。弗米爾將文化定義為:“某一社會的個體成員為了與其他所有成員相同或相異所必須熟知的一整套規(guī)范和慣例”。因此,目的論所說的文化性翻譯失誤是指譯文中與譯語文化規(guī)范和慣例相沖突之處,文化性翻譯失誤在對大雁塔這一著名人文景點的翻譯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大雁塔,位于中國陜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nèi)。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內(nèi),大雁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筑藝術(shù)杰作,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跡,是古城西安的象征,更是舉世聞名的旅游景點。近年來,隨著中外交流的發(fā)展,大雁塔也迎來日益增多的外國游客,為方便交流,為大雁塔添加英語標識是應(yīng)有之舉,但由于大雁塔景點標志牌的翻譯不準確和不規(guī)范反而鬧出了不少笑話。筆者圍繞大雁塔景區(qū)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竟有著多達五六種譯法,有的路牌上標為The Giant Wild Goose Pagoda;有的則為 Da Yanta Pagoda;還有the Great Wild Goose Pagoda;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Yan Ta Pagoda等譯法。眾多的譯法不但沒有清楚明白地介紹出大雁塔這一旅游景點的名稱及其所蘊含的豐富的歷史人文信息,而且使外國游客對景點產(chǎn)生了誤解,不知所云。對于大雁塔這一景點名稱現(xiàn)存的譯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Yan Ta Pagoda

2)Yanta Pagoda

3)The Giant Wild Goose Pagoda

4)The Great Wild Goose Pagoda

5)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

從上述的五種譯法中不難看出,由于種種原因,關(guān)于大雁塔一詞的譯法中,大部分學者能夠達成共識的是“塔”一詞的翻譯,都采用了“Pagoda”一詞。牛津高階英漢雙解字典(第四版)中是這樣解釋的“religious building in India and Asia,usu.a tall tower with several stages each of which has its own overhanging roof”, 并附有插圖,不論從字典的注釋,還是插圖中塔的形制,結(jié)構(gòu),樣式來說,用“Pagoda”來對應(yīng)“塔”一詞是比較準確的,基本可以確定。

那么焦點就主要集中在了“大雁”一詞上,第一種譯法采用了拼音“Yan Ta”來表示“大雁塔”;第二種譯法則是在第一種譯法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大”一詞來和“大雁塔”形成完全的對應(yīng);后三種譯法中分別用Giant,Great,Big來對應(yīng)原文本中的“大”,都采用了Wild Goose一詞來表示“雁”;那么這些譯法的焦點問題就是:

1)使用拼音“Yan Ta”還是使用“wild Goose”來對應(yīng)“大雁”一詞。

2)漢語中“大雁塔”一詞中的“大雁”究竟是何事物;有無必要使用Giant,Great,Big等詞用來表示“大”的一詞的含義,把“雁”譯為“wild Goose”?

3)“大雁塔”的名稱出自何處?

4)“wild Goose”和“大雁塔”中的“雁”是否是同一種事物?

5)如何翻譯才能明確地表示出“大雁塔”一詞的確切含義?

三、文化視域下人文景點名稱的翻譯策略

文化觀為人文景點的翻譯提出了新的思路,在翻譯中要追求文化信息恰當、微妙又辯證的等效傳達。翻譯的目的是不同的文化間能夠?qū)崿F(xiàn)交際目的,而順利交際的條件就是雙方需在感悟能力、共知信息、推理能力這三個反面能夠達到互明[11]。就景點名稱而言,讓游客理解即“互明”,是保證交際成功從而達到目的、實現(xiàn)功能的前提。因此,翻譯大雁塔一詞時首先應(yīng)滿足“讓外國游客理解”這一要求,其次要更能體現(xiàn)出人文景點的文化內(nèi)涵。馮廣義先生對于“語境”的解釋對筆者尋求合理的翻譯對策也提供了指導思想,他將語境分為宏觀語境、微觀語境及伴隨語境。宏觀語境是指社會政治制度、經(jīng)濟生活方式、時代背景、地域環(huán)境、人文地理環(huán)境、民族文化心理、宗教信仰等;微觀語境指語音環(huán)境、詞匯環(huán)境、語義環(huán)境和語法環(huán)境;伴隨語境指的是面部表情,手勢動作、身體姿勢和身體距離[12]。語境對于“大雁塔”這一景點名稱的翻譯有著重要的作用,語境決定了能否準確地理解這一信息型文本所包含的時代背景、民族文化心理、宗教信仰等因素,并將這一文本信息準確地翻譯為具有共同認知語境的其他語言。筆者將以文化觀和多元語境來詳細分析大雁塔文化內(nèi)涵并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了新譯名。

(一)文化內(nèi)涵分析

1.大雁塔的歷史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專門從事譯經(jīng)和藏經(jīng)之處。玄奘法師從天竺取回佛經(jīng),在慈恩寺主持寺務(wù),以“恐人代不常,經(jīng)本散失,兼防火難”并妥善安置經(jīng)像舍利為由,擬于慈恩寺正門浮屠總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難以成就,又不愿法師辛勞為由,恩準朝廷資助在寺西院建五層磚塔。此塔名雁塔,也就是后人所說的“大雁塔”。

