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勇
(湖北大學(xué),湖北 武漢430062)
“圣賢氣象”一語最早可見于二程子,“凡看文字,非只是要理會語言,要識得圣賢氣象”[1](P238),那么什么是“圣賢氣象”?一言以蔽之,“君子之德風(fēng)”(《論語·顏淵》,以下只列篇目)。這句話需從兩個層次理解:一者源起;一者結(jié)果。從源起上說,君子之德有風(fēng),風(fēng)者,君子修德涵養(yǎng)于內(nèi)而顯于外者。具體來說,見其人則感其氣者,聞其事、語而其人自現(xiàn)者,即是說風(fēng)是人舉手投足、言談話語及其思想文字中透露出的一種氣象。從結(jié)果上說,君子之德如風(fēng),如風(fēng)自化天下,即是說風(fēng)有一種無形無為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就像老子所說的,“我無為而民自化”?!熬又嘛L(fēng)”,總起來說就是君子修于內(nèi)而顯于外的對人有一種向上向善作用的感染力、震撼力與影響力,也就是圣賢氣象。
要探論圣賢氣象,莫過于探論孔子的圣賢氣象。對于孔子圣賢氣象,二程子說,“仲尼,元氣也”“天地也”,“無所不包”而“無跡”[1](P360)。二程子對孔子氣象的描述很抽象,大概在二程子看來,孔子圣不可知,不可限定,所以對其描述只能訴諸于“元氣”“天地”這些大而化之的根本性的詞匯。但這無疑是單純神化孔子,圣人固有其深不可知的一面,可是圣人一樣也有常人之情,有情緒,有對錯,圣人不是不可親近,而是久而敬之的。
那么對于真實而有人情味的孔子,其圣賢氣象是怎么樣的呢?觀《論語》,一語“夫子溫、良、恭、儉、讓”(《學(xué)而》),其形容已可見矣。朱注說,此“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于人者”,“今去圣人千五百年,以此五者想見其形容,尚使人興起”[2](P63)。
《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dá)德也?!笨鬃诱f:“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保ā稇梿枴罚┪恼戮蛷娜收摺⒅钦?、勇者3個角度分別論述孔子圣賢氣象的具體表現(xiàn)。
仁者要達(dá)到的境界是“不憂”。對于仁,孔子是“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孔子體仁,似乎性與天成,行仁而了無痕跡,自然而然。了無痕跡,自然而然則不憂,孔子于仁呈現(xiàn)的是一種“溫潤含蓄”[1](P197)的氣象。這表現(xiàn)在3個方面,首先表現(xiàn)為一種渾厚、厚重與安詳?!熬硬恢貏t不威”(《學(xué)而》),孔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其次表現(xiàn)為待人以寬。《衛(wèi)靈公》篇記子貢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彼】梢哉f在孔子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致于責(zé)人話語亦不迫切,《憲問》篇記子貢好較人長短,孔子并沒有嚴(yán)詞批評他,只訴諸于自抑的話語,“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謝良佐說:“圣人責(zé)人,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如此。”[2](P203)最后表現(xiàn)為樂天知命、從容不迫?!妒酚洝た鬃邮兰摇酚浛鬃颖焕в陉惒?,“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孔子處困境險境仍泰然處之,安之若素。又記宋國司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離開宋國,弟子們希望他走快點,而孔子仍然不徐不疾,不慌不亂,因為孔子認(rèn)為:“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孔子樂天知命,從而從容自在,自然行仁而不憂。“不憂”讓孔子呈現(xiàn)出一種“溫潤含蓄”的氣象。
智者要達(dá)到的境界是“不惑”。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怎樣才能避免己之一失?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入口上方寫著:認(rèn)識你自己。蘇格拉底說:“我知道我一無所知?!边@是一種很謙卑的態(tài)度。元人胡一桂研究《易·謙》說,“《謙》一卦六爻,下三爻皆吉而無兇,上三爻皆利而無害”[3](P143),這在六十四卦中是唯一的一卦,其他各卦皆有吉兇轉(zhuǎn)化,獨謙沒有轉(zhuǎn)化,可見謙之用大。由此可見,最高的智慧乃是謙讓守柔之道。
孔子于此呈現(xiàn)的就是一種謙柔,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象??鬃硬缓脼槿藥?,以人為師,“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豢鬃颖居谑聦?,不自高,“我非生而知之者”(《述而》),“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孔子也明白承認(rèn)有所不知,“未知生,焉知死”(《先進(jìn)》);孔子還卑以自牧,“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罕》),程子于此說道,“圣人之教人,俯就之若如此,猶恐眾人以為高遠(yuǎn)而不親也。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則不親”,程子又拿孟子作比,“賢人之言,則引而自高,不如此則道不尊。觀孔子、孟子,則可見矣”[2](P142)。孟子英氣畢露,故以作高,以致程子以為孟子為賢不為圣了。
