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達彬 薛蓉
摘 要:封土墓,中國古代也稱為“墳丘”、“墓?!薄7馔聊沟漠a生與中國先秦時期古代社會制度的變革息息相關。研究中國先秦時期封土墓的形成發(fā)展演變的過程,不光能給中國古代墓葬制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資料,而且在探索兩周之際中國社會文化變革上有著一定的意義。中國先秦時期墓上遺跡自新石器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了,雖然形式多樣,但在東周之前,除了考古發(fā)現(xiàn)的一些還待商榷的疑似封土的墓葬之外,“古之墓而不墳”應為確當?shù)?。那么,封土之俗應當是在春秋早期開始的,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則迅速發(fā)展,最后到了戰(zhàn)國時期則盛行于中國各地。
關鍵詞:先秦;封土墓;墓上遺跡;等級
中圖分類號:K87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6-0020-04
本文談及先秦時期的封土墓,首先需確定封土含義,即泛指墓上聚攏的土堆,無論是否帶夯,亦不論大小規(guī)模,只要是墓上積土,則皆包括在內。墓上積土在古代文獻之中有墳、丘、冢、封等名稱,但其涵義大體是有區(qū)別的,如《說文解字》“墓為平處,墳為高處?!?;《方言》云:“大者謂之丘”,《說文解字》“丘,土之高也。大司徒注曰土高曰丘”,丘謂積土高大的墳;《說文解字》“冢,高墳也。土部,曰墳者墓也。墓之高者曰冢。按《釋山》云山頂曰冢。鄭注冢人云,冢,封土為丘隴像冢而為之?!?;《說文解字》“大司徒注曰封,起土畍也。封人注曰聚土曰封”。由此可見“墳”大概是范指墓上有土堆,不論大小皆曰墳;而“丘”當為積土高大的墓;“?!睘槟股嫌兴粕綘罡叽笸炼训膲災?;“封”即為聚土之意,所以在此僅以封土墓范指凡墓上存在積土的墓葬。
中國先秦時期墓葬,在東周以前,當如《禮記·檀弓上》孔子所言“古也墓而不墳”,即實行《周易·系辭傳下》所云“不封不樹”之制,東周以降則盛行封土墓。那么中國封土墓產生之前,存在哪些墓上遺跡,其形式是怎樣的?這些問題關系著中國先秦時期墓上遺跡發(fā)展演變到墳丘的歷程。墓上遺跡是中國墓葬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為研究中國古代祭祀禮儀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料。
一、中國夏朝以前是否存在封土墓
舊石器時代的墓葬,僅見于北京周口店山頂洞,為舊石器晚期,這也是中國最早的墓葬,其墓葬只是利用天然洞穴的一部分來安置死者,正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說“蓋上世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
“至于到了新石器時代,墓葬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墓葬制度”[1]。據(jù)目前的考古發(fā)掘墓葬資料來看,新石器時期墓葬以豎穴土坑墓為主,至于封土之跡未見。但新石器中晚期墓上遺跡仍有所發(fā)現(xiàn),如分布于華北北部的紅山文化的積石冢墓,有積石并圍以石圍圈下壓泥質紅陶碎片或彩陶筒形器,也有外圍石圍墻的積石墓[2];另外在浙江余杭縣反山墓地及瑤山墓地都發(fā)現(xiàn)了于熟土墩上埋著隨葬大量玉器的墓葬[3];還有位于西北地區(qū)的陜西鳳翔大幸村龍山晚期的墓葬中發(fā)現(xiàn)M3的墓壙周圍發(fā)現(xiàn)了建筑設施[4]。