2.多元語境下的“大雁”

雁是冬候鳥,雁有灰雁(大雁)、鴻雁、豆雁、黑雁、雪雁、斑頭雁、白額雁、小白額雁、紅胸黑雁等許多種。繁殖于西伯利亞南部、歐洲北部、東部、冰島以及中國新疆西部北部、青海柴達木盆地青海湖、東北的內(nèi)蒙古、黑龍江等省份;越冬于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伊拉克、印度西北部,中國南方的江蘇、湖南、廣東、福建等地也有本物種越冬。由于雁的種類和繁殖地點不一樣,生活習性也有差異,所以遷徙的路線也有不同。而“Wild Goose”一詞在新版的牛津字典中并不能查到其確切的含義,只是歐洲人對野生鴨類與鵝類的一種俗稱。顯然,此“雁”非彼“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大雁”和西方文化的“Wild Goose”有著不同的認知語境。

3.大雁塔的文化內(nèi)涵

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他在印度所聞僧人埋雁造塔的傳說,解釋了最可信的雁塔由來之論說?!洞筇莆饔蛴洝肪砭泡d:“在摩伽陀國的因陀羅勢羅婁河山中,有雁塔,相傳雁投身欲開悟小乘教徒,”[13]這也就是說“相傳很久以前,摩揭陀國(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一個寺院內(nèi)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凈食(即雁、鹿、犢肉)。一天,空中飛來一群雁,有位和尚見到群雁,信口說:“今天大家都沒有東西吃了,菩薩應(yīng)該知道我們肚子餓呀!”話音未落,一只雁墜死在這位和尚面前,他驚喜交加,遍告寺內(nèi)眾僧,大家都認為這是如來佛在教化他們。于是就在雁落之處,以隆重的儀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玄奘于公元629—645年間,在印度游學時,瞻仰了這座雁塔?;貒笤诖榷魉挛髟?,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磚塔,這座塔就叫雁塔,名稱延續(xù)至今未變。由此可見,所謂的“大雁塔”實為“雁塔”,而這種“雁”并非一般意思上的“大雁”,而是佛經(jīng)所指的三凈食(雁、鹿、犢肉)中的“雁”。

(二)新的譯法

由于“互明”是景點翻譯的一個基本要求,所以將“大雁塔”直接譯為“Yan Ta”不但不能說明景點的特色,更會讓外國游客不知所云,是不可取的。這就解決了前文提出的第一個焦點問題。在通過分析,了解到“大雁塔”實為“雁塔”而這種“雁”并非一般意思上的“大雁”,而是佛經(jīng)所指的三凈食(雁、鹿、犢肉)中的“雁”,并且和“wild Goose”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所以現(xiàn)有的翻譯都不準確,要能夠準確地翻譯出“大雁塔”一詞的語義,達到“互明”,就必須選擇一個能夠使雙方達到共同認知的詞。筆者認為“Anser Pagoda”是比較可取的譯法。首先,“Anser Pagoda”符合英語命名的習慣,其次,從文化性語境的角度,此譯法可以在中西文化中尋找到共同的認知語境:雁屬(Anser)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雁形目,鴨科中的一個屬,并且,丹麥的著名印度學學者、巴利語言學創(chuàng)始者福斯保爾在校勘、翻譯巴利文《法句經(jīng)》和《本生經(jīng)》時將一種鳥,叫“hamsa”翻譯為了“anser”,其實,漢文佛經(jīng)里也有這個詞,按發(fā)音寫成“桓娑”,事實上就是“大雁”,福斯保爾的《法句經(jīng)》拉丁文譯本中,遇到“桓娑”時,都用“anser”(拉丁文的“鵝”,與梵文和巴利文的“桓娑”是印歐語同源詞)一詞來對譯。采用此種翻譯體現(xiàn)出了“大雁塔”一詞中的“大雁”所蘊含三種語義信息:景點名稱;“雁”為一種動物;具有一定的宗教意義。在翻譯“大雁塔”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旅游景點名稱時,筆者從文化觀分析語境,選擇了“Anser Pagoda”這一譯法。

