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珍,王玉龍,范佳進,龍建軍,查甫兵,歐陽佩佩
·康復護理·
“中途訓練營”康復督導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效果①
王玉珍1,王玉龍1,范佳進2,龍建軍1,查甫兵1,歐陽佩佩1
目的 探討全程康復督導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的影響。方法參與“中途訓練營”的51例腦卒中患者分為督導組(n=26)和對照組(n=25),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康復服務的模式;督導組在常規(guī)康復服務的基礎上實施全程康復督導。共康復30 d。治療前后采用Barthel指數(shù)(BI)進行評定。結果兩組出營時BI均較入營時提高(P<0.05)。出營后30 d,對照組BI與出營前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督導組與出營前比較增加(P<0.05)。結論實施全程康復督導可較長期地提高腦卒中患者ADL水平。
腦卒中;康復督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中途訓練營;社區(qū)康復
[本文著錄格式]王玉珍,王玉龍,范佳進,等.“中途訓練營”康復督導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效果[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9(11):1090-1092.
“中途訓練營”是2007年深圳市在創(chuàng)建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活動[1]中創(chuàng)新實踐的一種康復服務形式。在殘聯(lián)付費的條件下,我們利用社區(qū)醫(yī)院閑置的醫(yī)療資源,將從綜合性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出院,但生活不能自理的腦卒中偏癱患者集中起來,強化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訓練,得到患者和中殘聯(lián)的高度評價。《加拿大卒中康復指南》指出,必須建立一種制度,保證患者及其看護者都參與到康復治療計劃的執(zhí)行與管理中來[2]。我們在“中途訓練營”中,除作業(yè)治療師、心理咨詢師外,康復護士還實施了全程康復督導。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深圳市某街道醫(yī)院和深圳市殘疾人康復中心舉辦了3期“中途訓練營”,參營訓練的腦卒中偏癱患者51例,均符合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對腦卒中的診斷標準[3],并經顱腦CT或MRI確診為缺血性或出血性腦卒中。入選標準:①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智清楚,無言語障礙和認知障礙;②從綜合性醫(yī)院出院30 d以內;③簽署知情同意書。
按入營時報到的奇偶數(shù)分為兩組,然后通過投擲硬幣的方法確定奇數(shù)組為督導組(n=26),偶數(shù)組為對照組(n=25)。兩組患者的性別、住院時間、年齡及偏癱肢體情況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督導組中18例來自三級醫(yī)院,8例來自二級醫(yī)院;對照組中21例來自三級醫(yī)院,4例來自二級醫(yī)院。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的比較
1.2 干預方法
1.2.1 康復訓練 “中途訓練營”采取住院形式,集中進行康復訓練,每天上、下午訓練1.5 h,每周訓練6 d,共30 d。
兩組患者均接受ADL訓練和社會能力訓練,主要內容包括:①面頰、唇等吞咽相關肌群訓練,仰臥—床邊坐起訓練,床—椅轉移訓練,上肢功能與手功能訓練,坐位平衡訓練,站起與坐下訓練,行走訓練,上下樓梯訓練;②進食訓練,清潔、刷牙、洗澡訓練,穿脫衣、褲訓練;③打電話,上網、發(fā)送電子郵件訓練,主題思想表達訓練;④與其他患者、與醫(yī)護人員及到社區(qū)與健康人群溝通訓練[4]。
1.2.2 康復督導 督導組同時采用以下方法。選擇具有康復??浦R和護理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為康復督導員,隨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進行腦卒中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指導家屬或照料者全程參與患者的康復治療,協(xié)助治療師完成每天的康復訓練;鼓勵患者改變腦卒中后的依賴習慣,形成自我主動護理理念;傳授如何預防意外發(fā)生的方法,如防墜床、防跌倒、防燙傷等;根據(jù)ADL開展多種形式的康復督導[5]:如在病室內開展床上體位變換、Bobath握手等定時督導訓練;對依賴輪椅生活的患者開展轉移督導;具有行走能力的患者注意步行訓練的即時督導,如患側膝關節(jié)控制、步行姿勢或重心轉移等;積極開展環(huán)境改造與人際交流的促進督導,如組織腦卒中懇談會。
1.3 評定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營后24 h內、出營前24 h內和出營后30 d,由專人應用Barthel指數(shù)(BI)進行評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Office個人版(6.6.0.2877)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檢驗。其中,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顯著性水平α=0.05。
督導組BI入營后和出營前比較、出營前和出營后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入營后和出營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出營前和出營后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各時間點BI比較
腦卒中存活者中70%以上遺留不同程度功能殘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早期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改善其功能。
腦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復是漸進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康復時間,功能康復難以滿足生活自理的要求。國內外相關報道認為,腦梗死短期住院(平均16 d)患者進行早期康復治療只能提高功能獨立性評定(FIM)中的運動項得分,對提高患者整體ADL并無積極意義。住院時間過短不利于腦梗死患者康復效益的提高。國內外報道中均將康復治療的參考時間設定為1個月[6]。實際上,目前我國腦卒中患者在綜合性醫(yī)院的住院時間多數(shù)超過上述限制,甚至于超過40 d。
但是,隨著我國老年化進程的加快與醫(yī)療費用的快速增長,醫(yī)療保險基金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加快醫(yī)院病床周轉率已經成為政府和醫(yī)務工作者的共識。衛(wèi)生部在《綜合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管理規(guī)范(修訂稿)》中明確指出:“三級綜合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的平均住院日不超過28天,二級綜合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的平均住院日不超過35天?!盵7]這樣,客觀上存在相當一部分腦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間不能實現(xiàn)生活自理的目標。
對于生活不能自理而又必須出院的腦卒中患者,我們嘗試利用“中途訓練營”的形式予以幫助?!爸型居柧殸I”著重強化訓練患者的ADL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據(jù)英國報道,出院后的腦卒中患者多數(shù)依賴非正式看護,通常由家庭成員提供援助,幫助其完成日常生活活動,包括洗澡、穿衣和如廁等;而很多照料者準備不足[8]。通過系統(tǒng)的基本能力培訓方案,尤其是含有護理知識的培訓,可以明顯地改善照料者的照料效果,提高患者的身體和心理結局。
