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中國藥科大學外語系,南京211198)
作為西方文學研究領域的美學派別之一,接受美學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1967年,姚斯等人提出“接受美學”(Receptional Aesthetic)的概念,它是以現(xiàn)象學和解釋學為理論基礎,以人的接受實踐為依據的獨立自足的理論體系。接受美學強調,任何文學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決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個多層面的未完成的圖式結構。它的存在本身并不能產生獨立的意義,而意義的實現(xiàn)則要靠讀者通過閱讀對之具體化,即以讀者的感覺和知覺經驗將作品中的空白處填充起來,使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確定,最終達致文學作品的實現(xiàn)[1]。
“期待視野”是接受美學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由于不同的思維方式、生活風俗和知識結構,在解釋文本之前就具備的先有(Vorhabe)、先見(Vorsicht)、先把握(Vorgriff)的能力[2]。在接受美學理論中,讀者的審美經驗被放到了極其重要的地位?!捌诖曇啊钡母拍?,為接受美學開拓了一個獨特的研究范圍。
接受美學理論出現(xiàn)以來,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補充。它作為一種接受理論,對于文學研究批評、讀者的審美教育乃至多個領域都具有啟示意義和借鑒價值。本文運用接受美學的基本原理,圍繞成人英語教育的主要特點和實際情況,對如何促進成人英語教學的發(fā)展進行了討論。
近年來,作為國家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的成人教育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迅速的發(fā)展。全球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和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使得成人學習英語、使用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必要性愈發(fā)突出,因此,成人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成人英語教學的特點是由成人這一受教育的對象決定的。與普通在校學生相比,成人學生無論是在學習心理、學習環(huán)境,還是知識層次、經驗閱歷方面,都有顯著不同,因此,成人英語教學與普通在校學生的英語教學有著本質區(qū)別。
一方面,成人學生學習英語時,機械記憶能力下降,遺忘速度加快。但由于成人的年齡、閱歷、經驗等因素,成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聯(lián)想記憶能力較強。另一方面,成人具備更強的自控能力,心理更加成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成人有著明確的學習目的,如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為出國培訓服務等等。由于有了明確的學習目的,成人在學習過程中往往能夠有較強的自制力,能夠認真耐心地學習英語知識;同時,由于成人實踐經驗豐富,理解能力較強,往往能夠較快地理解英語中的某些文化現(xiàn)象,對學習有著有利的影響。根據美國教育學家M.S.諾爾斯的觀點,成人具有獨立人格的自我概念,因此,成人在英語學習中體現(xiàn)出了重視自我累積的經驗,學習目的明確,能以問題為中心的特點。
當前,我國的成人英語教育發(fā)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如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不夠全面,缺乏真正有效的教學評價目標和模式等等。
一方面,成人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年齡跨度較大,學習時間偏少,導致了很多學生在英語的交流運用中感到吃力。另一方面,很多教師對于成人英語教學的特點理解不夠深刻,缺乏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也造成了成人英語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同時,由于課時量相對較少、教學量相對較大,往往使得教師在課堂上占主體地位,采取單一的“滿堂灌”教學方式,減少了給學生開口或討論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由于成人在學習中存在的某些弱勢,甚至主動降低了教學要求,放松了對成人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
接受美學的基本特征在于:從讀者的接受角度研究文學問題,充分肯定讀者在文藝實踐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動作用,突出文本意義的不確定性,把閱讀視為文本的誘導空間和讀者的期待視野相融合的過程,強調文學作品審美價值的實現(xiàn)要靠讀者通過閱讀理解活動來實現(xiàn),其基本核心便是“讀者決定一切”[3]。
因此,當成人英語教學的整個過程被看作一個召喚結構時,作為接受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就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過程,等待著教師與學生一起進行填充和重構,同時進行對教師、教學內容和學生之間動態(tài)交往過程的研究??梢哉f,從接受美學視角來看成人英語教育,對促進成人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可以起到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
接受美學強調讀者的介入。它認為從某種程度上,文學作品是由讀者和作者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本中存在的未定性與意義空白所構成的“召喚結構”使得讀者和作品之間的“對話”關系成為可能。在讀者將意義空白填充以后,文本的意義才能得以實現(xiàn)。而在英語教學中,學生毫無疑問地充當了接受主體,與教師和整個教學內容展開對話。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配合和反應,因此在成人英語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之間、教材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將成人學生作為獨立的學習個體,培養(yǎng)成人學習英語的能力,以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以往的成人英語教學往往依賴老師的講解和提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多教師認為,成人學生年齡較大,基礎薄弱,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熱情不高,所以很難發(fā)揮成人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動性。單一的教學模式造成了課堂教學氛圍沉悶,喪失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互補、互相促進的機會。
