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文化語境對文學翻譯選擇的影響

2013-08-15 00:45:05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3年2期
關鍵詞:原語譯者文學

李 婷

翻譯活動曾一度被看作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過程,對翻譯的研究也以語言分析和文本對照為主要任務。但事實上,翻譯活動不僅僅是單純的文字轉(zhuǎn)換過程,它還涉及兩種語言各自所特有的文化沉淀,是不同文化之間交流的媒介。因此,翻譯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一種跨文化交流活動?!拔幕牟町悷o疑給處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們之間的交流帶來了困難,突破語言的囚籠,掙脫文化的束縛成了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難題”。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永遠與文化脫不了干系,永遠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因而脫離文化的翻譯理論不可能是全面可靠的翻譯理論研究。尤其是蘇珊·巴斯內(nèi)特(Susan Bassnett)和勒弗菲爾(Andre Lefevere)提出“文化轉(zhuǎn)向”以后,使翻譯研究從語言層次的規(guī)定性研究轉(zhuǎn)向文化觀照下的描述性研究。擺在翻譯理論工作者面前的不是只滿足于語言的分析和文本之間的對照轉(zhuǎn)換,而更應該把翻譯研究置于更為廣闊的文化研究語境之下,考察影響甚至決定翻譯產(chǎn)生的社會,歷史及文化根源等外部因素,有助于人們從總體上把握問題,使翻譯理論研究能夠取得一些實質(zhì)性的進展。

從一部文學作品的翻譯到翻譯文本跟讀者見面,開始其新的生命歷程,會涉及到文本的選擇,文本的研究,文本的理解與闡釋,文本的生成,文本的接受等緊密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在整個翻譯的生產(chǎn)、流通和接受的過程中,無不存在著對翻譯文本、翻譯策略、文本意義以及具體語言操作等諸多方面的選擇。換言之,選擇貫穿于文學翻譯的全過程。本文擬從文化立場,意識形態(tài),社會背景等方面討論文化語境對文學翻譯選擇的影響。

一、文化立場

在一定的文化語境和文化空間中,譯者會形成一定的文化立場,而這種文化立場直接影響著翻譯策略的選擇。譯者作為跨越兩種文化的使者,他所面臨的有原語文化和譯語文化。面對這兩種文化,出于不同的動機和目的,譯者至少可采取三種文化立場:一是站在原語文化的立場上;二是站在譯語文化的立場上;三是站在溝通原語文化與譯語文化的立場上。埃文-佐哈爾的多元系統(tǒng)理論認為,文化立場的不同與其說是譯者的個人行為,還不如說是由原語文化和譯語文化所處的特定狀態(tài)和地位決定的。這里涉及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劃分標準問題,一般說來,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多是以該文化所屬國家或民族的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的強弱為劃分標準的。當原語文化強于譯語文化時,即當弱勢文化翻譯強勢文化的文本時,大多力求原原本本地將原著呈獻給譯文讀者,不僅注重意義的傳達,還重視再現(xiàn)原語文本語言和文學樣式的特色。因為弱勢文化的讀者往往更喜歡原汁原味的譯作,譯者一般多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當原語文化弱于譯語文化時,即當強勢文化翻譯弱勢文化文本的時候,強勢文化自認為自己的文化比弱勢文化更自然,更進步,更具普遍性,傾向于用歸化的翻譯方法,對于弱勢文化的特殊性、差異性,往往用自己文化中的東西去取而代之。在行文上往往追求譯文的流暢,注重透明地傳達原文文本的意義,而對原文語言方面的特性則采取一筆抹煞的做法。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心態(tài),譯者本人的文化立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譯者對翻譯策略的選擇,中外翻譯史上的許多例子都可以印證這一點。公元前4世紀末,羅馬在軍事、政治上征服了希臘,但希臘文化仍高出一籌。因此,羅馬譯者在翻譯希臘哲學、政治、文學、藝術(shù)等方面著作時“亦步亦趨,緊隨原文,唯一目的在于傳遞原文內(nèi)容,照搬原文風格”。在我國晚清譯者用中國傳統(tǒng)的章回小說形式去翻譯外國小說,用國人所熟悉的“且說”“再說”等套語來淡化西洋小說帶給讀者的陌生感,雖不免有點可笑,但顯然這是受到中國傳統(tǒng)詩學慣例的制約。

