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唐初史家在其史書《文學傳》或《文苑傳》的序論中提出了一些文學見解和看法,其中政教文學審美觀表現(xiàn)的較為鮮明突出??季窟@一審美觀的生成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傳統(tǒng)修史致用觀念和帝敕修史權(quán)威性心理是史家政教文學審美觀生成的根源;文學批評史上政教文學思想對史家政教文學審美觀生成的浸潤;用人制度中德行和文才兼重對史家政教文學審美觀生成的驅(qū)動。
關(guān)鍵詞:唐初史家 政教文學 審美觀 生成原因
唐初,肇端于高祖武德五年(622)而止于高宗顯慶四年(659)修畢的八史(即《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晉書》《南史》和《北史》)中,幾乎均設(shè)有《文學傳》或《文苑傳》。在這些傳的序或論(《周書》缺之,但《王褒庾信傳論》可目其為《文學傳論》)中,史家們提倡和發(fā)表了一些異于六朝文人的文學見解和看法,其中政教文學觀較鮮明亦較突出。如:
姚思廉:“經(jīng)禮樂而緯國家,通古今而述美惡”{1},“經(jīng)禮樂,綜人倫,通古今,述美惡,莫尚乎此”。{2}
魏征:“文之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達情志于上,大則經(jīng)緯天地,作訓垂范,次則風謠歌頌,匡主和民?!眥3}
令狐德■:“能范圍天地,綱紀人倫。窮神知化,稱首于千古;經(jīng)邦緯俗,藏用于百代?!眥4}
房玄齡:“文以化成,惟圣之高義”,“移風俗于王化,崇孝敬于人倫,經(jīng)緯乾坤,彌綸中外。”{5}
李百藥:“逖聽三古,彌綸百代,制禮作樂,騰實飛聲,若或言之不文,豈能行之遠也?!眥6}
由上不難見出,史家特別強調(diào)文學政教的巨大作用,他們把政治教化的功用作為文學的第一生命來提倡,表明了唐初史家在認識和評價文學上首先應(yīng)以文學是否對政治制度、禮樂文化、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方面有良好的致用價值作為評騭尺度,而非把審美價值置于首要位置以衡之。其次,史家論文往往傾向于“原始察終”、“考鏡源流”,自然提出他們對文學家的要求,即要有彰往察來、述往思來、通古識今、以古鑒今的歷史和社會責任意識,因此他們在談?wù)撐膶W時并非以具體而感性的審美特征或形式技巧作為審美對象,而是注重以形而上的善、惡、德、志、神、道等抽象化的概念加以歸納闡述。
那么,這些史家為何如此高度重視和大力倡導(dǎo)政教文學審美觀呢?考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傳統(tǒng)修史致用觀念和帝敕修史權(quán)威性心理是史家政教文學審美觀生成的根源
中國古代重視修史,更重視修史之致用價值,這種致用觀念往往深入史家的心靈世界?!蹲髠鳌烦晒哪暝疲骸啊洞呵铩分Q,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7}明確提出了圣人修史之作用和意義在于“懲惡而勸善”??追f達奉敕撰《春秋正義》,其序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則必盡其敬,戎則不加其罪,盟會協(xié)于禮,興動順其節(jié),失則貶其惡,得則褒其善。此春秋之大旨,為皇王之明鑒也。”{8}指出了褒貶國事之得失惡善為“春秋之大旨”、“皇王之明鑒”。劉勰認為古代各諸侯建國后就設(shè)有國史,這是為了營造“彰善癉惡,樹之風聲”的良好社會風貌,其《文心雕龍·史傳》特別強調(diào)《春秋》的作用為:“舉得失以表黜陟,征存亡以標勸戒”、“原夫載籍之作也,必貫乎百氏,被之千載,表征盛衰,殷鑒興廢?!倍鳛槭芳冶M管“贏是非之尤”,但亦當明白,修史責任之大,重于泰山,因而他說:“史之為任,乃彌綸一代,負海內(nèi)之責”,進而產(chǎn)生“騰褒裁貶,萬古魂動” {9}的史學效果。劉知己《史通·曲筆》中亦云:“蓋史之為用,記功司過,彰善癉惡,得失一朝,榮辱千載?!眥10}可見,中國古代史學的重要原則之一即“不虛美,不隱惡”{11},秉筆直書,客觀詳實地記錄了天地人事等歷史情況,使人明白了修史之目的和作用即是熟諳前朝的真假善惡、是非得失、功過榮辱、興衰存亡、僭偽正統(tǒng)等,以便更好地服務(wù)于最高統(tǒng)治者鞏固和加強封建政權(quán)的需要。史家這種慣性思維和認識于其心靈深處漸趨潛意識化,從而凝結(jié)成根深蒂固的觀念,不僅如此,還教化和影響了下一代史家包括唐初史家的史學觀念,同時下意識地引導(dǎo)他們以修史之致用觀來干預(yù)為文之用,并指導(dǎo)文學是什么、文學起什么作用的問題。
