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存
摘 要:在我國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人性問題以后,人性問題則逐漸成為先賢圣哲討論的一個重要話題。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論。而孟子認為的人性本善,其目的是引導人們盡可能地發(fā)揮自己善的本性,荀子認為人性惡,是想通過對于人性本惡的矯正,最后同樣達到善的境界,成為堯舜一樣的圣人。而二者最終的歸宿則是一致的。
關(guān)鍵詞:孟子;荀子;人性論
中圖分類號:B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1-0039-02
春秋末期,孔子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在孔子看來,人的本性生來是相近的,但后天的環(huán)境和日益積累的習慣則導致人們的德智相去甚遠。到了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戰(zhàn)事頻仍,人的本性在各方面都有較強的表露,這就要求先賢圣哲需要進一步去探求人的本性,考察人的本性,從而解決所遇到的一切社會問題。鑒于此,對人性的討論,理所當然的則成為當時百家爭鳴的又一焦點。孟子的性善論便是其中影響較大的。
一、“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孟子·滕文公上》下引此書只注篇名)性善論的提出,可以說是在孟子哲學思想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是時,孟子與告子的爭論,則是明證。告子認為人性不是生來就有“善”和“不善”的區(qū)別。告子說:“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告子上》)
告子把人性喻為回旋的水,以此來說明人性本沒有先驗的善與不善的區(qū)分。而孟子也是用水性來比喻人性,他反駁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告子上》)
孟子認為,人性的發(fā)展是有定向的,其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合乎規(guī)律的發(fā)展過程。在孟子看來,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由于人生來就具有“善端”。他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保ā豆珜O丑上》)
孟子在這里說的是每個人的直接經(jīng)驗:忽然看見小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人們確實會受驚而生惻隱之心,從而立刻跑過去救他。這時并沒有想結(jié)交孩子的父母、要別人稱譽、或厭惡孩子哭聲之類的念頭,而是直覺地產(chǎn)生這種反應。孟子以為這種惻隱之心就是仁之端,就是在人的意識中有一種先驗的“善”的萌芽,這也就是孟子說的“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钡谋举|(zhì)特征。
孟子還認為,把這四個“善端”擴大發(fā)展就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這些道德是天賦的,他說:“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公孫丑上》)“仁義禮智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保ā陡孀由稀罚?/p>
而為了說明人具有先天的善性,孟子認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來自人的后天習得,而是產(chǎn)生于先驗的“良知良能”。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保ā侗M心上》)
孟子以此來論證人具有先天的“善性”,這是其“性善論”立論的基礎(chǔ)。
孟子還從邏輯上提出“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保ā陡孀由稀罚┑拿}。他認為,人與人之間在良知良能上是沒有什么差別的,因此,以良知良能為基礎(chǔ)的人善的本能也沒有什么差別。為了說明人性善的同一性,孟子從人的感官的共同特征推論人性善的普遍性。他說: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告子上》)
孟子用類比法進行論證,認為人的口都是喜歡美味的食物,耳朵都喜歡聽優(yōu)美的音樂,眼睛都喜歡美麗的色彩,所以人心也應有共同喜歡的東西,那就是理和義。孟子這里將理、義并舉,理指客觀規(guī)律,義指道德規(guī)范。
誠然,孟子的人性論揭開了人性的一個方面,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同時也應看到其對人性的根本認識還是片面的。
第一,孟子的性善論很大程度上忽視了社會實踐對人性的決定作用。孟子把人性完全歸結(jié)為先天的良知良能,事實上,人性的善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后天習得,孟子顯然忽略了這一點。
第二,人性應該包含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即人的社會屬性和人的自然屬性。人的社會屬性主要來自人的后天實踐,而人的自然屬性如尊兄敬長之類則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先驗的本能。由于每個人都在社會群體中生活,人性的主要部分應該是人的社會屬性。在任何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爭奪是普遍存在的,孟子試圖用人的自然屬性來說明人性的全部,恰恰沒有說明人性的本質(zhì)。
第三,孟子所說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然而,抽象的人性是要由具體的人性表現(xiàn)的。由于每一個人所處的社會政治地位的不同,人們的社會實踐與后天習得是千差萬別的,人性也必然因此而存在著差別。孟子用抽象的人性代替具體的人性,抹殺了人在人性上的差別,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地說明人性。