本研究顯示,無論是對照組還是督導組,通過在“中途訓練營”中的強化訓練,ADL均有提高。
在作業(yè)治療師實施康復服務的過程中,由護理人員實施康復督導,對殘疾人、家屬或照料者進行ADL相關知識的教育,保障康復訓練的有效落實;在尊重患者生活習慣的基礎上,不僅關注ADL訓練的安全性、社會性和文化性[9],還要降低或消除患者對康復運動的恐懼情緒,調動患者和家屬或照料者的主動性;幫助患者摒棄傳統(tǒng)的“替代”護理模式,督促患者從被動活動開始,通過輔助運動逐步過渡到主動的康復訓練[10]。這樣,患者不僅在治療師服務時有正確的指導,而且在非治療時間也能夠得到指導和督促,促進功能向能力轉化。如糾正不良姿勢、最大限度地按照作業(yè)治療師的要求完成日常生活活動的動作,以及在治療師缺位的情況下也能夠正確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動。本研究顯示,通過介入康復督導,出營后督導組患者的ADL能力還能夠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中途訓練營”有效利用了社會醫(yī)療資源,有利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ADL的提高。隨著專業(yè)康復督導的全程參與,不僅豐富了“中途訓練營”的康復訓練模式,也有效促進了腦卒中偏癱患者的ADL持續(xù)提升。
[1]衛(wèi)生部,財政部,民政部,等.關于進一步加強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意見[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2,17(6):324-325.
[2]勵建安.運動訓練與運動適應的理論與實踐[C].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十三屆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2010:3-9.
[3]王玉龍.康復功能評定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366-387.
[4]Kristensen HK,Persson D,Nygren C,et al.Evaluation of evidence within occupational therapy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J]. Scand J Occup Ther,2011,18(1):11-25.
[5]葉洪青,鄭彩娥,林偉,等.RNADL評定量表在腦卒中患者康復訓練中的應用[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5,27(6): 357-359.
[6]王玉珍,查甫兵,駱偉,等.康復督導在腦卒中偏癱患者ADL訓練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2,11(3):14-15.
[7]綜合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S].衛(wèi)醫(yī)政發(fā)〔2011〕31號.2011.
[8]Forster A,Young J,Nixon J,et al.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structured training programe for caregivers of inpatients after stroke[J].Int J Stroke,2012,7(1):94-99.
[9]Omu O,Reynolds F.Health professionals'perceptions of cultural influences on stroke experiences and rehabilitation in Kuwait[J].Disabil Rehabil,2012,34(2):119-127.
[10]蘇莉,王桂榮.跟進式家庭服務對偏癱患者ADL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0,31(26):4537-4538.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Midway-training Course
WANG Yu-zhen, WANG Yu-long,FAN Jia-Jin,et al.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Shenzhen 518035, Guangdong,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of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Midway-training Course.Methods51 strok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26)and supervision group(n=25).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service,and the supervision group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upervisor in addition.They were assessed with Barthel Index(BI)before and after the course.ResultsThe BI increased after course in both groups(P<0.05),and increased in the supervision group(P<0.05)after 30 d,but no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nursing during Midway-training Course can improve recovery of theADL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stroke;rehabilitation nursing supervision;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Midway-training Course;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R743.3
A
1006-9771(2013)11-1090-03
2013-01-31
2013-03-20)
書訊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No.2011BAI08B11)。
1.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廣東深圳市518035;2.深圳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康復中心,廣東深圳市518036。作者簡介:王玉珍(1965-),女,安徽蕪湖市人,主任護師,長期從事臨床神經康復護理工作。通訊作者:王玉龍(1964-),男,主任醫(yī)師,長期從事臨床康復與教學工作。
10.3969/j.issn.1006-9771.2013.11.027
由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yī)院泌尿外科廖利民教授編著的《尿動力學》一書已于2012年10月由人民軍醫(yī)出版社出版,該書依據(jù)大量臨床實際圖像,生動詳實地闡述了尿動力學的基本概念、方法與質量控制。各地書店及網絡書店均有售。全書約64萬字,定價180元。
由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yī)院泌尿外科廖利民教授與付光主任醫(yī)師主編的《尿失禁診斷治療學》一書已于2012年10月由人民軍醫(yī)出版社出版,該書組織了7位歐美著名專家,以及國內本領域專家學者,深入闡述了尿失禁相關的基本理論、診斷與治療現(xiàn)狀和進展。各地書店及網絡書店均有售。全書約81萬字,定價1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