古代墓葬因地域、時代、文化之別肯定會存在著差異性,正如上述考古資料所示,新石器時代墓上遺跡存在不同的形式—積石形式、土墩形式、建筑形式,且這些墓上遺跡都應該與史前原始氏族的祭祀相關,同時也標明墓葬的具體位置。另外,根據(jù)一些民族學資料顯示,邊遠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氏族墓葬區(qū)中,一些墓葬之上就是以木樁或石塊等來標識墓地?!翱梢哉J為在墓上放置樹枝、石頭、陶片、安設木樁、籬笆以及修建簡易柵房等設施,應當就是由‘墓到‘墳的演進過程中的中間過渡形式”[5]。當然,紅山文化的積石墓、良渚文化的土墩墓、陜西大幸村龍山晚期的墓上建筑,這些遺跡規(guī)格甚高,絕對不會是氏族之中普通成員的墓葬所能享有的葬禮制度,似乎解釋為氏族中地位較高者的埋葬之所更為妥當,那么普通氏族成員的墓葬,似乎更應該是如民族學所講的木樁,石塊等簡易設施來明確墓葬所在地,自然這些墓上簡易設施因時代久遠,考古上難有所見。要之,夏代之前的中國先民就有了靈魂意識,出現(xiàn)了埋葬死者的行為,但墓葬之上堆砌封土還是未見的。
二、夏、商是否存在封土墓
要談夏商是否存在封土墓的問題,則必然要提孔子所說的“古也墓而不墳”,一些學者認為東周之前墓葬之上似乎都實行“墓而不墳”之制。另外,從目前發(fā)掘的三代墓葬資料來看,墓上都未發(fā)現(xiàn)有墳丘。所以,綜合先秦文獻資料的記載和考古發(fā)掘的實例資料,東周以前的墓葬普遍實行不封不樹之制,即“墓而不墳”是可信的。
目前夏代的墓葬有封土的還未發(fā)現(xiàn),但中原地區(qū)的河南省堰師縣二里頭遺址發(fā)掘出一座大墓,東西長5.2-5.35米,南北寬4.25米,但遭破壞嚴重,該墓正南偏西0.9米處清理出一座大型建筑遺跡,其由廊廡、大門、廣庭、中心殿堂組成[6]。此座大墓與建筑遺跡的時代都為二里頭三期, 發(fā)掘者認為這組建筑的功能和殷墟婦好墓的“享堂”同類,是祭祀大墓墓主的“宗”。
當然關于商代是否存在封土墓,學術界一直有不同于“古之墓葬不封不樹”的相關見解和文章。早在四十年代,梁思永先生曾根據(jù)河南安陽殷墟西北岡的發(fā)掘所得,提出“殷代大墓上大概原來是有墳堆”的看法[7]。到了八十年代初,高去尋先生著文對梁先生的觀點作了進一步闡述發(fā)揮,提出商代大墓之上已有墓冢說[8]。九十年代初,胡方平先生又明確提出“商代晚期,我國古代封土墓已經(jīng)產生形成似乎是肯定無疑的?!盵9]其最重要的依據(jù)就是在河南省羅山天湖晚商息氏家族墓地41號豎穴土坑墓上, 首次找到了殘存高約30厘米的封土痕跡,發(fā)掘者估計原封土高約1.5米[10]。這完全是存疑的“孤證”,同時還不能排除孤證產生的偶然性。所以,證明商代已有封土墓,則必需基于更多的考古新資料的出現(xiàn)。
雖然商代封土墓的存在不能確定,但墓上建筑是肯定存在的,如安陽大司空村墓地,有兩座中小型墓葬的墓壙上有疊壓房基的現(xiàn)象,分別是311號墓和312號墓,另外安陽婦好墓上亦發(fā)現(xiàn)墓上建筑設施,可見商代部分墓葬之上應該是建筑有享堂的[11]。另外根據(jù)《山東滕州前掌大商代墓葬》,可知在M205、M203、M206、M207、M214、M4墓室和墓道口外圍發(fā)現(xiàn)有殘臺基、臺基基底、夯土墻、夯土墩、柱洞、礎石、散水等建筑設施遺存[12]。《滕州前掌大商代墓葬地面建筑淺析》可知前掌大帶地面建筑遺存的墓葬存在等級差別,如墓葬地面建筑規(guī)格、大小的差別與墓葬大小相符合,并且“這些墓都是單獨擁有自己的墓上建筑,沒有數(shù)座墓共有一座墓上建筑的現(xiàn)象”“但不是所有大、中型墓都有墓上建筑”[13]。