有的譯者受到本族文化中心主義的影響,以為自己的文化是強勢文化,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對待原語文化。在翻譯的過程中擅自用自己文化中的一些特有的文化意象和表達手法去取代原語文化中的文化意象和表達手法,對原文隨意進行增刪修改。加拿大魁北克的文學翻譯就反映出了這一特點。在民族文學的崛起和爭取文化獨立的過程中,歸化的翻譯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在把英語文學作品翻譯到法語中的時候,為了抵制英語的侵擾,刻意用法語中固定的表達方式,表達手段等去傳達英語作品中的差異性,其目的是刻意強調(diào)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一種本能的排斥。

二、意識形態(tài)

文化學派代表蘇珊·巴斯內(nèi)特(Susan Bassnett)和勒弗菲爾(Andre Lefevere)將意識形態(tài)納入了翻譯研究的視野,“翻譯為文學作品樹立何種形象很大程度取決于譯者的意識形態(tài),這種意識形態(tài)可以是譯者本身認同的,也可以是贊助人強加給他的”。(Lefevere,1992)意識形態(tài)影響譯者對翻譯文本的選擇,影響譯者的具體翻譯策略的選擇。對于這一問題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清楚地認識翻譯的本質(zhì):翻譯并不是一種中性的,遠離政治及意識形態(tài)斗爭和利益沖突的純粹的文字轉(zhuǎn)換活動,而是一種文化、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在另一種文化、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中的改寫、變形或再創(chuàng)造。

在政治敏感的社會里,譯者一般會自覺地避免譯入那些有可能觸犯政府或主流政治的言論或描寫。荷蘭語原著《安妮日記》,以揭露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為主題。與原著相比,其最早的德語譯本在語義和文化價值上發(fā)生了相當程度的變形。原文中很多有悖于德國主流政治意識的言語,不是被刪掉,就是被進行了中性化處理。試想,如果當時譯者完全忠于原著而拿出帶有抨擊德國言辭的譯本,傷及大多數(shù)德國人的感情,德國當局會坐視不管嗎?那樣的話,即使譯本忠實,通順,再現(xiàn)原文風格,是篇文學意義上的佳作,也可能會因政治原因而遭到封殺。因此這種不忠實于原文的翻譯策略的選擇,決不是由于譯者在理解上有偏差,而是譯入語特定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影響所致。

譯者對翻譯中特定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并不僅僅是消極順從,不少翻譯家也常常“藉著各種操縱手段,利用譯作表達自己的一套意識形態(tài)”。林紓翻譯的狄更斯的小說《The Old Curiosity Shop》(中譯本有《老古玩店》)時,把書名改為《孝女耐兒傳》。其實,這部作品并沒有宣揚“孝”道,林紓在譯文中始終突出一個“孝”字,原因就在于當時的清朝標榜以“孝”治天下,“孝”道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林紓這樣做,無疑是順應當時的政治文化,使譯作帶有鮮明的中國封建倫理道德色彩,希望更容易讓讀者所接受。

同時文學翻譯的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譯者乃至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中國近代文學翻譯家們大都屬于資產(chǎn)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如梁啟超、嚴復、林紓、蘇曼殊等,他們所翻譯的小說體現(xiàn)了反對民族壓迫、爭取民族獨立、拯救祖國危亡的愛國主義思想,追求個性解放、人格獨立和愛情自由的進步思想,反對種族歧視、欺凌弱者的人道主義精神,通過這種異域文化和進步思想的譯介,引導人們了解他譯著中的西方進步思想,可以達到改良社會和政治,實現(xiàn)社會革命的目的。

