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昆
云南省昆明市晉寧縣人民醫(yī)院外二科,云南昆明 650600
股骨轉子間骨折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髖部骨折疾病,傳統(tǒng)常采用保守治療方式。但在治療后容易出現(xiàn)褥瘡、肺炎以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嚴重者甚至直接導致了患者的死亡[1]。手術治療方式是該院使用的一種治療方式,主要采用動力髖螺釘(DHS)進行內固定的方式予以治療,臨床效果顯著。本文選取該院自2008年8月—2012年11月采用DHS治療方式的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41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該院自2008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41例,期中男26例,女15例;年齡在33~82歲之間,平均59.6歲。撞傷7例,高空墜落傷13例,摔傷17例,重物砸傷4例。按照Evans分型:Ⅰ型,順轉子間骨折,依照復位前后是否穩(wěn)定,分為四個類型。Ⅰ1型,股骨轉子間出現(xiàn)粉碎性骨折,此類患者18例;Ⅰ2型內外側皮質都斷裂,骨折線與轉子間線平行,此類患者11例;Ⅰ3型,內外皮質斷裂2處以上,骨折線與轉子間線平行,此類患者6例;Ⅰ4型內外皮質出現(xiàn)1處斷裂,此類患者6例。Ⅱ型,反轉子間骨折,此類型本組患者未出現(xiàn)。手術時間70~165 min,平均98.4 min。手術出血量在180~580 mL之間,平均310 mL。
全麻或者連硬麻方式,患者取平臥姿勢,X線機透視復位滿意后,將患者的髖部用墊枕抬高,自大粗隆頂點處向下,沿著大腿外側切開8~10 cm,露出骨折端,按照130°角度將導針于大轉子下方2~3 cm的位置用定位器鉆入,導針深度要到達股骨頭下1.0 cm,導針進入時,要指在股骨頭中心或偏下位置,進入后位于股骨矩或者股骨頸中心位置。X線機監(jiān)視滿意后,對DHS三聯(lián)擴孔器進行長度調整,然后套到導針上鉆入,再擰入螺釘,固定鋼板,使用加壓器確保鋼板緊貼在骨皮質上,用螺絲固定。大轉子骨折患者使用松質骨螺釘固定,小轉子骨折患者使用拉力螺絲釘進行固定。
使用抗生素,用彈性繃帶對患肢予以纏繞,穿丁字鞋,防止出現(xiàn)感染以及并發(fā)癥,主動進行踝背以及股四頭肌的伸展和舒縮活動。視患者受傷類型于術后2~4周下地拄拐不負重行走。拍片顯示骨痂生長后,可拄拐負重行走,一般12周左右可棄拐獨立行走。
根據黃公怡關于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療效果評定方法進行測評。優(yōu):骨折部位愈合情況良好,下蹲基本達到正常狀態(tài),無外旋畸形以及髖內翻現(xiàn)象,行走無痛感;良:骨折部位愈合較好,髖關節(jié)可彎曲90°,無下肢短縮以及髖內翻現(xiàn)象;差:骨折愈合較關節(jié)彎曲疼痛明顯,各種功能均不同程度受限。
術后對患者進行18~24個月的隨訪,平均隨訪時間為21個月。根據黃公怡關于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療效果評定方法,本組患者治療24周后的基本情況詳見表1。41例患者術后隨訪期間內出現(xiàn)2例并發(fā)癥患者,主要是皮下脂肪出現(xiàn)液化現(xiàn)象。
表1 本組治療24周后的基本情況[n(%)]
DHS的適應范圍較為廣泛,所有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只要排除患有較嚴重的腦、心以及肺部疾病,均可采用此方式進行手術治療。此方式對于老年患者而言,可以避免傳統(tǒng)治療方式中,因需長時間臥床而引發(fā)相關并發(fā)癥,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治療效果,延長治療時間。但此種治療方式不宜使用于后內側伴有骨質缺損以及復位較困難者,同時,對于逆轉子間骨折也不宜使用[2]。
DHS系統(tǒng)擁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并具有很好的抗彎性,堅固可靠,對于老年患者較之傳統(tǒng)治療方式具有更明顯的優(yōu)勢效果。另外,使用DHS治療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很低,且手術操作比較簡單,手術創(chuàng)口較小,手術時間短,出血量較少[3],臨床整體效果比較顯著。
DHS自身的堅固和穩(wěn)定性很好,但術后進行早期功能鍛煉還應視患者術后具體情況以及患者的受傷類型,來確定下床負重或者非負重行走的時間。對于骨質疏松情況嚴重,出現(xiàn)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早期不易下床進行功能鍛煉。所有患者均應在攝片顯示骨痂明顯生長后,方可進行負重鍛煉。
[1] 宋文福,楊云星,李毅,等.動力髖螺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J].西南軍醫(yī),2009(1):74-76.
[2] 趙立君.動力髖螺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藥,2010(1):137-139.
[3] 雒榮昌,鄭作超,袁西岐,等.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7(16):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