夏人、商人皆“事鬼敬神”,墓上享堂是后人祭祀先祖墓主人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地面標識物。商代甲骨中有祭祀先王先祖的卜辭,還有安陽小屯宗廟區(qū)的祭祀坑,無不體現(xiàn)著殷人濃厚的祖先崇拜思想。從目前的相關考古資料來看,殷商的大中小型墓皆發(fā)現(xiàn)過設置享堂類祭祀建筑的,且其中大中型墓葬之上發(fā)現(xiàn)較多且建筑規(guī)格高,一些小型墓的墓上建筑相對簡易。當然至于商代封土墓還不能完全否定,既然商代墓葬之上能夠有低臺建筑,那么墓上積土也并不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一問題還待考古的日后發(fā)掘驗證。
三、西周是否存在封土墓
依照目前的西周墓葬考古資料來看,“西周墓無封土”是成立的。雖然能夠確切的證明“西周墓上存在封土”的墓葬在考古資料中仍未見到,但郭寶鈞先生于上世紀30年代發(fā)掘的河南浚縣辛村1號墓,并且在60年代出版的著作中說“這是一座西周早期墓葬……此墓建造甚堅,全部填土都是黃色夯土。上口之外,更各向外擴筑夯土寬2.5米,厚1.5米,土色和墓室相同”[14],據(jù)此推斷,這可能為該墓原先高大封土殘留下來的遺跡,當然不能排除其他成因的可能性。
需要說明的是,中原地區(qū)辛村1號墓是可能有墳丘,而在長江下游的皖蘇浙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堆壘墳丘的墓葬,如安徽屯溪市、江蘇的句容縣、金壇縣,浙江的長興、海寧等,這些墓葬為西周到春秋時期的“土墩墓”[15]。但這種墓葬形制與封土墓是不相同的?!巴炼漳埂笔瞧降劁伒?,而不是穴地挖出墓室。其做法是在平地上鋪上一層卵石,或者是一層紅燒土、木炭鋪地,再在其上放置葬具和隨葬品,然后在堆筑圓形或饅頭形的墳丘。“土墩墓”是古代吳越地區(qū)的一種地域性很強的墓葬形制,其在春秋晚期逐漸消亡。所以雖然土墩墓的出現(xiàn)時間可以追述到西周,但因其墓葬形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土墓,不能以此來說明西周已有封土墓。同時我們也應當謹記,西周的墓葬在地域上需要區(qū)別對待,特別是中原地區(qū)的豎穴土坑墓與長江下游的土墩墓在墓葬形制和隨葬品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當然,同時我們也得注意到,長江下游地區(qū)的土墩墓最終逐漸消亡的時間—春秋末,正是中原地區(qū)封土墓開始大量出現(xiàn)發(fā)展的時期,中原封土墓之產生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可能深受長江下游土墩墓的影響,即中原地區(qū)在保留地下穴室的基礎上,參考土墩墓,在其墓室上加筑封土。
四、東周封土墓
“平王立,東遷于雒邑”[16],東周開始,王權下移,諸侯爭霸。禮者政之輿,政治的變化帶來了禮制的演變,禮崩樂壞,新興的禮樂制度形成并逐漸流行起來,當然這些新的制度必定也會體現(xiàn)于墓葬??脊虐l(fā)掘的春秋封土墓資料也表明,在兩周新舊禮制交替的歷史背景下,春秋初期,中國古代喪葬習俗逐漸突破了舊禮制的約束,開始流行封土墓習俗。
春秋早期封土墓主要見于我國中原地區(qū),這表明春秋初期中原地區(qū)已有一定普及程度的封土墓習俗。具體的考古發(fā)現(xiàn)有,湖北隨縣桃花坡發(fā)現(xiàn)兩座豎穴土坑墓,簡報稱兩墓封土已殘,為春秋早期墓[17];河南光山縣寶相寺北側發(fā)現(xiàn)的春秋早期黃君孟夫婦墓,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簡報稱墓上原有封土高約7.8米[18]。距離黃君孟夫婦墓不遠處,有“天鵝墩”冢,為春秋早期偏晚黃季沱父墓,原封土堆據(jù)說有10米多高,后被磚瓦廠取土破環(huán)損毀[19];河南信陽五星鄉(xiāng)的平西5號墓為春秋早期墓番國國人之墓,據(jù)說該墓原有封土堆,但地表已被磚瓦廠取土破壞,不知其確實高度[20];安徽省舒城縣河口一座春秋墓,墓口和地表之間,發(fā)現(xiàn)殘有0.24米厚的封土層,估計原高約2米,再從出土器物來推斷為春秋早期墓[21]。
