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凌
(泰山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山東 泰安 271021)
拙文嘗試探討如下問題:
身為一介寒士的劉勰,為什么對南朝訛濫文風那么深惡痛絕,并嘔心瀝血撰書痛擊之?在儒學日益儀式化,文士“多以老、莊為宗而黜六經(jīng)”(干寶《晉紀總論》),以及佞佛日盛的時代,劉彥和“矯訛翻淺”,為何偏要“宗經(jīng)”、“征圣”,以周、孔為師?應該怎樣評價劉勰“宗經(jīng)”矯訛,以及“托古改制”傳統(tǒng)思維模式?
南朝形式主義文風愈演愈烈,已是學界共識。不過還應指出,齊梁恰是這一惡化的轉折點?!赌淆R書·文學傳論》就曾指出當時文壇諸如“巧綺”、“酷不入情”、“輯事比類”、“職成拘制”、“崎嶇牽引”、“雕藻淫艷”等弊端。隋代李諤也曾指出:“競騁文華”之風,江左、齊梁“其弊彌甚”(《隨書·李諤傳》)。章太炎《文心雕龍札記》也言:“至齊梁以后,漸偏于華矣?!保?]這一文風,甚至影響到民歌。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即云:樂府之“淫艷哀音,被于江左。迄于蕭齊,流風益盛”。此風也波及文論。章學誠《文史通義·詩教下》即謂:論文、集文“拘形貌”之弊“實盛于齊梁之際”,慨嘆“古學之不可復,蓋至齊梁而后蕩然矣”。《文心雕龍·序志》對“近代之論文者”的批評,即與此有關。不良文風的極度惡化,必然會引起包括劉勰在內一些有識之士的高度關注。清人紀昀有評:“齊梁間風氣綺靡,轉相神圣,文士所作,如出一手,故彥和以通變立論”[2];“齊梁文勝而質亡,故彥和痛陳其弊”[3]。足見《文心雕龍》實乃有所為而發(fā)。
劉勰只是看到,不良文風違背圣訓,卻看不到它與特定社會關系,以及與作者生活方式和人生態(tài)度密切關聯(lián)。南朝不良文風,實源于士族特權及其腐朽生活。王瑤先生《中古文學史稿》對此曾有論述:“士大夫的生活由逃避而麻醉,而要求刺激,一天天地墮落下去,文學的發(fā)展也自然變成了內容的空泛病態(tài)和形式的堆砌了”;“對偶和數(shù)典用事的追求”、“辭采聲色和永明聲律的調諧”、“題材逐漸轉換到宮闈私情”,這些“浮腫的,貧血的,堆砌的,和病態(tài)的”文風,“都是士大夫生活墮落的象征和自然表現(xiàn)”;“而文學內容的空虛,又亟需一種浮腫的形式的繁縟華麗來裝潢”[4]。此種不良文風,已危及風教及王權?!稌x書·裴頠傳》即謂:由于“位高勢重”的士族大多“不以物務自嬰,遂相仿效”,遂至“風教陵遲”?!稌x書·儒林傳序》稱:“崇飾華競,祖述玄虛”的訛濫文風,已使“憲章弛廢,名教頹毀”。裴子野《雕蟲論》,斥其“無被于管弦,非止乎禮義”(《全梁文》卷五十三)。王羲之慨嘆:“虛談廢務,浮文妨要”(《世說新語·言語》)。今輯摯虞《文章流別論》論,批評不良文風“背大體而害政教”。李諤上高祖書也稱:“文筆日繁,其政日亂”[5]。由此也便引起帝王的警覺。齊武帝就“頗不喜游宴、雕綺之事,言常恨之,未能頓遣”(南齊書·武帝紀)。明帝詔也對“禮讓未興,侈華猶競”表示擔憂,責令“自今雕文篆刻,歲時光新,可悉停省”(《南齊書·明帝紀》)。這些反侈表態(tài),對劉勰或有所鼓勵。
關于劉勰身世,至今仍有爭議。但祖輩身份,畢竟有別于后代實際社會地位。而劉氏宗族人士至宋已號稱“貧賤”(《宋書·劉穆之傳》)、“孤貧”(《宋書·劉秀之傳》);劉勰也是“早孤”、“家貧不婚娶”(《梁書·劉勰傳》)。不管怎樣,劉勰實際處境確與顯赫士族迥然有別。過著清苦寺院生活的劉勰,不可能不對建筑在貴族腐朽生活之上的浮靡文風產(chǎn)生反感。另外,南朝王權為制約士族,不得不借助寒門。陳寅恪曾指出:“江南社會處于從東晉貴族制向南朝貴族制的質的轉變之中。這一轉變以皇權的強化和寒門、寒人的抬頭為主要特征。”[6]而雄心仕進的劉勰,只能寄望于王權起用。因此,他對“虛談廢務,浮文妨要”、“背大體而害政教”,有可能危及“軍國”的不良文風,必然高度警惕并極力抨擊。這正是他對訛濫文風深惡痛絕的深層動機。
任何社會批判,都需要批判武器。當時的思想資源,有儒、道、法、佛、玄多家。但道家主張“滅文章,散五彩”(《莊子·胠篋》),全盤否定“文”;法家主張“好質而惡飾”(《韓非子·解老》);玄學導致“尋虛逐微,竟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功”(李諤《上隋高祖書》),均難符劉勰要求。而孔子及儒經(jīng)關于以“質”為主,“質”、“文”兼顧的主張,諸如“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情欲信,辭欲巧”(《禮記·表記》),詩可以“興”、“觀”、“群”、“怨”(《論語·陽貨》)一類論斷,則可為劉勰提供得力理論支撐。
