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
(解放軍95214部隊,長沙410115)
隨著超視距空戰(zhàn)模式的出現(xiàn),具備全天候、全方位、全高度攻擊能力的雷達主動制導導彈已經(jīng)成為空戰(zhàn)的主戰(zhàn)兵器。該類型導彈采用主動雷達末制導體制,其制導精度較之以往有很大提高,對戰(zhàn)機的生存力提出了巨大的考驗。
與以往的雷達制導導彈相比,該類型導彈具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和目標檢測、識別、跟蹤能力。多次試驗表明箔條彈已經(jīng)很難對該類型導彈形成有效的欺騙干擾效果。其主要原因表現(xiàn)在箔條彈難以真實模擬飛機運動特性,投放后短時間內速度將大幅度降低,而雷達主動制導導彈導引頭采用脈沖多普勒(PD)雷達體制,具有較強的距離分辨力和速度分辨力,能在強雜波背景中分辨出動目標,箔條云回波將很快被導引頭識別并抑制掉。
可以說,隨著雷達主動制導導彈的發(fā)展,原本作為戰(zhàn)機末端對抗有效武器的箔條彈已經(jīng)很難達到理想的干擾效果,必須立足現(xiàn)有技術調整干擾策略。
縱觀各世界軍事強國的主戰(zhàn)飛機,盡管諸如F-22、F-35等四代機擁有明顯的信息對抗優(yōu)勢,但都無一例外地裝備了箔條干擾用于末端對抗[1-2],說明在未來空戰(zhàn)過程中,箔條干擾仍具有較好的實戰(zhàn)價值,關鍵在于如何有效發(fā)揮其作戰(zhàn)效能。
當前,飛機自衛(wèi)電子對抗系統(tǒng)應對雷達導引頭的干擾類型主要有2種:一是有源干擾,主要是采用回答式干擾體制,對威脅目標實施欺騙干擾;二是無源干擾,主要是運用“優(yōu)勢源響應原理[3]”或“瑞利限[4]”,通過拋灑無源干擾彈,使得導彈跟蹤能量中心或箔條云假目標。綜合應用有源干擾、無源干擾以形成對威脅目標的復合干擾已經(jīng)成為電子戰(zhàn)領域的趨勢。隨著雷達導引頭抗干擾能力的提升,綜合化、多樣化的復合干擾必將成為未來電子對抗的發(fā)展方向,在機載自衛(wèi)干擾中,有源和無源干擾的綜合運用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照射箔條復合干擾即是其中一種。一方面它繼續(xù)沿用了箔條的干擾特性,另一方面,又克服了箔條易被PD雷達導引頭識別的缺陷,提高了干擾效能。
照射箔條干擾的優(yōu)點非常突出。當機載告警探測設備發(fā)現(xiàn)有導彈攻擊時,載機先進行機動,形成攻擊條件。緊接著,投放箔條干擾彈,形成箔條云,同時機載電子干擾設備接收到雷達導引頭發(fā)射的微弱信號,經(jīng)過調制放大后,照射到箔條云上,調制后的干擾信號經(jīng)過箔條云的散射,被敵雷達導引頭接收。對于導引頭來說,速度跟蹤是角度跟蹤的前提,由于機載有源干擾設備照射箔條的信號具有一定的多普勒頻移,因此可以使箔條云模擬具有一定速度的假目標,欺騙導引頭跟蹤假目標。同時,導引頭接收的回波信號包括箔條云的直接回波、載機的反射回波和有源干擾經(jīng)箔條云的二次散射回波,對于導引頭來說,這個二次散射回波形成的假目標與真實箔條云、載機同處于單脈沖雷達導引頭波束范圍內,形成角度干擾,導引頭將跟蹤能量重心,最終脫離載機。即使隨著時間的推移,箔條云回波運動速度大幅度降低,被導引頭動目標處理技術抑制掉,箔條二次散射回波形成的假目標仍可以和載機形成角度欺騙干擾。綜合來說,照射箔條干擾借助箔條云作為中繼站,使導引頭在受到無源干擾的同時也受到有源干擾,實現(xiàn)復合干擾的目的。其干擾示意如圖1所示。
無論哪種干擾,要實現(xiàn)對雷達或雷達導引頭的有效干擾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通常有效干擾的前提條件包括方向對準、頻率對準、能量足夠[5]。對于照射箔條復合干擾同樣如此,下面即對干擾條件進行分析:
在箔條云剛發(fā)射時,載機與箔條云的距離很近,可以把γ近似看成0,即箔條云與載機同處于導引頭的波束寬度內,因此,僅討論頻率對準條件。
圖1 照射箔條的效果示意圖
對導引頭來講,飛機回波的頻移為:
式中:vm為導彈速度;va為飛機速度。
箔條云回波的中心頻率為:
導彈收到的飛機的照射信號頻移(信號的路徑為載機到箔條云,再到導彈):