但與普通在校學生相比,成人學生在發(fā)揮主體性方面也具有自己的優(yōu)勢。成人學生經驗豐富、聯(lián)想能力強,更具有學習的目的性和獨立性。因此,從接受美學的視角來看,成人英語教學更應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知識和聯(lián)想能力,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有利于學生從根本上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也更符合成人教育的目的,幫助學生擁有終生學習的能力。
接受美學十分重視讀者接受過程中的審美教育,認為培養(yǎng)讀者的知解力和想象力尤為重要。只有讀者的期待視野與文學文本相融合,才能談得上接受和理解。讀者的期待視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因人而異,因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fā)展[1]。期待視野并非任何時候的具體定向、同化的內容都是一樣的;文學文本的召喚結構所決定的作品意義的不確定性與空白,也意味著被讀者期待視野定向、同化的廣泛可能性[4]。
根據接受美學的這一理論,讀者的期待視野不同,所理解的文學文本就不同。當讀者的期待視野和文本結構一致時,讀者才能真正接受和理解文本。在成人英語教學中,同樣存在期待視野,這種期待視野的作用非常重要。成人學生有較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對自己的學習目的十分明確,注重英語學習對自己工作能力和個人素質提高的作用。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生活背景、知識水平以及興趣動力等因素,共同形成了成人學生因人而異的期待視野。從這一點上看,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同樣的教學內容、教師和教學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
在成人英語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期待視野,使得英語教學能夠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目的和期待。教師可在與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背景,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充分考慮到成人學生的職業(yè)特點和學習目的,從實際需要出發(fā),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將英語教學與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相結合。這樣的教學內容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共鳴,能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平臺,因而也更容易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了解成人學生的期待視野,將學生的學習目的、需要和教學內容、方式緊密結合起來;同時,注重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實際水平,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
姚斯認為,文本存在于文學視野中,存在于時間系列中視野的不斷交替演化中,根本沒有獨立、絕對的文本,文本不過是文學效應史中永無止境的顯現(xiàn)[1]。接受美學強調藝術品具有被不同社會、不同歷史時期的讀者不斷接受的歷史性。既然文本是一個多層面開放式的圖式結構,那么從讀者的角度來看,文本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讀者的期待視野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因此,處于不同歷史時期的讀者對文本的理解也是千差萬別的。這種觀點反映在成人英語教學上,則表現(xiàn)為不同時期的英語成人學生對英語教學有著不同的接受、理解和要求。在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歷史背景下,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理解教學內容,就必須讓英語教學這一開放的文本結構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然而,目前我國很多的成人英語教材仍存在滯后的問題,若干年以前編寫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環(huán)節(jié)已經遠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要求。隨著科技的進步,當今的英語教學在教學設備和教學環(huán)境上都有了很大改善,因此,教師不能拘泥于長久以來的成人英語教學模式,而應積極使用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有意識地加入多媒體、網絡的教學手段和內容,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學設備的作用,從多個途徑進行語言的輸入和互動。同時,結合成人學生信息需求量大的特點,增加教學輸入中的信息量,并靈活調整信息輸入的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和網絡平臺,既可以解決成人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夠固定、部分學生不善于在課堂上討論等諸多問題,又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自由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成人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某種程度上,多途徑的語言輸入和更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減輕成人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畏難情緒。而多渠道的交流溝通也能夠幫助教師獲得第一手資料,更容易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和練習。
總的來說,接受美學對成人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教學過程作為待填充的召喚結構,充分發(fā)揮成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動性,結合學生不同的“期待視野”,從成人學生的學習目的和興趣出發(fā);同時,緊跟時代和科技發(fā)展,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手段,從而增強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提高成人英語教學質量。從接受美學角度看成人英語教學,符合社會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精神,與成人教育理論相一致,它對促進新時代成人英語教育的發(fā)展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1]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2,4,8.
[2]童慶炳.文學活動的審美維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70.
[3]曲金.接受美學理論與多維藝術欣賞[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6(3):34-36.
[4]朱立元.接受美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