魏晉南朝的某些佛經(jīng)翻譯述評,也時有“文質”議論。為既忠實原意,又能吸引信眾,每每倡導譯文“質”、“文”兼?zhèn)洹;圻h為僧伽提婆所譯《三法度論》序,就反對“文過其意,或理勝其詞”,主張“以裁厥中”[7]。劉勰導師釋僧佑《胡漢譯經(jīng)文字音義同異記》也稱:“文過則傷艷,質甚則患野”[8]。東晉佚名《首楞嚴經(jīng)》后記認為,“飾近俗,質近道,文質兼唯圣有之”[9]。梁武帝《註經(jīng)大品序》,也力主“質而不簡,文而不繁”[10]。釋慧皎《高僧傳經(jīng)師篇附論》主張:“夫篇章之作,蓋欲申暢懷抱,褒述情志。”[11]釋道安《合放光光贊略解序》則批評竺法護《光贊》譯本“事不加飾”、“辭質勝文”[12]這些強調“質”、“文”兼顧的主張,很可能對錄序定林寺藏經(jīng)的劉勰以啟發(fā)與鼓勵。但凡此畢竟非出佛經(jīng)原典,并多借助儒家表述,尤其不具儒經(jīng)權威性,因此不可能以此作為典據(jù)。
以孔子為領袖、以五經(jīng)為載體的儒學權威的確立,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一是學派內部也即孔門弟子對孔子的尊崇。其言論諸如:“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論語·學而》子貢語);“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論語·子張》子貢語);“以予觀于夫子,賢于堯舜遠矣”(《孟子·公孫丑上》引宰我語);“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引有若語)。二是漢代王權對孔子及儒經(jīng)權威地位的欽定。西漢孝宣甘露三年和東漢章帝建初四年,講議“五經(jīng)異同”,均由官員主持,帝王“親稱制臨決”(分見《漢書·宣帝紀》、《后漢書·章帝紀》),儒士反而成為配角。堪稱白虎觀會議紀要、班固承命整理之《白虎通德論》,則成為古代官方哲學。它稱頌孔子為“獨見前覩,與神通精”的“天所生”圣人(《圣人》章);奠基于孔子君臣父子之論的“三綱六紀”(《三綱六紀》章)成為此后的政治綱領。稍后靈帝又于熹平四年三月,“招諸儒,正定五經(jīng)文字,刻石立于太學門外”(《后漢書·靈帝紀》),“使天下咸取則焉”(《后漢書·儒林傳》)。儒經(jīng)本為諸子之一,而諸子乃“入道見志之書”(《文心雕龍·諸子》)。但至此,漢王朝已將儒經(jīng)判定為“于道為最高”(《漢書·藝文志》);孔子其人,也被尊為“素王”[13]。于是,孔子和五經(jīng)便由民間道德、思想權威,一變?yōu)楣俜揭庾R形態(tài)權威。儒學“仁”、“禮”同構,溫情脈脈的“君臣”、“父子”等級觀,既適應血緣宗法社會結構,又極助維護皇權統(tǒng)治,故能長盛不衰[14]。魏晉南朝,儒學地位雖有所下降,但畢竟仍為統(tǒng)治思想根基。魏晉間“六籍雖存,固圣人之糠秕”(《魏志》卷十《荀彧傳》注引何劭《荀粲傳》)、“非湯、武而薄周、孔”(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言論,不過是少數(shù)人的偏激之辭,難干主流。佛教雖也偶有“儒道九流皆糠秕”(釋慧皎《高僧傳》卷六)的自負,但總體上還是討好、攀附儒家風教。進入南朝,尊儒更有強化趨勢。特別是當王權需要抵御士族和佛教挑戰(zhàn)時,每對孔圣和五經(jīng)有特殊禮遇與倡導。因此,“南朝文學在評價人物、選擇事件上不再以老莊之隱退、阮嵇之放誕為高,而是回到了儒家忠孝禮制的軌道上”[15]。