勇者要達(dá)到的境界是“不懼”。孔子說:“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述而》)勇者是不懼,在這里,孔子卻“懼”,怎么理解這個“懼”呢?朱注:“懼,謂敬其事。成,謂成其謀。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2](P121)這樣可知孔子的勇是一種敬慎而有節(jié)制的勇,孔子的勇一方面要恭敬謹(jǐn)慎,“居處恭,執(zhí)事敬”(《子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顏淵》)??鬃拥挠铝硪幻媸嵌Y而有節(jié),“勇而無禮則亂”(《泰伯》),勇必須有界線,有仁禮引導(dǎo),勇不可莽為和盲為。孔子勇的這兩方面,讓孔子呈現(xiàn)的是一種長者渾厚而儒雅的氣象。
總起來說,孔子“溫、良、恭、儉、讓”,是長者之風(fēng),先生之行,為仁則自然而然,勿忘勿助;教人則如春風(fēng)化雨,潤物無聲;為事則如穿石之滴水,持久而有柔韌力的美??鬃託庀笞屓司枚粗?。
孔子之所以有如此圣賢氣象則是與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生長背景(2者合為存在背景)、儒者異質(zhì)、思想境界有關(guān)的?,F(xiàn)從這3方面一一論述。
黑格爾說:“每個人都是他那個時代的產(chǎn)兒。哲學(xué)也是這樣,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時代。”[4](P12)孟子也說:“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保ā度f章下》)所以要清楚孔子氣象何以如此,必先清楚孔子所處的時代怎樣,論世以知人。
要論孔子的時代,又必須論孔子的生長地魯國。對于魯國情形,胡適先生在其《說儒》里引傅斯年先生的考證,“魯之統(tǒng)治者是周人,而魯之國民是殷人,殷之六七百年之情形尚如此”[5](P9),這即是說孔子時的魯國有雙層文化,一者殷文化,一者周文化。
先說殷文化,胡適先生指出,“殷人的文化是一種宗教的文化。這種宗教根本上是一種祖先教。祖先的祭祀在他們宗教里占有一個很重要的地位”[5](P13),因為祭祀的重要,所以應(yīng)運出一批從事祭祀的專門性人才,他們就像西方主持婚喪禮慶的神職人員一樣,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神職人員,他們的地位很高,有很好的文化修養(yǎng)。但是殷最終還是覆滅了,這批“教士”地位也隨之改變,變成了亡國遺民,這必然波及他們的心理與性格,他們變得更加謙卑,“彬彬有禮的亡國遺民,習(xí)慣了犯而不校的不抵抗主義,所以得著了‘儒’的渾名”,他們的人生觀也變成了“亡國遺民忍辱負(fù)重的柔道人生觀”[5](P15),胡適先生進(jìn)而斷定,“這種柔遜謙卑的人生觀正是古來的正宗儒行”[5](P55)。因為文化具有保守性,時代越古,這種保守性表現(xiàn)得越深厚,所以到孔子時這種“殷禮”及其遺風(fēng)依然大大存在??鬃印盀閮烘覒?,常陳俎豆,為禮容”(《孔子世家》),即是耳濡目染“殷禮”。這是殷文化給孔子留下的遺產(chǎn)。而孔子本身又是殷人貴族后裔,“丘也,殷人也”(《禮記·檀弓》),這樣他對殷文化又多了一種身份上的認(rèn)同感,從而使殷文化的“殷禮”及其“柔遜謙卑的人生觀”對他的影響無以復(fù)加,使他日后趨向溫良恭儉讓的性情。
魯國的另一種文化——周文化對孔子的影響也是根深蒂固的。魯國的統(tǒng)治者是周公,周公對魯國有兩個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一者周公功勛卓越而使魯國有較完備的甚至擁有天子祭天的禮,二者周公承文王之志,制禮作樂,發(fā)展“周禮”,使魯國成為各諸侯所向的“禮儀之邦”,“周禮盡在魯矣?!保ā蹲髠鳌ふ压辍罚┛鬃诱f:“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保ā栋速罚└鼮橹匾氖侵芪幕膬?nèi)核是“德”,所以“周禮”不再是單純的祭祀祖先的喪葬之禮,“而是注意追求禮儀的意蘊,特別是深層意蘊,究禮之大本,從而把握先王之道,并希望實施于天下”[6](P57)??鬃訒r,周室雖衰微,禮崩樂壞,但是周文化遵王大義依然存在,因此孔子重視拓展“周禮”內(nèi)涵,“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陽貨》)孔子進(jìn)而獨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
孔子的成長環(huán)境對孔子的影響也是很明顯的??鬃?歲喪父,家庭條件不好,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從小就從事各種“鄙事”,“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些“鄙事”包括“年少時所從事的種地、放牧之類的活計,也包括后來擔(dān)任‘乘田’‘委吏’時所從事的各種職事”。而“通過參加各種體力勞動,在鍛煉體魄的同時,使他經(jīng)受各種各樣的交往、體驗。特別通過野外活動,與大自然接觸,融進(jìn)自然,體味和感受自然,使少年孔丘不僅受魯國濃厚傳統(tǒng)文化氣氛熏陶,而且受自然的陶冶,心里充滿感動與激情,會把心靈培養(yǎng)得豐富、溫暖、純潔。”[6](P42)