帝敕修史的權(quán)威性于史家心理的影響更為顯著和深刻?!度龂尽の簳酚涊d了魏明帝和王肅問對的一段話:“帝又問:‘司馬遷以受刑之故,內(nèi)懷隱切,著史記非貶孝武,令人切齒。對曰:‘司馬遷記事,不虛美,不隱惡。劉向、揚雄服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謂之實錄。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12}漢武帝閱覽了《史記》中關(guān)于司馬遷直書孝景帝和他自己的不雅之事,就勃然大怒,詔令削刪后扔掉。武帝如此之怒,太史公當時的容顏如何,心理如何?后世史臣覽之,其思維如何,心理又如何?《宋書》《南齊書》以及唐修“八史”均為帝敕官修史書,如“實錄”或私自修史,可能也同樣“削而投之”,不能付梓刊行,甚者罷官黜職。吳均“將著史以自名,欲撰齊書,求借齊起居注及群臣行狀,武帝不許,遂私撰齊春秋奏之。書稱帝為齊明帝佐命,帝惡其實錄,以其書不實,使中書舍人劉之遴詰問數(shù)十條,竟支離無對。敕付省焚之,坐免職?!眥13}此處言梁武帝蕭衍“惡其實錄,以其書不實”,其實與此恰好相反,正說明吳均《齊春秋》所記是“實錄”,因為蕭衍為了回避自己“為齊明帝佐命”這一實事,即借修史當實錄這種冠冕堂皇的話來否定之。按,《南史·梁本紀上》記載:“初,皇考之薨,不得志,事見齊魚復(fù)侯傳。至是,郁林失德,齊明帝作輔,將為廢立計,帝欲助齊明,傾齊武之嗣,以雪心恥,齊明亦知之,每與帝謀?!眥14}蕭子顯《南齊書》避而不載。皇考指蕭衍父蕭順之。蕭衍既想助齊明帝蕭鸞一臂之力,鏟除高、武子孫,又企圖“以雪心恥”,加上齊明帝又“性猜忌多慮,故亟行誅戮”,{15}故毋庸置疑,當為實錄,但在蕭衍登基之后忝于此事,而吳均不為其君避之,反而秉筆直書,豈能容忍,于是焚《齊春秋》,免吳均職。此外,《南史·文學傳》謂吳均“私撰齊春秋”,而《南齊書·文學傳》說:“均表求撰《齊春秋》”,后者應(yīng)言之屬實,因為蕭子顯不為吳均避諱什么,上表就上表,沒上表就是沒上表,這是其一,其二,即是蕭子顯親歷齊梁兩代,更貼近歷史事實。故非“私撰齊春秋”,《南史·文學傳》誤也。
唐初史家正是傳統(tǒng)修史致用觀念深入其心、順乎史任的接受者,還是帝敕修史的權(quán)威性于其內(nèi)心深處集中反映的典型代表。傳統(tǒng)修史致用觀和帝敕修史權(quán)威性心理為唐初史家政教文學審美觀的生成既準備了必要條件又奠定了牢固基礎(chǔ)。
二、文學批評史上政教文學思想對史家政教文學審美觀生成的浸潤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先秦兩漢政教文學思想占主導(dǎo),諸多圣賢文士對此頗有主張和提倡。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高度重視文藝在政治、外交活動中的功用,其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16}而《樂記》則特別強調(diào)音樂(文藝)對政治的反作用:“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眥17}《毛詩大序》亦明確地指出了文藝必須為鞏固封建統(tǒng)治秩序服務(wù),主張詩歌必須起到“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18}的作用。尚有班固以為通過文藝可以觀察風土習俗、了解民生薄厚,其《漢書·藝文志·詩賦略論》云:“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眥19}不僅如此,他還十分重視文學的社會功用,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應(yīng)當“有補于世”,其《漢書·楚元王傳贊》曰:“自孔子后,綴文之士眾矣,唯孟軻、孫況,董仲舒、司馬遷、劉向、揚雄。此數(shù)公者,皆博物洽聞,通達古今,其言有補于世?!眥20}之后王充提倡文章必須對社會發(fā)展起積極作用,其《自紀》云:“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世用者,一章無補?!