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迎新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后,如果魚能活著抵達港口,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出好幾倍,但多年來只有一艘漁船能成功地帶著活魚回來。該船船長一直嚴守成功的秘密,直到他死后,人們在打開他漁船上的魚槽時,才發(fā)現(xiàn)魚槽里只不過是多了一條鲇魚。原來當鲇魚裝入魚槽后,由于環(huán)境陌生,就會四處游動,沙丁魚受到刺激,也不斷游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了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鲇魚效應”。如果把作文課堂上學習的內(nèi)容比喻成沙丁魚的話,那么放入一條怎么樣的“鲇魚”才能增加知識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寫作的興趣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一、放一條“示范游水的鲇魚”
葉圣陶說:“生活是作文之本。”《標準》也明確指出:“寫作教育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薄澳芨鶕?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現(xiàn)在的學生,不是感情不夠豐富,而是見得太多,很難輕易感動,那么怎么樣引導他們關注生活呢?我認為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可以進行示范寫作。在進行“生活并不容易”的話題創(chuàng)作時,我就寫了一個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
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注定要經(jīng)受各種磨難,不管它是大的還是小的,是愿意還是不愿意,我們都別無它法,只有接受。我從來都不認為我是一個幸運的人,但在有些時候,我卻認為我是一個幸福的人。每個人都有背后的故事,好的壞的、快樂的艱辛的,就算是表面上再光鮮亮麗,背后也一定會有殘破不堪的一面,我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當然,我也有自己“背后的故事”。有時候我也會想,那所謂的成長,真的要經(jīng)歷這么多才算是成長嗎?
今天去菜市場買菜,原本是打算買條魚的,結果唯一一個賣魚的價錢太貴,趁著時間還早,就決定隨便逛逛。從這頭走到那頭,看到了新鮮的辣椒,一問,很便宜,1.2元一斤,旁邊還有一個老人在買菜。守攤的是一個大約上一年級的小男孩,怯怯的。老人挑好了菜,就問男孩多少斤。男孩報價一斤四百克。老人連續(xù)說:“就一斤?!闭f了兩遍。我一下子火了,我說:“一個老人怎么能夠這樣欺負一個小孩子,占人家的便宜?”老人馬上對我破口大罵,我本想好好教訓一下他,后來想想,別把他氣到醫(yī)院,那可是永遠擺脫不了,于是我回了兩句就走了,留下一直罵罵咧咧的他。這個世界,每個人活著都不容易,如果差個一角錢,小攤販一般不會計較,可是我真得看不慣倚老賣老占便宜,包括我的家人。我不是一個高尚的人,但是我們也不能任意踐踏他人的尊嚴,侵犯他人的利益。不管是怎樣的艱難,生活還是在繼續(xù)。……
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生活場景片段,但是對于我和我的學生都是一場洗禮,也因為有了自己的這塊“磚”,所以引起了學生對于這件事的更深入思考,一時之間創(chuàng)作熱情高漲。
二、放一條“觸手可及的王鲇魚”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我們喜歡樹榜樣、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榜樣的實踐來看,這好像是我們中國人獨到的信仰,其實不然,無論今人、古人,華人、西人,大約皆是奉其為真理的。郭靖之愚直,也是以洪七公老人家行俠仗義為典范;黃飛鴻武功之高,每次出場尚不免要亮出“廣東十大杰出青年”的招牌來嚇人;我們每做好事都是在學“雷鋒”……而幸運的是,我的班里恰恰有這樣一位領軍人物,他的小說連載作品《幻神屆》和《魔雷御天》已經(jīng)在起點中文網(wǎng)上發(fā)表,班里部分學生已經(jīng)讀了。趁此興奮之機,我趕緊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小說創(chuàng)作指導,對于一些小說作品人物的塑造、情節(jié)的展開、結局的設計提出我的建議,與學生共同商量改進,在這樣的風氣之下,學生不再畏懼寫作,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懸疑恐怖小說《影》參加作文競賽。
從此學生寫作不再是難事,而且在2012您高考語文中,我的學生作文分數(shù)都不低,還有什么比這更好的獎勵和肯定呢?
三、放一條“充滿懸念的鲇魚”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何讓學生的知識儲存之庫不斷擁有活水,也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關鍵。我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常常采用以下方法:
1.堅持課前三分鐘演講。雖然只有三分鐘,但是對于學生的選材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材料積累都是一個鍛煉,而我對于演講內(nèi)容只有“新”和“典型”兩個要求,在這樣的措施促進下,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新鮮典型的事例越來越多,而不再是原先的“愛迪生、愛因斯坦、司馬遷、張海迪、霍金、李白、杜甫、蘇軾”之類,為作文注入了第一股活水。
2.學生堅持寫周記,教師認真批閱。作文往往被稱為“大作文”,“周記”時常被我們稱之為“小練筆”。這一“大”一“小”,不僅僅是指篇幅的長短,更是在寫作內(nèi)容、體裁、時間安排的隨意度上有所不同。從這個方面來說,學生的“練筆”和文豪的“隨筆”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 “練筆”也好,“隨筆”也罷,它都必須是學生獨立思考創(chuàng)作的產(chǎn)物,無論是在校園、家庭、街頭;無論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還是撩撥心弦的細微點滴;無論是激動人心還是抑郁不平,都可以隨筆記下。因為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要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
3.做摘抄,寫仿句。模仿是最初的創(chuàng)作。小雞啄米常常跟著母雞學,如果提供一個機器母雞,它們不僅可以增加啄米的頻率,而且還跟機器母雞啄同一顏色的米粒。把狗和貓從小養(yǎng)在一起,狗可以通過模仿從貓那里學會用爪子洗臉和捉老鼠。有人曾觀察過一個獼猴群,發(fā)現(xiàn)有一只年輕的母猴首先學會了用水洗掉土豆表面的沙子,其他個體很快就都學會了這種方法,同一只母猴還學會了把摻沙子的麥粒投入水中,以便把沙子和麥粒分離開來,后來整個種群也都學會了這種取食技能。學生也是一樣,由于對美句美段美文的喜歡,就自然的會觸發(fā)他們的模仿欲,最初可能只是形似,但是寫的多了,自然達到神似,正如,魯迅說的“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課本劇表演。去年在一中舉行了高中語文課本劇的表演活動,學生熱情很高。所以,我就組織班里一部分學生排演《項羽之死》,而劇本就是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完成的,我只是略微給了一些建議,收獲很多。
光讀課本是遠遠不夠的,語文學科的博大精深,作文內(nèi)容的百花齊放,便決定了我們攝取“養(yǎng)料”的多向性。電視、報刊、網(wǎng)絡是我們了解社會,認識人生的極好的窗口,這個窗口提供的都是新鮮的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信息,自然是寫作的“源頭活水”。
葉圣陶說:“能寫文章算不了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兒,不能寫文章卻是一種缺陷。這種缺陷跟瞎了眼睛、聾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當大的影響?!睆倪@個意義出發(fā),也可以這樣說:“教師能寫文章算不了什么,學生能寫文章也不算是么,但是教師能夠教給學生寫作的本領對他們今后的生活肯定能產(chǎn)生大的影響?!彼?,放入一條生活的“鲇魚”,即作文教學必須回歸生活,以生活為本源。這才是作文教學返璞歸真,正本清源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