孔子是儒者,但孔儒中含有“道”。以《論語·先進(jìn)》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章為例。
孔子贊嘆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的志向,歷來各家對此“曾點氣象”異說紛紜,以刑昺對《論語》疏為例:“夫子聞其樂道,故喟然而嘆曰:吾與點之志。善其獨知時而不求為政也?!保?](P1054)刑昺要表達(dá)的是孔子有一種知時不我與而歸隱的思想,但孔子“篤志好學(xué),守死善道”(《泰伯》),“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里仁》),他怎么會因為不得志就要隱退,特別是要像魏晉人士一樣獨自游樂山水了呢?何況孔子讓弟子們各言其志的前話是“如或知爾”,即如果你們能被用于世,所以可知孔子根本還是要入世,并沒有歸隱遁世之意,孔子在知時這個問題上,只是有“道”的出世精神而已,出世而不逃世,隱而不退,繼續(xù)著書以求其志。
其次對于“曾皙所展現(xiàn)的安詳、悠然自得的生活圖景”與孔子一貫所主張的“大同世界”是“不期而遇”的,也是可以肯定的[8](P215)。只是這種生活圖景含有“道”的旨趣或魏晉風(fēng)味,“在感受大自然的無限生機(jī)中,在無物無我的境界中,體認(rèn)到了人生的最大快樂”[9](P32),孔子是在“大同世界”的根基上談樂的,所以孔子的這種樂不是魏晉的個人之樂,而是天下人的共樂??鬃永硐肴允侨宓摹按笸澜纭保皇恰叭軘z了道家的價值追求”[9](P33)。
孔儒中含有“道”,還有另一層次的意義。據(jù)胡適先生研究,被后人指為道家的“老子也是儒”,“老子的教義正代表著儒者古義”[5](P55),而孔子正是在古儒的基礎(chǔ)上開創(chuàng)出后來儒學(xué)的,這即是說孔子儒家思想中存在著許多后來被指為是道家的思想,如“無為而治”,一貫為道家所據(jù),《老子》有濃厚的“無為而治”思想,但“無為而治”并未在《老子》中直接出現(xiàn),反而出現(xiàn)在《論語》,由孔子明確提出:“無為而治者,其為舜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边@是孔子與老子相通的地方。另老子善柔倡不爭,以水為至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qiáng)者莫之能勝”(《老子·七十八章》),這在孔子思想中也是明顯的??鬃又v恕道,又謙卑以自牧,這與老子思想是相通的??兹逯泻小暗馈保@影響了孔子溫良謙遜柔下的性情。
二程子曾比較孔孟言語之不同,“孔子言語,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語,句句是實事”[1](P76),程門弟子范祖禹也有類似的表達(dá),“蓋孔子之言,為邦之正道;孟子之言,救時之急務(wù),所以不同”[10](P278)。與孟 子 更 多地著眼于實事,著眼于當(dāng)前急務(wù),不得不言辭激切相比,孔子能夠著眼于道,著眼于永恒,在思想上高屋建瓴,《論語·子路》篇有這樣一段記錄孔子思想的話:
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在孔子看來,為政的根本在于“正名”,不“正名”則一切不成,這就是說,在孔子看來思想問題是核心,孔子站在思想高度上看待各種問題。而孔子的“正名”學(xué)說還有一個更高更純粹的源頭,胡適先生說,“孔子學(xué)說的一切根本,依我看來,都是一部《易經(jīng)》”[11](P213),這就是說,孔子看 問題完全 是哲學(xué) 化的,而一個致力于哲學(xué)與思想的人,他的內(nèi)心多是平靜、自然而溫和的。
總而言之,孔子因其所處的時代,進(jìn)而他所接收的文化遺產(chǎn)、他要面對的時代問題,以及他在儒者思想上的異質(zhì)“道”,還有他本身的思想境界,讓他有一種“溫、良、恭、儉、讓”的性情,從而使他呈現(xiàn)出溫潤含蓄、有容乃大、長者儒雅的圣賢氣象。
[1](宋)程 灝,程 頤.二程集:上冊[M].王孝魚,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
[2](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上冊[M].金良年,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德)黑格爾.法哲學(xué)原理[M].賀麟,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1.
[5]胡 適.胡適文集:第5冊[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
[6]張宗舜,李景明.孔子大傳[M].濟(jì)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3.
[7]黃懷信.論語匯校集解:下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姚式川.論語體認(rèn)[M].上海:學(xué)林出版社,1999.
[9]馮達(dá)文.“曾點氣象”異說[J].中國哲學(xué)史,2005(4):28-34.
[10](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下冊[M].金良年,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胡 適.胡適文集:第6冊[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