四、結(jié)語

旅游的本質(zhì)是感受異域文化,所以人文景點名稱的翻譯就有了特殊的歷史使命,即如何讓國外游客感受到旅游勝地的文化氣息。具體地說,外國游客不僅是去觀賞風景名勝與文物古跡,了解和探究異國他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和文化歷史傳統(tǒng),而且還可以進行一定的學術(shù)交流、藝術(shù)交流等。旅游景點名稱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特有的傳統(tǒng)、習俗、哲學、宗教、美學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因此,為讓國外朋友更好地感受和理解異國文化,旅游景點翻譯,尤其是人文旅游景點名稱的翻譯必須完成文化傳播的核心任務(wù)。筆者認為當前人文景點翻譯中存在文化性失誤的主要原因就是譯者忽視了翻譯文化觀,沒有對本民族的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未能探究人文景點的深刻內(nèi)涵,加之翻譯方法和翻譯理論的單一,在這種情況下,不但誤導了游客,也不可能達到傳播民族文化的目的。從大雁塔名稱的翻譯探析中可以看出這種文化性失誤,同樣的例證也可以在其他研究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例如:有研究者就指出在翻譯“天下第三泉”——虎跑夢泉這一著名的景點時,所采取的譯法(The Dreamed Tiger Running Spring)與景點的來歷很不相符,應(yīng)譯為(The Cawed Tiger Spring),前一譯法忽視了景點的文化性特征,因為虎跑夢泉的來歷是相傳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時,有位法名性空的高僧云游至今日的虎跑寺,想棲禪于此。但是苦于無水,準備遷走。夜里忽然夢見神仙報告:“南岳有童子泉,當遺二虎移來”。次日清晨,性空果見有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涌出。于是,他建寺居住,并為此泉取名“虎跑夢泉”。這里的“跑”應(yīng)念作Pao(第二聲,意為獸用足扒土),因此該景點名稱可譯為(The Cawed Tiger Spring);同樣的盧溝橋通常被接受的譯名為The Marco Polo Bridge,若音譯為Lugou Bridge,只不過是譯出地點名稱,外國游客無法將之與他們慕名已久的馬可·波羅在其著作《游記》中介紹過的,并譽之為“世界最美之河橋”的那座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橋連在一起[14]。人文景點名稱翻譯是旅游翻譯中重要的一部分,這直接關(guān)系到外國游客對該景點的第一印象,進而能不能使之產(chǎn)生足夠的旅游興趣。人文景點名稱翻譯最本質(zhì)最核心的任務(wù)就是將人文景觀名稱中所蘊涵的文化傳播出去,讓異國讀者理解和認同。同時,翻譯的過程不僅是語言轉(zhuǎn)換過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會特征的文化轉(zhuǎn)換過程。在人文景觀翻譯過程中,應(yīng)從文化形象及其內(nèi)涵方面探求翻譯理據(jù),體現(xiàn)民族文化的特色,將其準確地翻譯為具有共同認知語境的其他語言。

[1]陸國飛.旅游景點漢語介紹英譯的功能觀[J].外語教學,2006(5):78-80.

[2]文 軍.信息與可接受度的統(tǒng)一[J].中國科技翻譯,2002(1):164.

[3]賈文波.旅游翻譯不可甚視民族審美差異[J].上??萍挤g,2003(1):20.

[4]陳宏薇.漢英翻譯基礎(chǔ)[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10.

[5]丁占罡.文化語境與詞匯的聯(lián)想意義[J].英語學習,2000(11):54-55.

[6]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64.

[7]張 寧.旅游資料翻譯中的文化思考[J].中國翻譯,2000(5):54-56.

[8]林玉華.從文化角度看旅游景點名稱的翻譯[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104-107.

[9]郭定芹.論旅游景點翻譯中的文化意蘊[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48-149.

[10]吳 昊.張家界旅游景點介紹的英文翻譯問題[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2):12-14.

[11]耿 直,郭九林.認知環(huán)境與漢英翻譯[J].上海翻譯,2007(2):51-52.

[12]馮廣義.語境適應(yīng)論[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6-7.

[13]玄 奘.大唐西域記:卷九[M].揚州:廣陵書社,2001.

[14]楊 佳,劉 煒,談 湘.文化傳播視域下的旅游翻譯策略研究——以張家界旅游景點名稱英譯為例[J].海外英語:上,2012(5):63-64.

猜你喜歡
大雁塔譯法旅游景點
貧民窟也能成旅游景點?
大雁塔
大雁塔即景
金秋(2021年4期)2021-05-27 06:42:48
貧民窟也能成旅游景點
倒譯法在韓漢翻譯中的應(yīng)用探究
跟著我的腳步去旅行——西安之旅第一站:大雁塔
唐文化符號在現(xiàn)代廣場景觀中的應(yīng)用——以西安大雁塔北廣場為例
Have a Good Trip
旅游景點介紹的文體分析
正反譯法及其原則
海峽科學(2011年10期)2011-03-22 02:45:00
新津县| 平阳县| 九龙坡区| 黔江区| 库伦旗| 龙口市| 大英县| 察隅县| 抚顺县| 双峰县| 德昌县| 尉犁县| 平顺县| 淳安县| 浦城县| 肥西县| 定远县| 兴城市| 全南县| 舒城县| 余江县| 乐都县| 日照市| 额济纳旗| 玉树县| 全州县| 临漳县| 商城县| 汉阴县| 合肥市| 龙门县| 板桥市| 承德市| 土默特左旗| 宁明县| 鄂托克前旗| 西宁市| 加查县| 宜良县| 东阿县| 阳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