還應看到,劉勰年少“篤志好學”和撰寫《文心雕龍》前后,恰逢南齊王朝頻頻尊孔。牟世金先生《劉勰年譜匯考》對此有順年考索。其謂:劉勰十三歲時,適值“齊高帝少好諸生”、“儒學大振”[16];十六歲時,齊高帝“志闡經(jīng)訓”、“精選儒官”[17];十七歲時,已是“家尋孔教,人誦儒書,執(zhí)卷欣欣”[18];十九歲,“詔復立國學,釋典先師用上公禮”,“王儉領國子祭酒……言論造次必于儒者,由是衣冠翕然,更尚儒術”[19];二十一歲,蕭子良“集學士抄《五經(jīng)》、百家”[20];二十三歲,武帝詔曰:“宣尼誕敷文德,峻極自天,發(fā)揮七代,陶鈞萬品,英風獨舉,素王誰匹”[21]。明帝也曾下詔贊孔:“仲尼明圣在躬,允光上哲,弘厥雅道,大訓生民,師范百王,軌儀千載?!?《南齊書·明帝紀》)劉勰的老鄉(xiāng)臧榮緒,則于孔子誕辰庚子日“陳五經(jīng)拜之”(《南史·臧榮緒傳》)。章學誠謂:“服膺六藝,也出尊王制之一端也?!保?2]在這種時代氛圍中,劉勰感夢而撰《文心雕龍》,稱頌“玄圣”、“素王”,以“宗經(jīng)”、“征圣”相號召,正不無“尊王制”并借助“王制”權威之意。
馬克思指出:“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他們這種創(chuàng)造工作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并不是在由他們自己選定的情況下進行的,……一切死亡先輩的傳統(tǒng),好像噩夢一般,籠罩著活人的頭腦?!保?3]美國學者愛德華·希爾斯也說:“相信人類曾經(jīng)生活于一個‘黃金時代’”,“一個遙遠的歷史時代能夠成為人們憧憬和崇敬的對象,并能夠用以示范和評斷當前會流行的行為范型、藝術作品和信仰范型”,這“是思想史上的一個常見主題”[24]。由于特殊國情,這一主題無疑在中國更為突出,“托古改制”即為一例。它作為近人依據(jù)古代社會變革實踐概括出的政治范疇,是指改革者依托或假托古代政制或古圣思想,以尊崇圣人、圣言為方法特色,改革不良社會體制的思維、運作模式。梁啟超就指出:“孔子改制,恒托于古”,“又不惟孔子而已,周秦諸子罔不改制,罔不托古”[25]。后漢王莽和清末康有為“新政”,就被視為典型的“托古改制”。即使倡言“祖宗不足法”的王安石,也仍以《三經(jīng)新義》為理據(jù)“法先王之政”,不過是“法其意而已”(《宋史·王安石傳》)。每當社會面臨困境、危機,改革者又勢單力薄時,往往會采用“托古改制”模式。
由于南朝不良文風乃是依附士族文壇壟斷的體制性現(xiàn)象,似可將彥和之“宗經(jīng)”矯訛視為文藝領域的一種“托古改制”。此種“托古改制”,含有“依托”、“假托”兩義。劉勰對周、孔、五經(jīng)確有真誠信仰與崇拜一面。由其感夢“隨仲尼而南行”,可知其大有擔當孔學傳人大任的抱負,也確有后儒認為《文心雕龍》堪稱“六經(jīng)之余緒”[26]。本先儒“道”論,倡“原道”之旨;標舉“情信”、“詞巧”、“足志”、“足言”圣訓,抨擊楚漢以降“異乎經(jīng)典”的“浮詭”流弊,就是一種“依托”。而今視之,劉勰從儒學“文質彬彬”觀引申出的“文質相稱”(《才略》)、“銜華佩實”(《征圣》)論,也頗具普世性、永恒性理論價值。在當下這個新聞、學術、文藝均已高度娛樂化,人們陶醉于感官聲色之快的消費時代,強調一下“為情而造文”(《情采》)也至為必要。文學藝術不能只是愉耳悅目,還應陶情冶性,參悟人生,提升精神。
但應看到,劉勰并非一味崇古,亦能與時俱進,充分肯定魏晉以來“縟”、“麗”、“采”的合理性。為此,便以“古來文章,以雕縟成體”(《序志》)概括文章特性,將“圣文”五經(jīng)賦予“麗”色,以為“雕縟”提供合法性和權威性。但如此一來,就導致章實齋所謂“以意尊之,則可以以意僭之”[27],將己意強加經(jīng)典。子曰“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足見對狹義之“文”并不看重。昭明太子《文選序》言:“老莊之作,管孟之流,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28]此論也完全適于周、孔??鬃又鲝垺稗o達而已”(《論語·衛(wèi)靈公》)。朱熹《四書集注》注曰:“辭取達意而止,不以富麗為工?!碧K東坡釋之:“使是物了然于心者”和“使是物了然于口與手者”,是之謂“辭達”(《與謝民師書》)??傊?,并不太重文采修飾。因此,將周、孔樹為文章“雅麗”典范,就未免過于牽強。人們很難相信,劉勰會真以為《易經(jīng)》、《書經(jīng)》、《禮記》、《春秋》,完全符合“以雕縟成體”、“銜華佩實”、“麗而不淫”等規(guī)范。他不過是為倡己說,而“附會經(jīng)義”和“假托”罷了。“托古改制”者無不“假托”。清人紀昀在評論王安石變法時也說:“安石以周禮亂宋,學者類能言之。然周禮之不可行于后世,微特人人知之,安石亦未嘗不知也。安石之意,本以宋當積弱之后,而欲濟之以富強,又懼富強之說,必為儒者所排擊。于是附會經(jīng)義,以鉗儒者之口,實非真信周禮為可行?!保?9]劉勰如此“托古”,也非“真信”五經(jīng)“銜華佩實”,而為“以鉗”逐奇者和墨守者“之口”。以此而言,這種“托古”矯訛,實有其不得不然、無可奈何的歷史合理性,應予同情之理解。
