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少曼
(潮州市湘橋區(qū)城基中學,廣東 潮州 521000)
我參與中考、統(tǒng)考評卷很多次,每一次,總免不了些許辛酸涌上心頭。盡管新課改已經實施十幾年,促進語文精神回歸本意仍在,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特別是在課程評價改革上,又起到多大作用?語文課程評價現狀令人擔憂,單從評卷現象來看即可見一斑。
2011年我市初二語文期末統(tǒng)考試卷有一道關于名著《名人傳》的閱讀題,題干是:作者要“把首席給予堅強與純潔的貝多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原文文段開頭第一句話就是題干引號內這句話,總領全段,下文是原因闡釋。不少學生摘錄了闡釋中的重點句作答,結果只得到一半分數。原因是:要用自己的話概括。可是,題干中有明確規(guī)定用自己的話概括嗎?沒有。
又如有這樣一道統(tǒng)考閱讀題:題目“購買善良”有何深刻含義?(分值4分)評卷標準建議從兩個方面作答。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考生給出了四個意見,其中兩個幾乎就是參考答案,還給出參考答案中未涉及而又較中肯的兩個要點,連我都自嘆不如,可是最終得分只有2.5分。這就難怪學生會對著已評分的試卷一臉茫然了。更常有學生發(fā)問:我的回答跟參考答案差不多,為什么被扣去這么多分?作為教師,我很難為這樣的評卷結果自圓其說,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很尷尬,很別扭。
參與評卷次數多了,類似以上“嚴格”閱卷的情況屢屢碰到,每每令我困惑不解:為什么要這樣閱卷?也許有人會說,閱卷就是要嚴格要求,不嚴格要求,怎么體現閱卷的公平?怎么“閱”出學生成績的高下?盡管很多主觀題參考答案旁都附有一句“意思接近即可”,可是理論與實際的距離有時如同隔海相望,不同教師對“參考答案”的理解并不相同,把參考答案作為“標準”的大有人在。學生不是神人,怎能解答得跟參考答案一模一樣?縱使有,也是碰巧;否則,通過大量訓練,學生基本掌握了所謂的類型題答法,擁有高超的得分能力,但這樣訓練出來的學生何異于答題機器?又有多少人的靈性?
曾經看過一篇報道,有位作家的作品被選編為高考閱讀題,結果讓他解答其中的考題,他沒能解答好?!堆虺峭韴蟆分庉嬃毫Φ纳⑽摹抖^樹》被選為2003年肇慶市中考閱讀題,總分16分;梁力自己做了一遍,才得到6分。連作者本人都沒能解答好的題目,考生又怎能解答得“標準”?即便是評卷者自己來答卷,其結果又將如何呢?估計得分情況也是令其汗顏的。
這只是冰山之一角。比如當前我省“時興”的連詞成句題型,越考越難,似乎不把考生考倒就體現不出命題人的水平。原先是“一個話題+一組詞語”兩個條件,2011年中考又在原有基礎上增加“運用一組關聯(lián)詞或一種修辭”的條件。評卷當然要依照所給條件打分,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其中一個各得一分,句子連貫、語言優(yōu)美得一分,對文采尤其推崇。這么多條條框框,想多得一分簡直就是“蜀道之難”。即便有些經過高強度訓練出來的考生得到了較好成績,但這樣訓練出來的考生,跟古時八股文訓練出來的考生又有什么兩樣?這就是考試的目的嗎?就是語文教育的終極目的嗎?
卷面分值最大的作文方面又如何呢?據保守估計,誤差幾分屬于正?,F象,你沒有機會翻案的,理由很簡單:欣賞角度不同。你的文章以結構嚴密或構思巧妙見長,剛好閱卷者更欣賞語言優(yōu)美;你的文章以語言優(yōu)美見長,恰恰閱卷者喜歡質樸文風,認為你過于追求辭藻的華麗……奈何,奈何。
凡此種種,都不難窺見中學語文課程評價某些現狀。
評卷面成績,本是課程評價的一種,但以一紙試卷定乾坤似乎仍是當前課程評價的全部。正因為一紙試卷如此重要,評卷場上如上文所述的現象才會屢見不鮮。評卷現象好比課程評價的一扇窗口,折射出中學語文課程評價的某些現狀。
只要一提起學業(yè)評價,人們立刻就會條件反射般想到各種考試???,考,考,成了檢驗師生教與學的不二法寶?!皩W業(yè)評價=閉卷考試”,儼然成了一條不可推翻的公式。于是,評卷決定學業(yè)成績,決定教師業(yè)績,決定學校的辦學質量,似乎就成了唇齒相依的關系。這就難怪評卷者如此小心翼翼、亦步亦趨。課程評價改革進行十多年,之所以徘徊不前,是因為現行的評價制度、評價觀念仍是老一套一試定終身思想,穿著新鞋走老路,與新課程理念完全背道而馳。盡管《語文課程標準》評價建議條文依舊赫然在目,但在強大的應試教育機制面前,課程評價改革只能“像霧像雨又像風”,“來來去去只留下一場空”。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評價要體現語文課程目標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應注意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的有機聯(lián)系,注意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交融、整合,避免只從知識、技能方面進行評價?!保?]“語文課程評價應該改變過于重視甄別和選拔的狀況,突出評價的診斷和發(fā)展功能?!保?]反觀現行的課程評價標準,則依舊過于單一教條,依舊只從知識、技能方面進行評價。過于強調評價的結果,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而忽視診斷和發(fā)展功能,給師生造成巨大心理壓力,把教與學仍舊引向“應試”歧途。
