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
隨著教學的重點由對“教”的關(guān)注趨向?qū)Α皩W”的關(guān)注,越來越多的教師都尋求發(fā)現(xiàn)有效的學習模式與方法。近年,本人參與了香港田家炳基金會組織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獲益良多。
一、分組
1.分組原則。一般有隨機分組或立意(包括能力)編組兩種方式。實施初期,建議用隨機分組的方式,較易控制課堂秩序。經(jīng)過三、四次的訓練后,教師便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風格、性別、擅長等編組,例如把學生的學習成績的高低排列起來,選取第一個、最后一個及中間兩個成績相約的學生組成小組。
2.小組人數(shù)。4人一組較為合理,可明確角色,如組長、記錄員、計時員、觀察員,以便分清彼此的職責,有利促進與人合作的技巧。
二、方法和策略
1. 七個步驟
提出問題。分解任務(wù)。個人探究。小組討論。組際交流。教師點撥。評論總結(jié)。
2. 常用的四種策略
三、教學模式舉例
《崇尚文明行為 為幸福生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