隨著春秋初期封土墓習俗在中原及各地的普及流行,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一些歷史文獻中出現(xiàn)了有關封土墓的文字記載?!抖Y記·檀弓上》記載,孔子合葬其父母,“封之,崇四尺”;同篇記載,“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見封之若堂者矣,見若坊者矣,見若覆夏屋者矣,見若斧者矣,從若斧者焉。馬鬛封之謂也?!倍抖Y記·檀弓下》又載“(吳國)延陵季子適齊,于其反也,其長子死…既葬而封,廣輪掩坎,其高可隱也?!比缫陨衔墨I記載,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光封土之形就有四種之多,封土墓習俗并非才開始出現(xiàn),而是已經(jīng)普遍流行。
進入戰(zhàn)國時期,根據(jù)現(xiàn)在的考古發(fā)掘和調查,戰(zhàn)國各國貴族的封土墓以國君的高墳大墓為其代表,如山東淄博齊故城附近的齊王冢、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附近的燕王冢、河南輝縣固圍村的三座戰(zhàn)國中期魏王墓、河南固始侯古堆1號墓、湖北紀山楚冢、河北平山中山王陵等,封土之俗,蔚然成風。但輝縣固圍村大墓之上僅是建筑設施(享堂),而中山王墓之上則是在封土之上修建‘堂類建筑,這就是說在戰(zhàn)國時期,這些王室大墓之上就存在著三中不同的形制,以高大封土為大多數(shù),另仍存在如商代大墓之上的享堂類建筑,還有中山王墓這樣的在封土之上修建堂的臺榭建筑。至于這些差別所代表的古代陵寢制度的多樣性原因就需要待以后解決了,但若根據(jù)宿白先生的《中國古建筑考古學講稿》可知,商周普遍是較低的臺基建筑,發(fā)展至春秋戰(zhàn)國秦時則有了臺榭建筑[22],而國君之陵冢是戰(zhàn)國時期才出現(xiàn)的,則大致按這三類墓上遺跡出現(xiàn)的時間早晚來排序,似乎存在著低臺建筑(享堂)-高臺建筑(臺榭)-封土高臺(陵冢)這樣的發(fā)展線路。至于戰(zhàn)國時期平民墓葬以南方地區(qū)六千多座楚冢來看,“多為貴族上層所享有的特制,一般楚下層貴族-士階層及庶民皆為無封土之墓”[23],所以戰(zhàn)國平民墓封土應當還是“高可隱”,保存困難,考古難覓。
五、結語
墓上墳丘的產生如楊寬、劉毅先生所云,應當是與西周公邦墓為代表的宗族墓地的衰敗,家族墓地的興起相關,另外封土還起著標志作用[24]。至于封土的大小不同,這和古代社會的“明貴賤,別等別”的等級觀念相關。文獻記載如《周禮·冢人》云:“以爵等為丘封之度”;《禮記·月令》曰:“營丘垅之大小、高平,厚薄之度, 貴賤之等級”。因此,死者墓上封土的大小乃是死者生前社會地位、貴賤等級的標志象征。
要之,中國先秦時期,封土墓的產生過程復雜曲折。新石器晚期一些氏族首領等的管理階層墓上存在有墓上設施,但還沒有發(fā)現(xiàn)封土形式。這些不同形式的墓上設施應與氏族社會中祖先神、靈魂觀念密切相關,同時墓葬所在之處自然是舉行祭祀的理想場所。夏商時期中國墓上建筑,主要是以享堂(宗)為主,享堂無疑是祭祀先祖的重要場所;中原地區(qū)未見西周封土墓,而長江下游地區(qū)的土墩墓可能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原地區(qū)封土墓大量產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來源。所以至此“古之不封不樹”還是確切的。東周時期是先秦封土墓發(fā)現(xiàn)最豐富的階段,至于到了春秋早期,隨著西周禮制的破壞,家族墓地代替西周公邦墓為代表的宗族墓地,隨之其需要一種新鮮的形式來標識家族墓地中的墓葬,墓上設封土的做法隨之被大量應用,戰(zhàn)國時則發(fā)展成高墳大冢,流行盛廣。
參考文獻:
〔1〕王仲殊.中國古代墓葬概說[J].考古,1981(5).
〔2〕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與積石冢群發(fā)掘簡報[J].文物,1986(8).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隊.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發(fā)掘簡報[J].文物,1988(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瑤山良渚文化祭壇遺址發(fā)掘簡報[J].文物,1988(1).
〔4〕雍城考古隊.陜西鳳翔大辛村遺址發(fā)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1985(1).
〔5〕夏之乾.從民族學材料探測從墓到墳的演進[J].廣西民族研究,1988(1).
〔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河南偃師二里頭二號宮殿遺址[J].考古,1983(3).
〔7〕梁思永.河南安陽侯家莊西北岡殷代墓地發(fā)掘報告第四章西北岡文化堆積之結構與殷代墓葬在堆積層中之位置[J].考古人類學刊(臺灣大學),(41).
〔8〕高去尋.殷代墓葬已有冢墓說[J].考古人類學刊(臺灣大學),(41).
〔9〕胡方平.中國封土墓的產生和流行[J].考古,1994(6).
〔10〕河南省信陽地區(qū)文管會,河南省羅山縣文化館.羅山天湖商周墓地[J].考古學報,1986(2).
〔11〕馬得志,周永珍,張云鵬.一九五三年安陽大司空村發(fā)掘報告[J].考古學報,1955(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婦好墓[M].文物出版社,1980.
〔12〕胡秉華.山東滕州前掌大商代墓葬[J].考古學報,1992(3).
〔13〕胡秉華.滕州前掌大商代墓葬地面建筑淺析[J].考古,1994(2).
〔14〕郭寶鈞.??h辛村[J].考古學??曳N第十三號,1964.
〔15〕張長壽,殷瑋璋.中國考古學·兩周卷[G].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16〕司馬遷.史記·周本紀[O].北京:中華書局,1982.
〔17〕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縣安居出土青銅器[J].文物,1982(12).
〔18〕河南信陽地區(qū)文管會,光山縣文管會.春秋早期黃君孟夫婦墓發(fā)掘報告[J].考古1984(4).
〔19〕信陽地區(qū)文管會,光山縣文管會.河南光山春秋黃季佗父墓發(fā)掘簡報[J].考古,1989(1).
〔20〕信陽地區(qū)文管會,信陽市文管會.河南信陽市平西五號春秋墓發(fā)掘簡報[J].考古,1989(1).
〔2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縣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縣河口春秋墓[J].文物,1990(6).
〔22〕宿白.中國古建筑考古學講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23〕張長壽,殷瑋璋.中國考古學·兩周卷[G].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4〕楊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劉毅.中國古代陵墓[M].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