欲使照射信號對制導雷達產(chǎn)生干擾,飛機的照射信號頻移應進入速度門,即:
設導彈制導信號的波長為3cm,載機速度為va=600m/s,速度門寬B=1 000Hz,則:
式中:B為速度門帶寬。
考慮前述簡化條件可以得到:
可得到-9°≤β≤9°。由此可見,載機直接轉發(fā)制導雷達的信號,只要載機的方向與載機及導彈連線夾角不大于9°,載機照射箔條云的信號即可進入導彈的速度門。換而言之,只要導彈的方向基本在載機、箔條云二者連線上,即可使得復合干擾信號進入導彈的速度門。
載機回波功率為:
式中:Pt為導彈發(fā)射功率;Gt為天線增益;γ為損耗系數(shù);σ為載機的雷達截面積;A′為載機的有效面積。
箔條回波功率為:
箔條反射有源干擾功率為:式中:Gj為箔條增益;γj為箔條云信號損耗系數(shù);K為干擾功率的放大倍數(shù)。
由上式可得箔條云輻射功率提高的倍數(shù)Kt:
式中:σ′為箔條云的平均雷達截面積為箔條云的有效面積,Gjr為假箔條云的增益。
則:
根據(jù)經(jīng)驗公式[6]:
假設接收和發(fā)射的水平、俯仰波束寬度θa=θb=30°,q1=26 000,q2=30 000,箔條云為球形,ˉσ′/ˉσ=1,由于導引頭距載機較遠,可以認為R1≈R2,K=80dB,γj=0.5,可得Kt與R3的關系,如圖2所示。
圖2 箔條云輻射功率提高的倍數(shù)
由圖2可知,采用有源干擾照射箔條云后,在一定距離范圍內,箔條云輻射功率將有較大的提高,可以滿足干擾條件。
照射箔條的信號能夠模擬出具有一定速度的假目標信號,當該信號與飛機回波信號同時進入導引頭速度跟蹤系統(tǒng)時,就會對其檢測跟蹤產(chǎn)生影響。當干擾信號與飛機回波信號的多普勒頻移均進入鑒頻器線性區(qū)時,由于干擾信號能量強于飛機回波信號,導引頭速度跟蹤波門很容易捕獲到干擾信號。隨著飛機與箔條云距離的增大,兩信號多普勒頻移之間的差異也會隨著增大。當這種差異大于導引頭速度波門時,飛機回波信號將脫離到速度跟蹤波門以外,從而使導引頭丟失目標信號。
箔條彈施放初期,箔條云、假箔條云和載機處于導彈同一波束寬度內,導彈將跟蹤其能量重心。由于箔條投出的瞬間就喪失了向前運動的速度,易被導彈識別,但是有源干擾照射箔條形成的假箔條云存在多普勒頻移,將繼續(xù)對導彈形成干擾,導彈將跟蹤載機和假箔條云的能量中心,如圖3所示。
圖3 角度欺騙示意圖
根據(jù)數(shù)學知識,可得出三者的能量中心:
式中:P1為載機的微波信號功率;P2為箔條云的微波信號功率;P3為假箔條云的微波信號功率。
同樣可以得到載機和假箔條云的能量中心:
作戰(zhàn)態(tài)勢1:導彈從前半球進行攻擊,10km以外即截獲載機。
(1)導彈初始位置(0,0,80 000)m,速度1 000m/s,載機初始位置(14 000,2 000,80 000)m,速度600m/s,俯仰角5°,方位角10°,比例導引因子3,箔條下降速度0.8m/s,箔條可達高度4m,接收和發(fā)射的水平、俯仰波束寬度均為30°,q1=26 000,q2=30 000,箔條云為球形轉發(fā)增益90dB,箔條云截面積30m2,載機截面積5m2,導引頭工作波長3cm,波束寬度5°。假設箔條云達到指定散射面積的時間為0.5s,仿真結果如圖4、圖5所示。
圖5 跟蹤曲線水平投影
從圖4、圖5可以看出,在實施箔條照射干擾后,導彈轉為跟蹤載機與假箔條云組成的能量中心,隨著載機和箔條云距離的增大,導引頭將分辨出2個回波信號,導彈選擇跟蹤假箔條云,造成脫靶。
(2)將轉發(fā)增益改為80dB,其他條件不變,仿真結果如圖6、圖7所示。
從圖6、圖7可以看出,在實施箔條照射干擾后,導彈轉為跟蹤載機與假箔條云組成的能量中心,隨著載機和箔條云距離的增大,導引頭將分辨出2個回波信號,導彈選擇跟蹤飛機,干擾失敗。
上述仿真表明,導彈在分離點時選擇哪個目標跟蹤與干擾轉發(fā)增益有很大關系,可以得到上述條件下轉發(fā)增益和分離點處的壓制系數(shù)之間的關系,如圖8所示。
圖6 空間跟蹤曲線
圖7 跟蹤曲線水平投影
圖8 轉發(fā)增益與壓制系數(shù)的關系
可以看出,在假定作戰(zhàn)態(tài)勢1下,當轉發(fā)增益大于80dB時,分離點處壓制系數(shù)才滿足干擾條件Prj/Prr>1,此時干擾才能有效。