眥21}說明寫文章不僅是為了炫耀文辭之美,還要達到“勸善懲惡”的目的。又《佚文》云:“文豈徒調(diào)墨弄筆為美麗之觀哉?載人之行,傳人之名也。善人愿載,思勉為善;邪人惡載,力自禁裁。然則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眥22}降及魏晉六朝時期,盡管一些文學批評家自覺地關(guān)注和追求文學自身的內(nèi)部特征和美學價值,但政教文學思想像一股清泉在緩慢地潛藏著、流淌著。魏文帝曹丕曾說:“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23}而劉勰則云:“■文必在緯軍國,負重必在任棟梁?!眥24}又曰:“為文章之用,實經(jīng)典教條,五禮資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煥,軍國所以昭明?!眥25}曹、劉如此之論,既反映了他們非常重視文學的社會政治作用,又表明了文章具有經(jīng)緯國家、弘揚不朽盛事、規(guī)范倫理制度的巨大功能。
由上不難想見,唐前政教文學思想始終程度不同地潛入和浸潤著當時以及后來文人學士們的批評思想,而唐初史臣不僅是史學家,而且多數(shù)還是文學家,如魏征是也,其《諫太宗十四疏》《十漸不克終疏》為傳世名作;而他的詩盡管多頌功祀神之作,但五古《述懷》,意氣慷慨,格調(diào)不凡,沈德潛《唐詩別裁》評其曰:“氣骨高古,變從前纖靡之習,盛唐風格,發(fā)源于此?!眥26}李百藥受其父李德林影響,“翰藻沈郁,詩尤其所長,樵廝皆能諷之”{27},《全唐詩》存其詩一卷,《全唐詩補編》存其詩三首,《全唐文》存其文十四篇,《唐文拾遺》存其文三篇。令狐德■曾受詔參撰過《藝文類聚》,其《王褒庾信列傳論》也是一篇著名的駢文論文。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詩》存其詩一首,《全唐文》存其文五篇。姚思廉曾擔任過秦王文學,不久引為文學館學士,其后還從事過弘文館學士,為“十八學士”之一。如此看來,這些史臣幾乎都有過文學創(chuàng)作的經(jīng)歷和體驗,作為對文學創(chuàng)作具有指導(dǎo)意義的唐前文學批評思想,又傾向于以政教文學審美觀為其主導(dǎo)精神和追求,自然也反過來作用于屬文撰史的初唐史家的文學審美觀了。
三、用人制度中德行與文才兼重對史家政教文學審美觀生成的驅(qū)動
漢魏六朝統(tǒng)治者在用人方面傾向于以文取士,正如《梁書·江淹任■傳論》所云:“二漢求賢,率先經(jīng)術(shù);近世取人,多由文史?!眥28}二漢如何求賢,暫置不論,但魏晉以來以文取士確為事實,那些才華出眾、文名卓著而被統(tǒng)治者看好賜獎提攜者不乏其人?!读簳の膶W傳序》記載:“高祖聰明文思,光宅區(qū)宇,旁求儒雅,詔采異人,文章之盛,煥乎俱集。每所御幸,輒命群臣賦詩,其文善者,賜以金帛,詣闕庭而獻賦頌者,或引見焉。其在位者,則沈約、江淹、任■,并以文采妙絕當時。至若彭城到沆、吳興丘遲、東海王僧孺、吳郡張率等,或入直文德,通宴壽光,皆后來之選也?!眥29}“竟陵八友”中的沈約、范云、任■等受蕭衍的賞識青睞自不待言,就是許多后進之士諸如到沆、丘遲、王僧孺、張率、劉孝綽、王規(guī)、褚翔、劉苞等,亦以才高文麗而被重視提掖。這種以文取士的用人制度一直波及到唐代初年,貞觀間屢次下詔州郡薦舉人才,而詔命中即常以文章之才為重要條件之一。如十一年四月詔云“文詞秀美,才堪著述”,十五年詔云“文章秀異,才足著述”,十九年詔云“鴻筆麗藻,美譽陳于天庭”,二十年六月詔云“麗藻遒文,馳楚澤而方駕;鉤深睹奧,振梁苑以先鳴”,二十一年正月詔云“文蔚翰林”,“作賦擲金,不韞天庭之■”等,可以說都反映了最高統(tǒng)治者重視文才的態(tài)度和愿望。{30}
但是,以文章之才來選拔政治之才、視文章之才等同于政治之才的做法卻難免不妥,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選拔杰出的政治人才呢?貞觀年間,太宗召見弱冠即以文詞知名的張昌齡,令他試作《息兵詔》。昌齡俄頃而就,太宗甚悅,乃敕其在通事舍人里供奉??梢娞趷巯牟胖那?。但就是這個張昌齡,有曾因文名而甚被試官所黜?!斗馐下勔娪洝啡柏暸e”云:“王師旦為(吏部)員外郎,冀州進士張昌齡、王瑾并文詞俊楚,聲振京邑。師旦考其文策為下等,舉朝不知所以。及奏等,太宗怪無昌齡等名,問師旦。師旦曰:‘此輩誠有詞華,然其體輕薄,文章浮艷,必不成令器。臣懼之,恐后生仿效,有變陛下風俗。上深然之?!蓖鯉煹┧^“其體輕薄”,非指其文辭,乃指其為人,指恃才傲物之類缺點。擅文之士,常被認為不護細行,矜氣負才,輕薄浮躁。至于張昌齡等的文才,王師旦也承認“誠有詞華”;又說“文章浮艷”,即文章雖漂亮但其實無用。王師旦之意,是認為文章雖好而德行有虧缺,必難成廊廟之器;若錄取他們,將有害于士風之淳厚。{31}