然而此種“征圣”、“宗經(jīng)”式“托古改制”,畢竟給《文心雕龍》帶來一系列局限。以圣訓、五經(jīng)作為文章最高典范,必然無法客觀評價后來文壇,似乎文學發(fā)展史就是一個離經(jīng)叛道、追訛逐濫的歷史?!侗骝}》篇對楚辭“異乎經(jīng)典”的批評,《史傳》篇對司馬遷“愛奇反經(jīng)之尤”的指責,就無不顯示出“宗經(jīng)”偏執(zhí)。已如前述,很難說孔子之文均符“銜華而佩實”標準;即使符合,也決非圣文獨有。章太炎《文心雕龍札記》在承認圣文“雅麗”的同時就指出:“晉宋之前之文,類皆銜華佩實,固不僅孔子一人也?!保?0]紀昀則尖銳批評其文體概出五經(jīng)、“百家騰躍,終入環(huán)內”之論:“至劉勰作文心雕龍,始以各體分配諸經(jīng),指為源流所自,其說已涉于臆創(chuàng)”[31];“此亦強為分析,似鐘嶸之論詩,動輒源出某某”[32]。此論流毒廣遠,近則有《顏氏家訓·文章》“夫文章者,源出五經(jīng)”之論,遠則有劉熙載《藝概·文概》“六經(jīng),文之范圍”之議。而《文心雕龍》的真價值,恰恰在于能突破“宗經(jīng)”藩籬,從藝術實踐中總結出大量“按轡文雅之場,環(huán)絡藻繪之府”(《序志》)的寫作、評鑒原理。紀昀稱其“於文章利弊,窮極微妙”[33];黃叔琳贊為“於凡文章利病,抉摘靡遺”[34]。但劉勰的“宗經(jīng)”思維模式,畢竟與“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時序》)原理相沖突,大大削弱該著科學性。劉勰“征圣”、“宗經(jīng)”論,雖然奠定了后世“文統(tǒng)”論推尊三代和周、孔之文的基礎,但畢竟過于偏狹。唐代韓愈,就把“兩漢之文”籠括在內(《答李翊書》);明前七子,也提出“文必秦漢”的口號[35],他們均比劉勰更具識見。
至于吾邦為何盛行“托古改制”,古今多有解說。《淮南子·修務訓》釋為:一因“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二為“亂世暗主,高遠其所從來,因而貴之”。前引紀昀,則謂“以鉗儒者之口”??涤袨榻忉?“布衣改制,事大駭人,故不如與之先王,既不驚人,自可避禍。”(《孔子改制考》)。殷海光則認為:“即令存心改變制度的人,也不敢和所要改變的制度正面去碰,而在戰(zhàn)術上必須抄到這一制度的后面,利用這個制度來打擊這個制度。這就是為什么康有為要‘托古改制’?!保?6]諸說即或有理,也可再事深究。鄙意以為,似需從經(jīng)濟、政治、文化條件處深挖。依賴經(jīng)驗承傳、分散的小農(nóng)生產(chǎn),缺乏組織依托和獨立思想,必然“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論語·季氏》)。在等級森嚴的集權社會,改革者缺乏可與保守者相頡頏的政治實力和話語權,也不得不借重官方承認的圣人、圣言。也正因社會條件不足,“托古改制”難有成功,孔子、王莽、王安石、康有為率皆如此?!段男牡颀垺繁M管獲“貴盛”者沈約“大重之”,也未見“為時流所稱”(《梁書·劉勰傳》)。即使劉勰后來位登東宮“清選”之職,也難行其志?!吧類劢又钡氖捊y(tǒng),和湘東王蕭繹,無不標榜文章采麗特性。蕭統(tǒng)《文選》以“綜輯辭采”、“錯比文華”(《文選序》)為選編標準,蕭繹將文學本質界定為“流連哀思”、“綺縠紛披”(《金樓子·立言》),均不見彥和“六義”之旨。直到唐代韓、柳、白居易等,才開一代新風。此種重大轉變,非因尊“經(jīng)”重“道”,而根于中小地主崛起并走上政壇、文壇,以及加強中央集權的時代需要。
