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妹
摘 要:學習過程的自主是學生獲得愉悅感受的重要因素。語文教學要根據(jù)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延伸拓展,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關鍵詞:語文教學;快樂;情境;延伸;拓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學習過程的自主是學生獲得愉悅感受的重要因素”。語文教學中除了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整合及鞏固以外,更要注重在學生心中培植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自信。那么,怎樣教學才能使學生學得快樂呢?
一、根據(jù)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
二年級的小學生,好動愛說,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在他們的觀察和想象中,客觀世界是擬人化的世界,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個動物。在他們眼里,客觀世界里的每一個物體都成了有情感、有智慧的精靈。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組織教學,也就抓住了教學成功的關鍵。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的做法尤為適用。
1.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例如,教學語文課文“園地三”時,教師選用了動畫片中大家最喜歡的花仙子作為該課文學習的導航者。在花仙子姐姐的帶領下,學生到智慧園去游玩。看到精美的課件,學生的學習欲望就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2.營造氛圍,感受學習的快樂
教師在智慧花園中設計了看似獨立又不能分離出去的四大模塊:采花園、歡樂谷、大魔盤、方向城。因為這些都是學生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游戲,所以當大屏幕上出現(xiàn)這些游戲名稱時,學生的興趣頓時被激發(fā)起來,他們完全進入了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
3.學科整合,在讀、寫、畫中體驗快樂
教學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擁有更大的學習空間。例如,教學“畫風”時,除了主要學習方式——朗讀及設計啟發(fā)聯(lián)想環(huán)節(jié),還把繪畫這種學習方式引入語文教學中,以此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學生更充分地領悟學習內容,同時教師也將課堂學習內容延伸拓展,達到了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想風、說風、畫風、寫風,通過成句成章節(jié)地問:“你想怎樣畫風?”學生回答:“我想……”這樣,把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想象與寫作融為一體,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事物的獨立見解,從而達到了學用結合及課內外結合的教學目的。同時,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他們求新求異的思維得到了發(fā)展。
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延伸拓展
1.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資源,引導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將知識點進行遷移,達到知識教學上延伸拓展的目的
例如,教學“蜜蜂引路”的開始階段,請學生默讀整篇課文,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和養(yǎng)蜂人住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會是什么樣子。然后請學生主動發(fā)言,并在黑板上作簡筆畫,幫助學生在整體上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當學生對課文所表達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認識以后,教師方可進一步地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的學習。例如,通過提問學生,“列寧在路邊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他是怎樣想的?”亦或教師引導性地朗讀,將學生帶入情境,例如,教師朗讀道:“只見那些蜜蜂采了蜂蜜后就飛進了附近的一個園子里,此時(適當停頓,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列寧又是怎么想的呢?(再提問,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于是,列寧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再停頓,并提示學生主動跟讀)”。學生順勢就讀出了“果然”,因此在語境中理解了“果然”這個詞的意義。這樣充分利用文本資源,引導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方法及教學策略對于發(fā)展學生理解和思維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然后,在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認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并用一兩句話描繪出列寧是怎樣的一個人,這樣使學生更進一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捕捉到了課文的寫作線索,起到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鍛煉學生形象思維的效果,因此達到了將知識點遷移以實現(xiàn)教學上延伸拓展的目的。
2.教學時,要充分挖掘想象資源,引導學生無限想象,并進行多元理解
以教學“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篇課文為例。這篇課文雖然是一首以自然科學常識為主題的詩歌,卻依然可以充分挖掘其隱藏的想象資源,從而引導學生充分想象,橫向拓展學生的理解面。教學時,要讓學生多讀少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讀出熱情,讀出味道。因此,讓學生邊讀邊想,讀懂其中的科學知識。在教學時大膽放手,將理解課文內容的機會交給學生,用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替代教師單方面地對課文進行講解、分析。具體的過程:首先,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提出問題:“如果你和小伙伴出去玩,迷路了會怎么辦?”“通過今天對課文的學習,你會學到許多新知識,認真讀書,邊讀邊想象,讀完后請把你學到的新知識用自己的話講給老師和同學們聽。”通過小組討論、集體匯報的方式,學習課文中的四種方法。在小組學習時,教師巡視指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學到的方法,并找到相應的段落再讀,然后再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悟,讓學生能用自己的話或書中的句子表達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小組學習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集體匯報,并進行總結。如,學習“大樹”一節(jié),學生說:“我知道大樹也能告訴我方向!”也有的學生說:“枝葉稠密的一面是南面,枝葉稀疏的一面是北方?!苯處熅涂梢蕴岢鰡栴},“為什么大樹的枝葉會一面稠密,一面稀疏呢?”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理解,從而更進一步地讓學生理解了課文所蘊含的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好奇心。最后,教師說道:“學了這篇課文,你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課文所介紹的四種方法,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另外,可以提問,“如果在城市里迷了路怎么辦?”面對學生給出的答案,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承擔教書育人責任的我們應當告訴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要強起來,不和陌生人說話,不輕信陌生的話,周圍雖然有壞人,但好人還是居多的,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美好的。這也體現(xiàn)了在學習中多元理解的一面,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聯(lián)系現(xiàn)實,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總之,語文新課標的頒布實施,對于我們語文學科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zhàn)。因此,相信在教師的辛勤付出及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作用下,一定能幫助教師和學生達到無論學習怎樣的課文,教師的心靈都可以和學生在課堂中產生共鳴,使學生受到教育和感染,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的目標。
參考文獻:
丁有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法.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53.
(作者單位 福建省永安市北門小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