二、“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與孟子一樣,荀子的政治思想也是以對人性問題的討論為出發(fā)點的。荀子這樣說道:“故性善,則去圣王,息禮義矣;性惡,則與圣王,貴禮義矣?!保ā缎詯骸罚?/p>
荀子把人性看作與生俱來的原始質(zhì)樸的自然屬性。他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保ā墩罚靶哉撸臼疾臉阋??!保ā抖Y論》)“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保ā缎詯骸罚靶浴笔亲匀坏馁x予,即人的自然本質(zhì)。而自然的稟賦不是人們可以通過學習和作為得到的。他說:“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保ā缎詯骸罚?/p>
因此,荀子所講的人性,是一種個體的、抽象的自然屬性,這是個體所具有且必有的一種本能心理。荀子認為,“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如果“從人之性,順人之性,比出于爭奪。”(《性惡》)荀子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該使人的欲望得到滿足,而是要時時刻刻抑制人惡的本性。人的本性應該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得到矯正,矯正的結(jié)果就是“化性起偽”?!盎云饌巍本褪巧啤S需b于此,荀子則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彼f:“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保ā缎詯骸罚靶膽]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后成謂之偽?!保ā墩罚皞握?,文理隆盛也?!保ā抖Y論》)
“偽”就是“人為”的意思,它不是先天就具有的人的本性,而是后天環(huán)境影響和日益積累的習慣和長期的教化學習所形成的一種品格。“性”和“偽”需要辯證的來看,具體說,“性”是先天的稟賦,“偽”則是后天的習得;“性”產(chǎn)生“惡”,而“偽”則導引“善”。顯然。二者是對立的。
在“性”與“偽”這對矛盾中,荀子尤為重視“偽”這一面。通過“偽”,就會使得“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勸學》)“堯舜之與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保ā缎詯骸罚┧麄儽緛矶际翘焐詯旱?,所以后來出現(xiàn)賢愚不肖的區(qū)別。原因在“住錯習俗之所積耳”。(《榮辱》)這都是由于后天環(huán)境影響和日益積累的習慣和長期的教化學習的作用。荀子還認為,“涂之人可以為禹”但是,“凡禹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保ā缎詯骸罚┮虼?,荀子提出了“化性起偽”的命題,強調(diào)通過人的主觀努力,“起禮義,制法度”來使人“惡”的本性得到轉(zhuǎn)化。荀子這樣說:“故為之立君上之執(zhí)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保ā缎詯骸罚┛梢钥闯?,荀子強調(diào)了人的本性可以“化”,可以改造,可使先天之“惡”變?yōu)楹筇熘吧啤?。只要有后天學習環(huán)境這一客觀條件,再通過人的主觀努力,“起于變故,成乎修為”。(《榮辱》)從改變自然本性開始,不斷地努力于倫理道德的實踐,就會從“可以為”到“能為”,從可能性變?yōu)楝F(xiàn)實性??梢哉f,這是荀子對“性”“偽”關(guān)系問題做出的理論貢獻。
三、兩種人性論的比較
綜上所說,不難看出,孟子和荀子人性論的論述其歸宿可謂是一致的,同樣是說人的修身,只不過前者強調(diào)的是人的道德自覺,后者強調(diào)的是外在的社會力量的約束。
首先,荀子從人的“欲求”到“爭奪”到“惡”這樣一種本能心理,作為討論人性的出發(fā)點,這較之于孔、孟諱利、倡義的表述則來得更為真切、質(zhì)樸一些。人類正是在這樣不斷地解決自身生存、生活問題的掙扎中來發(fā)展自己的。只有具備了其基本的生存、生活的條件,才可能有也會有人類主體內(nèi)在的精神世界,從而形成人們的道德觀念。荀子認為,社會出現(xiàn)爭奪和動亂現(xiàn)象,是人們追求物欲利益的必然結(jié)果,應該說,這是有其合理因素的。
其次,荀子性惡論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孟子性善論的“超越性”“先驗性”。荀子認為“仁義禮智”等德智不是先天賦予人類的,而是后天習得,“積偽”而成的。荀子這樣說道;“凡禮義者,是生于圣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為器,然則器生于陶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目而成器,然則器生于工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性惡》)顯然,荀子性惡論較之于孟子性善論,包含了更為深刻的內(nèi)容,其更具發(fā)人深省的作用。
孟子的性善論,其目的是引導人們盡可能地發(fā)揮自己善的本性,而荀子的性惡論,則是想通過對于人性本惡的矯正,從而最后達到善的境界,成為堯舜一樣的圣人??梢姡献拥男陨普摵蛙髯拥男詯赫摱际欠从沉似洚敃r的時代需求,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孟、荀人性論的提出,在中國人性論史上無疑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而其對于后世的影響,尤其是宋明時期人性的又一討論,則更為深遠。
參考文獻:
[1]焦循.孟子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7.
[2]王先謙.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8.
[3]馮契.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fā)展[M].北京:東方出版中心,2009.
[4]曹德本.中國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田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