郁達夫《懷魯迅》曾謂:“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毖潘关愃箘t稱:“軸心期潛力的蘇醒和對軸心期潛力的回歸,或者說是復興,總是提供了精神的動力?!保?7]對于軸心時代奠定我民族文化根基的“圣人”及其經(jīng)典,理應給予應有尊重,珍惜其“精神動力”。但“圣人”無非比常人更為“聰明睿智”(《易·說卦》孔穎達疏),且“亦時會使然”而非其“圣智能使然”(章學誠《文史通義》卷二《原道》上)。因此,對圣人圣言又不可盲目推崇乃至迷信?!懊顦O生知,睿哲惟宰”(《征圣》)斷語,即已陷入迷途。馬克思曾呼吁在偉人面前“站起來”,而且不“僅僅在思想上站起來”,還應“現(xiàn)實的、感性的”站起來[38]。而要“現(xiàn)實的”站起來,就需改良社會土壤,創(chuàng)建一個較為公平的經(jīng)濟、政治體制,培育相對均衡的利益群體,以結社、言論自由為保證,讓各利益群體順暢、理性地表達利益訴求,在平等協(xié)商中尋求改革共識。若此,就不至出現(xiàn)“托古改制”的尷尬。而只要不良土壤還在,哪怕是部分存在,就仍會生長出名目繁多的“托古改制”。當今時代,不就有“返本開新”、“儒家憲政主義”、“儒家馬克思主義”、“天道自由主義”、“中道自由主義”種種輿論嗎?以此而言,劉勰等人“托古改制”的教訓,對改革深化期的中國,或不無歷史啟迪。
[1][2][3][30][32]黃霖.文心雕龍彙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68、102、108、168、20.
[4]王瑤.中國文學史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284.
[5]劉大杰.中國文學發(fā)展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145.
[6]陳寅恪.南朝皇帝權力與寒門、寒人[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1985,(7).
[7][12]王鐵鈞.中國佛典翻譯史稿[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89、61.
[8][9][10][11]朱志瑜,朱曉農(nóng).中國佛籍譯論選輯評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63、33、71、78.
[13]漢書·董仲舒?zhèn)鳎茨献印ぶ餍g訓.論衡·超奇篇.北堂書鈔卷五十二引《論語讖》等.
[14]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99-300.
[15]焦桂美.南北朝經(jīng)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30.
[16][17][18][19][20][21]牟世金.劉勰年譜匯考[M].成都:巴蜀出版社,1988:15、17、19、21、22、25.
[22][27]章學誠.文史通義[M].長沙:岳麓書社,1993:29、28.
[23]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A].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3.
[24][美]愛德華·希爾斯.論傳統(tǒng)[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9:220.
[25]劉夢溪.中國現(xiàn)代學術經(jīng)典(梁啟超卷)[A].清代學術概論[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89.
[26][33][34]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拾遺(附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724、739、426.
[28]蕭統(tǒng).文選(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7.
[29][31]四庫全書提要[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106、1048.
[35]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52.
[36]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139.
[37]卡爾·雅斯貝斯.智慧之路[M].柯錦華,等,譯.北京:中國國際出版社,1998.
[3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