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在這樣的功利驅使下,語文教學失卻很多東西,比如旨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素養(yǎng)的口語交際內容就被完全拋棄;在這樣的功利驅使下,新課程所倡導的“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3]的理念必然落空。以閉卷考試為絕對“正宗”,采用這種教學評價手段所能得到的僅僅是帶有功利性的分數,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乃至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都無法呈現與反饋。但在部分辦學機構眼里,只有卷面分數才是最具說服力的。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評價建議的第三條有言,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4]在應試機制面前,主宰評價大權的應該是分數,是評卷者。本應是評價主體之一的學生卻無法主動參與評價過程,處于被人評價的位置,學習熱情被壓抑,學習態(tài)度消極被動。而教師以外部觀察與主觀測定為依據進行學業(yè)評價,結果不可避免地受自身的經驗、水平、評價手段等條件的影響,學生作為被評價者在評價過程中完全處于被動地位。譬如上文所述的閱讀題評分,還有連詞成句、作文的卷面評分都能極為明顯地說明這個問題。碰到什么樣的評卷者,將可能決定取得什么樣的卷面成績,這種“聽天由命”式的得分的確大大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從評卷現象中,我們不難窺見當前語文評價方式的刻板僵化。把考試等同于學業(yè)評價,把參考答案等同于標準答案。中學語文試題以主觀題為主,一道題學生給出的答案往往五花八門,有時真的很難評判。所以,以參考答案為標準,是不是來得“保險”、“公平”?
一次考試定終生,于是莘莘學子死記硬背“標準答案”、答題技巧;以學生學業(yè)成績論教師工作業(yè)績,所以教師們“分分必爭”,苦苦尋求“標準答案”,幾近苛刻地評卷,維護所謂的閱卷公平。直接造成的結果是學生語文成績普遍較低,除了極少數“尖端”學校外,整所中學整個年級語文平均分在及格分數線上徘徊的不在少數,農村中學想要實現及格率零的突破更是“難于上青天”。中學生“學不好”國語成了中國教育一道刺眼的“風景線”。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學生在語文科學習上耗費了大量時間,教師在語文教學上耗費了畢生精力,可是結果呢?學生學到了多少真東西,獲得了多少真本領?
歸根結底,上文所述的評卷現象就是應試教育的必然產物。何謂全面診斷與反饋學生發(fā)展的“檔案袋評價”方式?對于應試教育而言,根本不著調。
在應試這支強大的指揮棒面前,語文的魅力幾乎消失殆盡。在應試這支強大的指揮棒面前,部分教師唯唯諾諾、手腳忙亂地彈奏指定的交響,卻感受不到彈奏的樂趣;學生則目光呆滯、面無表情地哼哼唧唧,卻享受不到歌唱的美妙。應試機制,讓師生“帶著鐐銬跳舞”;應試機制,讓師生“為伊消得人憔悴”。
自《語文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對課程評價改革進行探討者不少,提出改革建議的也不少,運用“檔案袋評價”方式,如觀察法、文獻法、筆試與口試結合、開卷與閉卷結合、自評和他評結合等。方法很好,一旦遭遇應試,終將無奈“總被風吹雨打去”。就好比一條河流,假如其源頭渾黃不清,那你在下游再怎么使勁也沒法使之清澈。改革創(chuàng)新的口號喊了很多年,語文教育形式上的改革也進行過幾次,為什么沒有實質性變化?最關鍵的是沒有從機制上、從思想觀念上進行徹底更新。應試機制一天不改變,國人自上而下根深蒂固的應試思維一天不革除,教育、課程評價就無法從根本上發(fā)生變化。只要仍舊以卷面分數衡量學生學業(yè)、教師業(yè)績、學校辦學質量,那么這些問題就會永遠得不到解決。“正本”必先“清源”,課程評價改革的關鍵首先應該是機制,是觀念。歐陽修說:“善治病者,必醫(y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保?]教育一定要站在評價制度改革的前沿,轉變評價觀念,尤其要樹立“全面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理念,從實施素質教育方針出發(fā),從學生本位出發(fā),著眼于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唯其如此,才能遠離功利,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課程改革的瓶頸是教育評價,而學生學業(yè)評價是課程改革瓶頸之瓶頸。評價是杠桿,具有導向作用,決定語文教學成敗,關系到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等問題。為適應課程改革需要,探討改革語文課程評價辦法,推動學習方式變革,促進學生發(fā)展,已擺在每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熱切期望更多同行加入課程評價改革探討的行列,堅定不移地將課程改革進行到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5]名言警句大辭典(028)本源篇[EB/OL].http://www.360 doc.com/content/12/0329/15/60,2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