由上而言,六朝以文取士的盛況,史多記載,不勝枚舉。而且以文取士的做法尚對文學之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但到唐初,盡管這樣的用人做法還存在著,不過在選拔政治人才的時候不僅僅據(jù)以才俊文美,還十分關(guān)注其德行和為人,師旦一番話說得太宗“深然”,即是明證。
既然如此,唐初大興修史且以這一重任詔令作為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重要成員的史臣去完成,而這些史臣在撰寫史著的過程中除了在總結(jié)前朝的經(jīng)驗教訓外,還始終站在社稷、政治、倫理和用人等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于用人方面就不再像六朝以文取士那樣偏面了,故唐初史家在評價文士及其文學作品時,必然受用人制度中德行和文才兼重之驅(qū)動并考慮之,這樣的慣性思維和批評標準導(dǎo)致了史家們生成了政教文學審美觀念。
{1}{28}{29} 姚思廉:《梁書》,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685頁,第258頁,第685頁。
{2} 姚思廉:《陳書》,中華書局1972年版,第453頁。
{3} 魏征:《隋書》,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1729頁。
{4} 令狐德:《周書》,中華書局1971年版,第742頁。
{5} 房玄齡:《晉書》,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2369頁。
{6} 李百藥:《北齊書》,中華書局1972年版,第601頁。
{7}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870頁。
{8} 左丘明撰,杜預(yù)注,孔穎達正義:《春秋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頁。
{9}{24}{25} 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53頁,第448頁,第453頁。
{10} 劉知幾撰,浦起龍釋:《史通通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9頁。
{11}{20}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738頁,第1972頁。
{12} 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418頁。
{13}{14} 李延壽:《南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1781頁,第169頁。
{15} 蕭子顯:《南齊書》,中華書局1972年版,第92頁。
{16}{17}{18}{19}{23}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頁,第61頁,第63頁,第141頁,第159頁。
{21}{22} 黃暉:《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1202頁,第868頁。
{26} 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7頁。
{27}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3974頁。
{30}{31} 王運熙、顧易生:《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2頁,第43頁。
作 者:麻勇,文學碩士,大同大學渾源師范中文系講師,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文學。
編 輯:趙紅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