三、社會背景

一部譯作能否在目的語環(huán)境下占有一席之地并發(fā)揮其影響力,特定的現(xiàn)實社會背景也是影響文學翻譯選擇的重要因素。就拿我國來說,翻譯事業(yè)與社會發(fā)展幾乎是同步的。在中國近代史上,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是對中國知識分子階層震動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歷史事件。這一時期的翻譯家,以梁啟超、嚴復、林紓等人為代表,懷著“吸彼歐美之靈魂,淬我國民之心志”的民族精神喚醒同胞,大都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意識和策略。反映在外國文學譯介中,關注民族命運、反抗外國侵略、謳歌民族獨立和解放,就成為一時譯介選擇的風尚。新中國成立之初,在50年代中蘇“蜜月”時期,對許多譯者來說,選擇怎樣的譯本進行翻譯,這個因素是不得不考慮的。因此這段時期也成了俄蘇作品譯本出版的黃金時代,大量的蘇聯(lián)作品像托爾斯泰等大文豪的作品在我國都得到了譯介。但到50年代末起,中蘇分歧公開后,隨著中蘇關系的破裂,蘇聯(lián)的當代作品也被當作修正主義作品而打入冷宮,中國文化界對蘇聯(lián)文學的介紹也冷卻下來。發(fā)生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得當時正在蓬勃發(fā)展中的翻譯界百花凋零,文學翻譯領域受到極大創(chuàng)傷。很多享有盛譽的老翻譯家受到迫害,被扣上“崇洋媚外”、“反動權(quán)威”的帽子,進行思想改造。當時的翻譯界大部分精力都用于馬恩列斯及毛澤東著作的翻譯。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也推動了翻譯理論的研究,但這些翻譯實踐只是當時社會背景影響的結(jié)果。就在我們譯學窒息的“文革”十年間,國外的研究走在了我們的前面。到了80年代,全球信息時代降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走上了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現(xiàn)代化強國之路,在文學翻譯方面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對外國文學譯本的種種禁錮一一打破,社會為文學翻譯的選擇提供了寬松而自由的空間,中國由此而迎來了歷史上又一個新的翻譯高潮。

結(jié)語

近三十年來,翻譯研究的視點已從語言文本轉(zhuǎn)向翻譯與社會文化的關系,將翻譯置于社會文化、人類歷史的大語境中加以認識。正如著名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所言:“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比掌握兩種語言更為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蓖ㄟ^分析文化語境因素對文學翻譯擇取和譯介方式制約和影響,不僅能夠使我們對文學翻譯的認識有所加深,而且在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今天,還能夠促進不同民族思想交流和對話,使各種文化互相學習、互相融合、交流共鑄,最終實現(xiàn)人類文明的豐富、發(fā)展和提升。

[1]許鈞.翻譯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許鈞,宋學智.20世紀法國文學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3]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4]孫會軍.普遍與差異[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5]葛校琴.后現(xiàn)代語境下的譯者主體性研究[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6]李霞,權(quán)利話語,意識形態(tài)與翻譯[M].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

[7]許鈞,論翻譯之選擇,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2,(01)

猜你喜歡
原語譯者文學
測試原語:存儲器故障最小檢測序列的統(tǒng)一特征
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密碼消息原語通信協(xié)議介紹及安全分析
元話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外語學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基于原語自動生成的安全協(xié)議組合設計策略及應用研究
“原語效應”在漢英口譯中的運用及局限性研究
镇远县| 修文县| 高雄市| 喀喇沁旗| 兴山县| 临漳县| 苗栗市| 城步| 南郑县| 西平县| 屏东县| 沁阳市| 顺平县| 衡南县| 西城区| 开平市| 昌都县| 玉林市| 壶关县| 莱州市| 平潭县| 会宁县| 五大连池市| 麻城市| 万宁市| 延长县| 怀柔区| 昌平区| 湘西| 霍城县| 瓦房店市| 奉贤区| 同德县| 保靖县| 永泰县| 长武县| 桑植县| 洛隆县| 宁陕县| 澳门|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