作戰(zhàn)態(tài)勢2:導彈從后半球進行攻擊,大約3.5km處截獲載機。
(1)導彈初始位置 (0,0,10 000)m,速 度1 000m/s,載機初始位置(3 500,600,10 000)m,速度600m/s,俯仰角5°,方位角20°,比例導引因子3,箔條下降速度0.8m/s,箔條可達高度4m,接收和發(fā)射的水平、俯仰波束寬度均為30°,q1=26 000,q2=30 000,箔條云為球形,ˉσ′/ˉσ=1,轉發(fā)增益80dB,箔條云截面積20m2,載機截面積5m2,導引頭工作波長3cm,波束寬度5°。假設箔條云達到指定散射面積的時間為0.5s,仿真結果如圖9、圖10所示。
圖9 空間跟蹤曲線
圖10 跟蹤曲線水平投影
從圖9、圖10可以看出,在實施箔條照射干擾后,導彈轉為跟蹤載機與假箔條云組成的能量中心,隨著載機和箔條云距離的增大,導引頭將分辨出2個回波信號,導彈選擇跟蹤假箔條云,造成脫靶。
(2)將轉發(fā)增益改為70dB,其他條件不變,仿真結果如圖11、圖12所示。
從圖11、圖12可以看出,在實施箔條照射干擾后,導彈轉為跟蹤載機與假箔條云組成的能量中心,隨著載機和箔條云距離的增大,導引頭將分辨出兩目標信號,導彈選擇跟蹤飛機,干擾失敗。
與前半球攻擊相似,可以得到轉發(fā)增益和分離點處的壓制系數(shù)之間的關系,如圖13所示。
圖11 空間跟蹤曲線
圖12 跟蹤曲線水平投影
圖13 轉發(fā)增益與壓制系數(shù)的關系
可以看出,在假定作戰(zhàn)態(tài)勢2下,當轉發(fā)增益大于70dB時,分離點處壓制系數(shù)才滿足干擾條件Prj/Prr>1,此時干擾才能有效。
推演結果表明,照射箔條復合干擾必須具備一定的攻擊態(tài)勢,且對干擾信號能量也有嚴格的要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對具體的干擾實施程序還需進行更深入的理論分析和試飛驗證。
箔條干擾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無源干擾技術,如何提高箔條干擾效能也是機載自衛(wèi)電子對抗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就照射箔條復合干擾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干擾模型進行了仿真驗證,對于如何提高箔條干擾的作戰(zhàn)效能具有較強的理論指導意義。
[1]Xu X,Narayanan R M.Impact of different correlation receiving techniques on the imaging performance of UWB random noise radar[A].2003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C].Toulouse,F(xiàn)rance: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ociety,2003:4525-4527.
[2]Sharay Y,Naftaly U.TECSAR: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programme status[J].IEE Proceeding of Radar Sonar Navigation,2006,153(2):117-121.
[3]陳靜.雷達無源干擾原理[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8.
[4]吳順君,梅曉春.雷達信號處理與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8.
[5]王星.航空電子對抗原理[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8.
[6]王國玉.雷達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數(shù)學仿真與評估[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